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甲状腺炎

甲状腺炎

  • 主治桥本氏甲状腺炎 唐汉钧扶正清瘿汤

    主治桥本氏甲状腺炎 唐汉钧扶正清瘿汤

    唐汉钧扶正清瘿汤 组方:黄芪3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姜半夏9克,苏梗15克,浙贝15克,婆婆针15克,黄芩12克,元参12克,板蓝根15克,鹿含草30克。 功用:疏肝健脾,化痰清热。 主治:桥本氏甲状腺炎。症见颈瘿肿胀不适,咽中似有物阻者。可伴有神疲乏力、咽干、咽痛、咽痰等症。脉濡,苔薄或腻,舌胖大,边有齿痕。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毫升,分2次服用。 此方为唐老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所得,其实桥本氏甲状腺炎在古代文献并无记载,在近代方对此疾病有所认识,从临...

  • 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之我见

    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之我见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防治体系的建立 亚急性甲状腺炎 (subacute thyroiditis, SAT) 又称病毒性甲状腺炎、巨细胞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等[1]。SAT患者起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常出现病毒性咽炎、腮腺炎、麻疹等病毒感染症状, 但与病毒感染确定证据尚未找到[2]。另外有研究表明SAT发病与HLA-Bw35相关, 提示对病毒的易感染性具有一定遗传因素。该病多在春季发病, 且具有一定流行性[3]。本病约占甲状腺疾病的5%, 以40~50岁女性多见[4]。近年来, 随着生...

  • 主治桥本氏甲状腺炎 扶正清瘿汤

    主治桥本氏甲状腺炎 扶正清瘿汤

    唐汉钧,男,1938年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防治协作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疮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6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工作50余载,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擅长治疗疮疡、乳腺病、甲状腺病、外科杂症等中医外科疾病,对桥本氏甲状腺炎治疗有独特心得。 组方:黄芪3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姜半夏9克,苏梗15克,...

  • 软坚散结 廖志军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方

    软坚散结 廖志军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方

    名医治甲状腺炎(瘀痰互结)方 处方:茯苓、赤芍、防己、陈皮各12克,桃仁、当归、法半夏、山慈菇各8克,夏枯草、川芎各10克,二棱、红花、木香各6克,莪术5克,甘草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行气化痰,活血化瘀。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耳状腺炎中期,中医辨证属经络阻滞,瘀痰互结型。症见甲状腺肿大如马蹄、质地坚韧如橡皮、可伴有疼痛且部位固定。有时疼痛可向下颌角或颈部放射,胸闷心慌,易劳累,喜太息,舌苔薄白腻,脉滑或涩。 创方者:廖志军 名医治甲状腺炎(脾肾阳虚)方 处方:熟地20克,夏枯...

  • 亚急性甲状腺炎 毛小红辨证治疗方

    亚急性甲状腺炎 毛小红辨证治疗方

    福建名医治亚急性甲状腺炎(风热邪毒)型 处方:青蒿、茯苓、浙贝母、黄芩各12克,紫草 10克,连翘、玄参、草河车、延胡索、香附、半夏、陈皮各9克,瓜蒌、金银花、夏枯草各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通络止痛。用于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辨证属外感风热,邪毒壅滞型。此型表现多为恶寒发热,头痛咽痛或周身肌肉酸痛,颈部瘿肿疼痛,伴心悸多汗,心烦不眠,大便不畅,舌边尖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浮数或弦滑。 创方者:毛小红 福建名医治亚急性甲状腺炎(肝火痰瘀)型 处方:柴胡、白芍、茯苓、白术、丹皮...

  • 甲状腺炎(秘方数:2)

    甲状腺炎(秘方数:2)

    甲状腺炎为甲状腺组织发生变性、坏死、渗出、增生等炎症病理改变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病症。按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本节主要阐述较常见的亚急性和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急性非化脓性甲状腺炎、病毒性甲状腺炎等,系由病毒或病毒产生变态反应引起的甲状腺炎症。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又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炎有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化、实质性萎缩,嗜酸性变。此二型甲状腺炎以女性为多,中年发病率高。亚急性甲状腺炎起病多为急性,其临床症状先有畏寒、发热、头痛、咽喉疼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少数有神经紧张、...

  • 甲状腺炎的饮食调治

    甲状腺炎的饮食调治

    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学习紧张,生存压力大,加上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临床上发现患甲状腺炎的患者越来越多。 甲状腺炎是指病毒、细菌、辐射、自身免疚等因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出现变性、渗出、坏死、增生等改变的一种疾病,可分为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慢性侵袭性纤维性甲状腺炎、.无痛性甲状腺炎六种,但前二种为多见,并容易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治疗困难。本病在中医学属“瘿病”范畴。 治疗甲状腺炎,如在使用中西药物的同时,配合以下饮食治疗,效果更佳。 一...

  • 亚急性甲状腺炎“亚甲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亚甲炎”

    1个多月前,40岁的张女士在一次感冒后颈部就出现间歇性疼痛,严重时耳根、下巴、前胸等都会感到隐隐的疼痛,她一直以为感冒没有痊愈,就去医院就诊。医生对其进行了体格检查,发现她甲状腺轻度肿大,且有明显压痛,确诊是因病毒感染引起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 近年来,亚甲炎的发病有增多的趋势,多见于20~50岁的成年人,以中年女性多见。颈部疼痛经常是亚甲炎发病的首发症状,一般轻者仅有颈部不适,压之有痛感;重者颈部疼痛难忍,向下颔、耳后、颈后或双肩部放射。 亚甲炎大多仅持续数周,可自行缓解...

  • 桥本甲状腺炎证治规律探讨

    桥本甲状腺炎证治规律探讨

    桥本甲状腺炎 (Hashimoto thyroiditis, HT) , 又 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 , 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 ALT) 的最常见类型。 由日本外科医师桥 本策 (Hashimoto Hakaru) 于1912年首先报告而得名。 据国内外报告, 本病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5-10倍, 好 发于30-50岁 [1] , 且本病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2] , 随着桥本甲状腺炎合并不孕、...

  • 张兰从肝论治亚急性甲状腺炎

    张兰从肝论治亚急性甲状腺炎

    张兰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张兰从事内分泌疾病的临床与科研30余年,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有着独特的见解,笔者有幸侍诊,现将其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经验介绍如下。 病因病机 亚急性甲状腺炎(SAT)属中医瘿病、瘿瘤、瘿痈等范畴。张兰认为该病多由于情志不遂,肝气郁滞化火,加之素体虚弱,受外感风热之毒侵袭,痰气瘀壅结颈前所致,加之局部气血不通而出现疼痛。该病病位虽在甲状腺,但从中医角度看病位应属肝,因颈部为肝经循行位置...

  • 中医既病防变思想在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中的应用

    中医既病防变思想在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中的应用

    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由日本学者Hashimoto首次提出,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其发病率为1%~2%,男女比例可达1∶5~1∶10,中青年女性是HT的高发人群[1]。HT以血清中存在高滴度的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为主要特征,多数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正常,部分患者可发展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甚至甲状腺癌[2]。中医无HT的病名记载,根据HT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于中医“瘿病”范畴。本文...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