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治 第2页
-
升阳除湿健脾温肾 诊治带下病
杨某,32岁,工 人,1991年9月19日 初诊。 带下量多1年, 加重半年。自诉1年 来带下量多,质清稀, 色白,有臭味,伴阴痒。 结婚半年来阴痒加 重,带下绵绵,阴部清 冷,带下味腥。经期容 易感冒。平时腰膝酸 软,乏力,性欲淡漠,月 经周期不准,经水净 后下腹胀痛。末次月 经为1991年8月30 至9月4日。舌淡红, 苔薄白,脉细缓。 诊断:带下病。 辨证:脾肾亏虚。 治法:升阳除 湿,健脾温肾。 处方:党参15 克,白术10克,土茯 苓20克,陈皮6克, 苍耳子10克,川断10 克,川杜仲10克,...
-
唐汉钧诊治乳腺癌术 扶正驱邪为大法
唐汉钧,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三、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顾氏外科流派第四代传承人,师承顾伯华先生,尽得薪传。从事中医外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五十余年,擅治外科诸疾,建树颇多。现介绍唐汉钧诊治乳腺癌术后的经验。 扶正驱邪为大法 唐汉钧认为乳腺癌手术后病机为正虚邪滞,治疗大法为扶正驱邪。唐汉钧提出乳腺癌的辨证今昔有异:昔日中医治疗对象多为乳腺癌(未手术)患者居多,现在则以乳腺癌术后患者为主。患者术前癌浊瘀阻,故以往治疗原则...
-
王绵之调经止痛尤重疏肝 诊治不孕重在调经
国医大师王绵之是当代著名中医药专家,从医60余载,学验俱丰,在内、妇、儿等科均有独到之处。笔者有幸随师临诊数年,受益匪浅,今就王绵之教授诊治妇科疾病的经验,略述一二,以飨同道。 辨证审因 首重阴血 王绵之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将经旨与自己多年临床经验融会贯通,在妇科疾病的诊治方面独辟蹊径、技高一筹。他认为妇人在生理上有经、带、胎、产的特点,在病理上则有相应的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等病,除此而外尚有因其生理特点而产生的独特致病因素。因为经带胎产无一不以阴血为物质基础,阴血充盈,冲任气盛,经带胎产自然正...
-
老年人足跟痛的诊治和预防
老年人常有足跟痛症状,大部分发生在单侧足跟,也有的人两足同时或先后发病,这是因足跟部软组织损伤所致的常见足病。 足跟痛一般表现为刚开始走动时疼痛较重,走一会儿疼痛反而减轻。长途步行后或足部着地过猛也易引起剧烈疼痛,拍 X光片显示跟骨有骨赘形成。 足跟痛的常见病因是: 1.老年人皮下脂肪减少,足跟部皮下脂肪纤维垫变薄,足跟滑囊行走时易受外伤、挤压引起滑囊炎。当鞋不合适时易引起局部肿胀压痛。 2老年人跖筋膜劳损、增厚、水肿而引起慢性膜炎及骨质增生,行走时引起疼痛。 3.足部血管硬化,供血不良,当外界不良刺激时...
-
中医药诊治 急性阑尾炎拒绝手术案
李某,男,28岁,1968年4月16日初诊。患者右下腹疼痛,高热不退4天。4天前,在工地劳累,饮食不周,加受凉,引起右下腹疼痛,伴有发冷,发热,恶心呕吐,纳减,口苦。当地医院诊为急性阑尾炎,输液抗感染治疗,未见效。患者拒绝手术治疗。邀笔者诊治。 症见;发热微寒,痛苦面容,恶心欲吐,纳谷不振,腹胀,右下腹痛,拒按,局部发板发硬,有包块形成,伴右侧腰腿痛,4天未大便,小便黄少,口渴思饮。体温38.9℃,舌质淡红,苔黄躁,脉弦滑数。 西医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腹膜炎。中医诊断为肠痈,证为邪入少阳...
-
肝脓肿,肝痈中医诊治组方功效
李某,女,76岁。 2000年8月11日初诊。诊见:发热38°C,口干,食欲不振,右侧肝区、肾区疼痛。实验室检查:WBC9X109/L。B超示:肝、右肾多发性脓肿。后经穿刺诊断:多发性肝、肾脓肿。留置肝、肾引流管引流脓液。同时使用灭滴灵冲洗、来立信和地塞米松、先锋霉素V静滴。患者热势一直不退,要求中医诊治。诊见:身热,口干,口淡,右侧胁肋疼痛 纳呆,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弦细。中医诊为肝痈、肾痈(阴虚热毒血瘀型)。处方:赤芍、鳖甲、山药、生牡蛎、白花蛇舌草、冬瓜仁各30 g、白术、麦冬、石斛、...
-
李堪印教授黄芪诊治痹症用药经验
黄芪的中药学功效 黄芪,原名黄耆,又名膜荚黄芪,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性味功用为:味甘性温无毒,入脾肺二经,炙则温中,生则泻火,为补气固表之圣药。祖国医学中记载,黄芪的功效主要包括:温肌肉而实腠理;益元气而补三焦;内托阴证之疮疡;固表虚之盗汗;简言之,黄芪具有补中益气、养血活血、托脓生肌和利水消肿等功效。临床主要用于:脾肺气虚或中气下陷之症;卫气虚所致表虚自汗;气血不足所致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以及浮肿尿少和气虚血滞导致的肢体麻木,关节痹痛等。黄芪乃补气之司令,建脾之统帅,补血之精华,从古至今,在药...
-
名老傣医康朗香诊治骨性关节炎的经验探析
傣医药学是祖国传统医学中的一朵奇葩, 在西 南边疆民族地区以及周边东南亚国家中有较高的声 誉和广泛的应用。 傣医药学以其系统完备的理论体 系、 独特有效的诊疗方法, 备受国内外传统医学界 的广泛关注与重视。 傣医康朗香老师是西双版纳地 区知名傣医药专家, 今年已有77岁高龄。 在几十年的 行医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 对多种疾病都 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名闻西双版纳州内外。 2008年, 为加强对云南全省老中医药 (包括民族医)专家学术 经验继承工作的管理, 培养高层次中医、 中药技术人 才, 推进中医药学术的研...
-
老年心血管病的诊治 临证思辨特点与诊疗规律
陈可冀院士从事中医心血管病、老年病临床60余年,对于老年心血管病的诊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临证思辨特点与诊疗规律。他提出的“三通两补”(即芳香温通、宣痹通阳、活血化瘀和补肾、补气血)等临床思想,很适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 陈可冀认为肾虚血瘀为老年冠心病病机的关键。对于老年心肌梗死,他自拟“愈梗通瘀汤”,方药组成:生晒参10~15克,生黄芪15克,紫丹参15克,全当归10克,延胡索10克,川芎10克,广藿香12~18克,佩兰10~15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生大...
-
消化道憩室病的中医诊治方
消化道憩室病是胃肠道壁层局部向外膨出形成的圆形袋状或囊状突出。也就是说,憩室是类似疝气一样的一种囊肿,是挂在食管壁、胃壁、肠壁上的一种袋状物,小的像黄豆,大的有鸽蛋那样大。这种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年、老年人。 憩室形成的原因至今不明,胃肠道器官壁虚弱及腔内压力过高,可能是憩室形成的主要原因,肥胖、便秘、少吃蔬菜的人容易得这种病。 消化道憩室病的自觉症状主要是疼痛。食管憩室发炎时,胸骨后部及胸上部会出现疼痛,而且往往是在进食时发生。如果是胃憩室发炎,也会在上述部位发生疼痛,但疼痛时间是在饭...
-
帕金森病 中医七种证型诊治介绍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证,属中医“颤证”范畴,病机特点多为本虚标实,以虚为主。虚指气血阴阳亏虚,实则风、火、痰、瘀为患,病变脏腑以肝、脾、肾为重点,尤为肝为主。中医对本病的治疗积累了较多的经验,疗效颇佳,现将常见的七种证型介绍如下: 1.阴虚生风症见筋脉拘急,肢体震颤,情绪激动时加剧,书写困难,动作徐缓,表情淡漠呆板,言语艰涩,头晕耳鸣,烦躁失眠,或头痛,或盗汗,尿频便秘,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治宜育阴柔肝,熄风定颤。方用大定风珠加减:龟甲(先煎)、鳖甲 (先煎)、生牡蛎(先煎)、...
-
咳嗽的自我诊治方
1.咳嗽不时发作,白天多于晚上,咳而急剧、声重,或咽痒则咳,多为外感风寒或风热引起,若痰多而清稀,色白,或有泡沫为风寒,痰少而黄为风热。 治方:蝉衣牛子桔梗茶蝉衣、生甘草各3克,牛蒡子9克,桔梗5克。将上药共研末,置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闷15分钟,代茶饮,每日l剂。该方有疏散风热、止咳的功效。 2.咳嗽声音嘶哑、咳而无痰,或痰少难以咳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则为燥咳。治方:川贝母12g,雪梨2个,猪肺250g,冰糖少许。将川贝母洗净,雪梨去皮洗净切成数块,猪肺洗净,挤去泡沫,切成片。将川贝母、雪梨、猪肺一起放入砂锅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