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 第21页

山 第21页

  • 地瓜 又叫红薯 山芋

    地瓜 又叫红薯 山芋

    儿子从山左口带回来半袋子黄瓤儿山地瓜,说是同事家里种的,送给我们尝鲜。那些地瓜一个个圆硕、敦实,模样可人,做上一顿地瓜饭应该鲜甜、糯香。 地瓜在我们家乡又叫红薯、山芋,它极易成活,多是用秧蔓扦插栽种,属于“粗生贱养”的皮实货,且高产稳产。在细粮奇缺、地瓜为主粮的年代,地瓜帮助父老乡亲度过多少饥寒贫苦的岁月啊!所以我对地瓜怀着感恩之情。 每年深秋,就到了地瓜收获的季节。犁翻或刨挖出的地瓜个儿硕大,红殷殷、白胖胖,满沟满垄都是,像一个个胖娃娃,煞是喜人。那时,生产队根据人口及...

  • 山茶花凉血止血消瘀肿 润肺养阴清肝火

    山茶花凉血止血消瘀肿 润肺养阴清肝火

    冬季阳台上能开的花不多,除了大家熟悉的菊花、梅花外,红艳艳的山茶花近来也越来越受欢迎。“雪里开花到春晚,世间耐久孰如君。”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写诗这样赞美山茶花。被誉为“花中珍品”的山茶花叶子四季常青如碧玉,花姿绰约且艳丽,特别让人喜欢的是,山茶花花期较长,从冬季一直开到春季。 唯有山茶殊耐久 独能深月占春风 茶花在中国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蜀汉时期(公元221-263年)。当时人们就非常看重茶花的地位,茶花被列为“七品三命”。...

  • 记武汉雷神山医院里的抗疫画面

    记武汉雷神山医院里的抗疫画面

    “阿婆,感觉胸闷吗?”张兴看着手中的CT片,厚厚的护目镜密不透风,使一些雾气堆积在镜片上,好在还不影响读片。CT片上显示,炎症已侵袭患者大半部分的肺脏,还有一些陈旧病灶,或许有过肺部感染史。他看向面前的阿婆,问道。 阿婆摇摇头,看了张兴一眼。 “您之前住在哪家医院?” 她又摇了摇头。 “确诊多少天了?” 她依然摇头。阿婆目光和蔼,却稍显迟缓。 这样的反应,让张兴有点困惑。为何只摇头不说...

  • 白扁豆水 白扁豆山药粥 白扁豆栗子粥

    白扁豆水 白扁豆山药粥 白扁豆栗子粥

    白扁豆自古以来就是药食两用的佳品,《中华本草》认为:白扁豆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能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小儿疳积等。 《名医别录》记载白扁豆能“和中,下气”,其食疗价值早在元代·孟诜《食疗本草》中即有详细的记载,认为“久食头不白”。明·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说:“硬壳白扁豆,其子充实,白而微黄,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入太阴气分,通利三...

  • 处暑秋燥 健脾祛湿代茶饮 山药玉竹鸽子汤

    处暑秋燥 健脾祛湿代茶饮 山药玉竹鸽子汤

    今日处暑,处暑是“出暑”的意思。“处”有停止、终止和躲藏的意思,代表着炎热夏季的结束,也意味着秋意渐浓,凉意渐生。秋气以燥为主,这个时节养生要注意防秋燥和健脾祛湿。 谨防秋燥 秋天毛孔收敛,人体体表会感觉干燥。这是这个季节人体正常的反应。中医认为,燥邪对人体的不良影响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干,二是伤肺。燥邪易导致各种干燥、涩滞的症状,如眼睛干、鼻孔干、嘴唇干、皮肤干、咽喉不利、干咳等。所以要适时调整饮食起居,谨防秋燥乘虚而入,具体应该怎么做?...

  • 高仲山治杂病验案三则

    高仲山治杂病验案三则

    高仲山(1910—1986),著名中医学家、教育家,近代黑龙江省“四大名医”之首。他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家学渊源,独树一帜,开创龙江医派之先河。笔者有幸侍诊于高老左右,聆听教诲,耳濡目染,获益良多。兹摘其治验三则,以飨同道。 瘟黄 柴某某,男,35岁,1960年3月22日初诊。患者曾于1960年3月17日午夜,因意识不清7~8小时而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治疗。经检查,西医诊为急性传染性肝炎、急性黄色肝萎缩、肝昏迷。患者曾自述5日前突感全身不适,发热恶寒,至午...

  • 走进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

    走进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

    山西,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这里,东耸巍巍太行,西临滔滔黄河,北守雁门雄关,南望辽阔中原,构成了表里山河的壮丽画卷;这里,尧舜开天,禹王奠基,夏朝古都,关圣故里,上下五千年,中原文明与草原文明在这里激烈碰撞,形成了“三晋文化”。在这里,历代医家孜孜以求,不懈奋斗,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医药文化,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就展陈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又名山西省中医药博物馆)于2015年8月13日正式开馆,由中医药史馆、中药标本馆、校史馆三个展厅构成,建筑面积共...

  • 待到樱花烂漫时,愿山河无恙

    待到樱花烂漫时,愿山河无恙

    我是四川省合江县中医医院重症专科的一名护士,作为四川省第六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在湖北武汉汉阳方舱医院参与救治工作。 完成今天的工作任务,回到驻地消毒、洗漱……我回忆起今天的工作,心里满满的感动。我的患者胡叔叔,总是惦记着给我“抢”凳子,今天软凳子不知道被谁端走了,他满脸的不高兴,在我弯着腰写记录的两分钟,听他一边念叨着“软凳子哪里去了”,一边往过道走。等我转身,凳子已在我的身后,而他像个小孩子一样开心地笑着。 做完查房、发...

    养生秘方 2024-03-06 517 0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