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 第279页

医 第279页

  • 推进分级诊疗应遵循中医院发展规律

    推进分级诊疗应遵循中医院发展规律

    近日,《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部署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形成科学有序就医格局,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意见》明确了两大方面工作举措:一方面,以强基层为重点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重点是是明确城市二、三级医院,县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慢性病医疗机构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分级诊疗保障机制,重点是完善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机制,制定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标准,重点控制三级综合医院数量和规模。 分级诊疗的重...

  • 郎清平:医疗行业新媒体应用

    郎清平:医疗行业新媒体应用

    医患关系中存在一些比较集中的矛盾,因此大量医患舆情、数据是可以进行分析的。可以看到这些医患关系的事件通过新媒体的爆发和网络的传播,具体有哪些医院,是什么样的医院,地域分布,以及舆情事件的原因。对医患关系的舆情应对,要大力发展自己的新媒体,用好微信微博。 首先要做好自己的内功,优化服务质量、提升人文关怀,同时应用新媒体的平台和渠道完善一些突发事件的预案,包括舆论的引导、构建舆情的研判体系,以及舆情的发现机制。我们要主动应对舆情,及时发布、及时跟进事件发展进程,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安定人心。再比如华西附二院,聚...

  • 我学习中医的四个经验 国医大师 唐祖宣

    我学习中医的四个经验 国医大师 唐祖宣

    我学习中医的第一点就是苦背,第二个就是善问,第三个就是多读,第四个就是多写。 我的学习是继承老师的经验,当时我是一个学徒,按照老师的教导来,老师对我很严格,我们每看一个病必须去观察是否有效,老师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用温阳法治疗心衰取得了很好疗效。 我继承了老师的学术经验,运用于临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我在临床中治疗中风以后引起的坏疽,就是现在的动脉硬化闭塞症引起的坏疽,命名叫老年脱疽,在辨证分类与治疗当中分为:阳虚血瘀型,运用温经散寒、益气化瘀法来治疗;热毒型,运用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法来治疗;阴...

  • 孙达武:大医精诚 智圆行方

    孙达武:大医精诚 智圆行方

    走进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院(湖南省中医院)骨伤科,82岁的孙达武教授仍在坚持临床坐诊,看病开方。六十多年来,孙达武一直从事医疗、教学、科研一线工作,为湖南省名中医,硕士生导师,第二、三、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孙达武退休之后,仍然每周一到周五上午坐诊,且每天看病的人数都超过了限定数量,还常常忙到中午。很多病人是远道而来,除了省外人士,还有国外的华侨华人慕名而至。除了坐诊,孙达武还积极参加医院里的会诊,研究并指导疑难杂症治疗方案及对策。 家学渊源:勤求博采妙手仁心...

  • 中医古籍“活字典”张绍重

    中医古籍“活字典”张绍重

    在甘肃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古籍部,每周二、周四上午都能看到一位老人的身影。在散发着书香的古籍室中,他和年轻人一同研究、讨论问题,精神矍铄、声音洪亮,一点也不像86岁的老人。 他叫张绍重,甘肃中医药大学研究馆员。虽然他调入甘肃中医药大学时,已年过五旬,但是他为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古籍研究与保护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 他是甘肃中医药大学颁发的两位“特殊贡献奖”获得者之一,学校给他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 幼承庭训,家学深厚;师出名门,医儒并修;五岁执笔,工于小楷,字体圆润,神骨...

  • 学习医患沟通技能应常态化

    学习医患沟通技能应常态化

    近日,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医医院举办了 “医患沟通技能情景模拟竞赛”。比赛由各科室选派3人参加,医务科出具情景模拟题,展示面对医患问题时,医务工作者们如何沟通,评委进行现场打分。(中国中医药报10月26日) 医患之间的沟通不同于一般的人际沟通,病人就诊时,特别渴望医务人员的关爱、温馨和体贴,因而对医务人员的语言、表情、动作姿态、行为方式更为关注、更加敏感。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必须掌握沟通技能,以心换心,以情换情,站在病患的立场上思考和处理问题。 但目前有些医务人员不注重医患沟通,...

  • 弘扬大医精诚 回归中医人的精神家园

    弘扬大医精诚 回归中医人的精神家园

    中医药发展正迎来新的春天。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医药法(草案)》;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获诺贝尔奖并在瑞典发表了题为《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的演讲,世界对中医药的关注度空前提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前中医药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巨大的挑战。一方面,党和政府、全社会高度关注中医药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健康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当代新科技、新思想不断涌现,中医药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既有自身传承与创新不足,也有突出的外部竞争。抓住机遇,...

  • “两馆”建设方便百姓看中医

    “两馆”建设方便百姓看中医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中提出,中医药健康服务是运用中药理念、方法、技术维护和增强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活动。那么,如何将中医药特色优势下沉,满足基层百姓的健康需求,早在2013年,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开展的中医药惠民走基层活动和便民中医馆建设,如两部大型挖掘机,打通了中医药文化通向乡村的道路,将中医药文化深深地厚植于基层群众之中。 百姓身边有了“健康馆” 北方的冬季,冰天雪地。吉林省农安县开安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内却暖意融融。“花小钱治大病,新农...

  • 医生不说“满话”,是谦虚和智慧

    医生不说“满话”,是谦虚和智慧

    最近遇到一位病患,他对一位医生“恨之入骨”。原来,这位患者因为腹胀不适待查,数次不愈,问那位医生能不能治好,那位医生很自信地说:“这点病都治不好我就不要做医生了!”,但患者的病情却日益加重,后来在其他医生处检查诊断为胰腺癌,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局面。 学医久了,就越来越能体会“学然后知不足”,也更加能体会为什么医生不能说“满话”。除了像上面一些医生可能出于安慰的“满话”或过度自信贻误治疗时...

  • 李新华:把中医适宜技术播撒到基层

    李新华:把中医适宜技术播撒到基层

    1963年2月,李新华出生在垫江县城一个中医世家,从小就喜欢上了中医。1979年,刚刚恢复高考,垫江县仅有23名考生考中大学,李新华就是其中一员,年仅16岁的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成都中医药大学。 “是中医大师将我带入了真正的医学殿堂” “当时学校条件差,但是老师却是全国一流的。当年,陈潮祖教授手捧茶杯,用陈氏独特嗓音给我们打开了方剂学的大门。印象最深的是老院长凌一揆,上课从来不带课本,他能把《中药学》倒背如流。另外,肖正安教授是清朝太医的学生,把一部《中医儿...

  • 陈吉:中医药发展与网络视频的关系

    陈吉:中医药发展与网络视频的关系

    今天,我在优酷土豆这个平台上统计了一下数据,总共有3.2亿条视频,其中跟中医药相关的视频只有0.06%,只有教育行业的1/3。 中医药在中国已经好几千年了,在我们平台上呈现还不是特别多,从具体的数据上看中医药相关的视频有19万条,而教育相关有57万条,播放量也是差了好几倍。在自频道数方面,中医药是164个,教育是711个。 互联网视频究竟能够为中医药行业做什么?我认为能做两件事情:一个是传播,一个是能够帮助中医药行业建立虚拟社区。 凭什么说互联网视频能够帮助中医药行业建立虚拟社区?可以...

  • 她是和我说话最多的医生

    她是和我说话最多的医生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大夫党淼坐诊时,会尽可能多地给予每一个患者多一点的时间,多给患者讲一些科普知识和常见问题,查到有特殊情况的患者,她会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患者,嘱咐她们随时与她进行直接沟通。在时间不足与患者需求之间,党淼总是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需求。 凌晨四点的一个来电 “叮铃铃……”凌晨4点,电话的铃声打破了夜的宁静,党淼医生对此并不陌生,她轻轻关好儿子的房间,低声告诉他没关系,继续睡觉,然后接通了电话。 “...

  • 陈士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陈士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陈士林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养成了奋发有为、不断开拓、乐于沟通、团结协作的品质,带领全所干部、职工全面抓住机遇,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创新积极性,开创了全新的管理局面。 陈士林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主任;欧亚科学院院士。自2012年起负责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管理工作以来,带领全所干部、职工全面参与“五位一体”的布局建设,抓住机遇,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立行立改、推陈出新,通过一系列措施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创新积极性,有效提...

  • 医生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医生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一天早上,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超声科的彭成忠主任接到了一条短信,“太神奇了!今天早上去复查,我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已经下降到了正常人的比值,无比感谢您,杭州来的大专家!”落款人“新疆阿克苏小黄”。 原来,上周五应对口援疆单位——阿克苏市人民医院的多次邀请,在杭州市中医院院长杨勇的带领下,医院超声科主任彭成忠一行远赴援新疆,参加了一次特殊意义的援疆任务。 抵阿的次日,彭成忠带领助手前往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肾病科病房,对准备消融...

  • 长寿需养肾 吴晋兰:博士中医“上工”情

    长寿需养肾 吴晋兰:博士中医“上工”情

    1月19日,北京华夏中医药发展基金会主办的“长寿的秘诀——国医大师谈养肾”主题论坛在京举行,国医大师和中医药专家齐聚一堂,围绕“肾为先天之本、养生之根”话题交流养生经验。 96岁高龄的国医大师颜正华耳聪目明、思维清晰、身体健康,成为养生长寿的“标杆”。会上他介绍了自己的养生经验,一是饮食节制,搭配合理;二是起居有常,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三是将运动锻炼当成一种生活习惯;四是注意调理身体,适当服用保健品。...

  • 医生“夫妻档”的幸福生活

    医生“夫妻档”的幸福生活

    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十分相似,但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有这样一对夫妻大夫,他们的幸福却和普通人不太一样。他们工作忙碌,日夜颠倒,节假不休,没时间陪家人、带孩子,经常外食,缺乏睡眠,很少见面,但他们却很幸福。 从“阿姨”到“奶奶” 2002年,程小宁毕业后分配至陕中二附院儿科工作,刚进医院3天,就因为一个孩子骨折需要拍片,认识了已在医院3年的马选鹏。听到主任称呼马选鹏为“小马”,没想太多的程小宁也...

  • 徐经世:把对中医的一片痴心坚守下去

    徐经世:把对中医的一片痴心坚守下去

    近日笔者采访了安徽省中医院十佳医生获奖者国医大师徐经世教授。 中医看病关键在辨证 “你看看这个小宝宝可好玩”,徐经世教授指着一个病人家属寄来的照片说,这个小宝宝名字当中有一个“易”字,家里人认为他来之不易。家住巢湖的赵女士多年不孕,辗转多家医院诊治也不见效果,家里人甚至想放弃治疗,一个不经意间,赵女士的母亲听说徐经世的医术高明,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了他的门诊。“能不能治好”,这是病人在门诊反复问的一句话。徐经世首先疏通病人...

  • 中医人的舍与得 扎根林场的中医

    中医人的舍与得 扎根林场的中医

    “阴平阳秘”“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讲究“辨证”的中医诊疗,他体悟至真;一向淡泊如水,当困难来袭,他又冷静异常,勇敢抗争,显露英雄本色。这个善于“对立统一”的人,就是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徐刚。 徐刚于1977年考入江西中医学院,1980年分配至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工作至今,期间还跟随九江市知名老中医田庭先先生学习。之后,徐刚又先后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

  • 盘活区域中医药资源值得探索

    盘活区域中医药资源值得探索

    龙头中医院如何引领发展区域中医药事业,使辖区居民享受更多更好并“同质、均等”的中医药服务?浙江省杭州市“余杭版本”的经验和做法是:创建“一体化管理”的社区中医药联合体。 余杭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社区中医药联合体”,首先探索了区域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体制创新。该版本避免了辖区范围内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各级卫生机构中医药事业发展各行其是,区域内居民享有中医药服务的质和量水平不一的状况,从机制上促使整体推进...

  • 中医规培应全方位 重细节

    中医规培应全方位 重细节

    医师规范化培训已经在各地广泛开展,中医师的培训也在其范畴。然而,中医的教学与传承有其独特的属性,中医规培要起到良好的效果必须遵循中医的规律。培训带教老师的“教”和规培医生的“学”,是规培质量和成败的最关键环节。带教与学习的实践贯穿整个规培的全过程,要使带教老师教得认真,规培医生学得投入,并且取得预期的培训效果,就必须对带教老师和规培医生提出明确的要求,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带教老师与规培医生要加强互动 在规培过程中,带教老师和规培医生应该是一个...

  • 孙以民:巧用中医医术精

    孙以民:巧用中医医术精

    提起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人民医院肿瘤科的中医大夫孙以民,找他看过病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叫他“贴心医生”,因为他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始终秉持行医以德为先,服务以诚为本。 继承祖业贯中西 孙以民出生于中医世家,祖父是无棣县德高望重的名中医,老人一生执着敬业,把为患者服务作为毕生追求,不管患者贫富,都一视同仁用心对待。对行动不便的患者,他总是上门诊治,还常常为家庭困难的患者支付医药费。祖父慈悲为怀、悬壶济世的美德,深深影响了孙以民,他自幼就立下理想:“要做一名好医生&r...

  • 孙光荣 弘扬中医药文化 始终在路上

    孙光荣 弘扬中医药文化 始终在路上

    孙光荣(1941.11-),男,汉族,湖南浏阳人(祖籍安徽庐江),自1958年7月14日起,从事中医临床56年,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院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改革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委员会委员,湖南中医药大学顾问兼中医学院名誉院长,长春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澳门科技大学荣誉教授等。 “没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孕育,就没有中医药学;没有中医药文化素养,就没有真正的中医药队伍;没有中医药文化的科学普及,就没有巩固的中医药服务阵地;没有中医药文化的发...

  • 仁青“三顾茅庐”拜师 创新发扬藏医

    仁青“三顾茅庐”拜师 创新发扬藏医

    为了学到新的藏医技术,他在老人家门口等了2天1夜;为了抢救患者,他累倒在马背上……大草原上关于他的故事讲也讲不完,当地牧民称他为金银滩草原上的“阿克曼巴”(藏意:“医生大叔”)。他,就是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藏医院院长仁青。 “三顾茅庐”拜师 创新发扬藏医 仁青出生在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一个普通的牧民家庭,“我从小就立志长大后要当一名草原上的医...

  • 身残志坚 医者大爱

    身残志坚 医者大爱

    在病房查房 为患者把脉...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 让中医药扎根基层 补充医师队伍

    让中医药扎根基层 补充医师队伍

    时值正月,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车王镇中心卫生院国医堂针灸推拿室里“卧”无虚席。医生于素芬密切关注着每一位患者的情况,不时看看中药塌渍治疗的患者是否需要加药,嘱咐刚做完艾灸的患者晾干身上的汗再出门。 吕家邢王村村民崔秀芳的腰痛经过三四天的无烟艾灸治疗有了明显好转,她笑着告诉记者:“以前不知道镇卫生院的中医这么厉害,俺们村村民在这治好病,俺就来了。” 2015年,无棣县将国医堂建设作为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重要抓手,投资1700万元,按照统一面积标准...

  • 甘肃省张掖市中医医院刘建玉“刘一手”的手

    甘肃省张掖市中医医院刘建玉“刘一手”的手

    享誉张掖小城内外的“刘一手”已经年近50了,高高的个儿,笔挺的腰板,浓密的乌发,炯炯有神的双眼,一副白色边框的眼镜配在略显瘦削的脸上,显得斯文儒雅又书生气十足。 因为他有一双特别会按摩的手,会顺着人体的十二经络走向按摩。他还有一招,就是不偏不倚点压在阿是穴,让患者在酸痛麻之后惊呼:“呀,真的不疼了呀!”于是刘医生就被尊称为“刘一手”了,他的真名刘建玉反倒很少被人提及。 “刘一手”的手,有点干瘦有点娇弱...

  • 学好中医“临床”的诀窍

    学好中医“临床”的诀窍

    我这里提到的“学好中医”,标准是将来如何做一个好的中医临床医生,而不是谈怎么考研究生,怎么搞科研,怎么做中医的学问,我要谈的是学好中医“临床”的诀窍。 目前,中医队伍中不乏研究生、学问家,不乏教授、博导,最缺乏的是真正能够用中医药治病的临床医生。朱良春先生说得好:“中医之生命在于学术,学术之根源本于临床,临床水平之高低在于疗效。故临床疗效是迄今为止一切医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医学强大生命力之所在。” 中医的特点有两个,一是有独...

  • 陈炳旗“渐冻人”从中医典籍寻求治疗线索

    陈炳旗“渐冻人”从中医典籍寻求治疗线索

    第一次见到陈炳旗,很难想象这位年近古稀的医者曾经是“渐冻人”,在20多年前被确诊患有MND(运动神经元疾病,ALS即肌萎缩侧索硬化是其中最常见、最易识别的表型,多以ALS代表MND这一组疾病)。 对这一世界绝症,西医至今无有效治疗手段,患者大多死于呼吸衰竭,平均存活时间只有3~5年。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罹患此症,虽生存至今,也已全身瘫痪、失语。 而陈炳旗如今面色红润,行动基本自如,精力旺盛,出诊、讲座、带博士,长年因参加各类活动四处奔波。...

  • 北齐医家徐之才妙语应答名智齿

    北齐医家徐之才妙语应答名智齿

    徐之才(公元492-572年),字士茂,丹阳(今江苏镇江)人,北齐医学家。《北齐书·徐之才传》详载了他的生平事迹。他出身于世医家庭,父徐雄以医术著称江南。徐之才自幼聪明睿智,才思敏捷,5岁诵《孝经》,8岁略通义旨,13岁考入太学,悉心钻研《周易》,讨论时,他的发言识见超群,令人惊叹称他“此神童也”。后入仕途,历官侍中、州刺史、尚书左仆射乃至尚书令等职。 徐之才医术十分高明,据记载他“既博闻多识,由是于方术尤妙”。他经常为北齐皇帝及上层士大夫治病...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医家
  • 民间中医的发展

    民间中医的发展

    在农村边远地区,我国至少有15万名民间中医,他们长期处在有用、有益却“非法”的状态。《执业医师法》像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制约着民间中医的发展,让民间中医不得不“无证行医”。 浙江温州著名民间中医潘德孚。虽然他医术高超,却一直没有取得最低的执业助理中医师资格。根据《执业医师法》规定,他的诊所生前已被依法取缔。 1 民间中医传承“断档” 保护和改善民间中医的生存环境,比挖掘、整理...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