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 第59页

大 第59页

  • 国医大师唐由之 治疗眼病经验荟萃

    国医大师唐由之 治疗眼病经验荟萃

    国医大师唐由之:眼底病须全身辨证 首届国医大师唐由之是我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的学术带头人,他认为眼科疾病须全身辨证论治。中国中医眼科医院周尚昆介绍了唐由之学术思想。 微观辨证:眼部望诊是微观辨证的基础,仪器的使用使的眼底病变更为直观,变局部为整体,平面为立体,静态为动态。 气血辨证:眼是多血多气器官,对于较为复杂的病情当责之于气血。 阴阳辨证:视网膜色素变性多为阳不胜阴。治疗原则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用阴病治阳的方法,培补肾阳。 体质辨证:据体质辨证施治,对无明显...

  • 鼻黏膜炎(鼻腔充血)生地大黄汤

    鼻黏膜炎(鼻腔充血)生地大黄汤

      1983年盛夏之际,有刘姓妇人因鼻出血求诊。诉其反复鼻衄已3月余,曾在地市级医院检查,诊为鼻黏膜炎(鼻腔充血),服中西药效不佳。月经正常,但经期常患衄,故有医者以倒经治之罔效。今日晨起,鼻衄又发,且量多如涌,色红而稠。   家父观其形瘦颧红,舌红苔白,脉滑数,实乃阴虚火旺之体。阴虚无以制火,虚火上炎,灼伤血络,络伤则血外溢。立方以滋阴降火,以图血得寒而凝。又思,此案鼻衄出血之多,络损之处血流脉外,定有瘀结内停。若瘀积不去,则新血难复,故中医有“行血则血行经络,不止自止”之论。...

  • 鼻塞 前额痛甚 处方生大黄

    鼻塞 前额痛甚 处方生大黄

    胡某,男,30岁。诉鼻塞2天,或流清涕,或擤浊涕,皆为青黄色。前额痛甚,口干,频饮茶水而渴不解。腹不胀不痛,按全腹软而无压痛,大便正常,一日两次。舌红,根部白厚苔,六脉洪数大,一息五六次。 处方:生大黄20克(后下),厚朴40克,枳实30克,芒硝15克(冲),生石膏30克,细辛4克。 水煎服。服1剂后,前额痛失;服2剂后,鼻塞减轻;服4剂后诸症全无,大便仍成形。整个服药期间无腹泻发生,只是偶尔能听到咕噜噜的肠鸣音,但时间很短暂,特别是服第二剂时因早晨空腹服用明显,别无其他不适。 按 鼻塞、前...

  • 大柴胡汤治便下血与鼻衄案

    大柴胡汤治便下血与鼻衄案

    袁某,男,11岁,小学生。患者既往有反复胃痛,反酸和烧心史。5天前突然上脘正中持续性痛,阵发性加剧,按之更甚,腹胀,矢气极少,口渴,不食不便。曾就诊西医,诊断为胃溃疡,经服中西药治疗5天,其病不减。今诊并述昨日下午出现往来寒热,心烦欲吐,大便色黑(匿血试验阳性),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遂辨为阳明邪热挟瘀与少阳同病。治宜清少阳,泻阳明瘀热。方用大柴胡汤:柴胡18克,枳实 15克,黄芩、半夏各12克,白芍、大黄、芒硝各9克,生姜3 片,大枣4枚。1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解稀便2次,腹胀痛消失,但见鼻衄色红,每日...

  • 鼻塞 大蒜内外合治

    鼻塞 大蒜内外合治

    天气变凉时,如果感到鼻子发痒、打喷涕、鼻子不通气时,我就赶紧剥两瓣大蒜,用嘴嚼碎,取两小点放入两个鼻孔里,剩余的用温水冲服下,几分钟后,上述现象就没有了。 如果外出一时来不及,鼻塞、咳嗽加重时,回家赶紧取几瓣大蒜,拍或捣碎放入杯里,把刚开的水倒入半杯,盖上盖闷几分钟。 趁热喝下蒜茶后,身上会感觉暖暖的很舒服。大概过10分钟后,会感觉鼻子的呼吸舒畅了,咳嗽明显减轻了。半个小时后,再照此法冲半碗蒜水趁热喝下,不适感基本全好了。 现在我们全家人除小孩外,都在我的指导下,先后用大蒜对付伤风引起的鼻塞、呼吸不畅。现在正是秋天...

  • 大蓟根蛋治鼻出血

    大蓟根蛋治鼻出血

    鲜大蓟根60克,鸡蛋3枚。加水同煮至蛋熟即可。每日1次,连服1周。具有润肺解毒,育阴止血之功效。主治由肺经伏火引起的鼻窦炎、鼻出血等。   民间有冻伤后用雪搓解冻的说法并不正确。这种做法不仅不会缓解冻伤,反而会加重病情,导致皮肤红肿,起水泡等;冻伤后用热水或冷水浸泡冻伤部位也不正确。正确做法是将冻伤的肢体迅速放入温水,水温不宜超过40.5摄氏度,避免烫伤失去知觉的组织。   此外,一些患者在冻伤后为取暖而立即穿戴过紧的袜子和帽子,这种做法容易弄破患处皮肤,造成二次损伤。耳朵和鼻子等部位冻伤后可立即用手捂热使之温暖。...

  • 大蒜醋液妙治鼻炎验案

    大蒜醋液妙治鼻炎验案

    大蒜醋液妙治鼻炎验案 张某,女,35岁。从小患过敏性鼻 炎,发作时出现鼻痒、打喷嚏、流清涕、 鼻塞、流泪等症状。曾用滴鼻净、鼻炎. 康、大佛水等药物,均无法根治。每天 用蒜醋液熏吸,治疗7天后症状消失。 具体方法:取大蒜300克,压碎,置于 装有500毫升食用米醋的棕色玻璃瓶 中,密封浸泡1个月后即可使用。用时 将蒜醋液适量装入小瓶,将瓶口对准 鼻孔熏吸30分钟,每3天换1次蒜醋 液。同时嘱患者平日少食辛辣及腥物, 多食蔬菜水果,冷天应注意保暖,平时 多锻炼,尽量用冷水洗脸。对患者随访 1年,未见复发。 谢立川...

  • 六大名中医治过敏性鼻炎妙法

    六大名中医治过敏性鼻炎妙法

    一、南京中医药大学干祖望教授 清肺脱敏汤:黄芩、桑白皮、枇杷叶、茜草、紫草、旱莲草各 lO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 剂。适用于过敏性鼻炎,或伴化脓性鼻窦炎(有黄浊涕),舌质偏红胖,苔黄,脉洪小数。 临床奇招两则:1.辨证无误,用药无效,其证顽固,用自拟截敏汤。方药组成:乌梅、防风、柴胡、五味子各12克,甘草8 克。浓煎2次,分2次服,每日l 剂。每次药汁中加蜜15毫升。2.若患者求医,每服第一次药方时有良效,原方再进即无效,更换医生亦复如此。此乃《医学入门》所谓“戏药”。应...

  • 治过敏性鼻炎 流大量清水涕

    治过敏性鼻炎 流大量清水涕

      李某,女,44岁。2011年9月1日初诊。患者于2006年因发作性喷嚏、流清涕诊断为“过敏性鼻炎”,近几年呈全年性发作,于每年8月至10月加重。近2周来发作性鼻痒、喷嚏、流大量清水涕,鼻塞、咽干,时有咽痒、咳嗽,晚上气喘、痰鸣。纳食尚可,大便正常。1月前因“宫外孕”行手术治疗,术后精神欠佳。舌质淡暗,舌苔薄白,脉细弦缓。证属寒饮停肺,治以温肺散寒化饮为法。方用小青龙汤加减。处方:生麻黄5g,桂枝6g,干姜3g,细辛3g,五味子6g,生白芍10g,射干10g,吴...

  • 白喉中医疗法大全

    白喉中医疗法大全

      白喉是由革兰染色阳性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咽喉、鼻等处灰白粗厚的假膜形成及外毒素引起的心肌、神经及其他脏器的损害,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乏力、恶心、呕吐、头痛等。人群普遍易感,主要由飞沫传播,亦可经玩具、衣服或被污染的牛奶、食品等传播。   中医学很早即有许多关于本病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喉痹”。北宋《圣济总录》和明代《景岳全书》又称之为“缠喉风”和“镇喉风”。1864年张绍修所著《时疫白喉捷要》则...

  • 大蒜巧治慢咽

    大蒜巧治慢咽

    大蒜别名:葫,葫蒜,荤菜,独蒜,独头蒜。性味:温,辛、甘。大蒜,多年生草本植物,百合科葱属。地下鳞茎分瓣,按皮色不同分为紫皮种和白皮种。辛辣,有刺激性气味,可食用或供调味,亦可入药。 大蒜性温,味辛平,人脾、胃、肺经,能够杀虫解毒,温中行滞。民间用大蒜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良好。 方法:大蒜蒜瓣1个剥皮洗净,切成 3~4片,放入咽部含化,每次2~3片,视咽炎轻重,每日可含3~4次。 吴龙兴...

  • 利咽方 助大家利咽润燥

    利咽方 助大家利咽润燥

      有慢性咽炎的人经常会因为咽喉不适而有“清嗓子”的习惯,但长期使劲儿“清嗓子”其实并不能缓解不适感,反而会加重症状。有见及此,特来信推荐一条利咽方,以助大家利咽润燥。   利咽方包含玄参、桔梗各10克,生甘草5克。加适量清水煎上药20分钟,每日1剂,每日2次,有滋阴降火、利咽消肿的作用,适合慢性咽喉炎患者,咽喉有痒感、干燥感,或声沙、失音者饮用。(贺州房先生)   专家点评:广州市中医院综合科肿瘤二区主任、主任医师邓力表示,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有清...

  • 大椎穴放血拔罐治急性扁桃腺炎

    大椎穴放血拔罐治急性扁桃腺炎

      从儿童到青壮年,很多人都患过急性扁桃腺炎这种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发病急,恶寒高热,体温常常可达39摄氏度以上,伴咽痛剧烈、吞咽困难、周身骨痛、困倦乏力,幼儿甚至因高热而抽搐、呕吐、食欲不振。临床上虽然经常使用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物治疗,但患者发热容易反复,病情通常持续数天以上。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钟伟泉副主任医师介绍,大椎穴放血加拔火罐治疗扁桃腺炎,能泄实热,降急火。患者经过一次放血治疗后,往往感觉咽痛减轻,很少再度出现高热症状,病程明显缩短。   钟伟泉解释说,放血疗法是中医常用的传统疗法...

  • 国医大师李振华治疗梅核气案

    国医大师李振华治疗梅核气案

      梅核气一词首见于宋代《南阳活人书》,其云:“梅核气……塞咽喉,如梅核絮样,咯不出,咽不下。”描述了该病的典型症状。而早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就对该病证进行了记载,其曰:“心脉大甚为喉吤。”即言喉中有异物梗阻。该篇又曰:“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憺憺,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数唾。”描述胆腑病变会咽部有物梗阻,多次想把它吐出来,却怎么也吐不出来的症状。《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

  • 咽喉疾病 胖大海方

    咽喉疾病 胖大海方

      急性扁桃腺炎:胖大海4~8枚,开水泡服,闷盖半小时左右,慢慢服完;间隔4小时,如法再泡服1次。   声音嘶哑:外感风热引起的咽喉燥痛、干咳无痰、声音嘶哑。胖大海5枚,甘草3克,泡茶饮服。   红眼病初期:取淡黄棕色、个大、坚硬的胖大海3~4枚,用凉开水将其泡散备用。用0.9%生理盐水冲洗患眼后,将泡散的胖大海完全覆盖患眼上下睑(每只患眼1~2枚),用纱布固定。每晚1次,3~4日可治愈。   便秘:取胖大海5枚,放在茶杯或碗里,用沸水约150毫升冲泡15分钟,待其发大后,少量分次频频饮服,并且将涨...

  • 嗓子干痒按按天突穴和大椎穴

    嗓子干痒按按天突穴和大椎穴

    咽炎、喉炎及扁桃体炎都可导致嗓子干痒、咳嗽。吃药、输液不免带来副作用,其实,只要多按按大椎穴和天突穴,就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大椎穴”位于人体第七颈椎棘突下,是人体三阳经和督脉的交会穴,有“阳中之阳”之称。按揉大椎穴不仅能够疏通三阳经的经脉,促进六腑的气血流通,还能够补充人体阳气,增强抵抗外邪的能力。每天用食指和中指按揉1-2次,每次15分钟左右,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感冒、颈椎疾病、乏力、虚劳等都有很好的防治功效。 “天突穴”位于...

  • 肝经来“消火”口燥咽干胖大海

    肝经来“消火”口燥咽干胖大海

    常有人肝火旺,表现为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急躁易怒,甚至发狂、呕血等,有时还会感到心烦、睡眠欠佳,影响生活。肝火旺的人,可以通过敲打刺激腿内侧的肝经来“消火”。   拍打法通过刺激相应穴位和经络,可以舒筋活络,起到治病和保健作用。   人体的肝经又叫足厥阴肝经,它经过腿内侧,一侧有14个穴位,包括大敦、太冲、曲泉、足五里、章门、期门等。中医认为,气血通过经络传输,而穴位又是气血集聚和疏散的小站,故可以从大腿根部开始,循着肝经用指节敲打,以帮助疏散肝火。敲打时可以保持每秒大约两...

  • 冬季嗓子发庠咳嗽按大椎穴天突穴

    冬季嗓子发庠咳嗽按大椎穴天突穴

      冬季气候干燥,咽炎、喉炎及扁桃体炎等易趁虚而入。许多人感到嗓子发庠,咳嗽不已,而输液、喝药等疗效都不好。其实,只要多按按大椎穴和天突穴,就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大椎穴位于后项低头最高点,第7颈椎棘突凹陷中,是人体三阳经和督脉交会的大穴,有“阳中之阳”之称,能统领一身之阳气。因此,按揉大椎穴,不仅能疏通三阳经脉,促进六腑气血流通,还能补充人体阳气,增强抵抗外邪的能力。大椎穴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约15分钟,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疾病,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

  • 刘启廷益气固表 小儿易感扁桃体肿大方

    刘启廷益气固表 小儿易感扁桃体肿大方

    刘启廷益气固表系列方以玉屏风散为基础方,根据不同病症,加味治疗多种儿科疾病,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病能治,无病可防。 玉屏风散出自《世医得效方》,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具有益气固表、祛邪止汗之功能,古人谓之为玄府御风关键方,无汗能发,有汗能止,功似桂枝汤而不燥。主治气虚自汗,体虚感冒。中医学认为,反复感冒的病人是因为肺气虚,肺主腠理,腠理在表,肺气虚的病人也是表虚,故应当先补肺气以实表。 方中黄芪为药首,具有益气固表之功,抵御风邪无以乘虚而入之效;用炒白术易生白术,减弱燥性,功偏补气健脾,以资水谷之...

  • 胖大海用于风热邪毒的音哑

    胖大海用于风热邪毒的音哑

    有人嗓子哑了,买来胖大海,天天泡着喝,这种做法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导致音哑的原因有很多,从中医角度来看,分为风寒、风热、肺肾阴虚、气滞血淤等几种,而胖大海主要适用于风热邪毒引起的音哑。 胖大海性味干寒,功效为开肺气、清肺热、润肠通便、利咽解毒等。常用来治疗发音突然嘶哑,并伴有咳嗽、口渴、咽痛或高声呼叫而致的声音嘶哑等症状。嗓子哑就把胖大海当做特效药,甚至把胖大海作为保健饮料长期泡服,可能造成脾胃虚寒、饮食减少等不适,甚至导致消瘦。 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副主任 杨国旺 中医课堂...

  • 硫酸庆大霉素液治口腔溃疡

    硫酸庆大霉素液治口腔溃疡

    老年人易患口腔溃疡,常常影响进食、说话,尤其是在进食刺激性食物时则更加痛苦。 用硫酸庆大霉素液局部外擦治疗口腔溃疡效果甚佳。方法是:先用温开水将口腔漱净,然后把一支8万单位的硫酸庆大霉素液瓶头启开,用消毒棉球蘸药液直接涂于口腔溃烂部位,闭嘴10—15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一般擦药3次见效,连续用药3—5日即可痊愈。...

  • 治流行性腮腺炎 淋巴肿大偏方

    治流行性腮腺炎 淋巴肿大偏方

    流行性腮腺炎,中医称“痄腮”,以发热、腮肿、疼痛为主要特征,治疗腮腺炎的方法很多,而中医有很多方法效果也不错。 方一 取新鲜大青叶60克,捣成糊状,均匀地敷于肿胀处,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2次。 方二 取青黛10克,冰片5克,共研细末,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患处,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3-5天。 方三 取冰硼散2-3克,用植物油调成糊状,敷于患处,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方四 取吴茱萸12克,浙贝母9克,生大黄9克,胆南星3克。上药...

  • 牙齿过敏 咀嚼大蒜

    牙齿过敏 咀嚼大蒜

      不少中老年人吃了酸、甜、冷、热的食物,甚至在刷牙时牙齿都会感到酸痛,这种情况俗称“倒牙”,医学上叫牙齿过敏。   导致牙齿过敏的原因有很多,轻度的可以用脱敏牙膏自我维护,咀嚼大蒜的确也能缓解。这是因为大蒜中含有蒜素,与牙齿摩擦可以阻截外来刺激,降低牙齿的敏感性。方法是将蒜切片放置5分钟,再用其擦过敏牙齿3分钟,每天3次。也可以用棉球蘸大蒜碎末涂在过敏牙齿的牙根处,吹干再涂,如此反复几次,即可脱敏。使用此方法一周以上,过敏情况会得到明显改善。...

  • “痄腮”腮腺肿大不退中药治方

    “痄腮”腮腺肿大不退中药治方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常见传染病,属于中医“痄腮”范畴,临床以腮腺肿大为主要体征。 常用方:薏苡仁20~50克,夏枯草10克,玄参15克,连翘10克,天花粉10克,黄芩10克,甘草5克。 田某某,男,8岁,2001年4月15日初诊。 患儿以“两侧腮腺肿大疼痛2周”就诊。3周前,患儿有与腮腺炎患儿接触。2周前始有发热,食欲不振,双侧腮腺逐渐肿大伴疼痛,遂到当地卫生院诊治,3天后,热退,食欲增加,腮腺肿大不退来诊。 刻诊:体温 36.8℃,双侧腮腺肿大、...

  • 口腔溃疡 用黄柏与大黄

    口腔溃疡 用黄柏与大黄

    口腔溃疡大黄漱口 过食煎炒辛辣食物容易引发 口腔溃疡,中医辨证为实火 证,症见溃疡周围黏膜红赤, 灼热疼痛,口干心烦,尿赤 便秘j舌红苔黄,脉数。治宜 清热泻火解毒。用大黄漱口,对 于实火型口腔溃疡有较好治疗作 用,并可避免口服药物对胃肠道 的刺激。 方法:取大黄9克。煎取药 液300毫升,漱口1~2分钟后 吐掉,每天4~6次。 黄吉宾 口腔溃疡 用二妙散 二妙散处方中只有黄柏、苍术两味 药,前者清热后者燥湿,具有一清一燥之 妙,故名二妙。传统用于治疗湿热下注所 致足膝红...

  • 国医大师朱良春难治性面瘫案

    国医大师朱良春难治性面瘫案

      朱良春认为周围型面瘫病程在1个月以内仍未缓解者,为痰瘀互阻经脉;久病入络,非虫蚁搜剔不能直达病巢,常用防风、赤白芍、僵蚕各10克,制白附子8克,煎汤送服善于祛风通络的蜈蚣粉2克,每日2次,收效甚速。   若医者贪功,使用激素、电热理疗、火针、电针劫伤阴液,则需顾护阴液,重用白芍、石斛以养阴柔肝熄风。若迁延失治,病程长达半年以上,疗效欠佳,朱良春自拟“平肝祛风汤”(全蝎、僵蚕、菊花、荆芥、钩藤、石决明)内服,配合外治法,即以马钱子、白附子按2:1比例研为细粉,用伤湿止痛膏贴于地仓穴...

  • 口唇疱疹大蒜贴敷

    口唇疱疹大蒜贴敷

    用大蒜贴敷治疗口唇单纯疱疹34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34例中,男性ll例,女性23例;年龄 7~55岁,平均32岁。均为口唇单纯疱疹,表现为局部先有灼热、瘙痒、潮红,继而出现小水疱,好发于口角、唇缘。 二、治疗方法 取新鲜蒜瓣捣成蒜泥或切成薄片,贴敷患处,25~30分钟后洗去,2小时后再敷1次,可连续贴敷2~3次,间隔6~8小时再重复上述治疗,至疱疹萎陷或结痂为止。 三、治疗效果 一般贴敷4~6小时疱疹即行萎陷、结痂,均在1周内脱痂痊愈。病程短者疗效较佳,贴敷后患处可有2~3分钟...

  • 牙痛“牙周炎”大柴胡汤合玉女煎

    牙痛“牙周炎”大柴胡汤合玉女煎

      对于感染性炎症,现代医学大多使用抗生素治疗,但目前我国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现象比较严重,而在治疗“感染性炎症”上,中医疗效很好。中医没有“感染性炎症”这个概念,“炎症”也并不完全等同于“热证”,切不可将西医的抗生素和中医的清热解毒泻火药等同看待,治疗时必须谨遵辨证论治的法则。   案1牙痛(牙周炎,颌下淋巴结肿大)   徐某某,女,48岁,2011年2月11日初诊。左侧牙痛连及左侧头痛、下颌痛5天。5天前,患者左侧牙痛...

  • 夜磨牙大鱼肌按摩穴位治磨牙症

    夜磨牙大鱼肌按摩穴位治磨牙症

    磨牙症是指人在睡眠或醒着时有无意识的上下牙齿彼此磨动或紧咬的行为。按时间可分为白天磨牙及夜磨牙,对应为清醒时磨牙及无意识磨牙。磨牙会对自己的牙齿和面部造成一定的影响。磨牙症现已成为现代口腔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之一。用穴位点按疗法治疗此病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取穴:合谷、内庭、太冲。操作方法:先用手掌大鱼肌按摩穴位至发热,再用大拇指分别点揉以上穴位各5分钟,两侧都要按摩点揉。每日2~3次。要坚持治疗,才能收效。 按:夜磨牙是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质颌骨运行区的部分脑细胞不正常兴奋导致三叉神经功能紊乱,三叉...

  • 腮腺炎中医疗法大全

    腮腺炎中医疗法大全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和疼痛为特征。本病亦可累及其他腺体、神经系统及心脏。常见的并发症有脑炎、睾丸炎和卵巢炎.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为多。好发于年长儿,两岁以下小儿发病者少见。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一次感染后,包括隐性感染在内,均可获得终身免疫,不再感染第二次。   中医学以其突然发生耳下腮部漫肿疼痛,故名“痄腮”,又称“搭腮肿”。   适宜技术   1.针刺疗法   (1)体针:主穴:翳风、颊车...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