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习中医的第一点就是苦背,第二个就是善问,第三个就是多读,第四个就是多写。
我的学习是继承老师的经验,当时我是一个学徒,按照老师的教导来,老师对我很严格,我们每看一个病必须去观察是否有效,老师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用温阳法治疗心衰取得了很好疗效。
我继承了老师的学术经验,运用于临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我在临床中治疗中风以后引起的坏疽,就是现在的动脉硬化闭塞症引起的坏疽,命名叫老年脱疽,在辨证分类与治疗当中分为:阳虚血瘀型,运用温经散寒、益气化瘀法来治疗;热毒型,运用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法来治疗;阴阳俱虚型,运用益气温阳、补阴活络法来治疗。
中医学的精华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异病同治,即运用一个方剂治疗临床中的多种证和病,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临床而阐发,把一个方剂运用到多种疾病。我当时在《中医杂志》上发表了mifang.fuwenhao.com《茯苓四逆汤临床运用经验》,《上海中医药杂志》上发表了《附子汤的临床辨证新用》,《云南中医杂志》上发表了《桂枝芍药知母汤的临床运用》,《赤脚医生》上发表了《肾气丸的临床运用》,《上海中医药杂志》上发表了《抵当汤的临床辨证新用》,《浙江中医杂志》上发表了《桃花汤的辨证应用》,《河南中医杂志》上发表了《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临床辨证运用》等学木论文。
在临床中症见四肢厥冷,大汗淋漓,面白唇淡,呼吸微弱,声音低微,舌淡苔白,脉微欲绝之危证,必回阳救逆,以挽命于顷刻。我的老师在临床中常用茯苓30克、附片15克、干姜12克、党参15克、炙甘草12克、桂枝30克(茯苓四逆汤)。
再一个就是同病异治,就是在一个病中用不同的方法来治疗。临床总结《治疗脱疽的经验体会》发表在《中医杂志》上。《中医辨证治疗34例脱疽临床疗效观察》和《治疗静脉血栓形成44例的临床体会》发表在《中医杂志》。
在临床中不断总结方子,如脑卒中方、延年增寿方、大动脉炎方、冠心病方、胃康宁方、宣肺利胃方、降脂利胆方等。
当今的中医界流派纷呈,各有千秋,涌现出大批名医大家,每位都身怀绝技,饱经临床,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里传承、创新、发展,丰富着祖国的中医药宝库。他们是中医药事业前进的中坚力量。我也要虚心向他们学习。
中医同其他事业一样,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步的,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汲取别人的特长,不断探索、互相弥补,才能得以发展。历代名医大家都是胸怀济世救人大志,视野广阔,善于总结前人经验,虚心向同仁学习,博采众长,升华医德,提高医术。(唐祖宣)
相关文章
- 2024-03-07小寒节气时令勤御寒
- 2024-03-07中医退热 无发热汗已止
- 2024-03-07老中医田淑霄治杂病
- 2024-03-07中医养生 适合国人
- 2024-03-07向古人学呼吸
- 2024-03-07养生之道 正如煮一锅腊八粥
- 2024-03-07“雾笼全国”上焦如雾
- 2024-03-07严重口苦 泡脚拍打大腿
- 2024-03-07平衡养生
- 2024-03-07阳虚者食核桃红枣露 补肾阳养气血
最近发表
- 治疗咳嗽,哮喘,肺炎的精品中药秘方
- 成为VIP用户,免费查看本站99.99%秘方!
- 亲测过敏性鼻炎的中药方
- 尖锐湿疣和尿道口尖锐湿疣和各类尖锐湿疣的治疗小偏方配方,防复发性极高!亲测防复发!!
- 痛风的中医中药降尿酸配方,亲测,绝对有用!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来自于中医国药大师!!
- 内补黄芪汤治疗溃疡脓水出多,或过服败毒之剂,致气虚血弱,发热无寐,或兼盗汗内热,或不生肌。内补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防己黄芪汤治疗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防己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痛泻要方治疗补脾泻肝。主治肝旺脾虚,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痛泻要方秘方制作方法。
- 参术补脾汤治疗疟疾。参术补脾汤秘方制作方法。
- 人参胡桃汤治疗补虚定喘。主治喘促日久,肺肾两虚。人参胡桃汤秘方制作方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