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 第164页

医 第164页

  • 小夹板不敌钢板 中医不敌西医

    小夹板不敌钢板 中医不敌西医

      中医不是万能的,不能包治百病。但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没有中医的参与,却是万万不能的。相对西医来说,中医费用低廉,可以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效益。   “最美妈妈”吴菊萍救助高楼坠落女童,左臂尺骨被砸成多段粉碎性骨折。她不希望手臂上留有难以弥合的伤痕,在浙江省富阳市中医骨伤医院用张氏骨伤疗法手法复位,杉树皮做的小夹板固定,治愈后手臂功能恢复达到95%。可以说,“吴菊萍的康复是中医的巨大成功。”   在临床上,小夹板不敌钢板,中医不敌西医,已经成为一个...

  •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看病难、看病贵”不仅是中国问题,也是全球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生活方式转变引起的疾病谱改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国在有限资源条件下,要满足13亿人的医疗保健需求,必须走出一条中国式道路。   ●中医药学虽然古老,但其理念并不落后,符合先进医学的发展方向。现代生命科学所遇到的诸多困难和挑战,将从中医药学中找到解决的思路和方法。我国实行“中西医并重,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基本方针,是“中国式办法”的基本特征。   ●近十多年来,我...

  • 经行嗜睡中医详解

    经行嗜睡中医详解

      许多女性在月经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表现,有一部分女性在经期会表现出嗜睡。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妇科侯莉莉主任介绍,经行嗜睡多由脾虚湿困、气血不足、或肾精亏损所致,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   由脾虚湿因引起的经行嗜睡   多数形体肥胖,常伴浮肿,动则气喘,食欲欠佳,胃脘满闷,白带量多,质黏而稠。经行之际精神疲惫,头重如裹,四肢沉重,困倦嗜睡。舌苔白腻,脉象濡缓。   由气血不足引起的经行嗜睡   多见于身体虚弱的妇女,表现为少气懒言,倦怠乏力,头晕作眩,心悸不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经行之际昏昏欲睡...

  • 回族割礼与中医治未病理念

    回族割礼与中医治未病理念

      回族有个生活礼俗:男孩子到12岁,要举行割礼,即割包皮。因为伊斯兰教规定男孩到12岁就要承担宗教义务,履行“天命”、“逊奈”的宗教功课。这种手术通常都有专门的宗教人员施行,采用最简单的冰冻麻醉法。尽管手术不免粗糙,但可预防由包茎和包皮过长导致的一些疾病。   割礼,回族俗称“逊乃提”即“圣行”,也叫成丁礼,指穆斯林男孩割掉阴茎包皮的仪式。据传,古代先知易卜拉欣曾奉安拉之命,要求其后裔所有男子都必须履行割礼。阿...

  • 辨证思维诊治疾病 阐释补充了中医整体观理论

    辨证思维诊治疾病 阐释补充了中医整体观理论

      温振英,女,1928年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二届首都国医名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温振英传承工作室导师,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温振英名医传承工作站”导师。擅长运用“整体医疗模式”治疗哮喘、湿疹、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抽动障碍及小儿多动症等。   整体观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治疗上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首都医科...

  • 刘纯一套中医预防疾病的养生十大要诀

    刘纯一套中医预防疾病的养生十大要诀

    刘纯是中医历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刘完素的九世孙,明朝太医,他历经60多年的实践,落实“治未病”的理论,总结出一套预防疾病的养生十大要诀,他在《短命条辨》里说:“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夫正气衰者有三:过饱,气恼,不劳。故尔养生者以十条克之。”他健康高寿,享年126岁。他的养生之道值得借鉴。 “晨起胃气最弱,故尔饮凉水以激胃气,此为养生第一。” 就是说,人刚睡醒的时候胃气最弱,还不...

  • 中医诞生于中国 延续千年不灭

    中医诞生于中国 延续千年不灭

    @仝小林北京 按照中医原创性思维有可能开辟新的治疗途径,是因为中医的很多治法,其实是自然现象的抽提,上升到了哲学高度。但是,既然是自然现象,既然有效,就一定有科学内涵。只要找到了恰当的科学研究的方法、手段,就有可能揭示其治病原理,既为现代科学所认同,又走出与现代医学不同的路。 @选择中医__董洪涛 有人说:中医用故事说话,西医用数据说话,谁是文学?谁是科学?——我倒觉得若能医文俱佳更好。古代的中医往往亦擅长文章,读其医案,欣赏其文,想见其时其人的风采,实在是羡慕地紧。...

  • 自学中医走出去 追医梦

    自学中医走出去 追医梦

    一位博士的追医梦 张天翼37岁,中国科学院博士、大学老师,生物学专业出身的他一直从事中药研究工作,在工作中,他发现中医药的神奇疗效,激起他学习中医的浓厚兴趣。 在张天翼看来,中医药是门经验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如果有机会进入临床,即便没有学历学位证,他仍愿意尝试学中医。 想跨入非医攻博的门槛并非易事,经历两次考试张天翼均败北,这让这位生物学博士感到些许无奈。 但梦想还要继续追逐,张天翼说,“希望对非医攻博学生,入门条件不要太苛刻,出门条件要...

  • 中医用相反相畏药配伍成方者比比皆是

    中医用相反相畏药配伍成方者比比皆是

      从古至今,“十八反”、“十九畏”几已成“定论”,中药从业人员必背,药房调剂人员有权限制医生使用或拒绝发药,患者也因此多有质疑。   然而,遍览中医医籍,用相反相畏药配伍成方者比比皆是,尤其是当代,临床运用越来越普遍。于是,这个问题就成为医、药、患者三方间一个常常发生的矛盾。似有必要从临床实践的角度,从医药两方面进一步论证,以求得共识。   从源头而论,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七情”配伍关系的记载,后世历代...

  • 优秀的医学家 傅青主

    优秀的医学家 傅青主

      傅青主,名傅山,山西太原人,是明清之际思想家、书法家,更是一名优秀的医学家。他在内科、妇科、儿科等都有很高的造诣,著有《傅氏女科》、《青囊秘诀》等医学著作,流传至今,造福于人。   傅青主有一个同乡混迹京城,忽然一天,患了头痛病,疼痛剧烈,找了好多医生,未能奏效。听说太医院有一号称国手的医生,能断人生死,屡试不爽。这个同乡急忙赶往求救。国手给他把了脉,沉吟良久说:“你这病还有一个月的时间,速回老家料理后事吧,再迟就晚了。”同乡闻听此言,一下子像霜打的茄子没了精神,人家是国手,诊的...

  • 中医煎药服务中心

    中医煎药服务中心

      到大医院看病拿方,等待饮片调剂和代煎的时间成本令人焦躁;诊所药店提供的代煎药服务也常在质量安全方面带来疑虑……这些烦心事对杭州市民来说已不成问题。   患者看完中医开好方,只管回家等待,自有邮政专车将袋装中药汤液送上门,上午开方下午送药,下午开方第二天上午送药。质量安全上无须担忧,汤液均由当地专业煎药中心煎煮包装,这些煎药中心都由大型中药饮片厂商兴办,所用药材道地性也足可信赖。   将医院、诊所、药店,与煎药服务中心、邮政服务网络相联结,靠的是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也来自...

  • 《中医痹病学研究丛书》读后

    《中医痹病学研究丛书》读后

    中医药临床重点学科的建设,既需要提高临床水平,也需要提高学术水平。由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健教授领衔、10余名风湿病学专家主编的《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痹病学研究丛书》,日前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丛书重点突出临床实用性、科学性和中医药优势,着力体现新安医家治痹经验的挖掘、总结及应用,颇具地域特色;是一套全面反映风湿病古今学术观点和当今中医诊疗最新进展的大型学术丛书,更可作为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学术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 分册各成体系 《风湿病新安医学探源》:揭示新安医...

  • 祖国医学四诊之一的脉诊

    祖国医学四诊之一的脉诊

      余有志于斯文经年矣!文章之标题亦为数年之前所拟,奈何提笔竟不知从何处写起,遂搁笔以待。近日,偶观一脉诊图,图中老者鹤发童颜、髭须飘然;长辫结于脑后、正襟坐于案前,俨然一副清朝名医装扮。然,其右手捋其髭须,左手无名、中、食指依次切于妇人之寸、关、尺,切脉之布指谬矣!吾观及此处,不禁哑然!霎时,数年前之思涌上心头,特提笔补著前文以叙之。   遥想学医之初,闲暇时分侍诊于兰州名医丁立钧处,丁师诊治之余授之诊脉之道,今言犹在耳!人身骨度同身分寸,鱼际至尺泽是为一尺二寸,掌后高骨之隆起即今日解剖学所谓桡骨茎突是也...

  • 医疗气功是祖国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医疗气功是祖国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医疗气功最初流传于民间,在其创始人刘贵珍带领下从民间走向了官方。我国现行的“气功”一词,就是刘贵珍在对气功疗法的研究和实践、整理过程中,将通过姿势、呼吸、心神的调练来培育人体元气的锻炼方法称作“气功”,名称才得以统一的。   ●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是原卫生部唯一批准的公立医疗气功机构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唯一指定的医学气功教育基地,其在中国医疗气功史上创造了三项“中国之最”:一是规模全国最大,二是开展气功医疗全国...

  • 中医院预约夏季膏方

    中医院预约夏季膏方

    在浙江省东阳市,此时已有很多人陆续前往东阳市中医院预约夏季膏方,其中,不少是曾吃过 “冬令膏方”者,他们实实在在尝到了膏方的好处,既能补虚,又能疗疾,于是想在夏天再吃一料,好好调理下。该院每年都要组织名老中医、知名专家开设夏令补膏门诊,今年也一样,因其适应症广、效果好,受到欢迎。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营养和食疗分会委员、东阳市名中医、东阳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卢巧英主任中医师介绍说,前些年,人们比较熟知的是冬令进补,而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保健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人们在冬令进...

  • 中医家传亦称祖传

    中医家传亦称祖传

      家传亦称祖传,遍及各行业。就医学而言,中西医界莫不如是。高校教育和传承代替不了“家传”,是不争的事实。   中西方家传典范的启示   毋庸置疑,医学最原始的传承方式,就是“子承父业”。我国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秉承其父、祖衣钵,完成了被西方称为“东方医学巨著”的《本草纲目》,以及中医典坟之作《濒湖脉学》等,成为千古名医。   中医如此,西方亦如是:希波克拉底的父亲是位医生,其祖父是被称为医神的阿斯克雷庇亚斯。直系血亲传承,让希...

  • 清宫泻法医案

    清宫泻法医案

      泻下法是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的理论立法,属于中医学八法之一。泻下法具有通大便,荡积滞,泻实热,攻逐水饮、寒积、虫积、瘀血等作用,可治疗里实证, 实邪内闭,阴阳气血失调。   通过对清宫医案的整理不难发现,宫廷御医善用下法,重视“祛邪有助于安正”的祛邪除病思想。大量脉案中体现了邪去而元气自复的认识。但他们并非只注重祛邪,亦多倡导养正可以祛邪,准确把握两者的辨证关系,处方用药疗效显著。   重视脏腑表里...

    养生秘方 2024-03-07 9 0 医案
  • 中外专家深入探讨中医药抗御病毒

    中外专家深入探讨中医药抗御病毒

    从中世纪的黑死病,到1918至1919年的大流感,再到艾滋病、非典、埃博拉病毒攻击人类,甚至死亡。对付病毒,是消灭还是与之共存?或是达至一种平衡?3月27日,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以“病毒与人类”为主题的分论坛,中外专家展开激烈辨论。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中国办公室首席代表叶雷是本次分论坛的主持人,他认为病毒和人类的相关性要在科学的角度之外从临床医学的角度去探讨。病毒对人类的作用应该有一种平衡点,才能让病毒不会变得大规模为害并在可控之内。同时,人类的...

  • 最好的综合性中医药工具书

    最好的综合性中医药工具书

    《中药大辞典》、《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华本草》,是目前最好的综合性中医药工具书。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前辈们为完成这些学术工程,立下了不朽功勋。 聊起《中药大辞典》的编纂,不得不提我国著名中医文献家、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员吴贻谷。就在该校成立60周年前夕,他离世了。渊博的知识,巨大的贡献,在学校建校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淡泊的生活,高尚的人品,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思念。 记者虽未见过他,但在建国后高等中医教育的历史长河中了解了他。吴贻谷是第一套中医药教材《中医学概论》和《中药学概论》以及第一部中药学巨著《中药大辞典...

  • 中药仅仅是中医的一部分 中医不是只有喝汤药

    中药仅仅是中医的一部分 中医不是只有喝汤药

    @选择中医__董洪涛 中医不是只有喝汤药。中医的内涵很广,包括养生、防病以及治已病。《内经》首重养生,次及治未病,再及治已病。中医既有神农至伊尹至仲景一脉相传的汤药学派,亦有《灵枢》所倡导的针灸学派。后世衍伸了许多养生、防病及治病的方法,如气功、按跷、拔罐、刮痧、拉筋、运动等,都可算是中医的组成部分。 气功有意守丹田之说,认为有培元固本之效。何处是丹田?一般来说,多以脐下气海或关元为丹田。王正龙先生提出:丹田在自身皮囊之内,也就是说全身无处不是丹田。其理源自《内经》,“存精于肝,存精于心,藏精于...

  • 中医治疗大法是什么?

    中医治疗大法是什么?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此话原意是说诊断的时候,调医者之呼吸,诊病人之脉候,以正常人的呼吸去衡量病人的情况。即诊断是把健康人作为标准,来衡量病人的脉气与脉象,以正常为镜子,照出反常来。   笔者由此想到治疗,是否也能与“常以不病调病人”这句话联系起来呢?   这句话在笔者脑海中盘旋既久,突然发现,它作为治疗的大法,应该比在诊断中意义更大。   在和同行交流中,经常会提到...

  • 新式中医养生广场舞

    新式中医养生广场舞

    “第一式,吐纳乾坤;第二式,调和阴阳……”时下,在吉林省长春市的各个社区,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开始跳起新式广场舞。这套舞名为“中医十八式养生广场舞”,由长春中医药大学师生历时半年创编而成。 中医十八式融合了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等动作,具有养生保健功效。前六式是对中医理论的一种阐释,内固精神,外示安逸。后十二式则取自华佗的“五禽戏”,这是中国民间流传最广、流传时间最长的健身方式。 今年2月,&ldqu...

  • 吐血 中医从脉辨治要点

    吐血 中医从脉辨治要点

      吐血,指血从口中出,无声无咳,可因郁怒、伤酒、饮食劳倦等发生,从脉辨治要点如下。   脉见洪象 肺胃积热   此类脉见沉洪或洪水,或洪数,多伴口臭便秘、口干咽燥,见此脉象多从肺胃积热论治。此乃平素过食辛辣煎炸肥甘之品,或嗜酒过度,或外伤暑热,积热成火,蓄于肺胃,腑气不通,血气俱热,血随气上而呕血。治宜清泄肺胃、凉血止血,方用三黄泻心汤、凉膈散、竹叶石膏汤加减,药用黄芩、黄连、大黄、竹叶、生石膏、丹皮、知母、生地、白芍、连翘、栀子。   脉见弦象 肝经郁火   此类患者脉常见沉弦有力或弦数或弦...

  • 实用的中医香疗方法

    实用的中医香疗方法

    在热播电视剧《活色生香》里讲述了晚清至民国两大香业家族制香人的儿女情长和家国爱恨,不少观众通过观剧对贯穿剧情主线的神秘香疗也颇感好奇,其实,这是中医古代的芳香疗法。 中国香的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紫(柴)”、“燎”、“香”、“鬯”(芳香酒)等字的记载。周代已有佩带香囊、沐浴兰汤的习俗。到了汉代,名医华佗就曾用麝香、丁香、百部等药物制成香囊,悬挂在居室内,用来预防肺部疾病。隋唐时盛行于皇宫,杨...

  • 中医药(含民族医药)健康发展规划

    中医药(含民族医药)健康发展规划

    中医药(含民族医药)强调整体把握健康状态,注重个体化,突出治未病,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方式灵活,养生保健作用突出,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健康服务资源。中医药健康服务是运用中医药理念、方法、技术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活动,主要包括中医药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服务,涉及健康养老、中医药文化、健康旅游等相关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是全面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全民健康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

  • 几近湮没了中医的精华

    几近湮没了中医的精华

      现在的中医界有几个特点:看后世方书的多,读经典的少;用时方的多,懂经方的少;以方(药)套病的多,会辨证的少;开大方的多,开小方的少;热衷于西医的多,笃信中医的少;普及西医的多,宣传中医的少;学风浮躁的多,潜心钻研的少。这几多几少的特点,几近湮没了中医的精华,模糊了中医的特色,制约了中医的疗效,使中医看似兴盛,实则衰落。   目前,有些医生开方不见法度,废医存药,别说用经方了,真正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来开时方的也不多见了。会辨证开“方”的不多,而套症状开“药&rdquo...

    养生秘方 2024-03-07 10 0 中医
  • 李茂如人生实录:大医垂范

    李茂如人生实录:大医垂范

    当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组织编撰的《大医垂范——李茂如人生实录》的书稿摆在我们桌面的时候,我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14个年头了。 我的父亲李茂如,15岁之前都在家乡平定的小山村中学习、成长。1932年刚刚16岁的他,便离开家乡踏上进京求学的征程。他精力最为旺盛、思维最为活跃的十一年在北京渡过,这11年的医药缘分,不仅奠定了父亲一生的学问基础,而且深深地埋下了父亲对其学术故地的眷恋之情。此后将近一个甲子的时光,他均在山西生活。父亲一生经历了难以想象的千般磨砺,既有创业路上的艰难险...

  • 传统中医的独立性 国家中医药法是好法

    传统中医的独立性 国家中医药法是好法

    @黄老斯人 据闻,国外及港澳台有规定,当地注册执业的中医师,只能按传统中医方式诊疗,不能使用西医仪器检查,不能处方西药。这种明确界定中医西医两种医疗体系的做法,客观上保护了传统中医的独立性。国内推行所谓“中西医结合”,中医院的中医生多数实际上成了西医生,人们分不清谁是真中医,选择中医落了空。 @赵进喜大夫 国家中医药法是好法,如传统中药制剂配制与传统中医服务备案制等,是其亮点,但如何打破各利益集团的干扰,尤其基层管理部门的不合理限制,让政府的好法...

  • 坚守“中医学”正名表明

    坚守“中医学”正名表明

      ●自西方医学传入中国,逐渐确立了在中国医学界的主流地位后,中医学被冠名为“传统医学”,使以西方科学标准作为唯一的“普世”性标准对中医进行质疑、改造的行为合理、合法化,促使中医迷失主体,放弃自主发展。同时,“传统医学”的称谓还会淡化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的事实,不利于我国在国际上表明对中医学所属权的立场。   ●中医学种种“先进”的特质及在现代诊疗中的实践优势充分表明,中医并非输在技术竞争的战场上,而是输在意...

  • 中医按摩手法 搓法 摩法

    中医按摩手法 搓法 摩法

      中医按摩手法有很多种,如搓法、揉法、摩法等等。无论何种按法,按压方向必须垂直于治疗部位,用力由轻至重,手法的着力部要紧贴体表,不能移动。下面具体说说搓法和摩法。   搓法用双手的掌面夹住身体的一定部位,相对用力作快速搓揉的同时上下往返的方法称为搓法。该手法操作时患者肢体放松,医者用双手掌面夹持住肢体的治疗部位,然后相对用力,作方向相反的快速搓揉、搓转或搓摩运动,并同时作上下往返移动。动作灵活,不滞涩。搓动要快速均匀,移动要缓慢。一般以四肢部、协助部最为常用。搓法刺激量中等,具有行气活血、疏经通络的作用。...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