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 第33页

常 第33页

  • 常练写字操 保气血通畅

    常练写字操 保气血通畅

    练“写字操”可使颈脖、手臂、腿脚都能得到活动,使全身气血通畅,能减轻身体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酸痛不适。 鼻子写字坐或站立,以鼻尖为笔,在空中书写自己喜欢的诗词或名句,也可以写“健康”、“锻炼”等词语。活动颈部肌肉和关节。 肘尖写字可以用左右臂交替进行。先将左臂弯曲,右手搭在左肩上,以肘尖为笔尖,在空中书写。上肢、肩肘关节都能得到活动,有肩周炎者可以多做。 臀部写字可以站立或半跪,以臀部当笔尖来书写。可以活动髋关节、脊椎、躯干、大腿等...

  • 食疗家常菜

    食疗家常菜

      麦冬郁金炖羊心   原料:麦冬15克,郁金15克,羊心3个,绍酒10克,食盐3克,味精3克,胡椒粉2克,生姜4克,葱8克,鸡油25克。   麦冬浸泡一夜,砸破去内梗。郁金和羊心洗净切薄片。将郁金、麦冬放入炖锅内,加清水500毫升,用中火煮30分钟,过滤,去渣,留药液。将药液放入炖锅内,置武火烧沸,加入羊心、绍酒、生姜、葱,煮30分钟,即成。   功效:滋阴祛郁。适用于冠心病阴亏肝郁型患者食用。   黄瓜瘦肉鲫鱼汤   原料:鲫鱼500克,瘦肉200克,黄瓜1000克,绿豆50克,蜜枣5枚...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食疗
  • 常用营养食疗选方

    常用营养食疗选方

    一方:枸杞子30克,粳米 50克,红糖适量,加水煮粥,。每日分2~3次服。有促肝细胞再生、保肝和降酶作用。 二方:鲜芹菜100~150 克,白萝卜100克,鲜车前草 30克,蜂蜜适量。3味捣烂取汁,加蜂蜜炖煮后温服,每日 1次。 三方:芹菜、苦瓜、黄瓜、青椒、青苹果、蜂蜜各适量,榨汁饮用。有清热平肝健胃、清热解毒、养肝滋阴功效。 四方:枸杞子15~30克,大枣6~8枚,鸡蛋2个。将3 物同煮,待蛋熟后去壳,再煮 10~15分钟即可,吃蛋饮汤,每次1个,每日2次。有补肾养肝功效。 五方:瘦猪肉、鸡骨草各 30...

  • 常服熟地黄粥 治经问期出血

    常服熟地黄粥 治经问期出血

    经间期出血指妇女在两次月经之间,即停经期之时,有周期性出血。本病发生的机理为妇女在停经期阳气内动,加以肾阴不足、湿热内蕴或瘀血内留等因素动血,引起阴道出血。 取熟地6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将熟地洗净,捣烂后和粳米、冰糖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煮成稀粥。每日2~3次,温服。本方适用于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者,症见血色鲜红,伴有腰膝酸软,烦热盗汗,咽干,舌质红,脉细数等。 蓝广康...

  • 有病不治  常得中医

    有病不治 常得中医

      古人强调未病先防,“衣烂从小补,病从浅中医”的道理,不只是昨天、今天乃至明天都具有指导意义。   想吃就吃食贵有度   周天寒认为,民以食为天,想吃什么是由人体需要所决定的,想吃就吃,不必在吃的问题上讲究太多,关键是要把握好度。   前人说饮食有节,就是要人们食贵有度,度把握好了,什么东西都吃点,对人体无疑是有益的。一个人的食谱应该广泛,但除了主食外,有些食物不能天天吃,顿顿吃,这是底线,是原则。再好的食物也不能多吃,少则有益,多吃有害,过则为灾。   另一方面,饮食...

  • 白带异常的膳食调理

    白带异常的膳食调理

    温热型: 临床表现带下量多、色黄白、质黏腻、有臭气、或带下色白质粘如豆腐渣状、阴痒等.,纳食较差,小便黄,舌苔黄腻厚,脉弦数。 膳食调理 1.白果豆腐煎:白果 10个(去心),豆腐100 克,炖熟服食。 2.三仁汤:白果仁10 个,薏苡仁、冬瓜仁各50 克,水煎,取汤半碗,每天 1料。 3.藕汁鸡冠花汤:藕汁半碗,鸡冠花30克,水煎,调红糖服,每日服2 次。 脾虚型: 临床表现带下色白或淡黄、质黏稠、无臭气、绵绵不断,面色苍白、四肢不温、精神疲倦、纳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腻,...

  • 中成药使用常见误区

    中成药使用常见误区

      中成药以其疗效确切、应用方便、易于携带保存而深受欢迎。由于中成药品种繁多、剂型复杂、配方不同、疗效有别,若用之得当,可迅速奏效;反之,轻则浪费药品或贻误病情,重则损伤机体甚至危及生命。以下是中成药使用常见误区   不辨证,随意选药。以感冒为例,在中医上分风寒、风热等不同证型,感冒清热颗粒用于风寒感冒,双黄连用于风热感冒,而不是见感冒就可用感冒清热颗粒或双黄连;还有许多人发现自己“上火”了,就自行服用清热解毒类中成药,殊不知“火”亦有实火和虚火之分,还有虚实...

  • 所谓“过用”指超越常度

    所谓“过用”指超越常度

      《黄帝内经》中有“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提出了一个疾病来源的重要理念。所谓“过用”,就是指超越常度。这就是要求我们在生活中,从外在六气、生活起居,到内在七情,都需防止过用。   生活起居不“过用”,《黄帝内经》中早有原则:“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渭五劳所伤。”应成为对今人的警示。   外感六气不“过用”,是指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不拘常规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不拘常规

      余无言(1900-1963)原名余愚,江苏省阜宁县人,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经方派”医家,学验俱富。他崇尚经方,辨证精准,用石膏、大黄治伤寒、温病,量大且效验卓著,被称为“石膏、大黄先生”;在上海业医30年,治疑难重病和伤寒、温病殊多。   《余无言医案》原名《翼经经验录》,系其生前自撰稿。记载的医案涵盖伤寒外感、温热病、妇科、儿科疹痘、水臌、食中等内科疾病,以及疔痈疔疮等外科疾病,每案均有精要之阐论。   余无言文笔甚好,所录医案引人入胜、令人读得畅快淋...

  • 夏季常吃“苦”健康无烦忧

    夏季常吃“苦”健康无烦忧

    祖国医学认为,长夏多湿热,酷暑难熬,暑盛湿重,既伤肾气又困脾胃。苦味食物具有泻火清热、健脾燥湿作用,夏季常吃“苦”,对健康是大有裨益。 1.芦笋 本品味甘苦、微寒。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经常食用芦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可将芦笋切成丝或小片状,用开水煮后,凉拌食用。但是不可生食,以免中毒。 2.苦瓜 本品具有清热除邪、润脾补肾、解疲乏、清心、聪耳明目、润泽肌肤、强身等作用,常食使人精力旺盛,不易衰老。可以凉...

  • 有病不治 常得中医

    有病不治 常得中医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这段话的基本涵义为:经方是根据草木金石药物寒热温凉的不同属性,测度病位的深浅,病情的轻重,凭籍药物的性味功能,以及自然气候感应适宜的情况,分辨药石的性味不同,应用寒凉或温热的方剂,疏通郁闭,解散瘀...

  • 樱桃常用药膳

    樱桃常用药膳

      “万亩樱桃千树红,诗人个个赞声隆。灞苑如今添别味,当年只供帝王宫”,如今,正是食樱桃的季节。   樱桃乃蔷薇科植物,夏初果实成熟后玲珑剔透,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樱桃还可养生保健并辅治多种疾病。其含有糖、枸橼酸、胡萝卜素、维生素C、铁等成分,尤其含铁量为水果之冠,含胡萝卜素高出苹果、葡萄5倍,对防治贫血、护眼大有益处。中医认为,其性味甘、酸、微温,能健脾和胃,滋补肝肾,养血美肤,强健筋骨,生津止渴,涩精止泻,凡脾胃虚弱、血虚、肝肾不足,以及皮肤病及烧烫伤等均宜食之,且鲜食为佳。...

  • 现代的中医应该具备基本医疗常识

    现代的中医应该具备基本医疗常识

    @选择中医_董洪涛 一般人都认为《黄帝内经》仅仅是一部中医的经典,因为对中医没有兴趣,因此,也不愿接触《黄帝内经》。其实,这是一部以医为主,并涉及天文、历法、地理、心理、气候、气象等学科的探讨天地人化育的生命科学巨著。正如南怀谨所说,它不只是一部医书,它是包括医世,医人,医国,医社会的书。 @颜新好大夫 现代的中医应该具备基本医疗常识,了解病人的既往史、现在史,这与运用辨证论治的中医主体思想解决问题并不矛盾,为我所用。 @赵进喜大夫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医药走向世界,...

  • 四肢发凉常吃红枣

    四肢发凉常吃红枣

    手脚发凉是中老年人常见症状,特别是进入冬季后。中老年人常喝红枣红糖银耳汁,可有效改善手脚冰凉。 方法:取3朵银耳,温水泡发后用手撕开,煮熟后捞出备用。将10枚红枣, 20克红糖,放人煮过银耳的水中,再加适量清水,煮沸后改小火煮半小时左右关火,将枣核去除,放温后倒人搅拌机,放入银耳共同搅拌,取汁饮用即可,每天喝 1次。 梁 晨...

  • 日常养护肺脏五法

    日常养护肺脏五法

    像空调一样,肺也是需要及时养护的。根据肺的生理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以下养护方法: 以气养肺 气体在肺内进行交换,吸入气体的质量对肺的功能有很大影响;要想使肺保持清灵,首先要戒烟,并避免二手烟的危害,不要在空气污浊的地方长期逗留。闻到有异常气味时,要迅速用手绢或纸巾把鼻子保护起来。有条件的朋友,可以经常到草木茂盛、空气新鲜的地方做做运动和深呼吸,并通过着意的深长呼气将体内的浊气排出。定期到森林、草原、海边散散步,吹吹风,更有利于肺的调养。 以水养肺 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从鼻腔到气管再到肺,构...

  • 欲得长生 肠中常清

    欲得长生 肠中常清

      汉代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写道:“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就是讲究每日通行大便,或多通大便,以求健康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指出:“长生要清肠,不老须通便。”唐代名医孙思邈也说过:“便难之人,其面多晦。”可见,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粪毒”对健康的危害。他们的这个观点在二十一世纪也仍然适用,并且还备受关注。   道学文化中有一门保健功法,称之为“倒仓法”。所谓的&l...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 春天常练“养肝功”

    春天常练“养肝功”

      春季养肝护肝的方法很多,其中效果最佳的是养肝功法。历代养生家认为,春天常练“养肝功”,不仅有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激发肝脏功能的作用,且可治疗因肝虚火旺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两眼干涩、头晕目眩等症。下面向您介绍“养肝功”的具体做法:   (1)面朝东站立,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屈,头正颈直,含收腹,直腰挺背。两手臂自然下垂,两腋虚空,肘微屈,两手掌轻靠于大腿外侧。全身放松,两眼睁开,平视前方。年老体弱或因病不能立者,可改坐位。   ...

  • 中医肛肠科常见病治疗指南

    中医肛肠科常见病治疗指南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传承了几千年,进入现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医疗技术手段不断的被引进与开展,规范化的现代医疗模式更多地被人们所接受。中医因为理论体系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原因,规范化的程度一直不高,还不能为国际性的生命科学体系所完全接受,中医的科学研究在没有统一标准的情况下还不能发挥最大作用。因此,中医药的标准化就成为目前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和突破口。中医肛肠学同样迫切需要在继承传统经验、吸收现代研究成果、应用现代科研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和制定具有中医药...

  • 常海沧热性体质 清明养生调气血

    常海沧热性体质 清明养生调气血

    本报记者 韩彬 指导专家 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副秘书长 常海沧 主任医师 清明时节,杨柳泛青、桃花初绽,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养生专家常海沧教授建议人们要逐步增加户外运动,补充阳气。 我国历代养生家认为,春天外出踏青寻柳,登高赏花,游山玩水,是非常有益的养生活动,尤其是在清明前后,由于雨水增多,空气潮湿,人最好不要在家中坐卧太久。“久视伤神、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盘、久坐伤肉。”此时应有规律地早睡早起,切记熬夜。 专家建议,可约上亲朋好友外出踏春赏花、游山戏水、散...

  • 春困:缺阳气还是“属正常”?

    春困:缺阳气还是“属正常”?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妇孺皆知的古诗名句,近段时间气温的逐渐回升,让人们开始渐渐感到春天的气息,和诗人孟浩然一样,很多人也进入了“春眠不觉晓”的状态。春天为什么人会感觉困倦?春困到底是不是一种病?桂林市的中西医专家,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可是在万物复苏的春季,人们却时常感到困倦疲乏,精力不足,这是为什么?   西医   春困是一种生理调节   开春之后,很多人都会经历一周到半个月的“春困症候群&r...

  • 经常打嗝 需养脾胃

    经常打嗝 需养脾胃

      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发现,经常有打嗝,甚至呕吐等情况,连饭也不想吃了。经常打嗝是什么原因呢?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消化内科张涛教授介绍,“打嗝”是民间说话,医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作“嗳气”,其实这是各种消化道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专家认为,经常打嗝,要养养脾胃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打嗝都是脾胃不合引起的。一些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伴有嗳气症状。有时候,吃东西吞咽仓促、受凉或精神刺激等因素,引起膈肌暂时性痉挛也会产生打嗝。  ...

  • 常欲小劳 但莫大疲

    常欲小劳 但莫大疲

      “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这是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对我们的告诫。   这里的“劳”包含运动、活动和劳动。也就是说,要想长寿,要掌握好活动的度。不要不活动,也不要过于活动,以至于疲劳不堪。   长寿之人多勤于劳作   古今中外的寿星,大多是勤于劳作的实践者。有人对我国新疆地区部分长寿老人进行调查,发现73%的寿星都是长期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阿克苏地区的10位百岁老人,其中8人是体力劳动者。而广西巴马地区90岁以上的老人,几乎全是体力劳动者。在...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 肠中常清宜康寿

    肠中常清宜康寿

    祖国医学十分重视大便通畅的治疗学意义。汉代王充著《论衡》一书称:“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这明确提出了“粪毒”对健康的危害。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大肠内存在大量细菌,食物经咀嚼和胃肠消化成的食糜,其在大肠内经细菌发酵分解的代谢产物含醛类、酮类、过氧化物等毒素,若被重新吸收,就会危害健康,。 近代医学界提出“负营养"说(“正营养”是指人体摄入的营养),其意在于告诫人们要重视体内代谢废物的排泄。元代名医朱丹溪提倡“倒仓法...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 夏季常喝清火茶

    夏季常喝清火茶

    夏季属火,常喝降火茶,对养生消暑也有好处。 清心火——莲子心茶莲子心1-2克,放入水杯中,用沸水冲泡,5-10分钟后就可以饮用。莲子心有清心、祛热、止血等功能,可治心烦、口渴、目赤肿痛等症,此茶可清心火、除烦热、降血压。还可以用莲子心2克、生甘草3克,用开水冲泡饮用,能增强泻心火除烦躁的功能。 清胃火——苦丁茶胃火旺会出现牙疼或伴有牙龈出血、面赤发热、咽痛、口臭、胃中灼热、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等症。取1-2克苦丁茶泡水饮用,可清胃火,消暑热。 清肺火—&m...

  • 中医认为夏季心阳旺盛 养生常识

    中医认为夏季心阳旺盛 养生常识

    头痛、失眠、烦躁、坐立不安……一到夏天,很多人就感觉浑身不适、萎靡不振,这其实跟心脏的承受度有关。 中医认为,夏季心阳最为旺盛,当夏日气温升高后,人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机体免疫功能较为低下。特别是老年人,由发火、生气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增多,有人甚至因此猝死。所以,人们在夏季要顺应天气的变化,做好自我调节,重点关注心脏保养,要做好“精神养生”,空闲时可以多画画、写书法、听音乐、下棋、种花。 夏季由于出汗增多,体内丢失的水分多,要...

  • 春夏常食鲜花粥

    春夏常食鲜花粥

    春夏季节,许多花都陆续开放。鲜花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还有多种食疗功效。研究发现,鲜花中含有多种生物甙、植物激素、花青素、酯类、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具有增强细胞活性,调节神经机能,促进新陈代谢,护肤养颜,延缓衰老等多种功效。有些鲜花还具有特殊的防病治病作用。 我国民间食用鲜花防病治病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宋年间就有食用鲜花养生保健、润肤养颜的记载/j清代的《餐芳谱》中,就详细记载了二十多种鲜花食品的制作方法,如桂花丸子、荷花粥、茉莉汤、菊花糕等。 粥本来就是老少皆宜的一种食物形式,把鲜花加入粥里,不仅能增加粥的...

  • 养性之道 常欲小劳 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

    养性之道 常欲小劳 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

    《黄帝内经》指出,视、卧、坐、立、行五种动作持久过度的疲劳,均能伤及血、气、肉、筋、骨,同时也会伤及其所应的五脏。其中“久视、久立、久行”是劳作过度,“久卧、久坐”则是安逸过度,“五劳所伤”实为劳逸太过、病起过用。 过劳与过逸都会成为疾病的发生因素,唐代医药学家、养生家孙思邈《千金要方》认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劳逸结合,使&ld...

  • 常吃仙人掌

    常吃仙人掌

    炎热易出现焦虑急躁情绪,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常吃仙人掌有利于降低血糖。仙人掌含有的多糖,吸水膨胀后会形成胶体,阻止葡萄糖向小肠壁的扩散,减少糖的吸收;同时,仙人掌多糖可提高肠黏膜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量相对减少。· 取食用仙人掌250 克,去毛刺,切成小块,用开水烫过,可炒食或凉拌,每周1—2次。最好选择生长15~35天的仙人掌嫩片,基本无刺,表皮有光泽,无皱褶,以手掌大小为宜。脾胃虚寒、腹泻便溏者忌食。 (硕士 张艳)...

  • 春天常饮蜜蔬汁强身健体保安康

    春天常饮蜜蔬汁强身健体保安康

      蜂蜜胡萝卜汁:蜂蜜40毫升,胡萝卜250克。将胡萝卜榨取汁液,兑入蜂蜜,搅拌均匀,于每日早晚空腹服。具有强身健体、健胃消食的作用,尤适用于各种维生素缺乏症者。   蜂蜜洋葱汁:蜂蜜45毫升,洋葱150克。将洋葱榨取汁液,兑入蜂蜜,搅拌均匀,于每日早晚空腹服。具有抗感冒、利尿、轻身解乏的作用。   蜂蜜番茄汁:蜂蜜40毫升,西红柿100克。将西红柿榨取汁液,兑入蜂蜜,搅拌均匀,于每日早晚空腹服。具有增进食欲的作用。   蜂蜜南瓜汁:蜂蜜45毫升,南瓜200克。将南瓜榨取汁液,兑入蜂蜜,搅拌均匀,于每日早晚空腹服。...

  • 常食黄花菜宽心解郁

    常食黄花菜宽心解郁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平时学习、工作压力也很大,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各样烦恼事在不断增加,要很好地解除这些烦恼事需要对症找到适当的方式方法外,你还可以通过食疗来调节自己的情绪,达到解除忧烦之效果,而经常适量食用黄花菜,无疑是你最好的选择。 黄花菜也叫忘忧草,在中药材里称为:“萱草”。《本草求真》里说道:“萱草味甘而气微凉,能去湿利水,除热通淋,止渴消烦,开胸宽膈,令人心平气和,无有忧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经常适量食用黄花菜,对防病保健、延年益寿大有益处。食用黄花菜除了能令...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