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 第14页

山 第14页

  • 吕景山“对穴”与“同步行针法”

    吕景山“对穴”与“同步行针法”

    中医的生命是疗效,中医的希望在基层,要特别注重对基层中医的培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医疗资源远不能适应广大民众的需要,尤其在农村。过去,各省中医中专学校培养了不少人才。当前,中医药高等院校需要大发展,但适合广大农村需要的中专人才也不能缺。应以当前国情为出发点,培养更多上手快,能留在农村、社区,为广大民众服务的中医技术人才。 民间有不少行之有效的中医绝活正面临失传,应努力发掘,加以继承,以待提高。...

    养生秘方 2024-03-07 9 0
  • 石仰山 完善了百年“石氏伤科”的理法方药体系

    石仰山 完善了百年“石氏伤科”的理法方药体系

    石仰山,男,1931年3月生,江苏无锡人,1955年开业行医,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主任医师、名誉院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伤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首批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名誉委员,上海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曾担任上海市政协委员,多届黄浦区政协副主席。 •他拓展完善了百年“石氏伤科”的理法方药体系,强调内外并重,气血兼顾。 •他改良石氏发...

  • 广州佛山的基层中医药服务

    广州佛山的基层中医药服务

    近年来,随着广州市对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重视和持续投入,其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至2014年,全市共有8个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一方面,实施广州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科、中药房标准化建设,配备中医药诊疗设备,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升广州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广州市卫生计生委印发《广州市卫生局关于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的通知》,计划分两年投入1176万元,用于补助各区按照《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

  • 顾植山推荐了以下运气方供临床参考

    顾植山推荐了以下运气方供临床参考

    2015乙未年,中运为岁金不及,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气化运行后天。“阴专其政,阳气退辟”,总的气候偏于湿寒。司天土生中运金是“顺化”,中运金又生在泉水,三气相得,属平气年,“其化顺,邪气乃微”。上半年寒热的变化会比较多,冬季会较冷,“寒冬”的可能性大。 从气象、物象、脉象、症象综合分析,今年大寒以来,大部分地区司天湿土和一之气的厥阴风木都按时交运。南方部分地区年初气温持续偏高,乃2014年甲午终...

  • 顾植山教授治厥阴病主方

    顾植山教授治厥阴病主方

    《伤寒论》第338条云:“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说:“蛔厥者,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rdq...

  • 山楂茶 乌梅饮

    山楂茶 乌梅饮

      随着多日雨水天气的退去,气温也在逐渐上升,这个时候我们的肠胃功能都在不断地接受高温的刺激,很容易就出现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的情况。而老年人的肠胃功能本来就在走下坡路,所以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夏季肠胃保健的工作,对于有高血压的老人来说,由于饮食上的要求更多,所以学会用茶饮消食控压,才能轻松度过高温的夏季。   专家开方:炒红枣5个,陈皮8克,山楂5个,陈皮和山楂用温水洗净,陈皮切丝,再将所有的中药材料一起放进壶里,用开水泡10分钟即可饮用。   专家点评:该茶有消食健胃、降血压的功效。该茶口感甘甜,老少咸...

  • 读顾植山先生《疫病钩沉》

    读顾植山先生《疫病钩沉》

    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顾植山著《疫病钩沉》(第二版)马上就要与大家见面了。拿到样书,书封装帧设计典雅,展开扉页,一股淡淡墨香沁人心脾。 书从疑处翻成悟 本书从2003年第一版到2015年第二版修订出版,时间跨度12年,笔者有幸全程参与,看了不下10遍,却常读常新,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书虽不厚,约20万字,但知识点和信息量极大。古人云:“十年磨一剑”,在运气学说备受争议的当下,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先生在这一领域能坚守信念,困学守望,着实有着相当的学...

  • 记浙江省海盐县秦山街道乡医姚虞明

    记浙江省海盐县秦山街道乡医姚虞明

    姚虞明,男,1954年生。初中毕业后于1969年10月起任“赤脚医生”。拜师学习,后到县级医院短期培训。1982年在海盐卫校学习一年获《乡村医生专业结业证书》,1996年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许可证》。扎根农村防病治病45年,现任海盐县秦山街道许油车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3次获县优秀乡村医生称号。被评为2014年度“嘉兴市群众满意的社区医生”。 浙江省嘉兴市所辖海盐县秦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许油车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乡村医生姚虞明,被评为2014年度&...

  • 名医罗明山的六字养生决

    名医罗明山的六字养生决

    罗明山f1867~1983),四川省中江县人。自幼习武,13岁入中药铺里当学徒,后拜师学医,采药行医于川陕青藏,遍访中医药名师与道人高士,医术道术皆大有长进,为人治病每有奇效,被称为“罗神仙”。1979年当选为四川中医药学会理事,绵阳分会名誉会长。1983年辞世,享年116岁。 1978年罗老11l岁,成都中医学院调查组来访问他时,思维清晰,听力良好,精神充沛,幼年、青年的事情以及地名、人名脱口而出。每天能吃一斤米饭,还可嚼食花生米、吃凉拌菜等,喝一两白酒,只是视力有所降低。当时调查组的专...

  • 顾植山 传统处方反映了医生的思辨

    顾植山 传统处方反映了医生的思辨

    •顾植山认为,处方上写三个字或四个字,实际上反映了医生处方过程中的思辨,以及对药物品种与疗效、煎服方法与疗效关系的掌握。 •一张看似不起眼的病案和处方,蕴含了丰富的中医内涵,它是医家展示基本功的“名片”,践行中医药“简便廉验”优势,更需要在细微处见真功,恢复传统中医处方的精华,更能彰显中医药特色。 医生书写病案(古称脉案)和开具处方,是医生诊疗活动的文字表达。换句话说,医生书写病案、开具处方的过程,就是四诊信息收集、...

  • 读傅山“书‘文赋’后”有感

    读傅山“书‘文赋’后”有感

    尝读张景岳《类经附翼》至“学到知羞,方克渐悟”(《类经附翼·巻一·医易义》),谓此真读书人警语。其后时时念念不敢稍忘。遂写七律一首:“爱翻少作风云谱, 懒复收官打劫图。理在眉间见深刻, 道于足下辨差殊。行过觉悔心常正, 学到知羞悟渐苏。 欲说中年真感觉, 浓茶慢火耐功夫。”及读傅山《霜红龛集·卷十七·书后·书“文赋”后》中有“稍稍知耻,且为来世下读书种子耳。&rd...

  • 荸荠龙眼莲子山药 功效别小瞧

    荸荠龙眼莲子山药 功效别小瞧

      王宜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养生保健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初冬气温下降,万物封藏,生机衰退,此时正是进补的大好季节。我国民间历来有冬令进补的习俗,而且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药补不如食补”。冬季,严寒的天气也使人们的代谢升高,因此饮食调配上,可以多增加一些厚味食物,如炖肉、炖鱼、火锅等。此外,适当摄入“白色”食物,也有冬补的食疗功效。   蒜味荸荠   在冬旱之时,人们很容易感冒、发热、咳嗽,推荐一道清热化痰的食疗小方,供您学做。...

  • 山药药膳3款

    山药药膳3款

      山药粥   用料鲜山药100~200克,粳米100克。   制法将山药洗净去皮切块,与粳米同煮即可。   功效山药健脾止泻,益肾补肺。此粥四季皆可食用,对于慢性腹泻以脾胃虚弱者最为适宜。   香附山药焖肉   用料香附10克,山药20克,瘦猪肉100克。   制法将香附布包与山药、瘦猪肉共入沙锅,加水焖熟,去药包、调味放温即可食用。   功效香附理气解郁,疏肝止痛,山药健脾益肾,瘦猪肉补脾和胃,合为疏肝解郁,健脾止痛,适用于肝郁脾虚腹泻、胁痛、月经不调等。   瘦身排毒饮   用料苦瓜粉2匙,山药粉1匙。   ...

  • 紫山药菜谱食方

    紫山药菜谱食方

      山药是一味传统的药食两用之品。具有健脾益气,滋肾益精,延缓衰老的效果。《神农本草经》谓山药“主伤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本草纲目》谓其“益肾气,健脾胃,止泻利,润皮毛”。全国各地的山药品种众多,尤以河南的怀山药最为著名,但提起紫山药来,知道的就不多了。   紫山药,是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又名“脚板薯”、“参薯”、“大薯”等,是山药的一个栽培品种。...

  • 山野蘑菇香

    山野蘑菇香

      金秋十月人们把漫山遍野采摘的新鲜蘑菇晾干,拿到市面上出售,此时的蘑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它有提高机体免疫力、镇痛镇静、止咳化痰、通便排毒的功效。   此外,食用菌高蛋白、无胆固醇、无淀粉、低脂肪、低糖、多膳食纤维、多氨基酸、多维生素、多矿物质,集中了食物的一切良好特性,营养价值达到植物性食品的顶峰,被称为“上帝食品”,长寿食品,减肥食品。   小鸡炖蘑菇   实实在在东北味——   小鸡炖蘑菇   原料:童子鸡1只,东北榛蘑100克,葱、姜、...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蘑菇
  • 抑郁烦躁 山楂大枣莲子粥

    抑郁烦躁 山楂大枣莲子粥

      ●抑郁烦躁——心热   容易“伤春悲秋”的人,往往心的功能有一定的不足,若是表现为口干舌燥、心情忧郁、烦躁、失眠、舌尖发红等,大多是由心火盛引起的干燥。   解决方案   1.心包经刮痧   手厥阴心包经为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心包经。其走向是从左乳上方往上行至腋窝,再沿手臂内侧中线行至左手中指指端。在心包经走罐或刮痧,至皮肤潮红或出现淤点即止,可以达到泻心火的疗效。   2.山楂大枣莲子粥   山楂肉50克,大枣30克,莲子30克,粳米50克。将山楂...

  • 过年消化不良来杯山楂麦芽茶

    过年消化不良来杯山楂麦芽茶

      过年“食”字当头,走亲访友,无论走到哪里都离不开“吃”。各种肉类是餐桌上的主菜,再加上八门五花的煎炸食物,进食各种高脂肪类的食物比平时多得多,导致不少人出现了消化不良、胃口变差。在此建议您来杯山楂麦芽茶。这茶不但口感非常好,还能消食导滞。   具体做法是,取山楂15克,麦芽20克,白糖5克。把山楂洗净,去核,切片,麦芽洗净。把山楂、麦芽放入炖杯内,加水200毫升。把炖杯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去渣,加入白糖拌匀即成。   山楂不仅酸甜味美,还能促进消化...

  • 吐酸水 黄芪山药粥

    吐酸水 黄芪山药粥

      ●吐酸水——脾热   脾与水液的关系是“脾主运化水液”,临床上说的“水肿型肥胖”往往就是因为脾功能受损所致。中医认为,当饮入的水进入胃之后,精华部分会输入到脾,多余糟粕会从肾过滤而成为尿液。脾将这些水液精华分布到全身各处,使人体滋润。而犯了脾热后,水液的分布受到影响,皮肤就容易干燥。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时,多与脾热引起干燥有关。   解决方案   1.按摩内庭穴   内庭穴(足背当第2、第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

  • 泥鳅山药萝卜汤

    泥鳅山药萝卜汤

    原料:泥鳅0.25公斤,怀山药50 克,萝卜1个,生姜适量。 做法:怀山药、萝卜切块,备用。泥鳅去内脏洗净后,锅内放少许植物油,将泥鳅稍煎,煮熟。随后放怀山药、萝卜、生姜片和1200毫升水,先用旺火煮沸,再用小火焖30分钟左右,加精盐调味即可。 健康提示:益气健脾,和胃利湿。适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肝炎以及体弱多病者。儿童多吃有助于生长。 冯 思...

  • 肉食积滞 吃山楂粥

    肉食积滞 吃山楂粥

    山楂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自古以来,就是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瘀的良药。 中医认为,山楂性微温,味酸甘,入脾、肝经。 取山楂(干品)1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将山楂与粳米共煮粥,将熟时加入冰糖,调匀即成。每日1次,可当早餐食用。 适用于食积停滞、肉食不消以及高血压、心绞痛、高脂血症患者。 张国良...

  • 夏季心烦失眠 喝山菊汤

    夏季心烦失眠 喝山菊汤

    夏季.很多人出现头痛、目眩、心烦易怒、失眠等症状, 可喝山菊汤来治疗。 夏季阳气 升发,肝气、肝火易随春气上 升.而肝阳旺盛。特别是忧郁、 恼怒会使肝气郁结,肝失疏 泄.肝阳失敛而上亢:清阳受 扰则出现头痛。山楂有活血止 痛、行气化瘀、消食化积的功 效.其含有三萜类及黄酮类等 成分.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及 降压作用:白菊花可疏散风 热、清肝明目,还可降血压。 山楂10克、白菊花6克,放入 锅中加水适量.文火煮沸后, 取汤饮用.每日1次.连服4~5 天。尤其适合头痛、心烦、失眠的高血压患者饮用。 (中医博士杨晓娜)...

  • 滋补养生吃山药

    滋补养生吃山药

    山药,甘、平、温,具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之功能,主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滞下等症。山药是药食两用之佳品。但吃山药最好根据自身状况选择不同的吃法,这样效果更好。 脾虚泻泄或肾虚阳痿当选红烧山药栗子:山药 350克,栗子125克(鲜果 250克),盐小半匙,酱油3 大匙,味精半匙,清水一碗半。山药去皮洗净切块;栗子干品浸清水一夜,剥去红膜;煮锅放入所有切好的材料加调料,清水,煮滚后改小火焖煮至汁收干,栗子熟烂即可食用。还可选用山药汤圆:山药50克,白糖90克,糯米500克,胡椒粉适量。把山药研成...

  • 菊花山楂护眼降压

    菊花山楂护眼降压

    上班族最适宜喝以下为您推荐的茶,有护眼抗疲劳之效。 1.菊花山楂茶 菊花10克,加山楂、金银花各10克,代茶饮用,能化淤消脂、清凉降压、减肥轻身,适用于肥胖症、高血脂症和高血压患者。 2.三花茶 菊花、金银花、茉莉花均少许,泡水作茶饮,可清热解毒,适用于防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痈疮等,常服更可降火,有宁神静思的效用。 3.菊花蜜饮 菊花50克,加水20毫升,稍煮后保温30分钟,过滤后加入适量蜂蜜,搅匀之后饮用。具有养肝明目、生津止渴、清心健脑、润肠等作用。 4.枸杞八宝茶 材料:取贡菊2朵,金银...

  • 严苍山 著名中医临床家

    严苍山 著名中医临床家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今年3月启动了丁氏内科严苍山临床研究基地的建设工作。严苍山基地代表性传承人为严世芸、潘华信、潘华敏教授。   基地传承和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严苍山先生。严苍山(1898-1968),我国近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家、中医教育家。他师承名医丁甘仁先生,曾任上海四明医院中医师,并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在近50年的医学生涯中,在内科杂病与外感热病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了诸多独到的学术见解。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笔者认识到,严苍山和严世芸(严苍山之子)等大家在学术方面有如下特点。   ...

  • 山楂果醋解油腻促消化

    山楂果醋解油腻促消化

    夏天不吃酸,出门打窜窜。增酸减凉是夏天饮食要点。现在果醋很流行,苹果醋更是风靡一时,但是山楂果醋似乎更有吸引力。 山楂果醋中的有机酸可刺激大脑的食欲中枢,促进消化液分泌,起到生津止渴、健胃消食的作用。山楂中含有解脂酶,吃了油腻的食物,喝点山楂果醋能解油腻,促消化。 自己制作山楂果醋比较麻烦,可以做点简单的山楂水。买些干山楂片,加水按1:10的比例混合,煮沸后再用小火煮15~20分钟。山楂有一定的降脂效果,血脂高的人可以在煮山楂水的时候加一点田七,降脂的效果更好。需注意,胃酸过多、胃炎、胃溃疡以及反流性胃...

  • 白果莲子山药汤

    白果莲子山药汤

      主料:新鲜山药200克、白果10颗、红枣15颗、枸杞子20颗、干莲子10颗。   配料:清水6碗   调料:冰糖10~15克   做法:   干莲子和红枣先用冷水浸泡1小时。   白果敲碎外壳。山药去皮,切成小方块用清水浸泡备用。   锅内先注入清水6碗,加入白果,莲子,红枣大火煮开后转小火。   煲20分钟后,再加入山药块继续煲20分钟左右。   最后10分钟再加入枸杞子,煲至剩3碗水时,加入调味料即可。   养生功效:主要有健脾益胃、助消化的作用。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

  • 山药粥 广泛应用于临床

    山药粥 广泛应用于临床

      1984年初秋,我的邻居王氏老太太,年近七旬,患泄泻近两个月,经输液、口服药物治疗,其症时轻时重、绵绵不愈,求余诊治。自述:此疾系因胆囊切除术后,寒温失宜,失于调养所致。   患者面色萎黄,肢倦乏力,头目眩晕,脘腹不适,饮食减少,大便溏泻,水谷不化,日六、七次行,动则益甚。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证属术后失养、寒温失宜,伤及脾胃所致。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则水聚为湿,谷积为滞,清浊相混,水谷不能化生精微,下迫肠道而为泄泻。治宜益气健脾为法,因其苦于服用中药,斟酌再三,授以近贤张锡纯之&ldquo...

  • 山菜之珍野蕨菜

    山菜之珍野蕨菜

      蕨菜,别名龙头菜、如意草、山凤尾、猫爪子、荒地藏等,为凤尾蕨科蕨属中以嫩幼芽供食用的多年生草本野生植物,其肉质肥厚,滑嫩,素有“山菜之珍”的美称,深受人们喜爱。   蕨菜每百克中含水分86克、蛋白质1.6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10克,以及钙、铁等营养物质。   中医认为,蕨菜味甘,微苦,性寒,有清热、利湿、利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湿热腹泻、痢疾、小便不利、妇女湿热带下、大便秘结、习惯性便秘等症。现介绍几则蕨菜食疗方,供选择。   治肠风热毒:蕨菜花焙干研末,每日服6克...

    养生秘方 2024-03-06 11 0 蕨菜
  • 华山正骨

    华山正骨

      “传承恩师医术是最大心愿”   “华山正骨”传人,第四代28人,第五代11人,第六代2人   辽宁省东方医院,是刘海起教授发起成立的孙华山骨伤研究院的临床基地。虽然他在此坐诊时间不长,但患者口口相传,找上门的骨科病人越来越多。记者见到他的那天,下午一上班,已经有几位新老患者在候诊。   诊室也是治疗室。今年72岁的刘海起,对患者热情有加,言辞爽快。看片子,问病情,下诊断,上手法,谈笑间不知不觉就完成了一次诊疗过程。来的多是老年患者,腰腿痛,走路难。...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正骨
  • 道家“仙食”茅山乌饭

    道家“仙食”茅山乌饭

    茅山山脉一带的民间,多于农历四月初八吃乌饭,传说与 “目莲救母”有关。目莲是个孝子,母亲死后,送去的白饭都被 “饿鬼”吃掉了,后来,目莲就用一种草汁做成黑饭(即乌饭),躲过“饿鬼”的眼睛,使母亲不致挨饿。故每年四月初八吃乌饭,相沿成习。 关于乌饭,道、佛信士传说不一。道家称“仙食”。南朝梁时,茅山著名道士陶弘景说王褒食用此饭,长生不老。唐代诗人皮曰休、陆龟蒙同游茅山,进食此饭并留下了赞美诗篇。 皮日休诗同:&ldqu...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