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 第94页

药 第94页

  • 痛风辨证中医药治疗

    痛风辨证中医药治疗

    痛风的病因是由于过食肥甘,酗酒、过劳、紧张或感受风寒湿热等邪致气血凝滞,痰瘀痹阻,骨节经气不通而发病。 多发于中年以上人群。辩证分型为风湿热邪,风寒湿痹,痰浊瘀血痼,脾肾阳虚。 1.风湿热痹症状:足趾关节红肿热痛,或游走痛,或有发热、汗出、烦热、咽痛;舌红苔薄,脉弦数。治则:祛风清热,化湿通痹。 可用方药:四妙散加味,苍术9 克,黄柏12克,牛膝12 克,薏苡仁30克,海桐皮12克,桑枝30克,威灵仙12克,金银花藤15 克,茜草20克,秦艽10 克,随症加减。痛风见关节红肿热痛甚者,加生地15克,赤芍15克,地...

  • 骨质增生中药敷治

    骨质增生中药敷治

    骨质增生为中老年常见病,常常疼痛难忍,导致行动困难,且顽固难除,令患者本就体弱的身体带来极大的痛苦。下面介绍一则民间有效的中药外敷经验方,效果甚佳。 方法:取川芎500克,山柰100克,陈醋 (或白醋、醋精均可)500克,将川芎、山柰两味药混合一起打成粉末备用。每次取药粉约 50克,用少许醋调和,揉搓成面团状,再用透气性好的纱布包裹两层,做成药布包,放在锅里蒸约5~6分钟,取出将药团摊开,趁热 (以皮肤能耐受为度)敷于骨质增生处,纱布包扎固定,外面可再垫上一层塑料,以防药水渗出污染衣裤。敷2个小时后解开,让敷处透...

  • 足部骨质增生用中药和米醋泡脚

    足部骨质增生用中药和米醋泡脚

      有些中老年人常感到足跟痛,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足跟一着地就钻心痛,大多数是因为足底部长有骨刺,医学上叫骨质增生。足底部长骨刺,是由于足底部骨关节长期疲劳受到挤压、不恰当行走或跑跳受伤等原因引起的,它给人的行动和生活带来不便。   足部骨质增生用中药和米醋泡脚是一个不错的治疗方法,其处方如下:   威灵仙15克,川芎15克,小米醋300毫升。将威灵仙、川芎捣碎后与米醋一起放入锅内,加入清水1000毫升,熬煮5~10分钟后,倒入盆内泡洗足部骨刺患处(水热度自己掌握,防止烫伤),每日1~2次,10天为1个疗程。威...

  • 四昧中药:可治“腰突"

    四昧中药:可治“腰突"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舒通经脉往往是治疗疼痛疾病的关键。根据中药归经理论和炮制方法结合民间的天灸疗法,将四味中药制成“天灸通脉散”用来治疗腰椎间盘突症,可以实现药物外敷而诱发循经感传。 方法:取独活、牛膝、没药、鸡血藤各100克,辣椒200克,用。75%酒精 1000毫升,共同浸泡3天后拣出辣椒,晒干后研碎为粉备用。用时将药粉敷于患者腰部,患者会感觉到热力逐渐透入,热力沿着患侧经络逐渐下移,达于足底。当经络畅通,则病邪祛除,临床症状则消失。 病例: 1.患者,...

  • 治疗颈椎病药枕配方小汇

    治疗颈椎病药枕配方小汇

    1.通草300克,白芷100 克,红花100克,菊花200 克,佩兰100克,川芎100 克,桂枝60克,厚朴100克,石菖蒲80克。将这些药混合并加工使之软、硬适度,制成药物枕头。此外,对于颈椎病的不同症状,可相应加减药物。如颈项酸困、不适,可加苍术60克,稀莶草100克;头晕、鼻塞,可加葛根60克,辛荑花60克;肢体麻木,可加麻黄50克,桑枝100克,防风100克,羌活100克。对.颈部生理曲线序列不齐、变直或反屈,轻度骨质增生、软组织紧张引起的症状,可枕于颈部,仰卧,以加强疗效。 2.防风、羌活、威...

  • 跌打损伤 药膳食补方助康复

    跌打损伤 药膳食补方助康复

      跌打损伤患者可用药膳食补方助康复。杜仲鸡爪、补血益气汤都适用于患处没有红肿热,但活动不利、身体乏力、隐隐作痛等中后期症状的跌打损伤患者。   杜仲鸡爪   材料:杜仲5钱、下肢受伤用鸡爪10支、上肢受伤用鸡翅10支。   做法:先把鸡爪、鸡翅氽烫后加入药材及水用大火煮沸,转小火煮半个钟头,加入适量酱油、米酒调味即成。   功效:杜仲强壮筋骨、鸡肉益气养血、鸡爪或鸡翅有韧带和胶质等。   补血益气汤   材料:当归3钱、川芎3钱、黄芪3钱、党参3钱、续断3钱、杜仲3钱、尾椎骨或排骨数块...

  • 调养类风湿关节炎药膳方

    调养类风湿关节炎药膳方

    临床实践中观察发现,类风湿一般在每年10月至第二年3月的发病率较之当年4~6月要高出2倍多。这是由于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关节及关节刷围血管、神经功能不全,寒冷可使血流速度减慢,血管舒张迟缓,皮肤温度上升也缓慢,湿度增加,又遇气温下降,关节内的滑液黏度增高,加大关节运动阻力,从而使关节疾病症状加重。在药膳方面可选用下列各方进行调养。 一、防己桑枝煨母鸡 原料:防己 12克,桑枝30克,赤小豆60克,薏苡 仁90克,老母鸡1只,生姜20克,盐、 葱花各适量。 制作:将全部材料洗净,老母鸡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将药装...

  • 喝药粥缓解足跟痛

    喝药粥缓解足跟痛

    足跟痛常见于中老年人。中医认为,此病与素体亏虚以及感受外邪有关。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则筋骨不健,跟骨疼痛,也可由于外邪侵袭导致局部疼痛发作,当以补益肝肾,强健筋骨,防止外邪侵袭为治。治疗可通过中医辨证分型,根据不同的证型选用不同的药粥治疗。 风邪侵袭型 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行走不利,行走则疼痛加剧,或伴畏风、舌淡苔薄白等。治疗应祛风通络,可选用生姜萝卜粥:大米50克、生姜3 片、萝卜50克(切小块)、蜂蜜 30毫升。大米先熬粥,快熟时加入萝卜块,待熟时加入生姜片,再煮一二沸,关火后加入蜂蜜调匀即可。分2次当...

  • 中药外敷治疗褥疮

    中药外敷治疗褥疮

    褥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住院病人褥疮的发生率为5.1%— 32.1%,中药外敷治疗褥疮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三黄药酒外敷 取黄连 10克,黄柏20克,金银花20 克,连翘20克,生大黄20克,桃仁20克,红花20克,75%的酒精500克,浸泡1周,滤取药液,静置过夜,取上清液装罐备用。方法:先洗净患处,后将药液温热至38— 41t为宜,将敷料(3~4层纱布) 浸透,拧至不滴水后,敷于患处,3—5分钟更换1次,每次敷 20-30分钟,每日3-4次,直至愈合。方...

  • 有没有化“骨刺”良药

    有没有化“骨刺”良药

      病例1:65岁女性,膝髋重度骨关节炎骨质增生,一直门诊中药针灸治疗,几次和老人交流,此病保守治疗只可缓解症状延缓关节退变进程,一日门诊复查X片后老人询问:我女儿同事介绍有种药吃了能把“骨刺”消掉,我吃了二三个月了,可报告上怎么还说有骨质增生呢?我回答:“骨刺”就是骨头的赘生物,也是骨头,如果某药可以化“骨刺”,那骨头也会被同时融化了!   病例2:17岁小伙子,2年前摔伤,拍X片膝关节磕掉一小软骨片,一位“专家&rdqu...

  • 足底跖腱膜炎 中药外洗方

    足底跖腱膜炎 中药外洗方

      病例:王婧(化名),女,38岁,中学老师,近一年反复右足跟下疼痛,久站和行走后频发,休息后减轻,患者怀疑跟骨长了骨刺,来医院就诊,经临床查体,压痛点局限于跖腱膜附着处,影像学检查未见跟骨骨质增生(骨刺),诊断为足底跖腱膜炎。   足跟痛很常见,多为久站和长时间走路人群好发,如王靖这样的教师、IT行业、走路健身的中老年人、理发师等,此外少数严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也会出现。大多数人认为,足跟痛是足底长了“骨刺”,其实不然,足跟疼痛并不完全都由于跟骨长“骨刺”所致...

  • 辨因选药治腰痛

    辨因选药治腰痛

    腰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病因不同,疼痛不同,选药有别,只有对症选药治疗才更有效。 腰肌劳损:表现为夜间睡觉痛,晨起痛,这类疼痛多见于中老年人,疼痛部位集中在劳损的肌肉,特点是睡觉久了会痛,或者早晨起床前后会很痛,走路或按摩后疼痛会缓解,此类型的患者可以选用桂附地黄丸,每次1丸,每日2次,合用独活寄生丸,每次1丸,每日2次。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常合并腿痛,这类病人平躺在硬板床休息后,往往疼痛会减轻,晨起时疼痛往往不明显,此类患者可以选用腰痛宁,每次5粒,每日1次;根痛平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 骨质疏松腰痛:...

  • 伏案颈痛药敷可治

    伏案颈痛药敷可治

    很多长期伏案工作的人都会觉得脖子周围酸胀、冷痛。笔者临床用特制的中药包进行热敷,也非常有效。这种中药包不仅能起到疏通经络、还能起到驱寒除湿的作用,对颈椎僵硬、酸痛效果特别好。最重要的是,这种中药包可以自制,常使用能极大缓解颈椎不适和疼痛,并且没有副作用。此外,它不仅可以在按摩前使用,平时坐着看电视、用电脑时,也都可以使用。 制作方法很简单,准备艾叶、石菖蒲、生姜各120克,木瓜、老鹳草、透骨草、伸筋草、羌活、独活各20克,再加少量盐一起缝人纱袋中,用微波炉加热后热敷15—20分钟即可。 广西贺州 蔡志强...

  • 软组织挫伤 中药散巧治

    软组织挫伤 中药散巧治

    笔者临床用中药散外治软组织挫伤,取得一定疗 效,现介绍如下。 方法:取天花粉、白芷各100克,姜黄、大黄各 200克。将上述药物一起研成细粉,装入瓶中密封保 存。将适量的此药用白酒、醋或香油调成膏状,涂敷在 患处,可每天敷药3-4次,直至病愈为止。 上海市 刘德军 点评:在此方中,天花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 瘀、消肿排脓的功效。白芷具有燥湿止痒、消肿排脓的 功效。姜黄具有活血行气、通络止痛的功效,是治疗外 伤的常用药。大黄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活血祛 瘀、清泻湿热的功效。将这四种药物联合起来...

  • 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 中药熏洗疗法

    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 中药熏洗疗法

      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又称骨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等,俗称骨刺。该病中老年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体胖者症状尤为明显,属中医学“痹证”范畴。中老年人肝肾不足,受风寒湿邪侵袭,脉络不通,以致疼痛重着,行动不便。笔者以祛风散寒、温经通络、活血化瘀、补益肝肾为治则,选用能经皮肤吸收,又能对骨刺起治疗作用的药物,采用中药熏洗疗法,通过增加药物吸收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等,达到明显治疗效果。   基本方:伸筋草30克,透骨草30克,木瓜30克,鸡血藤30克,威灵仙20克,海桐皮20克,五加皮20...

  • 中药外洗治关节炎

    中药外洗治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系多种原因引起的膝骨关节非炎症性退行性变,及关节边缘骨赘形成。临床以膝骨关节疼痛、肿胀畸形、功能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中医外治法对此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笔者运用自拟外洗方治疗取得满意疗效,并且安全,依从性好,现介绍如下。 处方:海桐皮、伸筋草、透骨草各30克,桑枝、桂枝、姜黄、虎杖各15克,丝瓜络、松节、路路通各10克。加水煎汤,趁烫时利用其蒸汽熏患处,待其温度适宜后洗患处,辅以按摩,每天1—2次,疗程6周。 四川德阳 张春明 点评:方中海枫皮、透骨草、伸筋草、丝瓜络具有舒筋通络、通...

  • 风湿病 中医药浴方

    风湿病 中医药浴方

    对于风湿病,中医有一个药浴方,取苍术30克、透骨草30克、桂枝10克,加水适量,煎煮至沸,去渣取汁,用此汁液体泡疼痛的地方。 如果疼痛部位泡起来不方便,可用毛巾蘸取药汁,敷在疼痛处。对缓解风湿病均有疗效。...

  • 肋软骨炎中药内服外熨治疗

    肋软骨炎中药内服外熨治疗

    肋软骨炎是发生在肋软骨部位的一种无菌性炎症,局部肿大疼痛,用中药内服外熨治疗,疗效较好。 取柴胡、枳实各10克,赤芍、丹参、瓜蒌皮各15克,郁金、延胡索、白芍各12克,炮山甲、红花、甘草各8克,蒲公英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药渣再以小火炒热,加食醋50克拌匀,乘热布包温熨患部。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狄俊虹献方...

  • 瘀肿中药外洗方

    瘀肿中药外洗方

    药物组成:黄柏50克,金银花30克,鸡血藤50克,紫花地丁草30克,千年健30克,红花10克,川芎20克,土鳖虫20克。水煎2次,混匀,温敷患病部位,分3次使用,1日1剂。 若瘀肿导致疼痛明显的加延胡索30克,赤芍20克,地榆20克。若开放性伤口导致的瘀肿,在伤口愈合后用此方也会使瘀肿、瘀斑消退更快。...

  • 老药治褥疮有良效

    老药治褥疮有良效

    特约专家、广西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药师 陈文贵 褥疮,系指人体局部组织由于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发生障碍,不能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的营养,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形成溃疡和坏死,多见于体质虚弱,长期卧床的病人。根据局部组织损伤的程度,可将褥疮分为I度(瘀血红润期)、Ⅱ度(炎性浸润期)和Ⅲ度 (溃疡期)。临床上常用碘酒或碘伏、新洁尔灭等消毒防腐剂治疗褥疮。现介绍一些原不用于治疗褥疮,却对褥疮有良效的老药,供患者选择使用。 一、利福平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主要用于结核病的治疗。其用于Ⅱ度褥疮的治疗方法...

  • “腰突”术后中药熏蒸

    “腰突”术后中药熏蒸

    经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需进行必要的临床康复治疗才能获得最佳疗效。2006年2月至 2007年1月,笔者用中药局部熏蒸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病人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待病人术后原有症状完全消失或缓解后,行中药局部薰蒸治疗。 药物组成:海桐皮、透骨草、伸筋草、乳香、没药各6克,当归尾5克,三棱、莪术、川椒、地龙各10克,艾叶15克,红花、威灵仙、甘草、防风、白芷各3克,自然· 铜20克。 将上药加水600—1000毫升,泡30~50分钟,缓慢加热至药液沸腾,然后用慢火...

  • 老寒腿的药浴痊愈法

    老寒腿的药浴痊愈法

      家父有“老寒腿”,天一冷,腿就酸、麻、胀、痛。为此,我费了不少心思,前年买的是护膝,去年买的是保暖裤。上周,我给他买了个足浴桶,就是晚上泡脚时能淹没到小腿肚的那种。当天晚上,父亲坐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泡脚的时候,竟然香香地打起呼噜来了。   给父亲买足浴桶并非偶然。前两年,我们医院开了个腿疗门诊,为此,医院专门购置了30个足浴桶。一年多过去了,我发现,很多患者的疑难杂症在不知不觉间减轻了。   事实上,生活中我们泡脚大多用的是水盆,这样最多只能淹没到脚踝。如果选用一个大小适中的木桶来泡脚,...

  • 中药外洗治“足跟痛”

    中药外洗治“足跟痛”

    很多老年人经常感觉脚后跟痛,特别是走路较多时,足跟部位总是隐隐作痛,十分难受。足跟痛,医学上称“跟痛症”,常见于跖筋膜炎、跟骨下脂肪垫炎、足跟滑膜炎、跟骨骨刺等病症,与劳损和退变有密切关系。 祖国医学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足跟痛多由于中老年人肝肾亏损,筋骨失养,再加上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而发病,用中药外洗有一定疗效。 肝肾亏虚型足跟疼痛,伴有腰膝酸软、头目眩晕、失眠、耳鸣、肢体乏力等症。治法宜滋补肝肾、强筋壮骨,给以补肾壮骨汤:熟地、枸杞、山药各20克,茯苓、泽泻、木瓜、威灵仙各15克...

  • 中药调治骨折迟延愈合

    中药调治骨折迟延愈合

    骨折迟延愈合是指骨折后经 3-4个月治疗,断端仍未能连接的情况,无论中医手法整复还是西医手术切开内固定,均存在此问题。近年采用中药内服、外敷的方法治疗骨折迟延愈合取得了显著效果。 中医治疗骨折历史悠久,方法众多,内方多以益肝肾、补气血,解决久病之虚,肝肾精气旺盛,气血运行正常,筋骨受到滋养,则强劲有力,利于愈合;外敷行血散瘀,荣筋养骨以改善局部条件,使迟延愈合转向愈合。 内服中药处方:熟地、鹿角片各 15克,山药、枸杞子、肉苁蓉、白芍、千年健各12克,黄芪20克,补骨脂、陈皮、干姜、党参、首乌、杜仲各10克。随...

  • 舒筋活络的方药治腰椎间盘突出

    舒筋活络的方药治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属于中医“痹证”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内因是肝肾亏损,气血不足;外因是跌仆闪挫,瘀血阻络,气血不通所致。笔者在临床上应用滋补肝肾,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方药治疗本病,常获良好效果。   组成:怀牛膝、伸筋草、续断各20克,木瓜、白芍各15克,秦艽、独活各12克,乳香、没药、桃仁、红花、炙甘草各10克。每日1剂,分早、中、晚饭后服用。   加减:畏寒,下肢不温,舌苔白者,加制附片(先煎)、干姜各10克;风寒重者,加桂枝10克;下肢酸软无力者,加鸡血藤30克,蜈蚣10克...

  • 药枕治疗颈椎病的方法

    药枕治疗颈椎病的方法

    药枕即是指枕头的内芯充填物为中草药。除了普通枕芯充填物所具有的质地柔软、透气性好、有一定的可塑性外,药枕尚可利用枕芯内所装的中草药,可达到预防及治疗颈椎病的目的。药枕由于是在睡眠时较长时间发挥药物作用,无损伤,不痛苦,不花费时间,因而很受人们欢迎。 药枕枕芯的充填物一般为芳香开窍、理气活血的中草药,可起到芳香开窍、清头疏风、活血理气、通痹的治疗作用。 一般可添加中药:通草300克,白芷100克,红花100 克,菊花200克,佩兰 100克,川芎100克,桂枝60克,厚朴100克,石菖蒲80克。 将以上中草药混...

  • 治疗痹证用中医方药 收效显著

    治疗痹证用中医方药 收效显著

      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痹证”分为风寒湿痹和热痹两大类型。风寒湿痹又分为风痹(行痹)、寒痹(痛痹)、湿痹(着痹)三种。中医认为痹证的发生,与体质虚弱,生活失常、居处潮湿、气候变化等因素有关。风寒湿痹是由于人体阳气不足,腠理空疏,卫气失调,风寒湿邪乘虚侵入,流注经络,以致气血运行不畅而成。热痹系由素体阳气偏胜,内有热,感风寒湿邪,内热为外邪所郁,或风寒湿痹经久不愈,邪留经络蕴化为热而成。笔者治疗痹证多用以下方药,收效显著。   风寒湿痹临床多...

  • 骨折肿痛中药外敷

    骨折肿痛中药外敷

    药物组成:栀子、生蒲黄、桃仁各20克,红花15 克,大黄60克。先将栀了、桃仁、红花、大黄共研成细粉,再加入生蒲黄混匀待用。 适用症及用法:适用于骨折、软组织损伤早期局部肿痛者。根据骨折肿胀部位大小取化瘀止痛散适量,加入陈醋调成糊状,均匀涂于患处,厚约0.5厘米,外敷以塑料薄膜,再用绷带包扎。骨折有移位者,需先行复位,方可敷药,最后施以适当外固定。每日换药1次:有外同定者,2~3天换药1次。一般5天肿痛即可消退。 河北石家庄张国发 点评:骨折肿痛属气滞血瘀之症,桃仁、红花、生蒲黄属通经活络、化瘀消肿之品;栀子...

  • 药枕 醋敷 治颈椎病

    药枕 醋敷 治颈椎病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上采用“醋湿热敷疗法”和“药枕疗法”昼夜交替使用治疗此病,疗效不错。 醋湿热敷疗法取纱布4-5层,叠成方形,用米醋浸透,以不流水为度,敷于患处后用红外线灯照射30-40分钟。如治疗时纱布干了,可再浸一次米醋,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间隔3-5日后,可进行第2疗程。 中医认为,醋有散瘀止痛之功效,加之红外线照射,其散瘀之功更为显著。另醋还有脱钙的作用,进入人体后可使骨刺软化,解除或减轻压迫神经的目的。 药枕疗法取当归、川芎、羌活...

  • 中药熏洗治筋膜炎

    中药熏洗治筋膜炎

    笔者自2001年以来,采用中药薰洗治疗颈肩背筋膜炎1080例,疗效良好,介绍如下。 劳损型:伸筋草、桑枝、桂枝、艾叶各25克,防风 20克,鸡血藤、五加皮、木瓜、牛膝、赤芍各15克,红花、透骨草各10克。风湿型:小茼香、防风、桂枝、羌活、伸筋草各15克,独活、牛膝、秦艽各10克,细辛5克,艾叶25克,威灵仙30克。 用法:E药共研粗粉,装入布袋中,加少许大青盐置笼屉上蒸半小时取出。根据不同类型趁热敷于患处。每次30分钟,每日2次,热敷后可结合按摩治疗。一般治疗后即减轻症状,半月左右酸痛消失。 陕西西安 冯 娟...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