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 第106页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焗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目前我国体力劳动者中有15%-20%的人患有此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以腰臀腿痛麻木为主要症状,属中医“痹证”、“腰痛”范畴,多因长期劳损、风寒湿瘀阻络或肝肾亏虚筋脉失养所致。可选用中药焗疗法,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青风藤、骨碎补、海桐皮、独活、麻黄、泽兰、乳香、威灵仙各15克,当归、川芎、赤芍、川牛膝、补骨脂、仙灵脾、透骨草各30克,艾叶250克,细辛10克。 [...
-
骨结核中药三方治疗
骨结核,骨痨中医认为是由于正气虚亏,筋骨伤损,气血失和,蓄结瘀聚化为痰浊,流注骨骼关节而发。 熟地25克,当归10克,白术、山药、麦芽各20克,鹿角胶、生龙骨、丹参各15克,人参、百部各12克,肉桂3克,甘草6克。用法:共研板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2克。每6小时温开水服1丸。 草乌50 克、赤芍20 克、肉桂25 克、白酒适量。三药共研细未,酒调敷患处。治骨结核初期。 “三虫散”治疗骨结核,取得良好效果,特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及使用方法:全蝎巧克,娱蛤12克,土黔虫12克,鸡蛋15个。先将...
-
关节疼痛药浴可治
1.丹参12克,五加皮、透骨草、川椒、川牛膝、宣木瓜、艾叶、白芷、红花各10克,肉桂5克。以上十味药加水1000毫升煎煮至沸,将药液倒人盆中,趁热熏洗浸渍患处,每日1至2次。可活血通络,燥湿止痛。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等。 2.羌活、防风、当归、透骨草各10克,川牛膝、红花、防已、甘草各6克,食盐12克,葱头7个,白酒45毫升。以上前十味药加水煎煮后,兑人白酒,温洗患处。可养血活血,祛风通络。适用于四肢关节疼痛。 3.宣木瓜、松节、天仙藤、青风藤各10克,透骨草、乳香、没药、红花各6克,全当归、赤芍各12克,白酒6...
-
风湿病 中药治疗效方
《黄帝内经》把风寒湿三气杂合称为痹。因为风湿病大多累及关节而引起疼痛,所以风湿一词一直沿用至今。在现代医学概念中风湿病是风湿性疾病的简称,泛指影响骨、关节、肌肉及其周围软组织,如滑囊、肌腱、筋膜、血管、神经等一大组疾病。 组方:钻甲犁(千金拔)30克,伸根藤(伸筋藤)30克,鸡血藤30克,片荷枫(枫荷梨)25克,吊子风(钩藤根)30克,老鼠矢(铁色金)根15克,白猫爪 藤茎30克。 制法:上药洗净晒干,配猪脚1-2只或小狗崽一只,米酒(黄酒)4-5斤,慢火煮至药味出,肉稀烂,备用。 用法:取汤和肉温热...
-
足跟痛的治疗方法 中药垫方
足跟痛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与受寒有关,有个简单的方法,就是自制花椒药垫垫在鞋底,能有效地缓解症状。中医认为,花椒和吴茱萸性辛、苦、热,有温里散寒止痛的功效;五味子性酸温,具有舒扩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代谢的功效。同时松软的药垫能消除神经末梢的机械性刺激,共同达到止痛的效果。 具体方法:取花椒、吴茱萸、五味—广各10克,研细末。按足跟大小缝制小布袋,将药末装入布袋内封门,放入患足鞋内,保证足跟踩在药袋上。每5大更换药袋内药末1次,15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每晚用热水泡脚。 ·治足跟...
-
自制药包除膝痛
膝痛症状多发生于中年以上及体型肥胖者,其病因多与组织变性和长期磨损等有关。膝关节承受着人体的重量,加之行走、下蹲等频繁活动,很容易因为外伤、慢性劳损等引起关节软骨变性、增生,导致肿胀、疼痛、屈伸受限等不适症状。由于关节软骨的变性和人体逐渐衰老,导致关节软骨失去了正常软骨所具备的受压后可挤出渗液的润滑作用,使得软骨更易磨损而加重疼痛。这些症状的轻重与天气变化和膝关节的负荷轻重有关。在膝痛的早期,可见膝关节肿痛、发僵等,而在晚期则可伴发关节畸形,活动受限,屈伸时有弹响声,还会出现关节积液和压痛等表现。在治疗膝关节疼痛时...
-
自制药袋治滑膜炎
膝部有许多与关节活动和肌腱滑动有关的滑囊,有的与关节相通,有的则孤立存在+最易患病的是髌前滑囊、髌下滑囊,若膝部遭受长期的外力摩擦或压迫时,均可导致滑膜充血、水肿及浆液渗出,形成急性滑囊积。液、囊壁增厚和关节粘连等病理改变,出现关节肿胀和疼痛、膝关节屈伸功能受损等症状。采用中药袋热敷,可使局部血管扩张,血运加快,代谢增强,促进瘀血吸收,起到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 具体方法:取小茴香、威灵仙、花椒、桂枝、炙草乌、炙川乌、五加皮、制乳香、制没药各10克,将上药共研细末,装入布袋,水蒸30分钟,趁热敷膝,以皮肤能耐受...
-
治疗慢性腰肌劳损 肾阳虚中药方
慢性腰肌劳损,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因素较多,腰肌劳损主要症状是腰部酸痛,日间劳累加重,休息后可减轻,日积月累,可使肌纤维变性,甚而少量撕裂,形成疤痕或纤维索条或粘连,遗留长期慢性腰背痛。 组方:补骨脂200克、真琐阳150克、金狗脊150克,川续断150克,蒸黄精150克,西赤等150克,制川草乌各60克。 制法:上药研成极细末子,装入胶囊备用。 服法:每次服20克,日服2次,以少量黄酒送服(如不善饮酒者,可用温开水送服),半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须间隔3天,再服下一个疗程,大约2-3个疗程...
-
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药茶
饮茶有许多好处。对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来说,常饮茶能加速体内物质的新陈代谢,促进食物的消化,尤其是在茶中稍加一些祛风除湿的药物,对疾病的恢复是大有好处的。下面推荐几种有辅助治疗功效的药茶。 芪参茶 黄芪5克,西洋参5克,切成薄片,与茶叶混匀后,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饮用,1天1剂,可反复冲饮6- 8次。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患者气阴两虚而夜寐不安、多汗者。 川芎茶 川芎 3克,茶叶6克,共研细末,和匀,开水冲泡,代茶频饮。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患关节疼痛者。 金银菊花茶 茶叶5克研末、金银花5克、菊花6克,开水冲泡,每日...
-
中药外治骨折肿痛 阴囊湿疹
四肢骨折是骨折中常见的类型,近年来,随着交通业的迅速发展,四肢骨折发生率明显上升。骨折后发生的肿胀、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止常生活,且一旦处理不当还可导致筋膜室综合征,皮肤坏死,创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采用消肿止痛散对急性四肢骨折所致的肿胀、疼痛进行治疗,取得较一好疗效。 选取收治的41例四肢骨折患者给予消肿止痛散治疗。 处方:黄连、大黄、川芎、乳香、紫草、没药、芒硝、独活、细辛、连翘、土鳖虫各等量,打成粉末,根据肿胀范围的大小,取药粉适量加相应量的白酒,调成糊状,敷贴患处,外罩塑料膜保持湿润,每日1次,8小...
-
自制中药护腰带疗腰疾
久坐或运动不当时,大家都会感到腰酸,所以保护好腰是每天都应该重视的养生课。这里推荐的这个中药护腰带,自己在家就能制作。 首先找一根宽约15厘米的弹性较好的松紧带,然后取威灵仙20克、川乌、草乌、川芎、制乳香、制没药各15克,独活、北细辛、当归、透骨草各10克,樟脑6克。 这些药材在医院药房和中药店都可以配取,将药共同捣成粗末,取适量装入布袋内,然后用热水袋或100瓦的白帜灯泡,将布袋温热,以不烫皮肤为宜,再用以松紧带为主体的护腰将布袋装衬垫于腰部。 布袋内的药物,5天更换一次药末。初用者一般可先试戴半小时,以不产生...
-
中药熏洗结合拍打治疗跟痛症
跟痛症指跟骨结节周围由 慢性劳损所引起的疼痛。本病 多发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 采用中药熏洗结合拍打治疗跟痛症53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 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53例中男性37例,女性 16例;年龄40~70岁,平均56 岁;病程2个月一5年。患者均 以跟下疼痛,晨起站立时较重, 行走片刻后减轻,但行走过久 疼痛又加重为主要症状。其中18例患者伴有 肿胀;9例患者自觉脚轻浮,如踏棉絮状;11 例患者有深在性疼痛;5例患者浅压痛。 二、治疗方法 处方:透骨草30克,川乌、草乌、天南星、 半夏、附子...
-
腰肌劳损药酒搽治
药物组成:制半夏、阿胶、牛膝、木香、制南星、当归、菟丝子、红花、续断、羌活、独活、木瓜各10克,杜仲12克,加1000毫升米双酒(56度),密封浸泡10天,每3天振摇1次,3天后倒出提取液,沉淀过滤得上清液即可。 方法:患者取俯卧位,裸露腰部,取出制备好的药酒,每次10毫升,外搽痛处,每日搽3次。 点评:现代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方法多选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对症治疗,常见有消化不良、消化道溃疡等不良反应。用中药浸酒外搽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和西药相当,而更为简便安全,无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好,对有胃...
-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药治疗的变法
中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是人体内部与外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病的病因和发病与人体的体质因素有明显的关系,即与先天稟赋不足直接相关,因虚致脏腑功能失调,使有形之邪内生,或因虚而感受外邪,发病之后,因正气无力驱邪外出而致邪滞留,明·张介宾在《类经》中说“骨痹”者,病在阴分也,真阴不足则邪气得留于其间,至虚之处,乃是留邪之所。陈士铎在《石室秘录》中说,脊背骨痛者以肾阴亏竭,不能上润于脑,河车之路干涩而难行,故而作痛,肾精不足,气血必虚,不荣则痛,这就是强直性脊柱炎,...
-
伤口不愈中药熏治
中医认为,刀口感染久治不愈,多因患者在手术中失血过多,引起机体气血失调,经络阻滞,瘀血停留,燥热浊气聚于患处而发病。用中药解毒洗药,直接熏洗患处,作用快捷迅速,效果良好。 方法:蒲公英30克,苦参、黄柏、白芷、木鳖子、连翘各12克,金银花、赤芍、丹皮、生甘草各9克。将上药共倒人砂锅或搪瓷盆中煎煮。水开15分钟后,滤出药渣,趁热熏蒸患处。待药温降至40、时,用镊子夹一无菌纱布蘸着药液擦洗疮面。将疮面脓血分泌物擦洗干净,伤口覆盖大黄油纱,用无菌纱布包扎。每日熏洗1次,每次60分钟。伴随着分泌物的逐渐减少或消失,新鲜的肉...
-
治扭挫伤 栀子粉三七伤药粉
急性扭伤敷栀子粉 生栀子粉外敷,具有消肿止痛、化瘀、活络、抗炎、抗渗出之功效,治疗各种跌扑损伤、急性挫扭伤后局部肿痛,起效快,疗效显著,笔者临证常遇急性扭挫伤患者,每每使用此方,均获佳效。 具体方法:将生栀子打碎研成细粉,加入等量份发酵好的面粉,再将白酒、蛋清按1:l的比例配好,用以调拌栀子粉至匀浆糊状,敷于肿痛处。敷药厚度约5毫米,边缘超过肿痛范围5毫米,然后用纱布包扎固定。同时适当抬高患肢,局部尽量制动休息。每12~24小时更换药物1次。一般治疗1次后,肿胀疼痛明显缓解,2—3 天,肿胀消退。...
-
足跟痛的中医治疗:花椒药垫
足跟痛足老年人的常见病,多与受寒有关,有个简单的方法,就址自制花椒药垫垫在鞋底,能有效地缓解症状。 具体方法:取花椒、吴茱萸、五-味子各10克,研细末。按足跟大小缝制小布袋,将药末装入布袋内封口,放人患足鞋内,保证足跟踩在药袋上。每5天更换药袋内药末1次,15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每晚用热水泡脚。 点评:中医认为,花椒和吴茱萸性辛、苦、热,有温里散寒止痛的功效;五味子性酸温,具有舒扩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代谢的功效,同时松软的药垫能消除神经末梢的机械性刺激,可达到止痛的效果。...
-
小儿便秘 排便困难 方药组成
小儿易感便秘方 小儿便秘是指以排便困难为主诉,表现为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两天以上一次,大便干结排出困难,可伴少腹胀急、胃纳减退等症。 治宜攻补兼施,扶正固本,健脾行气,养阴润燥,导滞通下。方用小儿易感便秘方。 方药组成:黄芪10克,防风3克,生白术5克,玉竹5克,大黄1克,甘草2克。水煎2次混合,分2~3次温服。 功效:益气固表,养阴润燥,导滞通下。 调护:对年长儿慢性便秘,除鼓励其多运动、多进纤维素多的食物外,还应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如按时上厕所,增加运动量,提高自身免疫力。小孩大多有功能性便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