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第31页
-
青筋出现异常 可能积滞不能排泄出体外
青筋其实不是筋,而是血管。正常情况下,它应该是看不清楚的,可一旦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压力增高,它就会在皮肤表面凸起,甚至出现扭曲变色等现象。《黄帝内经》中也提到:经脉者,决死生,调虚实,不可以不通。中医专家认为,无论人体哪个部位的青筋出现异常,都是身体报警的信号,它反映人体可能患上了痰、湿、瘀、毒等积滞不能排泄出体外的病症。 指导专家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主任 何启扬 记者 蔡卫杨 通讯员 边江红 头部青筋 血压不稳多中风 何主任提示,当太阳穴青筋凸起时,一般都是肝...
-
湿热敷治疗常见病
湿热敷属于中医外治法之一,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的作用,有益于疾病的恢复。平时在家中进行湿热敷时,可将毛巾放在热水中浸湿拧干,放在所要热敷的部位。湿热敷的温度以能够耐受、不觉得烫为原则,约 3~5分钟更换一次,一般连续热敷15~20分钟。 落枕轻度落枕可用热毛巾敷在患处,并配以颈部活动,头部慢慢向前弯,再轻轻向前后、左右侧转动。 眼涩长时间看电视、看书,导致眼睛疲劳、酸胀干涩时,可湿敷眼睛,以促进眼周的血液循环,减轻眼睛疲劳,能缓解干眼症的症状。 头晕将热毛巾放在后脑勺,可刺激头部的穴位...
-
心胸有量 动静有度 饮食有节 起居有常
马有度教授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首届毕业生,现为重庆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他中医功底扎实,长期从事教学、中医临床和科普宣传,成绩斐然,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首席中医科普专家。 马有度教授身体力行,在养生保健方面秉承《黄帝内经》理论,参照历代中医养生理论,用现代语言阐述养生保健健康长寿要领,提出富有东方文化特色的养生保健四大基石论,充满东方人的智慧。多年前我在《中国中医药报》就拜读过马有度教授的科普文章,近日又在海峡两岸四地中医药文化科普发展战略研讨会暨《走好中医科普路》首发式上见到了77岁高龄的马有度教授。重温马有度...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龙华医院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施杞教授建议,预防颈腰痛,忌用高枕,选卧硬床;颈腰保暖,坐姿合理;禁烟少酒,清咽漱喉;每日二功(养生功),睡前一泡(即热水泡脚)。常做“养生功”,不仅可防治颈腰椎病,还可以进行整体调摄,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每天做一到两次,每次15分钟。 第一节动作是洗脸(用手搓脸),有保养颜面、增强人体抗御风寒的能力;第二节动作是梳头,可以开窍明目;第三节动作是揉耳,可以调和全身气血,对颈腰痛有较好的防治作用;第四个动作是搓颈;第五个动作...
-
八旬中医名家:要想长生 经络常通
曾任北京崇文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著名针灸学家金伯华教授已近80高龄,但她说话利落,动作麻利,身上透着豁达、洒脱的阳刚之气,而言谈举止义体现出五六。卜年代知识分子特有的优雅气度。其良好的体力足以应对每周3次针灸门诊,并参加一些讲座和社会活动。金老说,自己的养生经验,就是注重经脉气血的畅通。 经络常通健康无病 经络遍布全身,内连脏腑,外络四肢百骸、皮毛孔窍,沟通内外,贯穿上下。但经络不是静止的,它既然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就要使之畅通,这样才能维护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若经络阻滞不畅,轻则不适,重则患病。...
-
惊蛰预防春季常见疾病 饮食调理
惊蛰后气温回升,是细菌、病毒生长繁殖活跃的时候。加之此时气侯多风,忽冷忽热,空气时而还干燥,人除了易发生感冒、流感外,像鼻炎、咽喉炎、扁桃腺炎、腮腺炎等,也常在此时多发。 惊蛰前后重视饮食调理,对预防春季常见疾病是大有裨益的。在饮食上,主要应重视如下几个方面。 饮食“清补平淡” 此时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可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宜多吃的食物包括:瘦肉、鸡肉、鸡蛋、春笋、菠菜、芹菜、牛奶等。初春肝气盛易伤脾,适量多吃大枣、山药等甜食可以养脾,最好做些大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