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 第44页

五 第44页

  • 治疗冠心病可和五脏祛邪实

    治疗冠心病可和五脏祛邪实

    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病因为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内伤、年迈体虚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痰浊、瘀血、热毒内生,心脉闭阻,发为本病,病机以五脏功能失调为本,邪实内生为标,治疗当选“和”“泻”为大法。“和”是和五脏:益心、补肾、健脾、调肝、理肺;“泻”是祛邪实:祛瘀、化痰、解毒。 和五脏 益心 心为君主之官,主身之血脉,血液在心气的推动...

  • 高血压五苓散加味

    高血压五苓散加味

    五苓散加味治疗盐敏感性高血压28例 高血压病是目前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危害重, 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中国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2012年全国年龄≥18岁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升至25.2%[2]。其中盐敏感性高血压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种重要类型, 盐负荷后血压升高明显者称为盐敏感者, 与盐敏感相关联的高血压称为盐敏感性高血压[3,4]。多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中国一般人群中盐敏感者占15%~42%, 在高血压患者中盐敏感者占28...

  • 川崎病《备急千金要方》五石汤

    川崎病《备急千金要方》五石汤

    千金五石汤治疗川崎病的理论探讨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病因病机不明的急性血管炎性疾病,临床上可分为典型、不典型、不完全性川崎病。目前没有特异的治疗方法,本文对千金五石汤治疗川崎病进行了理论分析。 1 千金五石汤 历史上名为五石汤的方剂很多,本文介绍的千金五石汤是《备急千金要方》中的五石汤,原文如下:“治胃间热,热病后不除,烦闷,口中干渴方。寒水石、硝石、赤石脂、瓜蒌根、龙骨、牡蛎、黄芩、甘草(各五分),知母、石膏、桂心?上十二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三...

  • 失眠治肝五论及六型相火理论

    失眠治肝五论及六型相火理论

    国医大师杨震为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学验颇丰,潜心研究相火理论,提出了“六型相火”理论及“治肝五论”。现代医学认为失眠是机体生物钟紊乱,对觉醒的失调,治疗上以镇静催眠类药物为主,长期服用此类药物容易形成依赖,易产生药物残留效应、认知功能损害、损伤肝肾功能及潜在成瘾性等不良反应。而中医药治疗失眠效果显著,预后良好,失眠证属“不寐”范畴。临床遵循相火理论,详查病机,辨证施治,治疗不寐,疗效显著,本文简要总结如下。 不寐定义...

  • 晨泻“五更泻”的验方和中成药

    晨泻“五更泻”的验方和中成药

    “五更泻”又叫晨泻、鸡鸣泻,是指黎明前腹痛作泻,泻后则安,同时伴有畏寒肢冷、四肢不温、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等表现,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中医认为,“五更泻”主要是由于肾阳虚衰所致,治疗应以温肾健脾、固涩止泻为主,四神丸有不错的疗效。 四神丸由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生姜、大枣组成,可煎汤内服,也可制成丸剂服用。方中补骨脂是君药,善补命门之火,辅以肉豆蔻暖脾涩肠,佐以吴茱萸、生姜以温中散寒,五味子酸敛固涩,另加大枣健脾养胃。诸药合用,成为温肾暖脾...

  • 不寐的五神分型确诊法

    不寐的五神分型确诊法

    李灿东:中医确诊要害在五辨 中医学在长时间的医疗实践中,对疾病的知道挑选了病、证、症的不同视点。在这三者中辨证是中医医治体系的特征,即证是医治的依据,据证立法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中心。近年来有关证的研讨展开甚多,但由于思想的误差和技能办法的缺陷使某些研讨走向了误区,这也是限制中医确诊学展开的重要原因。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确诊分会主任委员,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李灿东在不断总结前人经历的根底上,深化探究中医确诊学未来的展开方向,提出中医确诊的要害问题是“五辨”,即辨症、辨证、辨病、辨人、辨机...

  • 四气五味论 陈怀珍教授治头痛眩晕癫痫等脑病

    四气五味论 陈怀珍教授治头痛眩晕癫痫等脑病

    陈怀珍治疗脑病常用药对经验举隅 陈怀珍教授从事临床工作、教学、科研30年,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头痛、眩晕、睡眠障碍、帕金森病、癫痫等脑病。陈教授治学严谨、辨证细致,处方用药时善用药对加减化裁。药对肇始于《黄帝内经》半夏秫米汤,经后世医家长期临床实践和理论总结,现已成为临证常用的固定中药配伍组合[1]。现就陈教授常用药对及配伍经验举例论述如下。 四气五味论 中医学认为,药有辛、甘、酸、苦、咸五味,药性分寒、热、温、凉四气。气味合用,可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正如缪仲淳《本草经疏》中“气味...

  • 五味子治胃阴缺乏型的胃炎

    五味子治胃阴缺乏型的胃炎

    五味子有固涩收敛、益气生津的功效,关于胃阴缺乏型的胃炎患者有较好效果。这类胃炎患者多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或其他类型胃炎久病久治伤阴的患者,症状表现为胃痛日久、胃部微灼痛或喧闹不适,口干纳呆或食后饱胀,大便干结,舌质红少津,苔薄白等。 用法:取五味子研末冲服,每次3克,20天为1个阶段。可是关于肝胃气滞型、脾虚胃热型、脾胃衰弱型的胃炎患者不太适宜。要注意的是,服用五味子之后可能有打嗝、泛酸、胃炙烤感、肠鸣、疲倦等不适,偶有过敏反应,且五味子有小毒,可能使呼吸频率及幅度添加,并有降压效果。因而,主张患者在中医...

  • 从五脏辨证论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

    从五脏辨证论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是一 种常见的功能障碍性疾病, 临床上以腹痛、 腹部不适并 且伴有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异常为主要特征, 而临床 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1 ] 。祖国医学中没有肠易激综 合征这个病名, 一般将 IBS 归属于“泄泻 ” “腹痛 ” “下 痢 ” “便秘” 等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 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 使发病率逐年上升, 本病...

  • 腹部疼痛伴水样便 五苓散合平胃散

    腹部疼痛伴水样便 五苓散合平胃散

    五苓散合平胃散出自《世医得效方》,其功用为祛湿和胃、行气利水,尤以治疗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泻下如水擅长。我临证四十余年来,无论是伤食饮冷,还是肿瘤术后,或放化疗后引起的泄泻,只要具备以下辨证要点:腹痛、泄泻如水注、苔白或略厚腻,屡用屡效。 五苓散方出仲景《伤寒论》,原方为“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而设;平胃散为《简要济众方》方,是治疗湿滞脾胃的基础方。五苓散温阳利水,平胃散燥湿和胃,两方和而用之,取长补短,各尽其用,对于治疗体内水液代谢失常类疾病有卓效。水液代谢失常,水湿内盛,泛溢肌...

  • 五泻心汤胃肠道疾病运用经验

    五泻心汤胃肠道疾病运用经验

    五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生 姜泻心汤、甘草汤心汤、大黄黄 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出自张 仲景著《伤寒论》,列于“太阳病 篇”.五泻心汤主治胃中不和而 出现的心下痞。由于“痞”的程度 不同,兼证不一。故仲景拟设五 泻汤以治之。 五泻心汤组方特点及适应证 五泻心汤主证之共同特点 是“心下痞”。病因是胃有热邪.即 是现代所指的炎症.但心下痞的 症状程度及兼证不同:大黄黄连 泻心汤用于证见“心下痞”而按之 为濡,是热陷于胃。...

  • 探析吴中名医张璐从五脏论治泄泻

    探析吴中名医张璐从五脏论治泄泻

    张璐 (1617年至1701年) , 字路玉, 晚号石顽老人, 治病应如鼓桴, 后世医家赞其“能运天时于指掌, 决生死于须臾”。《张氏医通》所载之泄泻, 先列《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之论, 次引后世各家之说, 文简释详, 理明辞畅, 为后世不可多得的临床诊治指南。泄泻, 即以排便次数增多, 便下稀薄甚如水样为主症之病证, 现代医学中急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皆可参照此病证辨证论治。笔者通过整理张璐著作中泄泻相关论治及方药, 发现张璐从五脏论治泄泻有独到经验, 现探究如下。 从五脏论治...

  • 气化生五味 五脏五味苦欲补泻的阐释

    气化生五味 五脏五味苦欲补泻的阐释

    基于气本体论的五味性用阐述 《素问· 至真要大论》 曰: “治病者, 必明六化分 治, 五味五色所生, 五脏所宜, 乃可以言盈虚病生之 绪也” 。 对五味之性的理解及运用, 是医者由本身之 医理领悟到临证之由己及人的关键。 然而关于五味 之性及其应用之理的研究, 现实的状况是混乱的, 关 于五味之性的理论阐释, 或顺文释义, 或断章取义, 其临床应用则因缺少系统理论的指导而难以落到实 处。 究其原因, 在于未能执中医学的一贯之本, 无法 将中医学的理、 法、 方、 药、 病、...

  • 久咳虚汗多食五昧子粥 双花茶除口臭

    久咳虚汗多食五昧子粥 双花茶除口臭

    久咳虚汗多食五昧子粥 五味子粥具有敛肺滋阴、生 津止汗功效,适用于痰多稀薄的 久虚喘嗽者及自汗、盗汗睡眠差 者。但表邪未解的实热者不宜食 用。 方法:五味子15克,粳米0.1 公斤,蜂蜜1匙。先将五味子洗 净,加水适量煮沸30分钟,去渣 取药液待用;粳米淘洗净后,将五 味子液(如不够,再添水)加入一 起煮。粥煮稠时放人蜂蜜即可。每 日晚食一小碗。 何恒峰 饮服双花茶清热除口臭 口臭的原因除有口腔疾病以 外,多为体内饮食积滞、胃火过 旺、阴虚生热等所致。桂花菊花茶 有清热解毒、和中暖胃作用,对胃 热口臭有...

  • 防治肺心病药膳五款

    防治肺心病药膳五款

    肺原性心脏病,是由于肺部慢 性疾病所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导致右 心室肥厚、扩大,继发右心代偿不全, 最后发生心力衰竭,为老年人多发 病。 此病在饮食方面,适宜以高蛋 白、高热量、富于维生素而容易消化 的食物配膳,以期提高营养水平, 改善人的体质。对排尿量少和浮肿 者,则尚需限制盐的摄人量。现介绍 几款防治肺原性心脏病的药膳食疗 方,以供参考。 一、党参苡仁排骨汤。党参、薏 苡仁各20克,淮山药15克,猪排骨 0.2公斤。将排骨洗净,切块,与党 参、薏苡仁、淮山药共煮汤,调味食 用。本药膳的功效是益肺补肾,健脾 祛湿...

  • 四君五皮饮加减治双侧胸腔积液

    四君五皮饮加减治双侧胸腔积液

    赵某某,男,75岁,长沙市人。 患者双侧胸腔积液9月,肺部未发现明显占位,无结核病史。曾行胸腔穿刺抽液,但胸水重复发生,于2012年4月6日求吾师中药治疗。 症见:稍有胸闷,气促,动则加重。胃纳欠佳,舌质红,苔薄白,脉细。 中医辨证:肺气阴虚,脾虚湿困。 治法:补肺益气,健脾祛湿。 方药:肺复方合四君五皮饮加减。白参10g,黄芪15g,麦冬10g,桑寄生10g,五味子6g,茯苓皮15g。白术10g,桑白皮15g,菟丝子10g,枸杞子10g,枳壳10g,陈皮15g,龙葵10g,...

  • 喉源性咳嗽验方五则

    喉源性咳嗽验方五则

    喉源性咳嗽是指由咽喉炎症引起的咳嗽,这些炎性反应刺激感觉神经末梢,产生反射性咳嗽。其主要症状是咽痒、咳嗽、痰少或无痰,越咳越剧,呈呛咳,甚则痉挛性咳嗽,为阵发性发作,少量饮水润喉,能使症状暂时缓解,遇刺激性气体、粉尘等,可使症状加剧。本病属中医学中“咽痒”“咳嗽”等范畴。现介绍治疗本病的验方五则如下。 验方一:金银花30g,荆芥、桔梗、紫苑、款冬花、牛蒡子、连翘、麦冬各10g,百部、薄荷、甘草各6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验方二:忍冬藤...

  • 咳嗽处方 平喘五药合二陈汤加减

    咳嗽处方 平喘五药合二陈汤加减

    范某,女,50岁。2012年8月6日来诊。诉咳嗽1年余,咳甚时吐逆,重复发生,查无显着反常,经多方诊治,作用欠安。现见阵发性剧烈咳嗽,吐白痰,舌淡红苔薄,脉沉细。患有冠心病,血压高,糖尿病等。 确诊:咳嗽(痰阻气机,肺络郁滞)。 处方:平喘五药合二陈汤加减:麻黄6g,麻黄根6g,苏子10g,炒莱菔子15g,葶苈子10g,陈皮6g,半夏6g,茯苓10g,甘草5g,干姜3g,细辛3g,百部15g,紫苑15g,浙贝6g,桔梗6g。5剂。水煎服,日1剂。一起配以抗敏止咳散1瓶,每次3g,日2次。...

  • 春季“上火”咳咳咳 食疗方:五汁饮

    春季“上火”咳咳咳 食疗方:五汁饮

    “咳咳咳~咳咳咳~” 最近身边总是弥漫着各种咳嗽声 看来春季咳嗽 不知不觉已经入侵了 虽然都是咳 但也有不同的原因和病症 今天小编针对春季最常见的两种咳嗽 给大家分享两款超实用食疗方 春季“上火”咳咳咳~ 民间有句俗语“内火盛,咳嗽生”,就是说感冒只是咳嗽产生的诱因,人体内的“内火”才是咳嗽发生的基础,内火咳嗽最为典型的就是肺燥咳嗽。 肺燥咳嗽具有干咳无痰,...

  • 胸闷并肾病方选苓甘五味姜辛汤合升降散

    胸闷并肾病方选苓甘五味姜辛汤合升降散

    患者贺某,女,62岁,主因“胸闷、憋气1个月”于我科就诊。2017年12月7日初诊:患者1个月前因肺部感染就诊于某西医院急诊,经治疗好转出院后,胸闷、憋气呈持续性。 刻下:胸闷、憋气,精神欠佳,咳嗽,咳痰、质地稀、色白,咽痒,纳呆,恶心呕吐,大便干,2~3日1行,双下肢无明显水肿,舌淡暗苔薄黄脉弦滑。糖尿病20余年,糖尿病并肾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高血压,高尿酸血症。中医辨证为痰饮内盛证,方选苓甘五味姜辛汤合升降散,具体处方如下: 桂枝9克,赤芍9克,细辛3克,干姜3克,五味子...

  • 抗疫“五季”有思

    抗疫“五季”有思

    今展卷欲书“杏林礼赞,手书心声”之文,竟无语凝噎,不由泪满襟衫。思之前后,大疫以来,慷慨之事俯首皆是,感天之声侧耳尽闻。耳闻目睹,日日感慨,然此类人尽皆晓,罗列更难叙感念之情,唯近日感慨颇多,遂书此抗疫之文。身在岐黄,书当不离内经之文,然经文之旨莫贵于运气,运气之重莫在于五季之序,细思之下,抗疫之精神与五季之序暗然而和,故斗胆借用岐黄先圣之法,书抗疫感怀之文。然抗疫之时,全民皆奉献,只因身在岐黄,于医者之精神感悟颇多,故略述于文中,确无厚此薄彼之意。以此为序,略作小解。 坚成之纪,...

    精品偏方 2024-03-08 10 0 抗疫
  • 咳嗽 五脏咳的发病机制

    咳嗽 五脏咳的发病机制

    咳嗽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咳嗽病因复杂且涉及广,现代医学认为,咳嗽主要与呼吸系统有关,但也有心源性咳嗽、胃食管返流性咳嗽等由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咳嗽,慢性咳嗽亦可引起心血管、消化、神经、泌尿、肌肉骨骼等多个系统的并发症,如尿失禁、晕厥、失眠、焦虑等[1]。同样,中医认为,咳嗽虽以肺为主,但亦与五脏息息相关。《素问·咳论篇》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更记载了五脏咳不已,移于六腑,引起呕吐、大小便失禁等症状的详细描述,奠定了中医以五脏辨证体系论治咳嗽的理论基础。...

  • 五运六气向新冠肺炎亮剑

    五运六气向新冠肺炎亮剑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是一场人类共同的灾难。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中国方案中,中医药功不可没,令人鼓舞,不但在遏制国内疫情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更随着海外疫情的蔓延,中医药抗疫经验走出国门,迈向国际战场。 从天花、疟疾,到非典、甲流、新冠肺炎,千百年来,中医药在抗疫历史中,从未缺席,摸索出众多防护方法,屡屡建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新冠病毒的起源、传播及演变备受关注。今天让我们跟随顾植山教授的脚步,从中医“五运六气”的角度来分析此次新冠肺炎的具体情况。 顾植山,国家中医药管...

  • 基于中土五行思想阐述哮喘的病因病机

    基于中土五行思想阐述哮喘的病因病机

    中土五行思想在李东垣治喘中的运用 中土五行是以脾属土居中央而肝木肺金心火肾水分位东西南北四方的五行模式,强调中土的核心作用[1]。该理论根于洛图、萌芽于《管子·幼官》,《黄帝内经》引入并形成“脾主四时”理论[2]。后世李东垣力倡脾胃论,主张“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中土五行思想在李东垣治喘病案中得到充分体现。笔者通过分析李东垣治喘病案,以探中土五行思想在李东垣调治喘证中的具体运用。 基于中土五行思想阐述喘的病因病机 1. 脾胃气虚,...

  • 治感冒验方五则

    治感冒验方五则

    1、紫苏叶、生姜各30克,红糖15克。将紫苏叶、生姜洗净、切碎后,装茶杯中,倒入沸水200-300毫升,加盖浸泡5-10分钟,再加入红糖搅匀,趁热饮之。 2、荆芥、薄荷各10克,辛夷6克,共研细末,放入茶杯中,用沸水浸泡10分钟,代茶频服。 3、青叶、紫草各30克,水煎早晚各服1次。 4、葱白、生姜各15克,食盐3克,上3味共捣成糊状,用纱布包裹涂擦前胸、后背、脚心、手心、腘窝、肘窝,涂擦1遍后,令患者安卧,30分钟后即出汗退热。 5、贯众15克,连翘10克,金银花9克,甘草3克,白糖适量,水煎...

  • 非药物防治感冒十五法

    非药物防治感冒十五法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至今尚无特效疗法,目前只能对症处理,让其逐渐自愈。本文介绍几种奇特疗方,读者不妨一试。   1、喝鸡汤   美国有两家临床医疗中心报道,喝鸡汤能抑制咽喉及呼吸道炎症,对消除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咽喉痛等症状极为有效。因为鸡肉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能显著增强机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能力,鸡肉中还含有某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具有增强咽部血液循环和鼻腔液分泌的作用,这对保护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病毒,加速感冒痊愈有良好的作用。   2、多食萝卜   实践证明,萝卜中的萝卜...

  • 五味子泡水 二白汤

    五味子泡水 二白汤

      五味子对肝损害引起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有降低作用,可用五味子泡水喝,养护肝脏。。   若肝功转氨酶升高,伴有黄疸,且有纳食差、经常恶心、腹胀、大便不规律、舌苔厚腻等脾胃湿热明显的人,用茵陈泡水喝可以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对于长期工作过度劳累、耗损精血、脏器功能低下者,常感力不从心,疲劳难于缓解的人可以用决明子、枸杞子等泡水喝保护肝脏。   此外,核桃仁、开心果之类的坚果,常吃可疏肝理气、缓解焦虑。大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磷、B族维生素和少量脂肪,对肝脏修复非常有益。(徐蓓蓓)...

  • 陈五一擅治各种不明原因发热 验案介绍

    陈五一擅治各种不明原因发热 验案介绍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主任医生陈五一擅治各种不明原因发热,笔者有幸侍诊于侧,现择取一则验案介绍如下。 方某,男,73岁, 2016年2月15日初诊。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每天下午2时开始发热,到傍晚7时达到高峰,腋温超过40℃,体温越高恶寒越重,全身酸痛。先后在省市两家三甲医院诊治,均未明确诊断,叠用抗生素、激素治疗无效。高热时靠吲哚美辛栓对症处理,用后热退,全身大汗淋漓,第二日则更为乏力困倦,痛苦异常,然高热又至时不得已又用之,如此循环不已。同时出现食欲减退,身体日渐消瘦,精神倦怠,时有意识...

  • 感冒初期饮五神茶

    感冒初期饮五神茶

    方药:荆芥、苏叶、生姜各10克,茶叶3克,红糖5 克。 制法及服法:前4味先入沙锅,加水加盖,先以旺火煎沸荆芥、苏叶、生姜、茶叶,3~ 5分钟后,放入红糖待溶化即成。每日分3次,趁热温饮。 功用主治:发散风寒,祛风止痛。适用于风寒感冒初起,畏寒、身痛、无汗等症。 (黄颖)...

  • 中医五运六气指导治疗流感

    中医五运六气指导治疗流感

    2017年6月,我参加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中国中医药报社承办的“顾植山五运六气临床应用培训班”,对五运六气基础知识及其临床应用有了一些认识。同年11月,我去合肥跟诊顾植山老师,从实践中体验五运六气理论在临床应用上的疗效。今年1月,学习了顾植山《从五运六气角度对当前流感疫情的分析》一文,又一次受到启发,现将我近期治疗流感的一则医案分享给同道。 医案:龚某,女,33岁。1月15日,我从朋友圈看到她正在输液的照片,询问得知她患重感冒一周,服抗病毒西药4天、输液1次。主诉:发热恶寒,体...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