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 第56页
-
中医对颈椎病的分型
中医根据颈椎病的发展过程将其分为三型:初起为太阳经输不利型,邪气在表;邪气人里则为痹证型;病久气虚则发展成肝肾不足型。 太阳经输不利型:颈项强硬,颈肌发僵或拘挛,并有肩背、四肢疼痛(尤以上肢为著)、头痛头重,畏寒,全身发紧。 痹证型:颈肩背和四肢疼痛,痛有定处,喜热恶寒,颈部僵硬,活动受限,后颈部可触及索条状物并有压痛,上肢沉重、麻木或有肌肉萎缩,指端屈伸不利,不知痛痒。 肝肾不足型:病程迁延,精血耗伤则可见头晕;眼花,耳鸣耳聋,头脑胀痛、发空,牙痛,失眠多梦,面潮热,腰膝酸软,筋肉怵惕,肢体抬举无力,头摇身...
-
马志坚采用中医方药治类风湿
马志坚是山西省一位民间中医,从医近二十载,一直从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疑难病症。他在辨证运用经方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中药药理学、免疫学相关知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用药方面独树一帜。笔者将其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进行总结,供读者参考。 中医认为类风湿属于“痹证”的范畴,人体正气不足时,风寒湿等外邪侵袭,导致经脉闭阻、气血运行不畅,关节疼痛。近年来,随着西医病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多数学者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据此,马志坚常采用的方药如下:...
-
乳腺癌 降心火消肿瘤中医治则处方
裴某,女,47岁,2004年12月21日初诊。右乳癌术后半年余,淋巴结转移:7/24,放、化疗后。刻诊:自诉纳差,声嘶(有慢性咽炎),咽痒,咳黄痰,心烦,不易入睡,眠不实,大便偏干,大便2~3天一解,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 辨治关键:肝经郁火上炎侮肺则声嘶、咽痒、咳黄痰;木旺火炎、母病及子则心烦、失眠、舌脉均为木郁化火、侮肺扰心之象。 治则:疏肝郁、清肺热、降心火、消肿瘤。 处方:桑叶10g,枇杷叶15g,川贝母10g,锦灯笼5g,沙参15g,麦冬10g,五味子10g,郁金10g,杭...
-
下肢痛的中医药防治
下肢痛伴局部急性肿胀:一般多见于急性蜂窝组织炎,是疏松结缔组织弥漫性化脓性炎症,可向周围组织扩散。若出现界限清楚的片状红疹,则可能是丹毒。治宜清热解毒,活血通络,药用消毒饮: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败酱草30克,大青叶20克,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菊花15克,黄柏15克,生地黄20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丹参30克,虎杖20克,夏枯草20克,黄芩15克,甘草6克,水煎服。中成药可选黄柏丸、鱼腥草丸口服。 下肢痛伴动脉搏动消失:可能为急性动脉栓塞,严重的会引起下肢缺血性坏死,应及时到医院血管外科...
-
中西医结合使重症骨折避免截肢
2010年8月7日22时,一场世所罕见的灾难悄然降临,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许多人还在梦中,就被从江水冲出的泥石流卷走,而小苏是其中的一位幸存者,年仅17岁的她,在沉睡中被突然而来的泥石流冲出去很远,双下肢被泥石流中的杂物砸伤,又被冲出来的石板夹在泥石流中浸泡了8个小时,省内、外专家,中西医专家进行多轮的会诊,截肢保命成了专家们讨论的焦点,一直在甘南舟曲救灾现场的省卫生厅刘维忠厅长专程从舟曲赶来主持小苏的病情会诊,刘厅长连夜亲自登门请甘肃省最知名的中医骨伤科专家会诊指导治疗,成立专门攻关小组:中西...
-
中医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
据统计,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骨质疏松的发病总人数已逾1.73亿,而这群人的骨折或其他严重骨病的患病几率大大高于正常人,因骨质疏松导致的髋关节骨折一年内病死率达20%,生存者约50%致残。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严重性仅次于肿瘤、心血管病,位居中老年人五大疾病患病率之首。 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目前仍是国内外公认的一个难题,西医用于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大致分为三类,即促进骨矿化、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三类药物。但这些药物长期应用均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的问题,或大剂量使用存在...
-
中医治腰椎滑膜嵌顿“伤筋”手法多种
腰椎滑膜嵌顿,多见于青壮年。此病易由日常生活中旋转动作不协调引起,如转身说话、突然直腰、打喷嚏等。一般无明显外伤原因。 滑膜嵌顿多发生于腰骶关节。此处的小关节排列为冠状位,当腰椎屈伸或旋转时,滑膜被挤入关节面之间,故伸直位发生嵌顿。发病后,突然表现疼痛,腰椎处于僵直状态,压痛点在棘突旁2~3厘米,腰部活动障碍,坐卧行走均受很大影响。诊断要注意与其他类型急性腰痛鉴别。一般来讲,该病无明显扭伤史,腰部特殊压痛点,无坐骨神经痛症状,X线片可见腰椎曲度变直,可与腰部肌肉韧带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区别。...
-
痛风辨证中医药治疗
痛风的病因是由于过食肥甘,酗酒、过劳、紧张或感受风寒湿热等邪致气血凝滞,痰瘀痹阻,骨节经气不通而发病。 多发于中年以上人群。辩证分型为风湿热邪,风寒湿痹,痰浊瘀血痼,脾肾阳虚。 1.风湿热痹症状:足趾关节红肿热痛,或游走痛,或有发热、汗出、烦热、咽痛;舌红苔薄,脉弦数。治则:祛风清热,化湿通痹。 可用方药:四妙散加味,苍术9 克,黄柏12克,牛膝12 克,薏苡仁30克,海桐皮12克,桑枝30克,威灵仙12克,金银花藤15 克,茜草20克,秦艽10 克,随症加减。痛风见关节红肿热痛甚者,加生地15克,赤芍15克,地...
-
中医防治肩周炎疾病简单锻炼法
长期久坐、不正确的坐姿,使越来越多的人饱受肩周炎的折磨。那么,久坐一族如何防治肩周炎呢?中医认为,常动肩膀,可有效防治肩周炎疾病。下面为您介绍两种简单的肩部锻炼方法。 方法一:双臂绕肩 操作者取站立位,将双腿分开与肩平行。将双臂以肩为轴向前绕10圈,再向后绕10圈。双臂绕圈的幅度要大,动作可由慢至快,每次转换方向时可间隔几秒钟,以减少转向对肩部造成的冲击。双臂向前后各绕10圈为一组,可连续做3~5组。用此方法锻炼可使人的肩关节得到充分的运动,对防治肩周炎等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方法二:双腕下弯 操作...
-
中医推拿治闪腰 急性腰肌扭伤
急性腰肌扭伤是一种较常见的腰部外伤。属于中医学闪腰、岔气范畴。多发于青壮年和体力劳动者,平素缺乏参加体力劳动锻炼的人,偶然参加劳动者,易发生扭伤,男性较女性多见。急性腰肌扭伤若因处理不当或治疗不及时,亦可长期延续,变成慢性。 病因病机 多由于猝然受暴力损伤而引起,如过度后伸与前屈,扭转弯曲超过了腰部的正常活动范围,或搬运重物,负重过大或用力过度,劳动时腰部姿势不正确,或扛抬重物时,配合不协调以及跌仆或暴力直接打击腰部,而使腰部的肌肉组织受到剧烈扭转,牵拉而猝然受伤。中医学把本病证候分类为气滞血瘀和湿热内...
-
治风寒湿痹中医组方
中医认为,风寒湿痹是因肾虚脾弱,卫气不固,当受风、寒、湿等外邪侵袭后,气血不能通畅,外邪壅塞筋络,浸淫关节所致。风者,痛处游走不定;寒者,疼痛剧烈,关节屈伸不利;湿者,肢体关节着重,痛有定处,肌肤麻木;痹者,即闭塞不通。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皆属于此范畴。笔者在临床上应用祛风利湿,理气活血的方药予以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组成:桑枝30克,青风藤、桂枝、羌活、独活、当归、秦艽、川芎、延胡索(醋制)各10克,广木香9克,炙甘草5克。风偏重者,加防风10克;寒偏重者,加制附子10克;...
-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防治强调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最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也不断增高。其主要变化是骨结构变得稀疏,骨重量减轻,脆性增加,容易骨折。赵文海教授认为本病属中医学“骨痿”范畴,病因病机关健在于各种原因所致肾虚,尤其是脾肾双虚者为重。其病情属本虚标实,病位主要在肾,与脾、肝、胃有关。本虚以肾(气、阴、阳)虚为主,涉及肝阴、脾气及气血不足;标实多为胃火、气郁、瘀血。辨证主要分肾阳虚、肾阴虚两型,治疗上以温补肾阳,滋补肝肾,填精生髓,强壮筋骨为主,兼以益气养血,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止痛。 肾阳虚型患部...
-
网球肘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效果好
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髁炎,是肘部外侧肌肉筋膜的慢性损伤病证,骨伤科门诊常见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女性,以右侧多见。 中医认为,此病多由于气血虚弱、血不荣筋,肌肉失却温煦,筋骨失却濡养,同时由于肱骨外上髁是前臂伸肌的起点,若长期做旋转前臂和伸屈腕关节的劳动和运动,可使肱骨外上髁部肌肉筋膜遭受慢性牵拉性损伤,甚则撕裂,而致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引起本病。 网球肘的特点是,一般起病缓慢,患者往往诉肘部疼痛,前臂及手腕无力,提包、切菜、拧毛巾等疼痛,不敢用力,检查肘关节不肿,肱骨外上髁处压痛,肘关节活...
-
中西医结合保住冻伤患者双腿
2010年11月14日甘肃省肃南县患者邢某某,男,38岁,因双足冻伤18小时余,双足冻伤严重,当地医院建议双下肢截肢手术治疗。患者于11月14日转入甘肃省中医院手足微创骨科治疗,希望能保住双下肢。甘肃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指示发挥中医药优势,积极保肢治疗,最后成功。下面就关于中医在治疗此病中的一些经验进行分析总结,供大家参考。 冻伤是在一定条件下由于寒冷作用于人体,引起局部的乃至全身的损伤。损伤程度与寒冷的强度、风速、湿度、受冻时间以及局部和全身的状态有直接关系。冻伤分四度。第一度冻伤最轻,亦即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