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 第28页

常 第28页

  • 难以入睡入睡后经常做梦 调理辨证施治

    难以入睡入睡后经常做梦 调理辨证施治

    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长期失眠不仅会降低人体免疫调节能力,还会增加心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病的患病风险。   难以入睡,入睡后经常做梦,看起来睡得很沉,但醒来疲惫不堪,好像没睡一样;有时睡得很浅,稍有动静就会被惊醒;睡眠时间短,很早就醒了,醒了之后再难入睡;因为没睡好,影响到白天的工作,精力很难集中,甚至感到焦虑、烦躁,如果正被以上问题困扰,中医称为“不寐”。江西省中医院综合门诊副主任中医师梅丽俊介绍,中医认为,造成失眠的原因往往由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气血亏虚等引...

  • 常常失眠 应养心肾之阴固本

    常常失眠 应养心肾之阴固本

    蔡某,男,68岁。5年前患高血压心脏病,近两个月来常失眠。现面部红赤,唇舌红,舌尖有许多瘀点,舌无苔,中央有裂纹。夜常烦躁不寐,每夜睡眠不足3小时,起床后口干、微苦,胸烦闷,常心悸,胃纳差,大便干结,1周1次,腰酸腿软,手足心热,脉细数。血压155/95毫米汞柱。 处方:生地12克,玄参12克,麦冬12克,白芍12克,五味子8克,牡蛎末20克,珍珠母末20克,黄柏10克,知母10克,胡黄连12克,丹皮10克,地骨皮12克,花生叶25克,含羞草25克,茯神12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日煎服1剂,连煎2次...

  • 狂病属于神志失常的疾病 通腑法治疗狂病

    狂病属于神志失常的疾病 通腑法治疗狂病

    徐志伟通腑法治疗狂病理论探讨及验案举隅 狂病属于神志失常的疾病, 因痰迷神窍, 神机逆 乱而致, 是以精神亢奋, 狂躁刚暴, 喧扰不宁, 毁物 打骂, 动而多怒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1] 。 相当于现代医 学的有精神运动性兴奋的各种精神病, 如躁狂症、 精神分裂症、 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及其他可参照本病 进行辨证论治的精神障碍疾患。 徐志伟教授强调从 传统中医学理论及现代医学研究认识狂病, 临证辨 治狂病重用通腑泻下, 效果显著, 应手而愈, 现浅作 介绍。 病因病机 《灵枢·经脉》云: &ldquo...

  • 心律失常加引经药引导元气

    心律失常加引经药引导元气

    元气看病不用重视局部,不必计较于心率是快仍是慢,归一饮启动了修正元气的成长之机,剩余的就交给人体的元气,这就是元气神机法的看病原理。 典型医案 宋某,女,74岁,于2017年7月1日就诊。患者阵发心悸半年余加剧一周。患者2017年6月因心悸就诊于某三级医院,查12导同步动态心动图(2017-06-29)成果:窦性心率,24小时均匀心率71次/小时,最快心率136次/小时,最慢心率37次/小时,房性早搏10094次/24小时,房性心动过速1阵,共3次;R-R间期>2.0秒:19次,最长2.6秒。阵...

  • 胸痹常见体质的三辨诊疗模式及方药应用

    胸痹常见体质的三辨诊疗模式及方药应用

    胸痹为中医病名, 是指以胸部闷痛、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轻者隐痛、呼吸不畅, 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1]。相当于西医冠心病, 多见于中老年人群, 男性多于女性[2], 是发病率日益增高的常见病、多发病, 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 胸痹一词最早见于《金匮要略》, 其《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记述:“胸痹之病, 喘息咳唾, 胸背痛, 短气”, 并将病因病机归为“阳微阴弦”, 即上焦胸阳不振, 下焦阴寒凝结;现代认为, 胸痹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

  • 失眠常见与肝有关证型

    失眠常见与肝有关证型

    失眠对错躯体疾病或神经精力疾患如发热、痛苦、郁闷症等导致的失眠,据最新研讨陈述称,我国高达42.5%的人群已患有失眠症。 失眠可以指入睡困难(起始失眠)、易醒(继续失眠),也可指患者感觉未得到充沛的歇息。现在对其确诊国际上首要选用美国精力科协会所拟定的《精力妨碍确诊和统计手册》(第4版)和由美国睡觉医学会拟定的《睡觉妨碍国际分类》这两个规范并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06年发布《亚健康中医临床攻略》。 现代医学认为一些中枢神经结构如杏仁核、海马、下丘脑和GABA等神经递质影响着人类的睡觉&mdash...

  • 入睡异常困难 治疗失眠感悟

    入睡异常困难 治疗失眠感悟

    叶某,女,49岁,2007年3月2日初诊。患者少寐半年,自述近半年来不明原因入睡异常困难,经常凌晨2点也不能入睡,每晚必口服安定片,方可入睡5个小时,否则彻夜不眠。曾服用天王补心丹,不效。诊时,每日入睡仍极难,下午及晚上双下肢沉重无力,饮食正常。时有腰背酸痛,月经推迟10~20天,量少,经前双乳房胀痛,平时白带、黄带多,外阴部痒,二便正常。舌苔白腻,脉沉。 病机:湿热下注,清阳不升,心神失养。 治则:清化湿热,回升清阳,安神镇静。 处方:山药20g,莲子肉20g,苍术12g,黄柏12g...

  • 叶天士治呕吐的常用方剂

    叶天士治呕吐的常用方剂

    《临证指南医案》是一部记录我国清代著名 医家叶天士临床经验的医案专著,约成书于清代乾 隆二十九年 (1764),是由叶天士门人华岫云根据 叶天士临证医案整理编撰而成。该书按证分类,搜 罗宏富,征引广博,按语精当,较为全面地展现了 叶天士在温热时证、各科杂证方面的诊疗经验,充 分反映了叶天士融汇古今、独创新说的学术特点, 对后世中医温病学、内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等临 床医学的发展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 《清史稿》记 载 : “大江南北,言医者,辄以桂为宗,百余年 来,私淑者众” ,可见叶天士医学...

  • 肿瘤失眠常见分型及中医辨治

    肿瘤失眠常见分型及中医辨治

    基于脏腑辨证对肿瘤相关性失眠的干预 失眠,在中医学中被称为“不寐”或“不得卧”。轻者入睡困难或易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重者彻夜难眠,并常伴有多梦、头昏、健忘、心悸等症状[1]。中医认为不寐常因劳逸过度、内伤情志、久病体虚等,导致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失调,阳不入阴,发为失眠,五脏皆可导致失眠[2]。李杰教授基于脏腑辨证诊治肿瘤相关性失眠,与核心病机相结合,常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总结和推广。 肿瘤相关性失眠病因病机的现代医学认识 恶性肿瘤患者失...

  • 心脾两虚型不寐病常见舌象特征探析

    心脾两虚型不寐病常见舌象特征探析

    不寐是指脏腑机能紊乱, 气血不足, 阴阳失调, 致使不能获得正常睡眠 [1] 。 心脾两虚型不寐病是不寐 病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是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 一般 指心血不足, 脾气虚衰, 以心悸失眠、 食少便溏、 神疲 健忘等为主要表现 [2] 的一类病证。 笔者查阅、 分析了 大量的心脾两虚型不寐病相关资料, 结合自身临床 体会, 十分赞同庄欣等 [3] 对心脾两虚型不寐病的相关 论述, 认为心脾两虚型不寐病应包括心脾气血两虚 型、 心脾气虚型、 心脾阳虚型和心脾气阴两虚型, 并 对上属各型舌象特征进行探讨。 正...

  • 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精神异常验案举隅

    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精神异常验案举隅

    钟永平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精神异常经验 钟永平,主任医师,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第6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其从事临床骨伤科工作30余年,擅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创伤、脊柱及关节等骨科疑难杂病,尤其对老年髋部骨折有深入的研究。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精神异常是在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出现的以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精神混乱状态[1]。目前临床对于该病的治疗以预防和对症为主[2]。钟师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精神异常有独到见解,现将其治疗经验浅述如下。 1 病因病机与辨证分型 1.1 病因...

  • 胃部经常隐隐作痛 病在胃而治在肝

    胃部经常隐隐作痛 病在胃而治在肝

    重庆医科大学王辉武教授是全国第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导师,我跟随重庆医科大学王辉武教授临证期间,逐渐发现有一个庞大的中青年女性病患群,她们的主症几乎如出一辙,胃镜检查皆显示为浅表性胃炎伴食道反流,经消化内科治疗久病难愈,病状反复。 刘女士,基层公务员,50岁。主诉:胃部经常隐隐作痛,每日晨起口干口苦,肠鸣音亢进,夜间尤甚;善太息;大便稀溏,日解2~3次;睡眠差;舌质瘀,苔浅黄薄腻,脉弦细。 罗小姐,28岁。主诉:近来因工作压力大,情绪容易失控,右肋胀痛,月经前疼痛加重;胃脘...

  • 哮喘常用的偏方、验方

    哮喘常用的偏方、验方

    哮喘 本病是一种以发作性的哮鸣气促、呼气延长为特征的肺系疾患。此病以春秋二季的发病率较高,常反复发作,每因气候骤变而诱发,以夜间和清晨居多,往往迁延难愈。病程越长,对患者机体的影响则越大。临床常用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罗汉果半个,柿饼2--3个,冰糖少许。将罗汉果洗净,与柿饼一起加清水二碗半煎至一碗半,加冰糖少许调味,去渣。1日分3次饮用。 本方清热,去痰火,止咳喘。 [方二] 川贝母、生名膏、橘红茶30克,杏仁20克,前胡15克,生甘草10克,雪梨6个,冬瓜条100克,冰糖150克,白矾适量。先将石膏...

  • 胃炎防治常识

    胃炎防治常识

    胃病是现代人健康的大敌。有人说,十胃九病,这话不假。近年来跟着日子节奏的不断加速、饮食结构与方法的不断改变,胃病发病率有不断攀升之势。 缓慢胃炎防治常识 最为常见的胃病是缓慢胃炎,胃镜普查证明,我国人群中缓慢胃炎的发病率高达60%以上,对缓慢胃炎要注重,特别是萎缩性胃炎一定要坚持医治。缓慢胃炎的发病诱因有许多,常见的有长时间、大量地喝酒和吸烟,饮食无规律、暴饮暴食、饮食过冷或过热、过粗糙坚固,浓茶、咖啡和辛辣影响性食物等都易诱发或加剧病况。饮食不卫生所导致的胃粘膜遭到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所形成的的缓慢胃...

  • 胃痛是临床常见病 如何选择成药

    胃痛是临床常见病 如何选择成药

    最好的医生,往往是我们自己。 当我们偶感风寒,亦或者胃酸胃痛,往往不会立即去医院,一般情况下都会自己找点成药来吃。但是对于中成药来说,如果不对症的话,往往适得其反,加重病情。 这回,咱们就来看看,胃痛的话,我们如何选择成药。 胃痛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有缓、急之分,证候有寒、热、虚、实等各种不同类型。临床应辨证求因,审因论治。若能辨证运用中成药,治疗胃痛,常能获得满意效果。 寒凝气滞型 过食生冷,或感受寒凉所致胃脘冷痛,喜温喜按,遇冷痛重者,属于寒凝气滞型胃痛...

  • 肠道常见症状食疗方法

    肠道常见症状食疗方法

    肠道每天通过食物、空气等和外界有大量接触,不仅是人体的消化器官,还是人体的免疫器官,帮助人体抵御外邪的侵袭,清除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对人体健康的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肠道健康运转是保持身体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的前提,经常清理肠道及合理的膳食必不可少,想长寿,要肠瘦。 一、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不被人体胃和小肠消化酶分解的一类碳水化合物的总称,可分为非水溶性及水溶性两大类,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作为不会为人体带来额外负担的低热型营养补充,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抑制血...

  • 结直肠癌的早期常见症状及风险评估

    结直肠癌的早期常见症状及风险评估

    专家简介 杨宇飞,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西苑医院肿瘤诊疗部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岐黄学者”“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首都名中医”等称号。 在身体的消化道中有一个直接威胁健康的隐形杀手,它通常能够在体内潜伏5~10年,然后突然发病,并在3~5年内成为威胁生命的存在。这个杀手就是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

  • 慢性胃炎常用方加减 验案举例

    慢性胃炎常用方加减 验案举例

    组成:党参15克、淮山30克、麦冬15克、玉竹15克、石斛15克、砂仁10克(后下)、海螵蛸15克、浙贝10克、大枣20克、甘草3克。 攻效:益气养胃、行气宽胀。 主治:适宜慢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或某些慢性胆道炎症。症见胃痛连胁、灼热、咽干舌燥、嗳气反酸、心烦梦多、面色潮红、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或数。 方解:党参、大枣益气扶正;麦冬、玉竹、淮山、石斛养胃益阴;砂仁行气宽胀;海螵蛸、浙贝散结制酸,甘草調和诸药。 常用加减:若伴气短懒言、汗多加北芪15克;无反酸者去海螵蛸15克;大便...

  • 王常绮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经验

    王常绮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经验

    全国名中医王常绮临床善于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王常绮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理论认识与临床经验总结如下,与同道共飨。 因机证治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与胃黏膜接触产生的病变,又因内容物呈碱性,故常称为碱性反流性胃炎。临床上患者多表现为胃脘灼热疼痛,烧心、嘈杂、口苦、恶心、呕吐、甚或呕吐苦水。王常绮认为该病病机关键为肝胆失于疏泄,故治疗必疏肝利胆;邪在胆,而逆在胃,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甚或呕吐苦水,故治疗当降逆和胃;肝胆失于疏泄,郁久化热,肝胆郁热,则...

  • 常见治疗哮喘偏方靠谱吗?

    常见治疗哮喘偏方靠谱吗?

    偏方1:多补钙 真相 补钙有助于增强体质,但不能治疗哮喘。 偏方2:多喝水 真相 秋天干燥的季节,多喝水有助于湿化气道,减少哮喘发作。 偏方3:空气净化器 真相 临床上,并不要求患儿家庭使用空气净化器,可根据情况自主选择。主要是要强调通风,减少去人多的地方,避免交叉感染;多晒寝具去尘螨。 偏方4:喝冰糖雪梨 真相 并不适合所有小朋友。中医讲究辨证治疗,这个方子适合痰多、热哮等情况使用,其他情况并不适合。 偏方5:蚯蚓桑白皮 真相...

  • 咳嗽常带鲜红血丝 用丹溪咳血方加减

    咳嗽常带鲜红血丝 用丹溪咳血方加减

    赵某,女,23岁,2010年6月12日初诊。自诉患肺结核3年有余,病况时有发生,久服抗痨药,自己性急善怒,咳嗽常带鲜红血丝,每月必吐血一次,血色鲜红量多,甚时必经医院抢救方能止血。观其面无人色,神疲气短,汗出淋漓。舌红脉细数,辨证实属气阴两虚,肝郁化火,木火刑金。 拟方用丹溪咳血方加减:青黛12g(包煎),炒山栀10g,丹皮10g,藕节15g,炒白芍15g,花粉6g,白及9g,川贝母6g,干荷叶6g,甘草3g。 水煎服每日1剂,5剂。药后吐血咳血均止,原方连服3月体渐恢复。日前因事心境不遂,右肋下肿痛,...

  • 中药伍用 张锡纯常用于治疗虚劳喘嗽

    中药伍用 张锡纯常用于治疗虚劳喘嗽

    张锡纯为近代中西汇通学派的一代宗师,在对药的配伍运用方面,凭借其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多有发挥。现将其补润并施类对药配伍运用规律介绍如下。 人参 麦冬 人参大补中气、补脾益肺,为补肺之主药;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为润肺之要品;人参补肺易生肺热,有伤肺之虞,若有麦冬以佐之,则转能退热。二者伍用,一补一润,一温一凉,补气生津之功更著,且清心除烦,又有补气宣阳利水之用。 参麦相伍,张锡纯用于治疗阴分亏损已久,肺虚咳嗽劳喘,或兼肺有结核者。还可用于治疗气弱不能宣通,小便不利以及妇女倒经。...

  • 治疗外感咳嗽的常用方剂

    治疗外感咳嗽的常用方剂

    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景源教授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著名温病学专家,擅长治疗外感发热性疾病及内、妇科疑难杂病。 现将刘教授治疗外感咳嗽及哮病的临床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治疗外感咳嗽的常用方剂 刘教授治疗外感咳嗽,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其组方以八味药为主,随证加减,疗效极佳。 这八味药是麻黄、杏仁、黄芩、地龙、桑白皮、葶苈子、款冬花、炙紫菀,称为“治咳八味汤”。 刘教授认为,外感咳嗽多为外感风寒、肺有郁热,所以用麻黄之辛苦温以散寒...

  • 肺心病日常应如何调理

    肺心病日常应如何调理

    Q:请问肺心病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以及有哪些保健和食疗方法可以缓解症状?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张伟教授表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主要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肺动脉血管病变、肺气肿等慢性肺部疾病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的心脏病。患者除积极配合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戒烟、防感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量运动,饮食上虽然要清淡低盐,但要保证充足的营养。 日常必做:戒烟、防感冒 肺心病在我国其实并不少见,据调查显示,每一百人中就有4~6人患有肺心病,患病率非常高。而追究其病因,可...

  • 流感“六气”异常 中医名家治疗瘟疫

    流感“六气”异常 中医名家治疗瘟疫

    近年来,因为学习中医,一直在线上线下搜寻各种中医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总是与“黄元御”“周易悬象”“四圣心源”等关键词不期而遇。这种邂逅,这种缘分,就好比你遇到了一个冰雪聪明而又美艳不可方物的女子一样,激动而又忐忑。激动的是又遇到一位可敬以为师的先贤,忐忑的是自己能否真正领会数百年前先贤的智慧。 后来才知道,有很多人在线上线下免费讲解黄元御的医学思想;有很多人在运用黄元御的理法方药来治病,并屡获奇效。也有人不辞辛劳,每日去湖南省图书馆抄录...

  • 防感冒要对人 熏香适当 穴位常按

    防感冒要对人 熏香适当 穴位常按

      感冒是春冬季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特别是在春节前后,气温变化较大,气候干燥,感冒的人明显增多,普通感冒,中医称“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郭雪霞表示,婴幼儿、老年人由于免疫力较差,更加容易感冒,并由此并发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那么预防工作就显得更为必要了。   指导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郭雪霞   记者蔡卫杨通讯员边江红   怕感冒?   感冒的发病不仅是由于感受外邪侵袭,还与机体抗病能力低...

  • 秋季易感冒 常按三个穴位

    秋季易感冒 常按三个穴位

    秋季易感冒,常按摩风池、列缺、迎香这三个穴位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适。 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枕骨下,两条大筋外缘凹陷中,约与耳垂齐平。用力旋转按揉,以有酸胀感为宜。每日1-2次,每次100下,有祛风解表之功。 列缺穴 列缺穴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可两手虎口相交,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食指尖端到达的凹陷处即为列缺。一手拇指按于另一手的列缺穴,轻轻摩擦,以发热为度。每日2-3次。 迎香穴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屈拇指,用拇指的指间关节按压穴位,以有酸胀感为宜,如产...

  • 民间常年实践验证的有效治感冒的方子

    民间常年实践验证的有效治感冒的方子

    秋季感冒喝姜汤好吗?秋季是感冒的高发季节,忽冷忽热最容易感冒,那么到底秋季感冒喝姜汤好吗?其实姜汤是有效治感冒的方子,但并不适合所有的感冒症状。患上感冒先分清感冒类型,再对症治疗,以免“越治越重”。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多发于气候寒冷的秋冬季节,主要表现为怕冷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口渴喜热饮、苔薄白等症状。 风热感冒则是由于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多发于气候炎热的夏季,主要表现为发热重、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

  • 常搓脚心能防感冒

    常搓脚心能防感冒

    每年到了秋冬季节,就会有许多人患感冒,即使吃了药也要难受好几天。 经常按摩脚心可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每天晚上临睡前,用热水泡脚,一边看电视,一边搓脚心,先把一只脚搓热了,再换另外一只脚。 如此,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减少感冒的发生。 搓脚心能滋阴补肾、颐养五脏六腑,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具体做法是:先用温水洗脚,擦干脚后,将一条腿盘在另外一条腿上,脚心朝向对侧,搓右脚心时用左手,搓左脚心时用右手,搓至脚心发热,然后用拇指和食指逐个按摩脚趾,切记用力不要过大。...

  • 常用的治感冒的中成药

    常用的治感冒的中成药

    治疗感冒,人们常会去药店自购中成药,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治感冒的中成药,大家要特别注意其适应症是有区别的。 银翘解毒丸是治疗温病初起、发热恶寒、口渴头痛、咳嗽咽痛等风热表证的丸剂中成药。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有汗,口渴,鼻流浊涕,咽喉红肿热痛,头面发热,咳吐黄痰。 维C银翘片是由上面所说的银翘解毒丸加上维生素C、扑尔敏、对乙酰氨基酚3种化药成分所成的中成药。由于加入了西药成分,使得该药见效更快。 清热解毒口服液主要是由石膏、知母、金银花、连翘、玄参、地黄等药组成。用于热毒壅盛所致发热面赤,烦躁...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