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 第102页

药 第102页

  • 润肠通便单味中药

    润肠通便单味中药

    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润肠通便中药有以下几种,且大多能代茶饮或作为食用。 大黄:清热解毒,泻热通便。 番泻叶:清热,通便,泄下。 杏仁:润肺化痰,宣肺理气,润肠通便。 肉苁蓉:补肾益精,润肠通便,缓下。 何首乌:补肾生血,润肠通便。 黑芝麻:补肾填精,润肠通便。 当归:活血补血,润肠通便。 蓖麻:滑肠通便。...

  • 便秘吃什么好 选中成药

    便秘吃什么好 选中成药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 或虽有便意,而排便困难。治疗便秘的非处方中成药很多,有的人月良用后效果很好,有的人服用后疗效不佳.甚至导致便秘加重.究其原因.多为不加辨证.随意服用所致。选用中成药治疗便秘必须辨证施治.传统医学将便秘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热秘:好发于素体阳盛、嗜酒、喜食辛辣或患热病后之人,表现为大便干结、腹中胀满、按之疼痛、口干口臭、身热面赤、口舌生疮、舌质红、苔黄、脉象滑数。治宜清热泻腑通便,选用牛黄上清丸,每次1丸, 每日2次;或三黄片,每次4片,每日2次;或新清宁片,每次3—5片,每日3...

  • 防治痔疮中药方与运动疗法

    防治痔疮中药方与运动疗法

    痔疮是成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适当配合中药外洗、痔疮膏敷治和体育疗法,对内外痔均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人类的祖先是由四只脚行走的类人猿演化而来的,是与心脏同在一个水平部位上的,因而直肠上静脉就没有静脉瓣,所以在以后人类直立行走时直肠上静脉血向上回流就比较困难,加上内脏的下压,就更容易形成静脉扩张而患上痔疮。 体育疗法对防止瘀血有很大作用。适当地从事体育运动,能减低静脉压,加强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消除便秘,增强肌肉力量,这些对痔疮的防治有着重要的作用。 提肛运动:全身放松,将臀部及大腿用力夹紧,配合吸气,舌舔上腭,...

  • 防治便秘中药饮疗法

    防治便秘中药饮疗法

    一般认为,大便次数减少.粪便T结、坚硬、量少、呈栗子状.且2天以上无排便者视为便秘,影响到健康。现介绍几种简易的药饮疗法.可有效地防治便秘,不妨一试。 丹参饮:紫丹参30 克,广佛手10 克,冰糖10 克,沸水冲泡20 分钟饮服。主治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所致的便秘,如高血压、冠心病及情志郁结所致的便秘。 番泻饮:番泻叶15 克,冰糖10 克,沸水冲泡10 分钟饮服,对大便燥结有速泻作用。 萝卜陈皮饮:萝卜 15 克切片,陈皮10 克,沸水冲泡半小时代茶饮。主治气滞所致便秘、神经官能症便秘、肝炎便秘等。 首乌当归饮:生...

  • 结肠炎治疗用肚脐敷药

    结肠炎治疗用肚脐敷药

    结肠炎有急性与慢性。通常发生在年轻及中年人身上。其症状包括腹部痉挛、下痢,而且一直需要排泄,通常粪便带血。 肚脐敷药方: 取香附、白芍、厚朴;沉香、丁香,按 2:2:1:1:1的比例研成细末。每次用药约3~5克,以麻油调成膏状。脐部用 75%酒精消毒后将药填敷脐中,外盖胶纸固定。 每天换药1次,5次为一疗程,间隔2天后行第二疗程。两个疗程后改隔天敷药1次,并逐渐延长间隔天数至停药。 ·结肠炎用阿胶治疗方法 ·先天性巨结肠(秘方数:3) ·慢性腹泻(秘方数:10) &midd...

  • 药茶疗便秘

    药茶疗便秘

    中医常把便秘分为 “燥热内结”、“气滞不行”、“血虚肠燥”、“气虚不运”四大类型。采用“药茶”分类治疗便秘,常可收到辅助疗效。 燥热内结型便秘 此种类型的便秘多表现为: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腹部胀痛、口臭、口渴、面赤身热。治疗原则是清热通便。可用“玄参地黄茶”治之:取玄参、生地各 15克,生大黄、番泻叶各5 克。将这些药用沸水冲泡后,代茶频饮,每日1剂。 生地、玄参可以...

  • 中药熏洗治痔疮 有效率为99.40%

    中药熏洗治痔疮 有效率为99.40%

    对一些惧怕或不愿意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临床采用中草药熏洗治疗,既免除了手术之痛苦,又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患者乐于接受,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芒硝100克,大黄、土茯苓各50克,苦参、五倍子、黄芩、黄柏、连翘各30克。 加减:伴有血栓加赤芍20克,红花10克;伴有肛裂加地榆50克。 用法:加水3000毫升,用武火煎沸15分钟后,将药汁倒入面盆中,先利用药热气熏蒸患病部位,再用毛巾浸汁热敷局部,最后坐浴,每次15-20分钟为宜,每天2次,以早晨大便后及晚上睡前用,用药过程中以不烫伤皮肤为准。如果血栓过大,病程长,则...

  •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药方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药方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大肠湿热)方 处方:白芍25克,黄芩、红藤各15克,大黄4 克,槟榔片、黄连、当归、广木香各10克(后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大便脓血较多加紫珠草、地榆、马齿苋凉· 血解毒;大便白冻黏液较多加苍术、薏苡仁健脾燥湿;腹痛较重加延胡索、乌药行气止痛;发热加葛根、金银花解肌退热。 功效主治:清热化湿,调气行血。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属大肠湿热型。临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为主要证候。 创方者:陈治水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脾胃气...

  • 慢性结肠炎吃什么药 选用中成药

    慢性结肠炎吃什么药 选用中成药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主要表现在大肠的炎症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结构的改变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本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本病病情缠绵,疗效反复,治疗颇为棘手。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饮食不洁,或起居不慎致脾胃受损,运化失常,酿生湿浊,下注肠道,腑气不利,气血凝滞或夹瘀夹湿,伤及肠络而引发,当以清热燥湿,凉血解毒,敛疮生肌为治,慢性结肠炎吃什么药,可选用下列中成药。   内治法   脾胃虚弱型   主要表现为大便时溏时泄,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食欲不振,脘腹胀满,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

  • 闪了腰“腰突”疼痛中药方治

    闪了腰“腰突”疼痛中药方治

    闪腰之后 药盐热敷 闪了腰之后,可采用中药盐袋热敷的方法来缓解:取大青盐l公斤,伸筋草、红花各30克,当归10克,威灵仙20克,混合包在布袋里,用微波炉加热或在锅里加热后,热敷在扭伤处,每次半个小时,早晚各敷一次,注意不要烫伤皮肤。 周治斌 “腰突”疼痛药敷可止 蔓荆子、刘寄奴、红仡、防风、术香、 透骨草、甘草、独活、白芷、没药、牛蒡子、 续断、羌活、生盐各30克。 用法:将以上药打成细碎粉,加上生 盐掺匀放在碗里蒸热,趁热用布包住烫 患处,凉了贴在患处,每天早晚一次,一 剂分2~...

  • 老年性脂肪肝的药膳

    老年性脂肪肝的药膳

    许多老年朋友在体检时被告知有脂肪肝,引起脂肪肝的原因很多,治疗除了以消除病因为主外,还需酉己合食物疗法。在日常饮食中,可常吃山楂、橘皮、薏苡仁、小米、玉米、扁豆、豆制品、兔肉、海米、干贝、淡菜、茯苓、泽泻等食物及药食兼用之品,能促使囤积于肝脏的脂肪减少。还可选用以下食疗方,经常食用。 泽泻乌龙茶:泽泻15克,乌龙茶3克。先将泽泻加水煮沸20 分钟,取药汁冲泡乌龙茶即成。每日1剂,当茶频频饮用,一般可泡3~5次。 山桂荷叶茶:鲜山楂25 克,鲜荷叶半张。将山楂洗净、切碎;荷叶洗净切成小方块,与切碎的山楂同入锅中,...

  • 溃疡性结肠炎中药防治方

    溃疡性结肠炎中药防治方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它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的炎性疾病,可能是因免疫异常、遗传因素、氧自由基损伤、细胞因素、炎症介质及精神刺激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而造成直结肠黏膜损伤、炎症和直结肠动力功能紊乱。临床主要表现为血性腹泻或脓血便,每日2~4次。重者出现血水样便,每日10次以上。结肠镜检可见病变部位肠管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浅小溃疡,或见肠管增厚、狭窄、假性息肉等。 食疗方:大麦仁100克,土豆300克,精盐、葱花、植物油适量。制法:土豆去皮,切小丁。大麦仁去杂,洗净。锅上火,放油烧热,放葱花煸香,...

  • 肚脐上敷点药就能治痔疮?

    肚脐上敷点药就能治痔疮?

    目前,有一些痔疮治疗药是通过用药物贴敷肚脐的方法来起效的,对此不少患者心存疑问:“肚脐上敷点药就能治痔疮?”从医学角度讲,答案是肯定的。 先来了解一下肚脐吧。从生理解剖上看,这里表皮角质层很薄,皮肤敏感度高,脐下还有丰富的静脉网,渗透性强,吸收能力好,且局部凹陷,形成隐窝,有利于药物较长时间存放,这些就为药物从这里充分进入血液循环提供了很方便的条件。从祖国医学理论讲,肚脐穴名“神阙”,为“先天之本源,后天之气舍”,为任脉中重要的穴位。任脉为一...

  • 治药物便秘症方

    治药物便秘症方

    处方与用法:五味子 10克(体壮者可增至15— 20克),开水漫溶15分钟,代茶饮用;每日3—5 次,每次换上新药,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生津益气,降火通便,可治疗或预防药物(如阿托品、氯氮等)引起的便秘症,效果颇佳。 (姜增寿)...

  • 中药熏洗治血栓性外痔

    中药熏洗治血栓性外痔

      血栓性外痔,其特点是肛门部突然剧烈疼痛,并有暗紫色血块,可触之暗紫色圆形硬结节。该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不良的饮食排便习惯,排便努挣或用力负重致肛缘痔外静脉破裂,离经之血瘀积皮下而成。   该病治疗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无条件者或年老体弱者血栓不大者可考虑中药外熏治疗,笔者临床上采用清热解毒、消肿破结、止痛祛瘀为治疗方法,对于无手术适应症的患者均采用中药外熏治疗,临床应用数例,疗效较佳。   组方:连翘20克,栀子10克,芒硝20克,冰片3克,玄参5克,红花3克,白矾5克。每日一剂,用一瓦罐(口小底大为佳)煎药,煎沸...

  • 阴虚阳虚便秘 药汤泡解

    阴虚阳虚便秘 药汤泡解

    阴虚便秘用当归首乌 如果常感到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夜间盗汗、大便干结,就有可能是阴虚。用当归、首乌各25克,沸水煮沸15分钟后,倒入浴缸中,加水泡澡。泡澡时,还是要用当归和首乌在腹部、肚脐眼周围顺时针方向擦揉,直到皮肤红热为止,每日一次。 阳虚便秘用艾叶生姜 阳虚症状是: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用新鲜艾叶50~100克(干品25~50克),切成片的生姜25克,沸水冲泡10分钟后倒入浴缸中,加水。泡澡时,用艾叶和生姜在肚脐周围顺时针方向擦揉,直到皮肤红热为止,每日坚持一次。...

  • 中药熏洗坐浴治炎性外痔疗效好

    中药熏洗坐浴治炎性外痔疗效好

    炎性外痔为肛肠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痔核肿大,肛门坠胀,坐卧不适,如治疗不及时则痛苦难耐。采用自拟中药熏洗坐浴治疗本病21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采用中药熏洗坐浴治疗。 药物组成:蒲公英、紫花地丁、马齿苋各30克,鱼腥草20克,野菊花、芒硝各15克,苦楝根皮10克:将上药纱布包裹,加水3000毫升,煎至2000毫升,先熏后洗再坐浴,每天2次。晨起(便后)及睡前各1次,下次使用前加温加水即可: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肛肠科疾病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痊愈:临床症状与痔核均消失;有效:...

  • 中药熏洗外治痔瘘

    中药熏洗外治痔瘘

    临床应用中药熏洗方治疗外痔、肛门湿疹、痔瘘术后108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生大黄、苦参、白鲜皮各30克,白芷、金银花各15克,黄柏、花椒各10克。将以上药物加水煎泡30分钟,水煎取药液,先熏洗,后坐浴,每日1—2次,每次10-20分钟,7—10天为1个疗程。 点评:熏洗坐浴法在我国有数千年历史,早在《五十二病方》就用熏洗的方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熏洗疗法治疗痔瘘疾病疗效显著。方中大黄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泻实...

  • 中药对便秘的治疗

    中药对便秘的治疗

    中药治疗便秘有较好的疗效,但在治疗过程中,要按中医的辨证论治来治疗。 ①津液不足:患者因产后血虚、老年阴虚、出汗过多、肠胃积热、小便过多而伤阴耗液。或嗜食膏梁厚味、辛辣刺激食物,使积热而伤津液。 症见:便秘涩滞成块,色褐,3~5日一行,排出量少,味臭,常伴有头晕,乏力,心烦易怒,消化不良,舌红少津,脉象细数。 治宜:滋阴养血,增液润肠。 方用:增液承气汤合四物汤加减。 ②肝气郁结型:皆由情志不畅,悲伤思虑过度,少动久卧,不能定时排便,进食量少,过于精细,从而使气机不畅,肝气郁结,不能正常使糟粕传导,内停而...

  • 治乙型肝炎中药验方

    治乙型肝炎中药验方

    中医认为,乙型肝炎的病因有二,内因为正气虚损,外因为湿热疫毒入侵。其病机错综复杂,首先由于湿热疫毒之邪所独具有的致病特点,如湿性太重,缠绵难愈以及急性肝炎的失治、误治。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正气的伤耗也增加,机体脏腑功能失调也会加重,从而使一部分患者的病情向慢性化发展。乙肝的急性期以湿热疫毒为主,慢性期以气血失调为主,晚期以正气亏损为主。 治疗方:仙灵脾15克,仙茅10克,板蓝根20克,山豆根、茵陈各12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天1剂。治疗3~6个月为1疗程。 本方中仙灵脾、仙茅温补肾阳;板蓝根、山豆根清热解毒;茵...

  • 老年便秘可用中药润肠

    老年便秘可用中药润肠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病,它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其症状虽较单纯,但病因却比较复杂。 生活中有一些老人时常便秘,于是就私自用泻下药如大黄、番泻叶,虽有一时的好转,但长期的服用,不但起不到作用,而且身体日见虚弱。这是为什么呢?便秘有虚实之分。实证便秘用攻下药可起到一定的效果。而老年人便秘多为体弱,气血两亏,气虚则大便传送无力;血虚则津枯不能滋润大肠,致大便秘结。而虚证者盲目使用泻下药,则伤津液,不仅大便难通,而且会加重便秘。虚证便秘者若能补其不足,则肠道得润,大便得通,所以老年便秘者一定要辨证...

  • 中药解便秘 全身悠畅

    中药解便秘 全身悠畅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一次,无规律,粪质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的病理现象。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经常发生便秘者约占28%~50%。所以便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 引起便秘的原因比较复杂。一般来说,有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之分。器质性便秘常继发于肠道器质性病变,如痔疮、增生性肠结核、肠道肿瘤等,必须在充分治疗器质性病变后,才能获得根本的缓解。功能性便秘主要是指老年人的脏器功能已发生生理性衰退,肠道蠕动能力下降,或老年人的活动量减少,而饮食又过于精细,食物中的膳食纤维较少,导致...

  • 中药止结肠癌术后腹泻

    中药止结肠癌术后腹泻

      最近治了一例结肠癌术后腹泻的病人,疗效很好,颇有感触,总结于此,希望能与同道交流。   夏某,男,58岁,退休工人。因结肠癌二次术后腹泻、腹胀1年入院。患者于1993年因大便带血,性状改变,经肠镜检查加活检确诊为结肠高分化腺癌,给予根治术。术后予化疗数程(具体不详),经上述治疗后大便恢复正常。2009年初,患者再次出现便血,肠镜复查考虑结肠癌复发,予结肠全切,并人工造瘘排便。此后一直进食半流质,但终日腹胀、腹泻,大便质稀不成形,稀糊状,次数多,此次为求进一步诊治,遂至我院住院。   入院后复查未发现复发及转移征...

  • 中药熏洗坐浴减轻痔疮术后疼痛

    中药熏洗坐浴减轻痔疮术后疼痛

    痔疮是肛肠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是治疗重度痔疮的主要手段。因肛门周围神经血管丰富,对疼痛极为敏感,这种痔术后疼痛不仅会影响术后创面愈合,还可以引起排便困难,尿潴留等诸多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心脑血管意外。术后中药熏洗剂的应用,有效地缓解了肛门术后疼痛,缩短了术后创面愈合天数。 具体方法是:取荆芥、防风、大黄、苦参、透骨草、五倍子各60克,川乌、草乌各20克,将上药加水1500毫升浸泡30分钟,先用武火煎沸,后文火煎10分钟。趁热先熏后洗,待水温降至40℃时,再坐浴10分钟。...

  • 中成药治便秘

    中成药治便秘

      便秘是常见的疾病,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其原因为平素食辛辣厚味,煎炒酒食者多为热秘;久坐少动,或忧郁思虑;老年体弱,或病后产后多为虚秘。   实证   肠胃实热:临床表现大便燥结,小便短赤,口臭唇疱,身热面赤,腹中胀满,喜冷饮,多汗,舌干,苔黄厚腻。宜选具有清热润肠通腑功效的药物,如通幽润燥丸、十五制清宁丸、莫家清宁丸、麻子仁丸等。   肝脾气滞:临床表现为嗳气频作,胸胁痞满,纳食减少,欲便不下,甚则腹中胀痛,舌苔薄腻。可选有顺气行滞功效的龙荟丸或槟榔四消丸。   虚证...

  • 中医药治疗结肠炎

    中医药治疗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起病缓慢,反复发作,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不愈。其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溏稀,常伴有脓、血、黏液和阵发性腹痛。 脾胃虚弱型:大便溏稀,肠鸣浮肿,饮食不佳,食后腹胀,身倦乏力,面色无华等。治疗宜消食和中,健脾止泻。方:炒淮山20克,赤小豆12克,芡实12克,白扁豆30克,茯苓15克,乌梅20克,人参8克,炒白术15克,半夏10克,炙甘草6克,陈皮10克,大枣10枚,干姜6.克,炙黄芪15克。每日1剂,水煎服。 脾肾阳虚型:腹痛肠鸣,五更泄泻,腹冷喜暖,喜食温热,体倦神疲,四肢逆冷。治疗宜温补脾肾,固涩...

  • 治慢性结肠炎 中药内服外敷

    治慢性结肠炎 中药内服外敷

      慢性结肠炎为临床常见病。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脾虚湿盛所致,其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大便带黏液或脓血。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好发于青壮年人。   内服:党参、苦参、仙鹤草各15克,丹参、白蒺藜、白鲜皮、木香、延胡索、槟榔各10克,地肤子、地榆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敷:木香、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各9克,八角茴香、吴茱萸各6克。烘干,共研细末,用醋调成糊状,外敷神阙穴(肚脐),纱布覆盖,胶布固定,1~2天换药1次,至痊愈。   山东省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郭旭光...

  •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方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方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直肠、结肠黏膜非特异性炎症、溃疡形成为主的病变。临床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病程迁延,常反复发作。部分病人可有关节、皮肤、眼、口及肝、胆等肠外表现。   本病的诊断多依赖于结肠镜和病理学检查。临床类型分为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急性暴发型、初发型四种,其主要并发症有大出血、穿孔、中毒性巨结肠及癌变等。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痢疾”、“泄泻”、“肠风”、“下利”等范畴。在治...

  • 餐桌上的“通便药”

    餐桌上的“通便药”

    小刘患便秘已有10年,通便药吃了不少,开始还管用,现在吃什么药都无效,连灌肠都灌不出来。她对药物彻底失去了信心,情急之下要求医生为其做结肠切除手术。医生为小刘做了检查后发现,她的情况是因为“乱吃药、吃猛药”所致,并建议她做系统饮食治疗。很多人认为便秘很常见,随便吃点药就可以了,其实不然!乱用通便药可能会导致像小刘那样的情况:越通越不通,越治越不治。 改掉坏的饮食习惯,通便将会“食” 拿九稳;通便从循规蹈矩开始,随心所欲只会让你大便干结;好的饮食是成功通便的一半。饮食...

  • 慢性结肠炎吃什么药方

    慢性结肠炎吃什么药方

    方药:丹皮、白术、苍术、元胡、 地榆、枳壳各12克,党参20克,茯苓 18克,白及8克,赤芍10克,黄连3 克。 加减:腹痛明显者加白芍、槟榔各 15克;泻下有白色黏液者加薏苡仁20 克,白芍、槟榔各15克;大便干结者 加大黄4克,鸡内金、槟榔各15克; 黏液血便者加黄柏、牛膝各10克,薏 苡仁20克。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10天为1个疗程。 主治:慢性结肠炎。 疗效:治疗96例,临床治愈80例,好 转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 94.8%。 黄诚方...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