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 第93页
-
中药迅速消除足跟痛
足跟痛多见于中老年人,属中医骨痹范畴。病因多与年老肾亏劳损、外伤和感受寒湿有关。以足跟肿胀疼痛、局部压痛、行走困难为特征。中药治疗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及时缓解疼痛,迅速消除症状。 内服法以活血补肾、通络定痛为法。药用熟地、鸡血藤各30克,当归、牛膝、地龙、丹参(后入)各15克,透骨草、威灵仙、木瓜各12克,皂角刺、穿山甲(先煎)、三七末(冲服)各9克。每天1剂,水煎3次,兑酒少许,分3次服。15天为1疗程,直至局部体征及伴随症状消失。治疗期间,应加强足部防寒保暖,减少活动,避免负重。妇女月经期及孕妇禁...
-
外阴瘙痒 中药熏洗
外阴瘙痒症是多种外阴阴道疾患及某些全身性疾病的一种局部症状,是妇科常见病。常见的阴道炎有非特异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及阴道嗜血杆菌阴道炎。西医采取抗感染等综合疗法,疗程长,不良反应较大,不易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笔者采用中医熏洗治疗外阴瘙痒症患者8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取苦参、蛇床子、地肤子各30克,黄柏、苍耳子各 20克,白鲜皮、苍术、龙胆草、土茯苓、百部各15克,川椒10克。上述药物用凉水浸泡l小时后用文火煎20分钟,第一煎取药液800毫升,用纱布过滤...
-
宫内合并宫角妊娠腹腔镜术后中药保胎1例
近几年,随着生活环境改变,工作压力增大,不孕症患者逐渐增多。经过促排卵或行辅助生殖技术后,妊娠率提高,同时宫内合并宫外妊娠发生率亦逐年上升。宫内合并宫外妊娠(heterotopy pregnancy,HP)是指两个或是多个胚胎在生殖系内的不同部位同时发育,其中至少一个属于宫内正常妊娠,其余者为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宫内合并异位妊娠在自然受孕状态下极罕见,但随着促排卵药物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的广泛应用,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发生率明显增高,可达1%~2.9%。其中宫内妊...
-
经行腹痛,痛经,方药,温经汤加减
李某 女 25岁 湖南常德 职员 主诉:经行腹痛五年 首诊:2013年5月10日。患者于5年前经期贪凉饮冷后出现经行腹痛,经前感觉小腹不适,行经期及饮冷后少腹疼痛,伴恶心,心悸,腰痛,白带多色白。肌肤紫斑淤块,色暗红。近2月来上述症状加重,经期腹痛难忍,不能正常上班。现症见:月经第一天量少,色暗红,夹淤块,少腹冷痛,腰部坠胀,恶心、心慌气短,腹胀拒按,脉沉缓,舌质淡红,苔薄白。 诊断:痛经 气滞血瘀 寒凝胞宫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暖宫 方药:温经汤加减 处方:当归12g 川芎10g 白芍15g 香附...
-
痛经中药处方 治经行腹痛6年
痛经 刘某, 女, 38 岁, 2016 年 2 月 22 日来诊。患者经行腹痛 6 年, 同房出血一次。LMP: 2016 年 2 月 14 日, 痛经( + ) , 血块( + ) , 经行浮肿, 腰酸, 舌质红, 舌苔微 黄, 脉弦滑。既往盆腔内异症, 2009 年 5 月因痛经, 行 腹腔镜盆腔粘连松解术 + 左卵巢囊肿剔除术。辅助检 查: 2015 年 12 月 2 日查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Thin- prep cytologic test, TCT) 提示: 轻度炎症。2015 年 11 月 30...
-
中药增液汤加味予以治疗阴道干涩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容易出现气血不足,肤失濡养的症状,特别是患过某些耗气动血的疾病,阴津亏损,更容易生风生燥,自觉外阴皮肤瘙痒,阴道有干涩感。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妇科朱副主任建议用中药增液汤加味予以治疗,以滋阴养血,宁心安神。 增液汤加味,方用玄参20g,麦冬15g,生地15g,怀山药30g,当归15g,仙茅12g,淫羊藿12g,炙甘草12g,太子参30g,山萸肉20g,熟地20g。患者如有内热症状,可加黄柏、知母退其虚热。方中诸药合用,可使气血调和,冲任、脏腑得养,可改善女性阴道干涩、外阴瘙痒的症状。...
-
中药湿热敷治疗中重度周期性乳痛症的临床观察
乳痛症泛指以单侧或双侧乳腺组织疼痛为表 现,发病机理不相同,疗效各异的一组疾病 [1 ] 。 目前中、重度乳痛症因超出正常不适的范围,严 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目前关于乳痛症的病因病机尚不明确,西医主要 应用达那唑、三苯氧胺、溴隐亭、月见草油、碘 制剂等治疗,但是不良反应明显。笔者以中药湿 热敷疗法治疗中、重度周期性乳痛症,观察临床 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11 月—2016 年2 月就诊于首都医 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乳...
-
月经不调给予中药验方加减治疗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观察 月经不调是妇科临床常见病, 患者出现月经量过多、月经量过少或月经周期不规律等。本研究选取80例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患者, 分别给予不同治疗方案, 旨在进一步研究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患者应用逍遥散加减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平遥县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80例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观察组年龄20~39岁, 平均...
-
妇女阴吹症 药粥妙治
有的妇女,阴道经常有气排出,状如放屁,自己无法控制,严重时簌簌有声,连续不断,这就是中医所谓的阴吹。患者常因羞于启齿而隐忍不去就诊,常因延误诊治导致患者精神抑郁,心烦意乱,使病情越来越重。对于阴吹患者,可根据其伴发的症状,分为气虚、肠燥、肝郁3种类型,采用药粥辨证调冶,一般7~10天 即可见效。 气虚型 阴吹时断时续,时轻时重,伴神疲倦怠,气短乏力,面色萎缩无华。此乃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运行无力,腑气不循常道,别走旁窍而致阴吹。可用参芪大枣粥调治:黄芪30克,党参20 克,升麻10克,大枣10 枚,小米1...
-
中药喷涂治宫颈炎
慢性宫颈炎是子宫颈部的慢性糜烂性或增殖性炎症,多由急性宫颈炎转化而来,也可无明显急性期表现。中医外治此病有很好的疗效,笔者用中药外治单纯型宫颈糜烂和颗粒型宫颈糜烂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一、单纯型宫颈糜烂取蛇床子30克,白矾20克,五倍子15克,黄柏、冰片各3克,儿茶2克。上药研成细粉,将药粉喷涂于清洁后的糜烂面上,每周3次,7天一疗程(经期停用)。 二、颗粒型宫颈糜烂取枯矾20克,铅丹、乳香、没药各6克,冰片2克,硼砂、白及各10克。将上药研成细粉,喷涂于清洁后的糜烂面处。每周2次。腐去即止。 福建龙岩张国...
-
马志坚采用中医方药治类风湿
马志坚是山西省一位民间中医,从医近二十载,一直从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疑难病症。他在辨证运用经方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中药药理学、免疫学相关知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用药方面独树一帜。笔者将其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进行总结,供读者参考。 中医认为类风湿属于“痹证”的范畴,人体正气不足时,风寒湿等外邪侵袭,导致经脉闭阻、气血运行不畅,关节疼痛。近年来,随着西医病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多数学者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据此,马志坚常采用的方药如下:...
-
下肢痛的中医药防治
下肢痛伴局部急性肿胀:一般多见于急性蜂窝组织炎,是疏松结缔组织弥漫性化脓性炎症,可向周围组织扩散。若出现界限清楚的片状红疹,则可能是丹毒。治宜清热解毒,活血通络,药用消毒饮: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败酱草30克,大青叶20克,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菊花15克,黄柏15克,生地黄20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丹参30克,虎杖20克,夏枯草20克,黄芩15克,甘草6克,水煎服。中成药可选黄柏丸、鱼腥草丸口服。 下肢痛伴动脉搏动消失:可能为急性动脉栓塞,严重的会引起下肢缺血性坏死,应及时到医院血管外科...
-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中药验方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腰腿痛”范畴。多由局部气血瘀滞,复感风寒湿邪,使病缠绵难愈。临床可分为血瘀型、寒湿型、肾虚型三个证型。本文提供几则行之有效的中药验方,供患者选用。 1.乌梢蛇12克,蜈蚣10克,全蝎5克,细辛6克。共研极细末后,分成8包,首日上、下午各服一包,继之每日一包。一周为一疗程。此方具有搜风通络、除痹止痛之功效,适用于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证见腰腿部疼痛,痛有定处,活动不利。 2.生川乌、生草乌各30克,桂枝15克。共为细末,炒至变黄色,加少量白酒,将上药共分5等份...
-
自制药物护膝
有些老人,天气稍微一转凉,膝关节就总感觉凉飕飕的。中医认为,这是阳虚所致,可以自制艾叶桂枝护膝来缓解。 艾叶30克,桂枝25克,研成粗末,混匀备用。用四片密致的棉布裁剪成护膝的形状,然后在其中两片棉布上铺一层薄薄的棉花,均匀撒上药末,上面分别再覆盖一层薄棉花,最后分别盖上另外一层棉布,用缝纫机先缝住边,再纵横缝纫护膝,使得药物保持原位,不致堆积。将做好的护膝每日绑在膝关节上,睡时取下。 护膝中艾叶性温,味苦、辛,可温经络、逐寒湿、止痛。桂枝性温,味辛、甘,人心、肺、膀胱经,可温通经脉、通阳化气。此护膝适合体质虚...
-
冬季风湿性关节炎药酒方
五加皮酒用五加皮50克,当归50克,牛膝50克,高梁白酒100克。将五加皮、当归、牛膝洗净后晾干,装入罐中,倒入白酒,加盖密封,浸泡7天后即可。日服1~2次,每次30~50毫升。此酒功效散风除湿,适应一切风湿痹证。 薏苡仁酒 薏苡仁60克,白酒500克。将薏苡仁洗净、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放入酒罐中后,再将白酒倒入罐中,盖好,浸泡7天即可。日服1~2次,每次30~50毫升;此酒具有祛风湿,健脾胃的。适应于寒湿所致的周身关节疼痛,沉重,下肢浮肿,大便不实,小便不利等症。 白花蛇酒...
-
水族治风湿病药酒验方
水族人民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善于使用药酒治疗风湿病。在用药上多选用鲜药捶烂或切片,加酒浸泡,这些药酒大多具有较好祛风利湿、通利筋骨、止痛消肿功效。下面就介绍几种治风湿疼痛的药酒验方,供读者参考使用: 1.鲜茜草(四轮草)90~120克,泡白酒500毫升,密封10天,即可使用,睡前服10毫升。亦可用药酒外擦患处,但切莫擦破皮肤。 2.三角枫全草3根,切碎,加酒500毫升,泡后即日可服,每曰2~3次,每次10毫升。 3.石萝藤30克,黑乌鸦胆1 个,泡酒500毫升,每日早晚各服15~30毫升。 4.见血飞、黑骨藤...
-
中药离子导入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由于膝关节软骨变性、骨质增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疾患,又称为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本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关节肿胀,膝盖酸软、绞锁,关节功能障碍等,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来临正逐渐成为社区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自主活动能力,甚者导致关节功能丧失。 麻黄细辛附子汤为《伤寒论》中治疗少阴病的主要方剂之一,由麻黄二两、细辛二两、炮附子一枚组成。原文中虽未明言该方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但方药机理确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机理颇为合拍:临床上该病患者常诉双膝...
-
儿童颈椎病中药熏蒸治
儿童颈椎病并不是因颈椎骨、韧带、关节囊和椎间盘 等组织的损害、退化而导致椎管或椎间孔的变性、狭窄,刺激压迫颈部脊髓所致,而是因为长期的不良姿势所导致颈椎及其附件的病症。其症状有颈肩疼痛、头痛、眩晕、假性近视、脑部供血不足和胃肠不适等。笔者2008年,1月~2010年 2月采取中药熏蒸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中药熏蒸:取伸筋草、赤芍、独活、川芎、丹参、桂枝、一枝蒿各30克,乳香20克,生川乌头15克,防风25克。放人熏蒸锅内浸泡30分钟,然后煎煮至水温80℃,嘱患儿将头颈部对着熏蒸孔进行熏蒸(勿烫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