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 第13页
-
两种干洗脸 消斑去肿祛皱美白
摩面,即按摩面部,它还有一个更通俗的名字——干洗脸。“干洗脸”会让人联想到生活里一些便利的清洁剂(如干洗发喷雾,原理是用淀粉颗粒吸走头皮上的油脂,进行无水清洁)。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华华说:“事实上二者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干洗脸也不是一种清洁面部的方法,而是用通过按摩的手法,达到保养面部、美容养颜的目的。” “摩面”这个更书面化的词语,来源于气功文化,是养生术的一种。在药王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中早有记载:清旦初以左右手摩交耳,从头上挽两耳又引发,则面气通流,如此者令人头不白耳不聋,又摩...
-
秋天来了皮肤容易干燥 吃什么能养颜呢?
虽说现在的天气让人感觉不到凉意,但其实秋天已静悄悄来了。在饮食上我们也要针对秋天有所改变,特别是女人,秋天来了皮肤容易干燥,吃什么东西能养颜呢? 据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科主任陈瑞芳教授介绍,因为秋天比较燥,不仅会让皮肤干燥,而且最容易伤肺,因此,陈主任推荐各位女士朋友,秋天可多吃些清润养阴润燥的食物,像沙参、麦冬、玉竹、百合、芝麻、蜂蜜、银耳等。若想养颜效果更好,不妨来点燕窝,燕窝不仅润肺滋阴,而且是女士美颜的最佳食品。 养颜食谱 1 银耳糖水——助睡眠 陈主任...
-
手足干裂有良方
有的人好发手足于裂症严重时裂开的小口达几毫米深,不仅疼痛,甚至出血,一般治疗又多不见效,拖延日久不愈合,非常痛苦。 手足干裂者除了要注意全身及手足的保暖,戴手套、穿棉鞋,衣服鞋袜应宽松干燥外,还要经常做室外运动,改善气血流通,适应寒冷,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内服方当归、何首乌各15克、熟地 30克、蝉衣6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1周。 外用方松香、红花、黄蜡各5克,白芨4克,共研细末,与凡士林100 克调成软膏外敷患处,每日3次。白鲜皮、地骨皮各30克、王不留行1-5克、明矾10克,水煎取汁,泡洗患处,每次...
-
皮肤干干的容易出现细纹 温经汤
温经汤,按照黄煌教授的话来说,她是适用于干玫瑰的美丽方。这样的女人有特点,手掌、脚掌常常是干燥的,摩擦以后沙沙地向,会有裂口、毛刺,面部的皮肤也是干干的,很容易出现细纹,你是不是一朵干玫瑰呢?快来喝一碗属于你的温经汤吧! ★找回女人的美丽 中医里有一类古老的“秘方”称为经方,它经过了数千年,由无数医家,无数先辈们印证,归根结底,治的不是病,而是找回女人的美丽。 在这篇文章里,你还会认识一位潇洒、帅气的“新型”中医,他就是经方家黄煌教授,他这样看我们古老的中医经方:她是来自于厨房的...
-
冬季皮肤紧绷干燥 以汤水润燥护肤方法
很多人一到秋冬季节就开始皮肤紧绷、干燥,甚至出现脱皮、瘙痒,遇到这些情况,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多喝水。其实,纯水的补水效果往往并不是最好的,因为它会很快地通过消化道,进入血液中,然后从肾脏排出去,滋润咽喉和消化道黏膜的时间很短。如果身体不适是因为水分不足,可以考虑一下补水的方式。相比纯水而言,以具有滋润生津效果的汤水来润燥,补水效果会更佳。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谭汉添表示,无论肤质如何,保护皮肤都应该“内外兼修”。从“内”补水,调整机体水液代谢;除多喝水外,还要减少水分的丢失,从“外”...
-
采用食补解决皮肤干燥
近期,电视剧《芈月传》很火。剧中有一桥段:葵姑患上眼疾,月公主决定医治好她,遂来宫中寻“水汇五味子”治眼疾。在月公主眼里,“水汇五味子”这种水果浑身是宝,能祛风活脉,调气止痛,清肝明目,果子成熟后还香甜无比。“水汇五味子”真的是可吃的水果吗? 其实,剧中所说的“水汇五味子”并非指我们常用中药五味子,它是一种常绿木质藤本植物,又称黑老虎(根)、冷饭团、仙女抛绣球等。苗语称其为“布福娜”,意思为美容长寿之果。它是一种产于我国两广、海南及西南等地的野生水果,根茎能入药,果实可观赏、食用。 ...
-
秋冬季节肌肤干燥或肠躁便秘者食谱
南方地区秋季早晚温差大,这样的天气很容易导致皮肤干燥。皮肤干燥是秋季的一大问题,因此皮肤保养尤为重要。那么,对付皮肤干燥,老人该吃什么好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刘建博表示,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老年人想要通过食疗来达到润肤的功效,必须从养阴润肺做起。有润肤需要的老人,可尝试服用百合核桃粥。 准备玉竹、核桃、沙参、百合各15克,适量粳米、食盐。首先将所有的原料用清水洗净,洗净之后把玉竹、核桃、沙参、百合、粳米放一起加水煮,煮沸之后转成小火直至粳米煮开,然后再加适量食盐...
-
秋冬干燥 做好皮肤防干润燥食疗法
每个季节都有各自不同的气候特征,而肌肤也会因为气候的影响而有不同的状况,不同肤质护肤的重点、方法自然也有不同。专家指出秋冬天气干燥,街坊要做好皮肤防干润燥“保卫战”。 防干燥可用食疗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查旭山教授指出,从中医角度看,人体五脏中“肺主皮毛”,秋季燥邪当令,易伤及肺脏,使肺阴虚症状加重,则更易出现皮肤瘙痒。因此,秋冬气候变凉变冷,可以多吃点莲子粥、枸杞等清补食品,起到滋阴壮阳、温补气血、滋润脏腑和护肤养颜的作用。查旭山推介三种常见食疗法: 1. 泥鳅红枣...
-
冬季手脚干裂小验方
一到冬季老张就犯愁,他的脚底又开始裂口了,生疼生疼的。为了止疼,他总让女儿给自己买来医用胶布粘在脚底,可即便这样,效果也不是太好,今年的冬季又该如何度过呢? 河南省中医院皮肤科周国秀副主任医师说,天一冷,常有人发生手足裂口,尤其是老年人,很多人喜欢用热水泡脚来缓解症状,但皮肤离开水后却更加干裂了。也有人外涂克霉唑、咪康唑等软膏,但值得注意的是,“唑”类软膏可用,但“松”类软膏却不可用。若裂口严重,可用中药外洗。方药如下:当归30克,地肤皮30克,白藓皮30克,熟地30克,白芷15克,甘草20克。将上药水煎后外洗...
-
自制“干姜擦剂”巧除手足皲裂
春季气候干燥,手足皲裂者明显增多,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这时不妨试试“干姜擦剂”,取材方便、效果显著、个人制作比较容易。 具体方法是:60度白酒30毫升,生姜粉8克,食盐0.5克,润肤甘油70毫升,将上述材料混合在一起即可。使用前需将此擦剂摇晃均匀,患处涂药后轻轻按摩2~3分钟,每日2~3次,2~3天即可见效。 对于手足皲裂较深者,可先用热水浸泡患处10~15分钟,用刀削去过厚角质后再涂药。另外,擦剂不用时,需加盖保存。 专家点评:生姜粉性辛热,富含挥发油和辛辣成分等,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
如何预防冬季皮肤干燥
当进入冬季以后,许多人的皮肤变得越来越干燥,这是什么原因呢?如何预防?近日,笔者就此问题请教了相关皮肤科医师。 多喝水保持皮肤润滑。秋冬季气候干燥,人体会大量损耗水分。据测算,人体皮肤每天蒸发的水分约在600毫升以上,从鼻腔呼出的水分也不下300毫升。为及时补足这些损失,每日至少要比其他季节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此外,还有一种直接从呼吸道 “摄”入水分的方法,即通过吸入水蒸汽而使肺脏得到水的补充和滋润。方法很简单:将热水倒入茶杯中,用鼻子对准茶杯吸入,每次1...
-
秋冬唇干切莫用舌舔
每逢秋冬季节,由于雨水减少、风天增多、气候干燥,人们的表皮尤其是嘴唇容易出现干裂。为了使嘴唇变得湿润,一些人常会不自觉地用舌头去舔,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越舔越干,越舔越裂,甚至造成唇部肿胀、结血痂。 医学专家告诉我们:人的嘴唇周围有一圈发红的区域叫唇红缘,其滋润依靠局部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少量皮脂腺分泌的皮脂来维持。而秋冬气候寒冷,体表血管收缩,引起皮肤黏膜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新陈代谢随之变弱,造成皮脂分泌减少;同时,秋冬空气干燥,人体水分蒸发比较多;再加上新鲜蔬菜吃得少(尤其是有挑食偏食者),致使维生素 B,和维生素...
-
干燥综合征“燥痹”治方
干燥综合征是以外分泌腺病变为主的系统性结缔组织病,除唾液腺及泪腺最易受累外,其他内脏也可受累。现代医学对该病的治疗常常限于激素及免疫调节剂,但临床治疗现状并不理想。国医大师路志正认为,干燥综合征属于“燥痹”,系燥邪(外燥、内燥)损伤气血津液而使阴津耗损,气血亏虚,进而出现瘀血痹阻,痰凝聚结,脉络不通等,而出现各种症状。 今天复诊的徐某就患干燥综合征,经过路老两年的调理,患者病情平稳,同时撤减了激素用量。 患者,女,67岁,2006年3月29日初诊。初诊时头晕、口眼干燥、乏力10年,进食性食物困难,眼干,...
-
脚后跟皮肤干燥皲裂 泡苦米酒
在寒冷干燥的冬季,许多人脚后跟皮肤干燥、皲裂,严重者可见出血,迁延目久不愈,有的甚至一直延续到第二年夏天才会好转,但是一到冬季又开始干裂。笔者采用苦米酒泡足的办法,治疗多例足皲裂。效果满意。 隋代《诸病源候论》中说: “皲裂者,肌肉破也。冬时触冒风寒,手足破,故谓之皲裂。”其病多因寒冷、风燥、血虚或局部经常受压、摩擦、浸渍,导致血脉阻滞,肤失濡养,遂致使皮肤干燥、粗糙。苦米酒是米酒和苦酒的混合液。米酒,此处指醪糟,明代《本草纲目》记载,其味苦、甘,性温,具有通血脉、厚肠胃、润皮肤、散湿气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米酒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