五 第47页
-
四时五行养生 申时膀胱经当令
在四时五行之中,春季属木,属阳,万物复苏、草木发芽,主生发。春三月,是发陈的时节,天地生发,万物欣欣向荣。这个季节,正是培养人体阳气的大好时机。所以,在春季,每天一定要早睡早起,多到屋外晒晒太阳,抒发肝气,使体内的生机和气机随着春气的到来而运转,这就被称为四气调神。因此,在春天养生,一定要好好调理肝气和五脏之气,使体内的阳气逐渐旺盛起来,让血液循环加快,从而达到保养身体的目的。 《养生论》说: “春三月,每天早上梳头一两百下。到晚上要睡时,往热水里放一小撮盐,洗膝下至足,然后再上床睡觉,可以泄风毒脚气,...
-
养生保健的五个部位
人体有些部位是养生的重点,对这些部位常常按摩,加以养护,能起到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作用。以下五个部位,就是养生保健的关键所在,它们分别是腋窝、腘(腿弯曲时后面形成的窝)窝、肘窝、腰眼、肚脐。 腋窝。腋窝处的顶点上有个穴位叫极泉穴,经常按摩可以宽胸宁神、调和气血。从现代医学上讲,腋窝处的淋巴组织非常丰富,经常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按摩方法如下:双臂交叉于胸前,双手按对侧腋窝,用手指适度地按摩捏拿,每次按捏约3分钟;然后,左手上举,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举右手,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
-
医易四时五行 四时五行六气层次
易学思维方式对中医学术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医与易在宇宙演化哲学观上具有同源、同宗、同法、同构的关系,不同者仅在于:《周易》是探讨包括人体生命在内一切天地万物的发生形成过程及其机制规律;而中医学则主要围绕人体生命的发生形成过程及其机制规律展开。故有不知易不可为医的说法。具体看,医易相通体现在以下几个层次上。 天地人三才合一观层次 《易经》认为,天地阴阳合气制化,产生了包括人体生命在内的自然界万物,人的性命取决天地,所以人的后天社会心理活动也要始终效法天地,天、地、人三才合一是《易经》卦象理论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