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 第62页

大 第62页

  • 感冒受寒打喷嚏 双击大小鱼际

    感冒受寒打喷嚏 双击大小鱼际

    朋友问我感冒了怎么办?我说:“如果刚有症状可以把双手交叉握在一起,使劲搓大鱼际,等到穴位部位的皮肤发热后,紧贴迎香穴,如此做上十来个回合,趁身体有些发热了,再喝两杯加入两勺醋的热开水,然后关好门窗,在家里待着就可以了。” 这个方法可用于感冒初起时,也就是刚受寒打喷嚏的时候,症状重的话,一天多搓几回,休息一天,90%的人都能痊愈。 还有一种不花钱治感冒的方法是——双手大小鱼际双击108下。做的时候,用左手的大鱼际撞右手的大鱼际,用左手的小鱼际撞右手的小鱼际。...

  • 开怀大笑可宣肺 主动咳嗽可净肺 腹式呼吸法可护肺

    开怀大笑可宣肺 主动咳嗽可净肺 腹式呼吸法可护肺

    中医认为秋气通于肺。肺为娇脏,易被外邪侵袭而发病,平日宜做好防燥、保暖,以保护肺脏。下面推荐5个养肺小技巧,以助安度“多事之秋”。 开怀大笑可宣肺 大笑有利于肺扩张,人在大笑时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开怀大笑时,可吸收更多的氧气进入身体,随着血液行遍全身,让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能获得充足的氧气供应。 主动咳嗽可净肺 人体吸入空气中的污染物后,轻者可能会引起气管炎症,重者可能会导致中毒,甚至引发癌变。因此,平时应注意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 点揉风池穴揉大椎穴防感冒

    点揉风池穴揉大椎穴防感冒

    一、点揉风池穴 按摩手法:风池穴位于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两手拇指点住风池穴,用指头用力揉动数十次。 作用:有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热感冒。 二、揉大椎穴 按摩手法:该穴在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按住大椎穴,揉动100~200次。 作用:可起到预防和治疗感冒的作用,特别适合治疗感冒后高热不退。 三、拿肩井穴 按摩手法:肩井穴在颈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较丰富的地方。两手拇、食、中三指分别拿对侧的肩井穴。拇指...

  • 国医大师洪广祥的咳喘固本冲剂经验方

    国医大师洪广祥的咳喘固本冲剂经验方

    国医大师洪广祥是著名中医内科临床家,尤其擅长呼吸病治疗。洪广祥通过多年对哮喘的防治研究,提出了哮喘的发病观:“气阳虚弱是哮喘发作的重要内因,痰瘀伏肺是哮喘发作的夙根,外感六淫是哮喘发作的主要诱因”,形成了哮喘防治新概念,对临床治疗哮喘起到了较大的指导作用。 扶正固本补而不壅 国医大师洪广祥的咳喘固本冲剂经验方,由生黄芪、防风、白术、怀山药、胡颓子叶、牡荆子、鬼箭羽等药组成。已做成院内制剂,方便服用。其中前4味药益气固表,健脾补肺,后3味药利气祛痰行瘀,全方补中兼疏,以防气...

  • 清热化痰宣泄肺气治疗肺大泡

    清热化痰宣泄肺气治疗肺大泡

    肺大泡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泡腔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互相融合,在肺组织形成的含气囊腔。肺大泡是一种后天性肺囊肿,一般发生在肺的炎性病变之后。肺大泡有单发也有多发,继发于肺炎或肺结核者常为单发;继发于肺气肿者常为多发,且大泡常与呈气肿样改变的肺组织界限不清。肺大泡病人的症状与大泡数目、大小以及是否伴有基础肺部疾病密切相关。较小的、数目少的单纯肺大泡可无任何症状,有时只是在胸片或CT检查时偶然被发现。体积大或多发性肺大泡可有胸闷、气短等症状。尤其是体积超过一侧胸腔容积1/2的巨型肺大泡,或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人...

  • 风寒感冒阳气被压制吃大葱

    风寒感冒阳气被压制吃大葱

    风寒感冒虽然病因是感染了风寒之邪,但是人体抵抗力下降即中医常说的正气不足,阳气被压制,难以抗衡阴寒之邪是内因。 所以,天气寒冷的时候适当吃些益气通阳的食物,有助于预防风寒感冒。虽然大葱的葱绿部分比葱白部分营养含量高得多,但是从通阳和食疗的角度来看,葱白的效用更大一些。大葱味辛,性微温,具有通阳、解毒调味的作用。 除了用于防治风寒感冒外,对于阴寒腹痛、恶寒发热、头痛鼻塞、乳汁不通等症状也有一定的食疗效果。 张继东...

  • 以大承气汤寒下之治恶寒

    以大承气汤寒下之治恶寒

    戴思恭是明代著名医家,少时师从金元四大医学家之一的朱震亨(丹溪)。师见其颖悟倍常,倾心授之,尽得其传,成为名家高徒,因而在学术上继承了丹溪的医学思想,疗疾每获奇效。洪武年间,被朝廷命为御医、太医院使。 有一次,松江诸仲文特邀请戴思恭诊治,时值炎伏盛夏,突患畏寒数日,终日重棉被覆盖仍感不温,饮食必令极热始可下咽,稍冷即吐。前医认为是沉寒痼冷之症,令用胡椒煮伏鸡服之,一日喝汤数次,食后恶寒更为加剧。 戴思恭了解详情后,切其脉见大而不弱,一针见血地定为内实有热结,这正印证了火热派刘完素之 “火极似水&rd...

  • 大暑时节人们该如何消暑养生呢?

    大暑时节人们该如何消暑养生呢?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40℃的高温天气。俗语说"小暑连大暑,热得无处躲",面对高温闷热天气的"烤"验,大暑时节人们该如何消暑养生呢?   化气生津,化湿除烦化气生津 大暑过后,易消耗人体的气津,老幼和虚弱者更易出现头晕、心悸、胸闷、多汗等症状。此时应补充身体气津的亏耗。李时珍提出“粥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意思是喝粥能健脾益气、生发胃津以补虚损。大暑适宜喝荷叶绿豆粥、薏米百合粥、菊花粥。虚弱的人还可以放些淮山药、茯苓等以健脾...

  • 大补肝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案

    大补肝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案

    任某,出生于1945年2月26日,2020年11月9日初诊。 主诉:糖尿病17年,服西药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右手食指第一、二指节麻木如触电感,不能触碰任何物品,严重影响生活。双下肢无力,站立不超过5分钟,不能下蹲,从坐位站起来需要撑扶桌面。平时流涎多,口干甚,夜里每2小时要起床喝水1次,便秘,无腹胀。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左偏沉。既往史:脑梗死2次。西医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炎。予大补肝汤。 处方:川桂枝20克,淡干姜8克,五味子15克,大枣20克(去核),旋覆花10克(包煎),煅赭石30克,淡竹叶...

  • 暑热侵袭(高热伤津,大便秘结)阳暑证验案

    暑热侵袭(高热伤津,大便秘结)阳暑证验案

    暑热侵袭(高热伤津,大便秘结)阳暑证验案   张男,20岁,1982年7月29日就诊。患者述曾在田间烦劳数日,此后即感头晕、头疼,肢困乏力,发烧,体温39.8℃,经某医诊治,肌肉注射安基比林不验,又给补液加氢化可的松等药物,体温降至37.5℃,停药后体温又复升至40℃,曾注射柴胡针和用其他退热药不验,体温持续3日升降返复不定,头疼、头晕,心烦欲呕。而来求中医诊治。舌质红、苔薄腻微黄,脉数有力,皮肤灼热,头疼心烦欲呕,腹微胀,无压疼,大便秘结3天未解,体温40℃。   诊断:暑邪伤津型感冒。...

  • 大疱性鼓膜炎快速无创止痛

    大疱性鼓膜炎快速无创止痛

    适应证:大疱性鼓膜炎急性期剧痛。 药品用法:将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滴入患侧外耳道,每次5~6滴(约40滴/mL),每隔2h(或根据药物半衰期)可再使用1次,配合消炎及抗病毒药物治疗。2~3min后疼痛明显减轻,数次使用后耳痛可逐渐缓解。 注意事项:有耵聍栓塞堵塞外耳道时,须先行清理;若大疱破裂,病情基本缓解,则无须使用。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王超 张吉仲 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

  • 国医大师梅国强整体恒动观伤寒学术探微

    国医大师梅国强整体恒动观伤寒学术探微

    国医大师梅国强教授, 是全国知名伤寒学者, 长期从事《伤寒论》的教学、临床、科研工作, 研究伤寒学术有较高造诣, 在研究伤寒学术的方法学方面也有独到见解。梅教授认为, 《伤寒论》条文间并不孤立, 字里行间与辨证论治的过程中体现了整体恒动观。整体恒动观, 即在整体观念的基础上融入了变化的观念。《周易·系辞上》曰:“变化者, 进退之象也”[1], 认为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发展、变化。从整体上把握变化, 才能运筹帷幄, 于不变中应万变。研究发现, 梅教授在基于整体恒动观研究伤寒...

  • 国医大师邓铁涛常用经验方

    国医大师邓铁涛常用经验方

    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方 组成:党参18g,白术12g,云苓15g,柴胡9g佛手片5g,乌贼骨(或瓦楞子(煅))15g,甘草5g。 功效:健脾益气,舒肝和胃。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 加减:嗳气反酸者加砂仁、元胡或合用乌贝散(乌贼骨85%,浙贝母15%研为极细末),每服2~3g。 肝气郁结者,加白芍、枳壳、郁金,或左金丸。 肝郁化火或胃热过盛者,合用三黄泻心汤。脾胃虚寒者加黄芪、桂枝、法夏或附桂理中汤。 兼吐血便血者,加侧...

  • 什么样的人中暑风险最大?

    什么样的人中暑风险最大?

      什么样的人中暑风险最大?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主任丁邦晗表示,老年人、婴幼儿、儿童、精神疾病患者及慢性病患者最易中暑。同时应注意,在高温天气里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的体育运动,即使是健康的年轻人也可能发生高温中暑,甚至死亡。(记者黄旭君)   衣食篇   穿浅色衣服不要渴了才喝水   在户外,人们应当尽量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的服装。如果一定要进行室外活动,要注意防晒、降温。可以佩戴宽帽檐的遮阳帽、太阳镜并涂抹SPF15或以上的防晒霜(UVA/UVB防护)。在高温天气里,不论运动量的大小,都需要增加液体...

  • 三伏已到大暑将至 缓解阴暑良方

    三伏已到大暑将至 缓解阴暑良方

    三伏已到,大暑将至,这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候,特别要注意防暑降温。除了高温、烈日曝晒会引起中暑(阳暑)外,长时间待在空调房、贪食冷饮也会中暑,这叫阴暑。因此,中暑有阴阳之分,解暑的方法也大不相同。 阳暑动而得之 动而得之,意思是说阳暑一般是在活动时、高温时所得。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一旦出现早期中暑表现,如全身乏力、头昏眼花、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要立刻转移至阴凉通风的场所,静卧休息,同时服用十滴水、仁丹等具有解暑功效的药物治疗...

  • 芡实的偏方大全

    芡实的偏方大全

    遗精滑精,衰弱小儿遗尿,老年人小便频数:芡实15g,金樱子12g,菟丝子、车前子各9g,水煎服。 缓慢泄泻、缓慢肠结核、五更泄泻:芡实、莲肉、怀山药、白扁豆等份,磨研成细粉,每次30~60g,加白糖蒸熟作点心吃。芡实具有补脾止泻的功效,关于改进脾功能有很好的效果,可改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腹痛等症。 白浊:用芡实粉、白茯苓粉化黄蜡和蜜做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盐汤送下。 缓慢前列腺炎:芡实、熟地、金樱子各15g,覆盆子、仙灵脾、锁阳各12g,五味子、山萸肉、刺猬皮各10g,制首乌...

  • 神奇四味大发散 祛除陈寒愈眼疾

    神奇四味大发散 祛除陈寒愈眼疾

    一男孩,16岁,因右眼痒疼几天求治。刻下右眼睑红肿,睑结膜、球结膜高度充血水肿,伴喷嚏、黄清涕、咳嗽,其母言孩子平素口干夜甚,大便秘结,每年初秋发作,治疗颇感困难。本次患病后,内服抗生素及外滴眼药水无效,查脉浮数,舌尖红,辨证为肺胃热盛,复感风邪,风热交搏,上攻于目。给予桑菊饮加减:桑叶15克,菊花15克,薄荷10克,荆芥穗150克,羌活15克,白芷20克,蝉蜕10克,辛夷12克,瓜蒌15克,芦根30克,生地10克,玄参10克,麦冬10克,甘草10克。4剂,水煎服。本以为区区小疾,辨证无误,定旗开得胜,马到成功,谁...

  • 大枣治缺铁性贫血

    大枣治缺铁性贫血

    处方:大枣500克,皂矾20克,面粉50克,红糖 60克。 用法:面粉先加水和成面团,将皂矾包入,放火上烧透,至焦黄为度,待冷后共研细粉;将大枣用水煮熟后去皮核,再把所有的药物放在一起和匀,制成绿豆大丸药,风干备用。每日3次,每次服6~10 克,开水送服。 功效:大枣、面粉、红糖益气健脾养血;妙在皂矾一味,功能养血杀虫,四药相合,有强力的补血作用,并能杀灭钩虫。 主治缺铁性贫血。 陈辉...

  • 张奇文用咽门缩桃丸治儿童扁桃体肿大

    张奇文用咽门缩桃丸治儿童扁桃体肿大

    咽喉是经脉循行交会之处,与五脏六腑关系非常密切,也是防御外邪侵袭的重要门户。全国名中医张奇文是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主任医师,他认为咽喉在儿科疾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直潜心研究此类疾病的治疗,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创立了咽门缩桃丸。该药临床疗效显著,深受全国各地患者的好评。笔者跟随张奇文学习,对此深有体会。在这里将张奇文对于咽门缩桃丸治疗儿童腭扁桃体炎的经验做一简要的介绍,分述如下。 咽喉疾病与脏腑经络疾病相关 “人之一身,百症皆可致危,独咽喉之症,为危中之危,不烦黍间...

  • 小鼻炎大困扰 中医疗法显功效

    小鼻炎大困扰 中医疗法显功效

    初春冷空气刺激,鼻炎受困扰 为什么春季一降温鼻炎就发作?冷空气刺激鼻腔或是“罪魁祸首”。头为全身气血汇聚之处,鼻在头面部中央,最是阳气聚集之处,血流丰富,遇冷则凝,谓之寒凝(冷凝),寒邪伤阳,凝则不通。春季气温的变化,容易导致鼻腔血管痉挛,组织缺氧,鼻腔黏膜温度降低,纤毛的清除功能下降,对病毒的抵抗力也会下降,易导致鼻炎发作。气温的寒热变化不仅会影响到鼻炎患者,当受到冷风吹袭时,可能会使大部分人鼻腔内的黏膜血管扩张破裂出血或腺体分泌增多,出现鼻塞、流鼻涕的情况。因此,气温突降时容易...

  • 结肠癌 化浊解毒为治疗大法

    结肠癌 化浊解毒为治疗大法

    •李佃贵首创“浊毒理论”,其认为结肠癌是浊毒证之一,正气虚损为本病之源,浊、毒、瘀互结乃本病之标。治疗时不应只局限在病灶上,应坚持以人为本、局部与全身并重的原则。 •结肠癌浊毒证的治疗以化浊解毒为主法,辨证论治,究其浊毒之源,可分别辅以活血行气祛浊毒、清热燥湿化浊毒、以毒攻毒除浊毒、健脾扶正抗浊毒等治法。 结肠癌作为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早期症状并不明显,随着癌肿的增大而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泻、腹泻与便秘交替、局部腹痛等症状,晚期则表现为贫...

  • 从大柴胡汤治胸痹案理解“阳微阴弦”

    从大柴胡汤治胸痹案理解“阳微阴弦”

    胸痹心痛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中医临证往往受《金匮要略》启发,认为病机为“阳微阴弦”,治疗多从虚、寒入手,常取方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白酒汤,但往往忽略了该病病机还有湿热内蕴、阻滞经络的一面。本案跳出既往思路窠臼,治疗从少阳阳明入手,同时兼顾少阴虚损,取效显著,有助于重新理解“阳微阴弦”的深刻内涵。现整理分析如下。 刘某,男,45岁,2022年7月12日初诊。主诉:反复发作胸闷痛3个月,加重3天。患者3月份因突发胸前区闷痛,伴放射性后背痛,少量冷汗出,于急诊...

  •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经验整理治疗大法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经验整理治疗大法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道功能障碍性疾病,是由于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和反流物对食道黏膜的攻击所致,早期以食道黏膜的损伤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形成糜烂和溃疡,甚至造成癌变。笔者有幸跟师江苏省扬州市名中医、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张恩树,现将其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整理如下。 病发胃失和降、浊邪上逆 其临床症状表现多样,以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为典型症状,部分患者伴有食管以外的表现,如声音嘶哑、咳嗽哮喘、胸闷气短等,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食管位于咽与胃之间,质柔而薄,古称&ldq...

  • 外感风寒咳嗽,嗓子疼干泡胖大海

    外感风寒咳嗽,嗓子疼干泡胖大海

    前几天,我外感风寒,咳嗽、嗓子疼且干,很不舒服,遂找了位颇有经历的中医,他问明病情后,开了三味中药——甘草、桔梗和胖大海。让我每天用开水泡饮,说不过三五天就能好转。 我拿上处方,到中药房拿了四天的剂量。甘草、桔梗我较为熟悉,对其药性也略知一二。但面临呈纺锤形或椭圆形、表面棕色或暗棕色,且浑身布满了不规则皱纹的胖大海,我一脸茫然。既然中医说了,那肯定有其道理,便将胖大海与甘草、桔梗一同冲进茶杯。 胖大海遇水后,很快胀大成海绵絮状,数分钟后,药力逐渐渗透到液体中,水也变了色彩...

  • 大剂量天麻治眩晕

    大剂量天麻治眩晕

    房某,女,53岁,2021年1月2日初诊。主诉:车祸后出现眩晕、失眠近4个月。4个月前因车祸导致头部受伤,在县人民医院治疗近20天,具体用药不详,车祸前无高血压、眩晕及失眠病史,身体状况良好。车祸后出现顽固的眩晕、失眠,血压及心率升高,血压164/101mmHg,心率约88次/分,住院治疗未能改善症状。患者未服降压药控制血压,体重84kg。住院期间颈椎CT提示颈椎排列欠佳,生理曲度略直,椎体可见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刻下:形体偏胖,眩晕,头痛,昏懵,精神恍惚,自述感觉不知道与他人交流的人是自己还是别人,记忆力几乎丧...

  • 嗓子不舒服 胖大海代茶饮

    嗓子不舒服 胖大海代茶饮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祝建材   刘老师患有慢性咽炎,暑假的时候听说胖大海代茶饮可缓解咽喉肿痛,便喝起了胖大海茶,但最近却出现腹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生活中,很多人会遇到嗓子不舒服的情况。有些人是因为气候干燥,嗓子眼不舒服;还有些职业人士如教师、歌唱演员等,用嗓过度;更有些是慢性咽炎患者,大都喜欢泡服胖大海来保护嗓子。   中医认为,胖大海味甘、性凉,具有清肺热、利咽喉、解毒、润肠通便之功效。用于肺热声哑、咽喉疼痛、热结便秘以及用嗓过度等引发的声音嘶哑等症,对于外感引起的咽喉肿...

  • 快速治疗扁桃体肿大疼痛

    快速治疗扁桃体肿大疼痛

    让我们一起认识“咽喉”。 细分的话,咽和喉是两个概念,咽通食道,喉通气管。《黄帝内经》的《素问·太阴阳明论》中说:“喉主天气,咽主地气。”咽与喉相连而有别。咽在后,下连食道,直贯胃腑,为胃之系;喉在前,下通气道,连于肺脏,属肺之系。《灵枢·忧恚无言》篇中说:“咽喉者,水谷之道路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 如果咽喉并称的话,应该是指会厌以上舌根以下这块地方,俗称嗓子眼,古称嗌(yì...

  • 甲亢早中期 伴甲状腺肿大 黄芪龟板汤

    甲亢早中期 伴甲状腺肿大 黄芪龟板汤

      刘文峰,男,生于1939年。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治疗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病等内科疑难杂症。据其自拟方所制“糖利平胶囊”、“降脂抗凝颗粒”、“百部止咳糖浆”、“骨质增生胶囊”等院内制剂,疗效显著。主持的科研课题“疏肝清热活血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荣获天津市科学技术成果奖、天津市卫生局科技三等奖。曾参与著书两部,...

  • 行气化瘀治甲减伴甲状腺肿大

    行气化瘀治甲减伴甲状腺肿大

      组成肉桂10g,鹿角胶15g(烊化),肉苁蓉10g,熟地15g,青皮10g,浙贝母20g,海浮石20g,海藻20g,夏枯草15g,白术15g,茯苓15g,莪术10g,红花10g。   功能温补脾肾,行气化瘀,化痰软坚,散结消瘿。   主治甲减伴甲状腺肿大,症见畏寒肢冷,小便不利,身肿,舌淡暗,脉迟缓。   用法除鹿角胶烊化外,余药浸泡半小时后,水煎2次,共取汁400ml,早晚餐后各服200ml。   方解甲减伴甲状腺肿大,属中医学“瘿病”范畴。正气不足,或甲亢过用寒凉...

  • 大血藤入药验方小汇

    大血藤入药验方小汇

    大血藤别名血藤、红血藤、大血通、山红藤、活血藤、红藤、槟榔钻等。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干燥藤、根,味苦、涩,性平。具有活血通络、败毒消痈、强筋壮臂等功能。 1.治腰肌劳损:大血藤、梵天花根各15 克,扶芳藤30克,骨碎补12克。水煎去渣,加红糖、白酒适量,分2—3 次服,每日1剂,连服 3--5天。 2.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①大血藤、半枝莲各30克,接骨木20 克。水煎2次去渣,加入红糖15克,黄酒适量,分2次服。②大血藤30 克,土牛膝15克,马鞭草10克。水煎,日服3 次,每日1剂。 3.治风...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