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 第178页
-
学好中医 首先要对中医感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要学好中医,首先要对中医感兴趣。笔者学习中医十余年,对中医的学习之所以始终有着浓厚的兴趣,原因就是边学边用,而临床实践也不断地激发了笔者对中医的热爱之情。 儿童年代,笔者看见一位老人倒地晕过去了,懂中医的外公按压这位老人的人中穴、内关穴,那位老人很快就苏醒过来了。由此,笔者对中医产生了兴趣。参军上医校后,教中医的老师给患多年支气管炎的母亲开了十几剂汤药处方,结果母亲服用后病好了,这让笔者对中医的疗效产生了信心。2002年,出身西医的笔者开始学起中医来。在学习期间,家父患了脑血栓...
-
国医大师李士懋从痰瘀论治现代疑难杂病
•现代疑难杂病多符合中医痰邪黏滞胶结、缠绵难愈的特点。李士懋提出,治痰不可拘泥于肺、脾、肾三脏,而当从五脏全面考虑,辨证治疗,并贵在加减。 •现代疑难杂病亦多符合中医瘀血特点,李士懋在临床上治疗瘀血证推崇仲景和王清任逐瘀诸方,并强调应用活血化瘀法必须辨证论治,切不可一味活血。 •现代疑难杂病临床最为多见的是痰瘀互结证,较单纯的痰证或瘀证更加缠绵难愈,故治当缓图,应善于守方,既攻逐邪气,又不伤损正气,方为王道之法。 近年来,因自然环境的污染、饮食结构的改变、...
-
缓解农村缺中医的燃眉之急
笔者书柜里收藏着一本15年前由原卫生部崔月犁老部长亲自签名赠送给笔者的书,名曰《中医沉思录》,是由崔月犁主编、中医古籍出版社于1997年8月出版的。书中汇集了李瑞环、崔月犁、吕炳奎、诸国本等老领导及方药中、邓铁涛、董建华等老中医专家研究中医药问题的文章。这些文章虽然是15年前写的,但至今重读起来仍备感珍贵,很多观点仍切中当前中医药工作中的弊端,感触颇多。 书中第一篇文章是当时的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为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医名药名厂丛书》写的序。李瑞环主席在文中充分肯定了中医药的地位和重要作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