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 第99页
-
中药液外涂巧治类风湿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多关节受累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它可导致软骨和骨的破坏,从而导致永久的残疾。临床主要表现为四肢大小关节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晨僵等。自2008年10月~2009年9 月,笔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自制中成药风瘾液外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疗效满意,现向大家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羌活、独活、甘草、寻骨风、狗脊、辣椒、白芷各等量,用75%酒精浸泡15-20天即成。使用时棉签沾取适量风痛液进行关节局部涂擦,并用手掌轻轻揉擦按摩至发红发热,每日2-3次。如出现皮肤瘙痒、刺痛难忍...
-
治类风湿疾病 草药熬药汤
住在江西省宜春市温汤镇的欧阳路政,他每天都在家里处理一种长长的草,切碎晒干。每当做饭特别是做汤的时候,欧阳路政总要放上一些这种东西,这个习惯已经有4年多了,这种汤喝起来有清香味。除此之外,欧阳路政平时喝茶的时候,也总要用到这种草。那欧阳路政用它来煲汤,又用它来泡茶的,到底是为什么呢? 年过花甲的欧阳路政年轻时是地质队员,腿脚利落,但足几年前他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病,腿痛得走不了路。由于住院费用太高,他便回家自已用舒筋草治病,他煲汤、做菜的时候都会加上晒干的舒筋草,并用这种方法治好了自已的腿病。 为什么欧阳路政要迷...
-
腰痛如何选择中成药
腰痛常见于肾脏疾病、风湿病、腰肌劳损及外伤等多种疾病,中医认为多由于感受寒湿、感受湿热、气滞血瘀、肾亏体虚造成,所以中成药治疗腰痛,必须根据病因不同,辨证选用。 寒湿腰痛 症见腰部冷痛重着,静卧痛不减,遇阴雨天加重,苔白腻,应选用散寒行湿,温经通络的中成药,可选用干姜苓术丸、独活寄生丸、舒筋活络丸。 湿热腰痛 症见痛处伴有热感,热天或雨天疼痛加重,活动后疼痛减轻,小便短赤,苔黄腻,应选用清热利湿,舒筋止痛的中成药,可选用三妙丸、四妙丸、当归拈痛丸。 瘀血腰痛 症见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
-
创伤溃疡中药外涂
笔者用中药三黄冰片粉外涂治疗创伤性溃疡,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各100克,冰片5克。 具体方法:黄连、黄芩、黄柏打碎研粉,加冰片,调匀,装入瓶中密闭保存备用。应用时如渗液较多者,可撒三黄冰片粉覆盖创面,用消毒纱布固定,1天换药1次;创面无渗液者,可将三黄冰片粉用香油调涂创面,每天 1次。 中医三黄冰片粉由黄连、黄芩、黄柏、冰片研粉组成。三黄均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现代药理证实,三黄抗感染,对多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通过局部用药,抑制感染,从而改善创面血供,提供营养...
-
使用药枕对颈椎病有很好疗效
中医认为,头为精明之府,气血皆上聚于头部,使用药枕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头部、颈部,并从呼吸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作用于全身,从而扶正祛邪,调节气血,平衡阴阳。药理研究证明,某些芳香性药物的挥发成分能祛痰定惊,开窍醒脑,扩张周围血管。 取当归、川芎、辛夷花、羌活、蒿本、制川乌、乳香、没药、葛根、红花、赤芍、菖蒲、灯心草、桂枝、细辛、白芷、丹参、防风、威灵仙、冰片、合欢花、吴茱萸各30克,研为粗末,装枕芯。每日枕用不少于6小时,连用3~6个月。此法不但对颈椎病有很好疗效,而且对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风湿性关节炎、腰椎病...
-
药酒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现代中老年朋友常见的疾病,也是引起腰腿疼痛的主要原因,近些年来其发病呈年轻化趋势。该病症状主要是腰腿的痛、麻、胀、凉以及行走障碍,严重时可引起肌肉萎缩,肢体瘫痪和大小便失禁。 该病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是以物理治疗为主,方法众多,包括推拿、 牵引、 三维牵引、红外线照射、针灸、艾灸、火罐.、电针、中频电疗、磁疗等等。在进行物理冶疗的同时,配合口服药物,可减少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疼痛。药酒方内服配合外擦,取得一定成果。 组方:乌梢蛇10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当归20克,川芎1...
-
治疗坐骨神经痛中草药经验方
[方一] 治疗坐骨神经痛 中草药两面针,五加皮、一包根、山叉苦、一朵云、千斤拔、七片金、半棵枫、勾藤、当归、川杜仲各 15-20克,煎水日服3 次。头一轮的药汁比较浓,分两次服,第二轮的药汁一次服。服三五剂,三五日见效。 来源:本人喜爱中草药,积30余年经验所得。 提供人:莫玉连 [方二] 治疗坐骨神经痛 食用粗盐5两,细河沙5两,铁锅炒热,加艾叶2两切碎,用布包好紧敷患处,若疼痛处呈线型,可来回移动。趁热炙敷10-20分钟,重新炒热再敷一次,每天睡前两三次,连用七天可见效。 提供人:钱开胜 [方三]...
-
膝关节肿痛典型病例中药体会
用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肿痛7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7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肿痛及肢体关节活动障碍。其中男性32例,女性46例;年龄13—75岁,平均59.5岁;病程21天~28年;双膝关节均肿痛者58 例,单膝关节肿痛者20例;有劳损、受凉、扭伤史者63例;检查示膝关节胫骨内外踝及髌骨周围明显压痛者67例,伴有膝关节积液者20例,伴有发热者53例。 二、治疗方法 处方:取川乌、独活、姜黄、大黄、栀子、当归、赤芍、红花、桃仁、桂枝、川牛膝各10 克,草乌6克。...
-
中药熏洗治“鼠标手”疗效好
近年来,随着IT产业的发展,腕管综合症(民间俗称“鼠标手”)患者呈逐渐增多的趋势,该病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迫,而造成大鱼际肌无力和手部正中神经支配区的疼痛、麻木及进行性大鱼际肌萎缩。多见于手及腕部过度应用者,特别是在电脑前工作或学习,握鼠标的手握拳屈腕,指屈肌腱和正中神经长期反复与腕横韧带来回摩擦更易损伤,直接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 以中药熏洗治疗腕管综合征23例,收到了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诊治23例,男性9例,女性14例;年龄32~65岁,平均48.3岁;右侧...
-
寒冬 制作中药护膝
寒冷的冬天里,很多中老年朋友的关节炎会反复发作,疼痛难忍。冬天戴护膝是保护膝关节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如果能选用一些活血化淤的中草药,自己做一个药物护膝的话,效果会更好。 要制作药物护膝,得先到正规的药店或医院买质量好、药性好的中草药。买等量的当归、红花、乳香、没药、制川乌、制草乌,然后把它们捣成碎末,装到纱布袋中。为了防止戴护膝的时候药末向下沉积,做的时候要把药末摊薄,然后用针缝成小格。这样一来,关节炎病人戴上这种药物护膝后,随着膝关节处体温的升高,药物也会慢慢变热,药性也会不断地挥发出来进入肌体内。...
-
肝气犯胃胁痛 3剂中药病愈
胁痛是指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肝胆居胁下,其经脉布于两胁,故胁痛之病,主要与肝胆有关。又,两胁位于胸之两侧,心肺居于胸中,故心肺有病,也可导致胁痛发作,再有脾胃反克肝胆,肾虚牵及肝虚,所以,胁痛之病与五脏皆有关联,只是肝胆居其首。胁痛之因,或因肝气郁滞,或因气滞血瘀,或因肝胆湿热,或因肝阴不足,或因他脏所致等。病机为两胁经络或因血瘀,或失其养,或因气滞,终发为胁痛。一般而言,胁痛之证,有虚有实,实证以气滞、血瘀、湿热为主,虚证以阴血亏虚多见,有时可虚实并有,也不可不知。治疗之法,实证者以...
-
祛风湿补气血 随症选用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成药
疏风定痛丸:温经散 寒,散风除湿,通络止痛, 兼能强壮筋骨。适用于关 节肌肉疼痛,遇寒加重、 屈伸不便、肢体沉重、四 肢麻木、腰膝酸软者。每 次1丸.每日2次。与疏风 定痛丸功用相类似.能治 疗风寒湿痹.而偏重于风 寒的还有风湿骨痛片、九 味羌活丸、祛风活络丸、小 活络丸、换骨丹以及稀莶 丸等,临床均可选用。 寒湿痹冲剂:温阳散 寒.通络止痛。适用于肢 体冷痛沉重或肿胀.遏寒 痛增,得热痛减,舌淡,苔 白腻或白滑.脉弦紧或沉 迟者。每次10~20克,每 日2~3次。具有上述症状 的患者还可选用大活络 丹、舒筋丹、...
-
自制中药膏外治跟骨骨刺疗效好
采用自制中药膏外敷治疗跟骨骨刺 5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50例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 37~55岁;病程1个月~3年;单侧者38例,双侧者12例。均经x光摄片确诊。 二、治疗方法 处方:威灵仙、透骨草各30克,血竭6 克,食醋适量。 用法:将威灵仙、透骨草与血竭共研成粉,加适量食醋调成稠糊状,摊于自布上,敷患处,2小时后取下,每日1次,7日为1 个疗程。 三、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治愈:自觉症状消失,行走无疼痛,x光摄片无骨刺;好转:自觉症状明显减轻,行走时偶觉...
-
中药外敷治滑囊炎
髌骨前滑膜炎、滑囊炎(鹤膝风),主要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稍活动后疼痛减轻,如果活动过多可使疼痛加重,内有积液。大多患者疼痛与天气变化无关,少数患者当天气变化时疼痛加重。在关节附近可触及一包块,有触痛,浮髌试验阳性。2005年至今笔者采用中药外敷治疗滑囊炎76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治疗方法:首乌粉、川牛膝、蜂蜜各100克,血竭40克,共捣为软硬适中的膏备用。外敷患处,每隔1天换药1次,7次为1疗程。 点评:首乌苦、干、涩,微温;入肝、肾经;补肝、益肾、养血、祛风;可治肝肾阴亏,腰膝软弱,筋骨酸痛。血竭味...
-
中西食疗调治骨关节炎并配合药膳
骨关节炎又名老年性关节炎,是增龄引起的关节软骨老化受损而导致的关节退化病。在65岁以上人群中,90%的女性和80%的男性都可能患有不同程度的骨关节炎,以膝关节和髋关节骨关节炎发病率最高。 中医认为骨关节病与年老肝肾亏虚、风湿痰浊流注筋骨关节有关。本病经中西医防治并配合药膳,能发挥更良好的疗效。 一、牛奶马铃薯粉 材料:鲜牛奶400毫升,马铃薯粉 100克。 做法:将鲜马铃薯烘干打成粉末,鲜牛奶入锅煮沸,边下马铃薯粉边搅拌,煮熟成糊状。1剂可早晚空腹吃完,连吃1 年以上。另用马铃薯粉与川芎粉,按3:1 比例混...
-
中药外敷巧治“腰突”术后残留痛
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其他疗法失败后常采用的方法。但该疗法存在着并发症较多的弊端,术后残留痛便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对312例经手术后出现腰腿残留痛的患者采用中药外敷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治疗312例,其中男202例,女110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4岁;术前病程最短3天,最长92天;术后病程最短16天,最长33天;开窗髓核摘除术307例,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5例;单侧手术223例,双侧手术89例;单个髓核摘除术79例,2个以上髓核摘除术233例;术后单侧下肢残留痛23...
-
颈椎病中医自我疗法 按摩药枕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经常自我锻炼能够有效地解除颈部痹痛,下面介绍一些省时、方便的中医自我疗法。 一、自我锻炼 (1)先将头颈向左侧弯,同时左手经头顶上方去触碰右耳朵,停留片刻,还原到准备姿势。然后反方向做同样动作,反复5-10次。(2)低头含胸,两臂在胸前交叉,尽量伸向对侧,左臂在上;然后挺胸,两臂展开,同时头颈向左旋转,眼睛看着左手,停留片刻后还原到准备姿势。然后,反方向做同样动作,反复5-...
-
骨折康复 药膳调治
骨折是指骨与骨小梁的连续性发生中断,骨骼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的一种体征。骨折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两种。骨折通常有以下这些主要症状:肿胀、疼痛、功能障碍,或伴休克等。饮食方面,在骨折早期适当补充营养,有利于愈合。动物肝脏、海产品、黄豆、葵花籽、蘑菇中含锌较多,动物肝脏、鸡蛋、豆类、绿叶蔬菜、小麦面粉中含铁较多,麦片、芥菜、蛋黄、乳酪中含锰较多,骨折病人可适当多吃。骨折早期因忧思少动,气机郁滞,无力推运,常有大便秘结,卧床病人更多见。宜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吃些香蕉、蜂蜜等促进排便。下面介绍一些药膳食疗方,骨折患者在...
-
颈椎 腰椎骨节增生中药验方
[方一] 治颈椎、腰椎骨节增生 白龙须(草药)1两,山枝子1两,用55度以上高度白酒半斤,米醋1两,浸泡1()日以上,用药棉或生姜蘸药酒日擦患处三五次,两三日可见效。 禁忌:此为外用药,切忌内服。 提供人:莫玉连 [方二] 治颈椎、腰椎骨节增生 乔附5()克研成粉,为了增强黏性,加适量的川面粉及水,拌匀,做成药饼贴开痛处,用布固定后,用40-60瓦照明灯对准敷药的部位反复加热。 12小时后将药取下,每天换药一次,7次一疗程,重病者连用两个疗程。 注意:如皮肤痒痛,立即取下药、防止皮肤溃烂。防止灯泡过热或...
-
老寒腿怎么治疗“中药熏洗”
“老寒腿”患者均有寒冷、潮湿环境工作或生活史,表现为寒冷季节影响的髋、膝关节或双下肢冰凉、疼痛,但无关节红肿、畸形、功能异常及患肢触痛、温觉异常,实验室常规理化指标正常。常常因劳累、寒凉刺激而复发或加重,常规治疗多采用消炎镇痛、抗风湿药物,如芬必得等,但长期服用易致胃炎、溃疡等病症。笔者临床采用中药煎汤熏洗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 制川乌、制草乌各10克,伸筋草、路路通、红花各15克,土茯苓、透骨草、艾叶、威灵仙、川椒、白芷、元胡各10克,细辛5克。,方法:加水煎煮...
-
关节水肿中药熏洗
笔者临床运用中医中药熏洗治疗关节水肿,获明显效果,现介绍如下。 具体方法为:取红花、大黄、黄柏、蒲公英各10克,木通、白芷各12克,海桐皮、威灵仙、苏木、伸筋草、牛膝、川续断各15克,乳香、没药各5克。加水浸泡25分钟,再加人少许黄酒,武火煎沸20分钟,虑取药液倒人盆中。水温过高可先进行熏蒸,待水温适宜用水洗患肢,也可同时将药渣包裹敷于疼痛之处。熏洗时要注意药液温度,以免烫伤皮肤。每日2次,10天为1个疗程,每剂可用2天。 关节水肿多由风邪夹寒湿邪致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肿胀疼痛,活动不利,其病程较长,常迁延难...
-
中药熏洗促骨伤恢复
临床上有部分骨折和扭挫伤患者经治疗后骨折愈合,扭挫伤部位肿胀消退,但患部功能却没有恢复到病前状态。对这部分患者的治疗现代医学主要是功能锻炼,但恢复时间较长。在临床上笔者长期应用中药熏洗疗法治疗骨折及扭挫伤后遗症,均收到满意的效果。 处方 伸筋草、透骨草、五加皮、土茯苓、牛膝、牛膝、木瓜各15克,刘寄奴、续断、苏木各10克。 方法 骨折4周后确定已愈合,即可拆除固定器。将中药放入容器内煮沸10分钟,将骨折部位置于药液上,使药液热气直接熏患处皮肤15分钟左右,待药液温度降低能接触皮肤时,用药液熏洗局部皮肤,或者将患肢直...
-
中药内服外洗治膝关节炎
临床应用中药内服外治的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中药内服:独活寄生汤为基本方,药用秦艽;独活9克,党参、茯苓、桑寄生、杜仲、川牛膝各15克,细辛3克,肉桂、防风、川芎、当归、甘草各6克,赤芍、生地各10克。运用时随症加味,痛甚者加制川乌3克,蜈蚣2条;寒湿甚者加桂枝8克,苍术15克;肿胀甚者加车前子15克,土茯苓50克,革薜15克;骨质疏松明显者加金狗脊、海螵蛸、淮山药各15克。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 中药外洗:上述药物经二次煎汁内服后,将剩余药渣装入布袋内,放入盆中再加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