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 第132页
-
治疗痴呆健忘病 中医方药探源
韩冠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痴呆经验 痴呆是以获得性认知损害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表现为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等多方面受损。痴呆的类型多样,分为阿尔茨海默病、路易体痴呆、额颞叶变性、血管性痴呆及混合性痴呆等。其中阿尔茨海默病为最常见的类型,占痴呆的50%~70%[1]。痴呆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目前为止,西医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故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来控制延缓病情极其重要。中医治疗痴呆有一定的优势,可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平衡人体气血阴阳,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
-
腺样体切除术后复发 中医综合治疗功效佳
2019年4月14日下午,我正在出诊,手机突然响了,接通后,一位男士急切地询问:“听朋友说您擅长治疗腺样体肥大,我侄子去年做了腺样体肥大的手术,但是今年又犯了!孩子鼻子堵得睡不了觉,经常憋醒。您现在出诊吗?可以去找您看病么?” 大约过了1个小时,一位满面愁容的妈妈带着一个漂亮的小男孩来看病了。妈妈详细地讲述了孩子的病情和治疗经过。 2018年4月,孩子做了腺样体和扁桃体的切除术。切除后的一年内,孩子睡觉不打呼噜了,睡眠质量明显改善,体重增长了10斤,身高增加了7厘米。但是...
-
中医抗疫麻杏石甘汤 配伍精妙整体调节
入冬以来呼吸系统疾病高发,临床中医师反馈本轮流感、支原体肺炎的证型特点多为麻杏石甘汤的适用证。麻杏石甘汤是中医治疗外感杂病绕不开的经典名方,它立起沉疴的疗效神奇而广泛、治法高明且普适。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它的历史源流、机理效用及其体现出的中医智慧。 配伍精妙整体调节 麻杏石甘汤又名“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源自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那时医家多不知病情传变之理,常失治误诊,染疫死亡率很高。患者往往发病急骤,在高热咳喘中绝望等死。张仲景诊断,患者基本都会怕冷是因受寒邪侵袭,...
-
孙光荣辨治新冠重症医案解析
春节前,一位96岁高龄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经多种途径、多种药物治疗未见效果,且出现病危之象,于2023年1月14日上午以电话形式向笔者的老师、国医大师孙光荣求助。患者家属详述情况后,孙老应邀为其远程视频诊疗。 患者为高龄体态,肤色无光,呈昏睡状,印堂暗红,呼吸迫促,舌质紫暗、少津、中有裂纹,苔黄。家属代诉其十天来低热不退、无汗、身酸痛、胸闷、乏力、不能下床,大便干结、稍有咳嗽、少痰、睡眠不佳、食纳明显减少,2天前开始出现意识模糊。该患者尚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 西医诊断为新冠肺炎危重...
-
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治则治法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进行性以两肺间质纤维化伴蜂窝状改变为特征的疾病,其确诊后中位生存期约为2.8年,其五年生存率低于50%。目前西医治疗缺少特异性药物,传统的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类药物只能对10%~30%的患者有效,并且长期服用激素可引起一系列的副作用(如骨质疏松、糖尿病等)。全国名中医刘亚娴系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参考历代中医文献并结合长期临床实践,对IPF的治疗提出思路,兹简述如下。 病因病机 IPF临床表现可见短气、动则尤甚,呈进行性加重;或见单纯干咳;或见...
-
新冠病毒感染的中医证治研究
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截至2022年11月,全球确诊患者已逾6亿,死亡超过600万人。奥密克戎变异株因其强大的免疫逃逸能力,成为主要流行毒株,其亚型BA.2、BA.4/BA.5和BQ.1在全球肆虐多轮,确诊病例激增之势,远超之前其他变异株。 在感染高峰期,北京几乎所有医院的发热门诊和急诊都“一床难求”。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的新冠病毒感染专门病区,近几周来,笔者每天可从新冠病毒感染者中筛查出肺炎患者近20例,亲见危重症患者和死亡病例在不断...
-
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之我见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防治体系的建立 亚急性甲状腺炎 (subacute thyroiditis, SAT) 又称病毒性甲状腺炎、巨细胞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等[1]。SAT患者起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常出现病毒性咽炎、腮腺炎、麻疹等病毒感染症状, 但与病毒感染确定证据尚未找到[2]。另外有研究表明SAT发病与HLA-Bw35相关, 提示对病毒的易感染性具有一定遗传因素。该病多在春季发病, 且具有一定流行性[3]。本病约占甲状腺疾病的5%, 以40~50岁女性多见[4]。近年来, 随着生...
-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经验整理治疗大法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道功能障碍性疾病,是由于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和反流物对食道黏膜的攻击所致,早期以食道黏膜的损伤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形成糜烂和溃疡,甚至造成癌变。笔者有幸跟师江苏省扬州市名中医、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张恩树,现将其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整理如下。 病发胃失和降、浊邪上逆 其临床症状表现多样,以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为典型症状,部分患者伴有食管以外的表现,如声音嘶哑、咳嗽哮喘、胸闷气短等,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食管位于咽与胃之间,质柔而薄,古称&ldq...
-
近视眼用驻景方加减 中医综合防治
专家简介 尹连荣,主任医师,眼科博士,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屈光手术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眼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常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医师协会眼科专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 平行光线经过眼屈光系统的屈折作用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的玻璃体腔内称为近视。600度以上的近视为高度近视。随着近视发病率增加、低龄化趋势加重,高度近视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近视防控及高度近视的矫治已...
-
治疗慢性副鼻窦炎中医方剂
笔者行医近30年来,总结了一些治疗慢性副鼻窦炎中医方剂,疗效较为理想,介绍如下。 方一 金银花30g, 野菊花20g,蒲公英20g,紫花地丁20g,白芷15g, 布包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温服。本方主要用于热毒内侵所致慢性副鼻窦炎。 方二 薏苡仁50~100g,辛夷花15g,野菊花20g,白芷15g,薄荷18g,甘草6g,布包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温服。本方主要用于风热阻窍所致慢性副鼻窦炎。 方三 薏苡仁80g,猪苓10g,白豆蔻10g(后下),野菊花20g,白术12g,大腹皮10g,...
-
外感病证的治疗经验 中医论治外感疾病
外感病证是由于外邪袭表、外邪入里和外邪留恋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外感病证因病邪性质不同,脏腑受损及证候特征也存在差异。《脾胃论》曰:“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其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国医大师李振华以脾胃为轴,论治外感疾病。本文总结其外感病的治疗经验,具体如下。 风寒感冒 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塞声重,喷嚏,肢体酸痛,口不渴,小便清长,咳嗽,吐白痰,舌质淡红,脉象浮紧。治法:辛温解表,清热和胃。组方:桂枝8g,白芍、葛根各15g,川芎、前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