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 第250页

中 第250页

  • 王鸿源 中医门诊部“坐堂医”

    王鸿源 中医门诊部“坐堂医”

    满头银发,面色红润,一手把脉,一边用浓重的山西普通话向患者耐心地问诊。这是王鸿源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2008年,王鸿源从原山西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医院(现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的位置上退休后来到了北京,成为同仁堂药店中医门诊部的“坐堂医”。如今,他已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6年。10月18日,记者慕名而来,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这位古稀老人的一天。 退休副院长到药店中医门诊部坐堂,一坐6年 2008年,退休后的王鸿源和老伴来北京帮儿子照看孩子。一次出门散步时,他看到刚刚开业的同仁堂药店中医...

  • 中医药“补血养气” “补血养气”

    中医药“补血养气” “补血养气”

    上篇:打通中医的“经络” 通 络 打通“最后一公里”,让基层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中医、吃中药 近日,记者来到重庆市垫江县高安镇东桥村卫生室,药房里摆放着上百种中草药,160平方米的诊疗室,超出了一般农村卫生室的规模。卫生室站长马武前段时间骨折了,腿还没有好利索,就来上班给附近村民看病。他说,建设卫生室所需的20万元,主要是政府投的,这是本村历史上最好的卫生室。一位正在扎针灸的老大爷告诉记者,村子距离乡镇医院有几十公里,进城...

  • 传播中医造福更多人 李有缘

    传播中医造福更多人 李有缘

    李有缘,男,1972年出生于河北省宁晋县,执业医师,创办经营“李源草医堂”。他用“抓脉症、定病机、选主方、配部位引经药”的方法,施于临床每获佳效;曾发表学术文章数十篇,整理、编著出版《宋俊生临证得失录》、《草医堂临证传薪》等中医著作;在家传验方的基础上,整理创立“滋润包扎疗法”用于治疗烧烫伤;2013年当选为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常务委员。 循着中药香,走进河北省宁晋县天宝东街,“李源草医堂”的牌匾在形...

  • 《清明上河图》医铺与走方郎中

    《清明上河图》医铺与走方郎中

    《清明上河图》卷后尾纸上有金人张著的跋文谓:“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张著是金朝监御府书画,是鉴定书画的行家里手,这段跋文写在金大定丙午(1186年),当南宋淳熙十三年。“翰林”指宋徽宗宣和画院的翰林待诏,是皇家职位较高的专职画家;“东武”今山东诸城;“界画&rdquo...

  • 中医观强化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中医观强化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原文辑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影响恶劣、亟待解决。 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辑自2014年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会上关于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时的讲话 【关键词语】...

  • 养生常在生活细节中 养好五脏

    养生常在生活细节中 养好五脏

    养生延年之道,说难不难,自古流传的许多养生思想,其实都在日常的生活细节中有所体现。 吞咽口水助养生老子经常“叩齿鼓漱”,然后再把这些唾液咽下去。其要领为闭口咬牙,做漱口动作,漱几十次后,将产生的唾液,凝神缓慢咽下。叩齿鼓漱可以坚固牙齿,唾液中唾液腺激素有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维持皮肤弹性的作用。 梳头可健脑安神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坚持“发宜常梳”,得享百年寿域。北宋文豪苏东坡曾经记载“梳头百余下,散发卧,熟寝至天明”的亲身体验。清朝慈禧太后经常...

  • 中医科学传播者

    中医科学传播者

    日前,《走好中医科普路》一书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高度重视,王国强局长亲自作序(见本报7月23日8版),给予高度评价,他在序言中说,期待每一位中医人都成为中医科普人。那么,“中医科普人”究竟指的是什么呢?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予以诠释。 中医科学传播者 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这是中医科普人的首要任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自我保健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对长寿有着强烈的愿望,对中医养生知识和“治未病”方法有着迫切的需求...

  • 简要说明《伤寒论》中的阳明病

    简要说明《伤寒论》中的阳明病

    “经方”是“经方医学”的简称,是一个独立的医药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理论集中反映在六经八纲思想指导下的方证相应学说,临证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相应而治愈疾病。笔者在此,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说明《伤寒论》中的阳明病。 一辨:阳明病实质 经方六经来自八纲。人体患病后,基于正邪相争所产生的症状反应,在病位上不外表、里与半表半里,病性上总赅阴、阳两类,三而二之为六,即病证的六种基本模型:表阳证的太阳病,里阳证的阳明病,半表半里阳证的少阳病,表阴证的少阴病,里阴证...

  • 韩国最早有记载的医学就是中医学

    韩国最早有记载的医学就是中医学

    这些年里我多次到过韩国,韩国变化日新月异。然而,无论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历史是不可更改的。传统医药是历史文化的产物,我们通过韩医药来来看看韩国吧。 从传统医药的发展史上看,日本和韩国等一些国家的医学主要源自于中国传统医学。此后,各自在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韩国最早有记载的医学就是中医学。1613年,韩国人许浚编写的《东医宝鉴》问世,“东医学”一词成为韩国传统医学的特定名称。《东医宝鉴》约三分之二的内容源于中国的古医书,作者还标明了出处。该书分为内景篇(内科)、外形篇(外...

  • 中医临床存在的一些“乱”象

    中医临床存在的一些“乱”象

    •当前中医临床存在的一些“乱”象,严重影响中医学的发展。若形成“好中医”群体,不仅此“乱”可免,拨乱反正也就有了生力军。 •按照中医人才成长规律培养忠诚于中医药事业的“好中医”,既是传承、创新中医药的根基,也是实现人才战略的重要举措。 •中医文化是全面正确认识中医学术体系,摆脱“唯科学主义”评价中医的重要视角。培养好中医就必须认真学习、...

  • 程门雪 杰出的中医学家临床家

    程门雪 杰出的中医学家临床家

    程门雪(1902年~1972年),安徽婺源人(今属江西),杰出的中医学家、教育家、临床家。1916年起,先后师从安徽名医汪莲石、江苏孟河名医丁甘仁学医。1921年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1928年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教务长,兼任沪南广益中医院医务主任。1935年悬壶于上海西门路宝安坊。 1954年任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主任、上海市卫生局顾问。1956年上海中医学院创建时为首任院长,兼任上海市中医学会主任委员,中共中央血吸虫病科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时当选为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认识古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认识古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8月15日,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委、县政府主持召开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甘肃庄浪传承基地暨李可老先生塑像揭像典礼仪式,这是甘肃省卫生计生委正式批复确定的第3家传承基地,也是全国唯一的一家县级传承基地。这一殊荣的获得,绝非偶然,是庄浪县中医医院建院30年以来,持续传承中医文化,岁月积淀的结果,是几代中医人不断挖掘国粹精髓,厚积薄发的结果。 他山之石可攻玉 破解困局 如何解决中医药综合服务不优、竞争能力不强的问题,破解中医转型跨越发展的困局,中医药发展有没有第三条路可走,是当前中医界必须直面的一道难题,也是庄浪县中医...

  • 古代中药制药技术与智慧

    古代中药制药技术与智慧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局方》)是宋代朝廷颁发的国家药典性质的一部中药方剂学专著,可以说是历史最早的由政府编著的第一部药剂学规范。笔者有幸拜读了近年由海外回归的《局方》5卷本残卷和通行的10卷本及其他相关的资料,深为感佩古代医药学家的才能和智慧。 现代制药技术有前身 水飞 ——粉碎技术中的“超细粉碎” 中药材必须加工炮制成饮片才能供临床和制药使用,炮制的方法和技术很复杂,粉碎即是一种。所谓粉碎就是借助外力将大块物质碎成小块的过程。 如果用原粉入...

  • 王琦:国医大师的中医梦

    王琦:国医大师的中医梦

    中医学作为生态医学、整体医学、平衡医学、人文与科学交融的医学,是具有原创思维、原创发明的智慧医学。科学与医学思维模式不断演变,科学越朝前走,人类越朝前走,就越发现中医学的普世价值,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希望我们中医人、中国人,一切有志于中医药的志士同仁,要高瞻远瞩,不懈努力,让世人感受她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医以济世,术贵于精”,中医药学术的贡献度、公信度取决于防治疾病的能力和水平,这就是我们的价值取向。殷切希望我的学生和年青一代中医由“为医&rd...

  • 养生秋冻 中医养生经

    养生秋冻 中医养生经

      “秋冻”十分有讲究,稍不注意就会给身体带来损害。尤其是我们的身体上的五个部位及其脆弱,即使在“秋冻”时也不要被“冻”到,否则将引起不良后果。   “春捂秋冻”要有度   俗语中“春捂秋冻”中提到的“秋冻”是指秋天到来后,气温会稍有下降,但是不要过早穿上棉衣。这是因为过早保暖,机体对寒冷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使得人体对寒冷的调节能力下降,真正到了严寒时节...

  • 中医中医特色和优势的临床诊疗 传统疗法中心

    中医中医特色和优势的临床诊疗 传统疗法中心

    李建国 北京弘医堂中医医院,前身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医院。恪守“弘国医济世、奉仁德待人、捍卫原版中医”的创业宗旨。医院历经32年发展,汇聚了众多国家级名老中医和中青年专家,其中副教授以上专家286人。因显著的疗效,良好的医德医风,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和优质的中药饮片,获得广大患者口碑相传的信任和赞誉。现日平均门诊量已超过千人次,周末可达到1500人次左右,其中包括全国各地以及很多国外患者。 医院立足于发掘、继承、弘扬、传播和展示传统中医药文化,医疗技术和传统非药物疗法。走进弘医堂...

  • “力挺”中医

    “力挺”中医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医药事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既给政策又拨钱,在科普宣传、加大中药报销比例等方面施行诸多扶持举措,“力挺”中医。但目前,基层中医发展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由于机制的问题,某些公立医院里的中医师缺乏竞争压力,技术水平高低与待遇关系不大,就滋生了惰性,不思进取,甚至逐渐蜕变成“混中医”等退休。 痛定思痛,笔者想起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认为,虽然国家扶持政策基本到位,...

    养生秘方 2024-03-07 16 0 中医
  • 中医药学术需方主体多元化

    中医药学术需方主体多元化

    •构建新形势下的中医药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对项目的立项、设计、实施、验收,成果的推广、应用、经费投入等都会产生积极影响。该体系一要符合国家法规政策,二要吸纳发达国家成功经验,三要遵循科技进步和中医药学术自身发展的规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明确指出,推进科技项目管理改革。构建新形势下的中医药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是科技项目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它对项目的立项、设计、实施、验收,成果的推广、应用、经费投入等都会产生积极影响。中医药科技成果评价体...

  • 医界中传诵之状元者

    医界中传诵之状元者

    “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有产物,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颇具特色的现象之一。据统计,从高祖武德五年(公元六二二年)始有状元称谓,至清德宗光绪三十年(一九○四年),一二八二年年间,共举行科举考试八百余次,其中有名可考的状元有六二○余名。“状元”一语,也在习俗中成为各类有关考试的第一名者。但也有把各行类人物中的前茅称谓“状元”。历代状元中,涉及医药、医事的故事颇多,例如南宋状元文天祥,曾书赠儿科医家何飞匾额“慈幼堂”三字,...

    养生秘方 2024-03-07 17 0
  • 传统中医人才培养

    传统中医人才培养

    名医学术思想研究是继承中医、发展中医的重要举措之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列入重点领域,把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辨证论治方法的总结研究作为优先主题,科技部“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相继设立科研专项。由此,名医学术思想传承由自发的个体行动,逐渐形成规模化效应,成为院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我们在名医学术思想传承过程中,立足于医院发展,将名医学术传承服务于临床,与中医重点专科建设相结合,注重名医效应,突出中医优势,提升了品牌质量,增强...

  • 中医医案症状辨治法 病机归纳法

    中医医案症状辨治法 病机归纳法

    医案,古称“诊籍”,又名“病案”、“脉案”。近贤章太炎曾曰:“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夫医案皆根据病理,而治疗之成绩,亦中医价值之真凭实据也。”成为历代医家临床经验及专长的真实记录,亦为中医学经典之补充,更是理论联系实际之桥梁,我们作为一名当代中医人要学习前人之经验,医案则不可不读。 中医医案的书写有多种形式,每读前贤之医案不仅能学到知识,其文采对我们也是一种精神享受,笔者揣一...

  • 学习国医大师精神 争成为自觉自信的中医人

    学习国医大师精神 争成为自觉自信的中医人

    “看到王国强副主任的回信在中医药报上刊登后,我们的学生都掀起了学习国医大师热潮。既为他们树立了正能量的榜样,又坚定了他们学中医的信心。”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陈涤平说,王国强副主任的回信既是对中医学子的期盼,也是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期盼,为中医药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各中医药高校掀起学习国医大师潮 北京中医药大学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宣传学习国医大师相关活动,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中医药的精神。该校将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国医大师,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挖掘总结...

  • 中医药发展战略面临的形势

    中医药发展战略面临的形势

    中医药发展战略面临的形势 首先,从国家发展的大环境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国家的长远发展做出了战略规划和一系列重要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了“三期并存”的战略判断,指出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处在转变发展方式和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处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

  • 中医科普

    中医科普

    •科学普及的生长点在自然与人、科学与社会的交叉点上,是以社会为舞台,以人为主角,以科技为内容,面向广大公众的一台“现代文明戏”。 •中医科普就是用老百姓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传播、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更新健康理念,从而达到预防、帮助治疗疾病的一项普适性的教育或教化。 •科普搭起了一座专家与百姓、专家与病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医生运用科普的语言,与民众形成良好互动,让患者对治疗信任、理解,必然会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

  • 陆广莘老师 学中医的引领者

    陆广莘老师 学中医的引领者

    与陆广莘老师相识的10年,是我学术视角得以极大提升的宝贵时段。10年来,有幸得到陆老的耳提面命、鞭策与激励,使自己对中医学术本质、乃至中医发展模式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入认识,就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这是我学术生涯中值得庆幸的一件事。 我敬仰的一位君子 陆老是当之无愧的君子,相信熟悉陆老的人都会有同感。他常教导我,做人“志向要高远”,如此就会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陆老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陆老在上世纪80年代主持的七...

  • 裴正学 秉承父训为了发扬中医学西医

    裴正学 秉承父训为了发扬中医学西医

    裴正学是甘肃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的医生,他出生在中医世家,为了将家传的中医发扬出去,从小父亲就给他定了一个志向,等他长大后要好好学习西医,因为,西医学得越好,才能用西医的“框架”建造中医的“高楼”。 在求学的路上,他遭遇了人生的3次劫难。但是,这些都没有动摇他的初衷,他反而以苦为乐,以书明志;在逆境中撰写出了《血证论评释》;在厚积薄发中创造出了“兰州方”,复制了一个又一个让白血病患者起死回生的故事。 秉承父训 为了发扬中医学西医 裴正学的爷爷...

  • 国学大师章太炎 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

    国学大师章太炎 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

    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说:“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循此专研,事半功倍。”这段话既是对医案作用和地位的最高评价,也是对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治疗疾病的充分肯定。在中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医案作为传承中医理论,引领中医实践的载体,起到了发展中医理论,提高诊疗技术,促进学术交流,弘扬职业道德等作用。医案作为中医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呈现出更加多元的特性。 真实性 医案是治疗疾病的真实记录。历代名医在记录医案时,患者的姓氏、住址,发病的时...

  • 中医世家 冉氏御医第六代传人 冉雪峰

    中医世家 冉氏御医第六代传人 冉雪峰

    冉雪峰(1879—1963),原名敬典,字剑虹,号雪峰,别号恨生。四川省巫山县黛溪镇(今重庆巫山大溪)人。20世纪著名中医学家、临床家、教育家。早年信奉孙中山倡导的三民主义,于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之武昌起义,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曾在武汉、重庆等地行医近4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市卫生工作者协会编委会委员,重庆市中医进修学校首任校长等职。1955年11月奉调进京,供职于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任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兼高干和外宾治疗室主任。是全国...

  • 立足中医 络病学破解疑难病

    立足中医 络病学破解疑难病

    以岭医院的不同凡响,在它诞生之日起便埋下了“伏笔”。1992年,心血管内科医生吴以岭走出体制,创办了石家庄开发区医药研究所,并附设一家诊所,一边看病,一边进行络病理论和药物研发。这家研究所就是以岭药业的前身,诊所则发展成为上千张床位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 如今,这里拥有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重点中医专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荣获通络系列创新中药科研课题多个国家科技奖,是河北省首家挂牌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民营医院。“这三张‘名片’反映了以岭医院工作不可...

  • 乡村医生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乡村医生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多年来,由于乡村医生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严重等原因,导致云南省绝大多数村卫生室(所)缺乏基本中医药服务能力,医疗服务手段单一,很多村卫生室(所)都只会“输液,开药(抗生素,激素,维生素),简单伤口处理包扎”这三板斧,很难满足人民群众日趋增长的多样化疾病诊治需求,病人逐渐流失,而病人流失反过来又直接导致乡村医生收入下降,人才流失。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对于基层卫生室(所)“政府不满意(未达到预期效果),群众不满意(医疗水平低),医生不满意(收入太低)”的“大...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