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 第94页
-
痛风辨证中医药治疗
痛风的病因是由于过食肥甘,酗酒、过劳、紧张或感受风寒湿热等邪致气血凝滞,痰瘀痹阻,骨节经气不通而发病。 多发于中年以上人群。辩证分型为风湿热邪,风寒湿痹,痰浊瘀血痼,脾肾阳虚。 1.风湿热痹症状:足趾关节红肿热痛,或游走痛,或有发热、汗出、烦热、咽痛;舌红苔薄,脉弦数。治则:祛风清热,化湿通痹。 可用方药:四妙散加味,苍术9 克,黄柏12克,牛膝12 克,薏苡仁30克,海桐皮12克,桑枝30克,威灵仙12克,金银花藤15 克,茜草20克,秦艽10 克,随症加减。痛风见关节红肿热痛甚者,加生地15克,赤芍15克,地...
-
骨质增生中药敷治
骨质增生为中老年常见病,常常疼痛难忍,导致行动困难,且顽固难除,令患者本就体弱的身体带来极大的痛苦。下面介绍一则民间有效的中药外敷经验方,效果甚佳。 方法:取川芎500克,山柰100克,陈醋 (或白醋、醋精均可)500克,将川芎、山柰两味药混合一起打成粉末备用。每次取药粉约 50克,用少许醋调和,揉搓成面团状,再用透气性好的纱布包裹两层,做成药布包,放在锅里蒸约5~6分钟,取出将药团摊开,趁热 (以皮肤能耐受为度)敷于骨质增生处,纱布包扎固定,外面可再垫上一层塑料,以防药水渗出污染衣裤。敷2个小时后解开,让敷处透...
-
足部骨质增生用中药和米醋泡脚
有些中老年人常感到足跟痛,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足跟一着地就钻心痛,大多数是因为足底部长有骨刺,医学上叫骨质增生。足底部长骨刺,是由于足底部骨关节长期疲劳受到挤压、不恰当行走或跑跳受伤等原因引起的,它给人的行动和生活带来不便。 足部骨质增生用中药和米醋泡脚是一个不错的治疗方法,其处方如下: 威灵仙15克,川芎15克,小米醋300毫升。将威灵仙、川芎捣碎后与米醋一起放入锅内,加入清水1000毫升,熬煮5~10分钟后,倒入盆内泡洗足部骨刺患处(水热度自己掌握,防止烫伤),每日1~2次,10天为1个疗程。威...
-
治疗颈椎病药枕配方小汇
1.通草300克,白芷100 克,红花100克,菊花200 克,佩兰100克,川芎100 克,桂枝60克,厚朴100克,石菖蒲80克。将这些药混合并加工使之软、硬适度,制成药物枕头。此外,对于颈椎病的不同症状,可相应加减药物。如颈项酸困、不适,可加苍术60克,稀莶草100克;头晕、鼻塞,可加葛根60克,辛荑花60克;肢体麻木,可加麻黄50克,桑枝100克,防风100克,羌活100克。对.颈部生理曲线序列不齐、变直或反屈,轻度骨质增生、软组织紧张引起的症状,可枕于颈部,仰卧,以加强疗效。 2.防风、羌活、威...
-
调养类风湿关节炎药膳方
临床实践中观察发现,类风湿一般在每年10月至第二年3月的发病率较之当年4~6月要高出2倍多。这是由于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关节及关节刷围血管、神经功能不全,寒冷可使血流速度减慢,血管舒张迟缓,皮肤温度上升也缓慢,湿度增加,又遇气温下降,关节内的滑液黏度增高,加大关节运动阻力,从而使关节疾病症状加重。在药膳方面可选用下列各方进行调养。 一、防己桑枝煨母鸡 原料:防己 12克,桑枝30克,赤小豆60克,薏苡 仁90克,老母鸡1只,生姜20克,盐、 葱花各适量。 制作:将全部材料洗净,老母鸡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将药装...
-
喝药粥缓解足跟痛
足跟痛常见于中老年人。中医认为,此病与素体亏虚以及感受外邪有关。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则筋骨不健,跟骨疼痛,也可由于外邪侵袭导致局部疼痛发作,当以补益肝肾,强健筋骨,防止外邪侵袭为治。治疗可通过中医辨证分型,根据不同的证型选用不同的药粥治疗。 风邪侵袭型 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行走不利,行走则疼痛加剧,或伴畏风、舌淡苔薄白等。治疗应祛风通络,可选用生姜萝卜粥:大米50克、生姜3 片、萝卜50克(切小块)、蜂蜜 30毫升。大米先熬粥,快熟时加入萝卜块,待熟时加入生姜片,再煮一二沸,关火后加入蜂蜜调匀即可。分2次当...
-
软组织挫伤 中药散巧治
笔者临床用中药散外治软组织挫伤,取得一定疗 效,现介绍如下。 方法:取天花粉、白芷各100克,姜黄、大黄各 200克。将上述药物一起研成细粉,装入瓶中密封保 存。将适量的此药用白酒、醋或香油调成膏状,涂敷在 患处,可每天敷药3-4次,直至病愈为止。 上海市 刘德军 点评:在此方中,天花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 瘀、消肿排脓的功效。白芷具有燥湿止痒、消肿排脓的 功效。姜黄具有活血行气、通络止痛的功效,是治疗外 伤的常用药。大黄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活血祛 瘀、清泻湿热的功效。将这四种药物联合起来...
-
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 中药熏洗疗法
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又称骨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等,俗称骨刺。该病中老年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体胖者症状尤为明显,属中医学“痹证”范畴。中老年人肝肾不足,受风寒湿邪侵袭,脉络不通,以致疼痛重着,行动不便。笔者以祛风散寒、温经通络、活血化瘀、补益肝肾为治则,选用能经皮肤吸收,又能对骨刺起治疗作用的药物,采用中药熏洗疗法,通过增加药物吸收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等,达到明显治疗效果。 基本方:伸筋草30克,透骨草30克,木瓜30克,鸡血藤30克,威灵仙20克,海桐皮20克,五加皮20...
-
中药外洗治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系多种原因引起的膝骨关节非炎症性退行性变,及关节边缘骨赘形成。临床以膝骨关节疼痛、肿胀畸形、功能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中医外治法对此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笔者运用自拟外洗方治疗取得满意疗效,并且安全,依从性好,现介绍如下。 处方:海桐皮、伸筋草、透骨草各30克,桑枝、桂枝、姜黄、虎杖各15克,丝瓜络、松节、路路通各10克。加水煎汤,趁烫时利用其蒸汽熏患处,待其温度适宜后洗患处,辅以按摩,每天1—2次,疗程6周。 四川德阳 张春明 点评:方中海枫皮、透骨草、伸筋草、丝瓜络具有舒筋通络、通...
-
中药外洗治“足跟痛”
很多老年人经常感觉脚后跟痛,特别是走路较多时,足跟部位总是隐隐作痛,十分难受。足跟痛,医学上称“跟痛症”,常见于跖筋膜炎、跟骨下脂肪垫炎、足跟滑膜炎、跟骨骨刺等病症,与劳损和退变有密切关系。 祖国医学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足跟痛多由于中老年人肝肾亏损,筋骨失养,再加上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而发病,用中药外洗有一定疗效。 肝肾亏虚型足跟疼痛,伴有腰膝酸软、头目眩晕、失眠、耳鸣、肢体乏力等症。治法宜滋补肝肾、强筋壮骨,给以补肾壮骨汤:熟地、枸杞、山药各20克,茯苓、泽泻、木瓜、威灵仙各15克...
-
中药调治骨折迟延愈合
骨折迟延愈合是指骨折后经 3-4个月治疗,断端仍未能连接的情况,无论中医手法整复还是西医手术切开内固定,均存在此问题。近年采用中药内服、外敷的方法治疗骨折迟延愈合取得了显著效果。 中医治疗骨折历史悠久,方法众多,内方多以益肝肾、补气血,解决久病之虚,肝肾精气旺盛,气血运行正常,筋骨受到滋养,则强劲有力,利于愈合;外敷行血散瘀,荣筋养骨以改善局部条件,使迟延愈合转向愈合。 内服中药处方:熟地、鹿角片各 15克,山药、枸杞子、肉苁蓉、白芍、千年健各12克,黄芪20克,补骨脂、陈皮、干姜、党参、首乌、杜仲各10克。随...
-
舒筋活络的方药治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属于中医“痹证”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内因是肝肾亏损,气血不足;外因是跌仆闪挫,瘀血阻络,气血不通所致。笔者在临床上应用滋补肝肾,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方药治疗本病,常获良好效果。 组成:怀牛膝、伸筋草、续断各20克,木瓜、白芍各15克,秦艽、独活各12克,乳香、没药、桃仁、红花、炙甘草各10克。每日1剂,分早、中、晚饭后服用。 加减:畏寒,下肢不温,舌苔白者,加制附片(先煎)、干姜各10克;风寒重者,加桂枝10克;下肢酸软无力者,加鸡血藤30克,蜈蚣10克...
-
药枕治疗颈椎病的方法
药枕即是指枕头的内芯充填物为中草药。除了普通枕芯充填物所具有的质地柔软、透气性好、有一定的可塑性外,药枕尚可利用枕芯内所装的中草药,可达到预防及治疗颈椎病的目的。药枕由于是在睡眠时较长时间发挥药物作用,无损伤,不痛苦,不花费时间,因而很受人们欢迎。 药枕枕芯的充填物一般为芳香开窍、理气活血的中草药,可起到芳香开窍、清头疏风、活血理气、通痹的治疗作用。 一般可添加中药:通草300克,白芷100克,红花100 克,菊花200克,佩兰 100克,川芎100克,桂枝60克,厚朴100克,石菖蒲80克。 将以上中草药混...
-
骨折肿痛中药外敷
药物组成:栀子、生蒲黄、桃仁各20克,红花15 克,大黄60克。先将栀了、桃仁、红花、大黄共研成细粉,再加入生蒲黄混匀待用。 适用症及用法:适用于骨折、软组织损伤早期局部肿痛者。根据骨折肿胀部位大小取化瘀止痛散适量,加入陈醋调成糊状,均匀涂于患处,厚约0.5厘米,外敷以塑料薄膜,再用绷带包扎。骨折有移位者,需先行复位,方可敷药,最后施以适当外固定。每日换药1次:有外同定者,2~3天换药1次。一般5天肿痛即可消退。 河北石家庄张国发 点评:骨折肿痛属气滞血瘀之症,桃仁、红花、生蒲黄属通经活络、化瘀消肿之品;栀子...
-
中药熏洗治筋膜炎
笔者自2001年以来,采用中药薰洗治疗颈肩背筋膜炎1080例,疗效良好,介绍如下。 劳损型:伸筋草、桑枝、桂枝、艾叶各25克,防风 20克,鸡血藤、五加皮、木瓜、牛膝、赤芍各15克,红花、透骨草各10克。风湿型:小茼香、防风、桂枝、羌活、伸筋草各15克,独活、牛膝、秦艽各10克,细辛5克,艾叶25克,威灵仙30克。 用法:E药共研粗粉,装入布袋中,加少许大青盐置笼屉上蒸半小时取出。根据不同类型趁热敷于患处。每次30分钟,每日2次,热敷后可结合按摩治疗。一般治疗后即减轻症状,半月左右酸痛消失。 陕西西安 冯 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