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 第133页
-
更年期情绪障碍病因 经典中医名方
经典名方是中医药伟大宝库中的精华,是历代名医大家的经验总结。逍遥散作为千古相传的经典名方,在妇科临床中广泛应用,在治疗更年期情绪障碍方面疗效确切。对逍遥散科学内涵的研究揭示,将为其在临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更年期情绪障碍现状 更年期情绪障碍:指发生于女性更年期的临床非特异性心理异常症候群,以心情压抑、悲伤、焦虑、强迫观念及躯体化等为主要特征,尤以抑郁最多见,发生率达30%~40%,中医属于更年期情志病范畴。据数据统计,绝经过渡期早期,28%~47%的女性报告出现抑郁症状,这一时期抑郁症状增加的...
-
中医反复咳嗽治案 温病未已又感风寒案 咳嗽未解又发热案
反复咳嗽案 王某,男,9岁,自2023年7月21日至8月2日,先后2次发热,第1次伴有突发的双目凝视不动、呼之不应的失神表现,被诊断为高热抽搐,第2次则伴有犬吠样咳嗽,被诊断为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经治疗后很快热退症消,余无不适。8月7日早上家属诉患儿2天前又开始咳嗽,并逐渐加重,无痰,不发烧,晨起鼻塞,余无不适。处方:连翘15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枳壳10g,葛根10g,赤芍10g,柴胡15g,生甘草6g,杏仁10g,麻黄3g,石膏30g,百部10g,藿香10g,大黄3g,黄芩3g。嘱先...
-
咽喉炎引火归原是医治虚阳浮越的办法
刘某,女,42岁,2011年6月10初诊。诉咽部不适,痛苦半年有余,经确诊为缓慢咽喉炎。服中西药多种,罔效。每遇劳累则咽痛加重,咽中有痰难咯,口干喜冷饮,午后低热,常并发口腔溃疡,大便溏薄,小便黄短。现症见:咽部焮红,舌质红,中心光剥,苔薄黄,脉细数。曾服大剂量养阴清热解毒之品,也曾有好转,但停药则转甚。此阴虚为本,虚火上炎为标。《内经》云:“奇之不去则偶之,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本证阴虚阳浮,治当以养阴为先,反佐以引火归原。 处方:生地30g,元参24g,...
-
中医气血理论辨证治疗慢性心衰
慢性心衰是多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急性心血管事件治疗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不断升高,尽管随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其治疗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心衰的发病率、病死率仍然很高。岐黄学者林谦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师从北京市国医名师廖家桢教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在总结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气血学说理论,提出慢性心衰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辨证治疗慢性心衰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病因病机 心气虚是...
-
元代以前中医脑病医案研究浅论
医案是医师临床思维活动与医疗实践活动的记录。从古至今,岐黄之术传承不息,医案与其他形式的医著共同呈现了中医发展的轨迹,承载了中医仁术的精神。医案生动地反映了民生需要、临床疗效、辨证思维,向来为医林所重视,医案中往往理法方药具备,示人以圆机活法。研读医案如同与医家共诊切磋,对于后之学者开拓临证思路、提高辨治能力颇有裨益。笔者在前期中医脑病医案研究的过程中,对元代以前的中医脑病医案形成了一些粗浅的认识,现总结如下。 1 元代以前中医脑病医案的筛选 医案之作由来已久,殷墟甲骨文中载有某疾愈或不愈,《周礼&m...
-
过敏性结膜炎预防和调护 中医认识与治疗
专家简介 宋剑涛,主任医师,中医眼科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眼表科主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常务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 结膜是眼睑内、眼球白色部分表面覆盖的一层薄膜,起到保护眼球的作用。很多人发生眼痒,甚至奇痒难忍时,会用手使劲揉搓眼睛,揉搓后不但眼痒不止,反而眼痒加重,眼睛红肿甚至眼睑皮肤破损,这是什么原因呢?通常这样的症状是过敏性结膜炎惹的祸。...
-
治牙痛 中医辨证止痛处方
牙痛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科疾病。其发病率高,发作时异常痛苦,给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中医学理论认为,牙痛一症,当责之阳明实热和肾阴虚,虚火上炎两端。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的经脉分别入于上、下齿中。大肠、胃腑积热或风邪外袭经络,郁于阳明而化火,火邪循经上炎即可发为牙痛;齿为骨之余,骨又为肾所主,所以肝肾之阴不足,相火妄动,虚火上炎亦可发为牙痛。江苏省扬州市名中医、仪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张恩树认为,阳明有余与少阴不足是相互联系的。正如清代医家张秉成《成方便读》所言:“夫人之真阴充足,水...
-
产后抑郁 中医治则清利湿热方药
产后抑郁 患者某,女,35岁,2018年5月14日初诊。6年前患产后抑郁症,经心理治疗、规律服用抗抑郁、抗焦虑药物近4年后症状好转,已停用药物近1年。近期因计划二胎,情绪不稳定。 2012年剖宫产一女,产后月经量多如崩,日浸透10片卫生巾,后服中药调理经量至正常。2018年3月孕2月自然流产,阴道流血1个月,经服用中药10剂血止。月经后期,5/28~42,量色可,大量血块,无明显经行不适。现症:咽部异物感明显,难以咯出,常觉胸闷气短,眠差、多梦,常从梦中惊醒,醒后有强烈恐慌感。平素情绪低落,性急...
-
中医急性胆囊炎案 肠梗阻术后再梗阻案 胆道蛔虫症案
全国名中医周天寒是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医教学及临床工作,临床融中西医理于一炉,善于因病施治,选药组方,独出新意,尤能化裁古方,折衷至当,因而屡起沉疴,深受患者及同道好评。组方以药味精简,组方缜密,法度严谨,方证浑然一体,疗效可靠为特点。笔者有幸跟随周天寒学习,现整理其治疗急腹症临床医案三则,以飨同道。 医案一:急性胆囊炎案 蔡某某,女,42岁,1975年4月16日初诊。素有上腹部疼痛史,多在夜间发作,劳累或吃油腻食物诱发。曾多次诊断为“胆囊炎、胆石症”...
-
治冠心病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特点
提高临床疗效是中医永恒的主题,病证结合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鉴于此,我们以冠心病为切入点,通过整合中西医量化指标,形成病证结合诊断标准,并进行了临床应用实践的研究。相信病证结合只要按照标准规范指导治疗,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特点,就一定能够体现科学循证,提升临床疗效。 病证结合的内涵和特征 冠心病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2019年全球卫生估计报告》指出冠心病所致死亡人数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16%,我国2019年冠心病现患人数约1100万,并处于持续上升阶段,造成...
-
肺结节的中医认识浅析
肺结节多为直径≤30 mm, 呈单个或多发的,密度较高的,类圆形或不规则的肺部阴影[1],包括单个结节(孤立性病灶)、多发结节(两个及以上),微小结节(直径<5 mm)、小结节(直径5~10 mm)[2]。在影像学中,孤立性肺结节具有系统性和原因不明的特点,可分为实性结节与亚实性结节,其中亚实性结节又可分为部分实性结节、磨玻璃结节[1]。肺结节与环境污染、空气污染的职业暴露,吸烟,不良生活习惯等有关。随着体检筛查及胸部CT检查的推广,现代化检测技术的提高,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被检查出肺结节疾病,肺结节发病率...
-
疟疾“打摆子”简易中医疗法
疟疾俗名“打摆子”,四季都有,但夏秋两季较多。多因 蚊子咬人后引起发病。以寒战、发高烧、出汗、发作有一定 时间为特征。有一天发作一次的,有二天发作一次的,也有 二天才发作一次的。发作时有的寒重热轻,也有的热重寒 轻。时间长了,往往面色发黄,左胁下出现硬块。根据体质 不同,有实证、虚证二种。 实证 怕冷发热有一定的时候,胸胁胀闷, 口干或不 干,心烦不安,干呕或呕吐痰涎,有汗(或少汗),脉多弦, 舌苔薄黄。 口子久丁,可能出现肚子服、胁下有硬块等症 状。治疗初起售:和解, 日久宜截疟。...
-
中医药膏验方治疥疮
疥疮常伴有夜间阵发性剧烈瘙痒,皮损主要为红色丘疹、丘疱疹、小水疱、隧道、结节。疥疮结节常见于阴茎、阴囊、小腹等处,水疱常见于指缝,隧道为疥疮的特异性皮损,长约0.5mm,微微隆起,稍弯曲呈淡灰色或皮色,在隧道末端有个针头大的灰白色或微红的小点,为疥虫隐藏的地方。 组方:硫黄500克,雄黄、川椒各125克,蛇床子、大枫子(去壳)、木鳖子(去壳)、樟脑、苦参各60克,猪板油500克。 制法:川椒、蛇床子、苦参、大枫子、木鳖子分别烘干,共研细末过120目筛;硫黄、雄黄共研末过筛,与上药拌匀;将猪板油锅内加热煎油,去渣取...
-
水肿的原因 老中医治水肿病
石冠卿,全国名老中医。石老治学严谨,医术精湛,临床擅治内科疑难杂病,对水肿病的诊治,有独到经硷。兹举石老治疗水肿验案3例,介绍如下。 一、下肢水肿(神经静脉炎)。某男, 62岁,患神经静脉炎1年余,因鼻出血用大量止血药后出现左下肢严重肿胀,曾屡用利水剂治疗无效。今仍左腿肿大,皮色光亮,脚板无知觉,因过度肿胀而行动艰难,伴头部左侧胀闷,舌苔薄白,脉沉涩,属少阳瘀血凝滞之水肿。处方:柴胡、生地、当归各15克,黄芩、半夏、赤芍、桃仁、红花、防己各10克,三七3克,甘草6克,生姜5片,大枣3枚。二诊:上方用20余天,下肢...
-
食管炎的中医治疗
食管炎的中医治疗(湿热型)方 处方:滑石10克,黄芩、茵陈各12克,栀子、藿香、连翘、石菖蒲、白豆蔻、薄荷、射干各8克,砂仁、黄连、通草各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化浊。用于治疗食管炎,中医辨证属湿热型。症见吞咽不利,胸膈胀闷或疼痛,口苦吞酸,纳差,呃逆,发热困倦,小便短赤,或大便溏泻,舌淡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或滑数。 食管炎的中医治疗(热盛型)方 处方:黄连、大黄各4克,栀子、杏仁、桃仁、芒硝各8克,炙甘草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气泻火。用...
-
中医开窍疗法除病痛
我国中老年偏头痛患者近年来大幅增加,发病率已高达5%,此病易反复发作,很难彻底治愈。我国著名国医大师朱良春发明用生硫黄、川芎、葱根汁调成软膏塞入鼻腔,治疗偏头痛效果很好。上海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孙明瑜博士认为,用药物塞鼻治偏头痛,是中医典型的开窍疗法。开窍疗法对中老年人眩晕、前列腺炎、干眼症等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孙明瑜博士时了解到,中医认为人有九窍,即两眼、两耳、两鼻孔、口、前阴尿道和后阴肛门。九窍通过气、血、津液、经络与人体内部五脏六腑紧密联系。将药物以不同方法放置于九窍内,使其开窍并发挥药效,可治疗多种老年性疾病。...
-
全国名老中医治甲状腺结节经验
金国梁,全国名老中医,教授,乃我 国著名中医学家、国医大师何任的学术 继承人,从医30余年,擅长中医内科及 肿瘤病的治疗,尤对甲状腺疾病的治疗 有较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心得。本期介 绍金老运用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甲状腺 结节的经验介绍于下,以飨读者。 甲状腺结节,属中医学瘿病范畴,并与瘰疬等病关系密切,是临床常见病。金老认为,该病病因在于先天禀赋不足或水土不服、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病机则是脏腑功能失调,痰凝、气滞、血瘀交阻,搏结于颈前,病程日久,在颈部聚结成块,触之碍手,甚则视之有形。现代医学认为,该病多由甲状腺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