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第45页
-
经方治小儿咳嗽验案五则
咳嗽为儿科最常见的肺系病症状,其病因病机多端,故治疗各异。臣字门儿科第五代传人孙浩善用经方治疗多种证型的小儿咳嗽,现整理分析五则验案如下。 1. 麻杏石甘汤清宣肺热以治咳 吴某,女,9岁,因发热咳嗽气喘3天来诊。患儿服用感冒药后汗出热不解,咳嗽加重,伴气喘,痰多黏稠,不易咯出,纳差,大便干结,小便黄,苔薄黄,脉浮数。证属邪热壅肺、肺失清肃,治拟清宣肺热。方药:炙麻黄6g,杏仁4g,甘草3g,生石膏20g(先煎),浙贝母10g,炙桑白皮8g,紫苏子10g,莱菔子6g。3剂。患儿药后热退,咳嗽大减,...
-
五苓散 冯世纶经方带教医案
五苓散是临床应用频率较高的经方,冯世纶教授临证应用五苓散,常信手拈来,疗效卓著。 五苓散中,茯苓、猪苓、泽泻、苍术重在逐内饮,猪苓、泽泻解其烦渴,桂枝解外降气冲,使水不上犯而下行。 《伤寒杂病论》为方书之祖,临床中医大家如胡希恕、恽铁樵、章太炎,必是精通此书而后有所建树。《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共有260余方,其中约50个方子临床应用频率最高,其中就包括五苓散方,所以有必要熟悉和掌握其适应证,从而提高临床疗效。笔者有幸侍诊当代经方名家、中日友好医院冯世纶教授,半年来亲历冯老临证应用五苓散,信手拈来,疗效...
-
妙用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汤方由黄芪60克,当归尾6克,赤芍6克,地龙3克,桃仁3克,川芎3克,红花 3克组成。 补阳还五汤具有补气、活血、逐瘀、通络的功效。黄芪是方中主药。据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恢复脑细胞的功能、扩张血管、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及营养状况等作用。桃仁、当归尾、赤芍、川芎具有活血祛瘀、舒筋活络、通调气息的作用;地龙能引药直达经络,以发挥全方药的作用。 此方用于中风后遗症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苔白、脉缓者;还可用于小儿麻痹后遗症、多发性神经类和某些脊髓、神经病...
-
补阳还五汤日临床新用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由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组成。具有补气活血、疏通经络之功。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之症。临床运用此方加味治疗多种病证亦获良效。兹举临床验案例如下。 1,治格林巴利综合征。蔡某,女,9岁。发热,消瘦,面黄,四肢痿废不用1个月。在某医院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多发性神经炎。经治疗半个月,发热已退,双上肢功能稍恢复。症见:面白,消瘦,双下肢痿废不用,稍咳嗽,舌红、边有齿痕、瘀点、少苔,脉滑涩。证属气虚血瘀。治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处方:黄芪15克,当...
-
五苓散新用 高脂血症+多汗症
五苓散来源于汉·《伤寒论》一书。现代临床已把它制成丸剂、片剂(各地大中型药店一般均有售),是一种价格便宜的常用中成药。 它传统应用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所致的发热头痛,烦渴,水入即吐,小便不利,或水湿停聚所致水肿等病症。近年来发现,五苓散对下列疾病也有较好疗效。高脂血症 方法是内服五苓散丸剂,每次6-9克,每日3次。服药后可使血脂降低,体重逐渐减轻。其治疗机理是配方中白术有降低血糖,利尿,促进胃液分泌,促进血液循环作用;桂枝能扩张血管,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机能;茯苓、猪苓均有利尿,提高免疫力作用;泽泻...
-
五子衍宗丸用于不孕症、滑胎、闭经、神经衰弱
前不久,贵报刊登了《古今种子第一方:五子衍宗丸》一文,详细介绍了该方的功效和适应症及组方释义,殊不知,五子衍宗丸经长期临床实践,其运用已大大超出了原来的主治范围。例如用于不孕症、滑胎、闭经、神经衰弱等病症,每每收到较好效果。 不孕症 用五子衍宗丸内服,每次9克,每日8次,治疗妇女不孕症有较好疗效。 刘某某,女,26岁,工人,2001年8月9日初诊。 婚后4年未孕,月经量少色淡、腰酸腿软、头昏乏力、少腹冷痛、白带清稀而多。经妇科检查为子宫发育不良,宫颈及宫体均小,子宫后位,双侧...
-
治痈疽 以补阳还五汤四妙勇安汤加味
孙某,男,21岁,门诊病例。 2010年1月6日初诊:双足趾疼痛、发热13年不愈,足趾色黑、肿胀,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辨证:气虚血瘀,热毒阻络。 治法:补气活血,清热通络。以补阳还五汤、四妙勇安汤加味。 组方:黄芪20克,当归尾10克,赤芍10克,地龙10克,川芎6克,红花4克,桃仁10克,金银花30克,玄参10克,生甘草10克,水蛭粉6克,煅乳香10克,煅没药10克,紫草10克,炮山甲10克,黄连4克,黄柏10克。15剂,水煎服。 2010年1月22日二诊:左...
-
白塞氏综合征分为五种证型予以辨治
白塞氏综合征,中医称之为“狐惑病”。本病多见于青年,男性多于女性。其表现为口腔溃疡,阴部溃疡及附近淋巴结肿大,眼损害,皮肤损害,可有发热、急慢性关节炎等。西医认为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等有关。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肝热、脾湿和肾阴不足所致。临床上将本病分为五种证型予以辨治。 肝脾湿热型起病急,病程短,头痛、怕光,口腔黏膜及外阴溃疡,大小不等,灼热疼痛,或有下肢结节红斑,潮红灼热疼痛,急性期可见发热畏寒,胸胁闷胀,食欲不振,咽干口苦,妇女带下、带稠。舌质淡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治法...
-
五苓散《伤寒论》张仲景
处方源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此方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功效。用于膀胱化气不利水湿内聚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五苓散临床应用举隅如下: 1.腹胀尿频钱某,女,32岁。初诊自诉5天前因乘长途汽车,途中忍尿,之后出现尿频、尿少,小腹坠胀,小便1日解20 余次,脉细,苔薄腻,质淡红。小便常规检查正常。症属水湿内停,膀胱气化不利;治宜化气利水,以缓其急。方用:桂枝6克,猪苓、茯苓各15克,泽泻、冬葵子各12克,知母、黄柏、白术各10克,肉桂末3克(分吞)。水煎服,每日1齐U。服药3齐0 后,复诊:尿...
-
病人选择使用五子衍宗丸 服用方法
五子衍宗丸最早见于道教的《悬解录》一书,书中有张果献给唐玄宗的五子守仙方,即是五子衍宗丸的原貌。此后,《摄生众妙方》有载。五子衍宗丸全方由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五种药组成,有补肾填精,疏利肾气,种嗣衍宗之功,对男性不育症有较好的疗效,被誉为“古今种子第一方”。 枸杞子,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中医认为,枸杞子性味甘、平、入肝、肾、肺经,有滋补肝肾,生精养血,明目安神,滋阴润肺、化痰止嗽之功,适用于肝肾阴虚,头晕目弦,视力减退,腰膝酸软,遗精等。历代...
-
陈宝贵治阳虚水肿 用五苓散加减
五苓散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原为治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其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而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而设。本方由茯苓、泽泻、猪苓、白术、桂枝组成,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效。现主要用于治疗水湿内停之各种阳虚水肿等证。陈宝贵教授治阳虚水肿,也常用五苓散加减,收到不错的疗效。 基本方:猪苓10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白术15克,桂枝10克,炒车前子15克,附子6克。水煎450毫升分早中晚三次饭后温服,每日1剂。 方解:方中用茯苓、猪苓、泽泻利水祛湿,更加炒车前子以渗湿,使水湿从小便而走,湿去...
-
黄芪桂枝五物汤适用范围极广
患者元某,女,45岁。2015年7月就诊。诉自觉双肘关节以下桡侧面感觉异常,非痛非痒,莫可名状,部分恶风,无显着汗出,舌质淡胖苔白脉缓。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免煎剂)医治,处方如下:生黄芪30g,桂枝15g,赤白芍各15g,生姜15g,细辛5g,威灵仙9g,大枣15g。2剂,装6袋,每次1袋,每日2次。 二剂而获康复。 辨证思路:患者为中年女人,素常缺少训练,符合“尊荣人,骨弱肌肤盛”的体质特征。就诊时正值盛夏,汗出加吹空调而发病,如《金匮要略》中描述:“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