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 第106页

药 第106页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焗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焗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目前我国体力劳动者中有15%-20%的人患有此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以腰臀腿痛麻木为主要症状,属中医“痹证”、“腰痛”范畴,多因长期劳损、风寒湿瘀阻络或肝肾亏虚筋脉失养所致。可选用中药焗疗法,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青风藤、骨碎补、海桐皮、独活、麻黄、泽兰、乳香、威灵仙各15克,当归、川芎、赤芍、川牛膝、补骨脂、仙灵脾、透骨草各30克,艾叶250克,细辛10克。 [...

  • 烧烫伤的中医药治疗

    烧烫伤的中医药治疗

    烧烫伤是因热力(火焰、灼热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电能、化学物质、放射线等作用人体而引起的一种局部或全身急性损伤性疾病。在古代,一般以火烧和汤烫者居多,故又称为水火烫伤、汤泼火伤、火烧疮、汤火疮、火疮等。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化学烧伤、放射性烧伤、电击伤等。 中医学早在晋代《肘后方》中就有“烫火灼伤用年久石灰敷之,或加油调”和“猪脂煎柳白皮成膏”外敷的记载。 烧烫伤是由强热侵害人体,导致皮肉腐烂而成。主要有火焰、热水(油)、蒸汽、电流、激光、放射...

  • 骨结核中药三方治疗

    骨结核中药三方治疗

    骨结核,骨痨中医认为是由于正气虚亏,筋骨伤损,气血失和,蓄结瘀聚化为痰浊,流注骨骼关节而发。 熟地25克,当归10克,白术、山药、麦芽各20克,鹿角胶、生龙骨、丹参各15克,人参、百部各12克,肉桂3克,甘草6克。用法:共研板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2克。每6小时温开水服1丸。 草乌50 克、赤芍20 克、肉桂25 克、白酒适量。三药共研细未,酒调敷患处。治骨结核初期。 “三虫散”治疗骨结核,取得良好效果,特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及使用方法:全蝎巧克,娱蛤12克,土黔虫12克,鸡蛋15个。先将...

  • 足跟痛外用药方

    足跟痛外用药方

    足跟痛是一种常见病,以足跟肿胀、麻木疼痛、局部压痛、行走困难为特征。足跟痛又称跟骨骨刺或跟骨骨质增生。在中医学属于“骨痹”范畴。 药物组成:川芎20克,川乌20克,川牛膝30克,川断30克,川椒20克,威灵仙30克,木瓜20克,透骨草30克,鸡血藤30克,元胡20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芒硝(另包)50克,食醋250毫升。 方解:方中川乌、川椒、威灵仙、透骨草、鸡血藤祛风散寒,通经活络;元胡、川芎、乳香、没药活血散瘀,行气舒筋;木瓜、川断、川牛膝补肝肾,强筋骨;芒硝软...

  • 白花蛇脆蛇乌梢蛇治风湿病药膳

    白花蛇脆蛇乌梢蛇治风湿病药膳

    风湿病患者常因关节疼痛难忍影响食欲,但饮食营养若达不到机体需求又会影响身体康复。所谓“药食同源”,不妨通过食疗加以改善。其实生姜还可以与红糖搭配有通经散寒之功效,可以用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这也迎合了我们传统中医的一种说法--中医认为“药补不如食补”。因此,风湿性关节炎也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对该病进行调节。风湿病食疗与用药 白花蛇肉炖狗肉 【配方】白花蛇肉(饲养品),狗肉各300克,姜5克,料酒 10毫升,葱10克,盐、鸡精、胡椒粉各3克,鸡油30...

  • 雨水天气 腰腿痛困扰 古法炼制膏药

    雨水天气 腰腿痛困扰 古法炼制膏药

      东莞读者马阿姨:我今年52岁,深受颈肩疼痛好几年了,最近不知道是因为雨水天气,还是什么原因,腰腿痛也开始困扰我了,请问有无特别的方法介绍?   膏药利用中医的“内病外治,外病外治,辩证施治”,其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古法炼制膏药一般都要经过:选料、浸泡、升华、炼油、下丹、去火毒、去燥邪、启封、摊涂,步步考究。在祖国西北的古城西安,有一剂传承了150年的膏药,叫“马明仁膏药”,它始创于1860年,药材均采用太白山野生中草药,经马氏雪浸丹熔法99天秘制。药物在透骨...

  • 关节疼痛药浴可治

    关节疼痛药浴可治

    1.丹参12克,五加皮、透骨草、川椒、川牛膝、宣木瓜、艾叶、白芷、红花各10克,肉桂5克。以上十味药加水1000毫升煎煮至沸,将药液倒人盆中,趁热熏洗浸渍患处,每日1至2次。可活血通络,燥湿止痛。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等。 2.羌活、防风、当归、透骨草各10克,川牛膝、红花、防已、甘草各6克,食盐12克,葱头7个,白酒45毫升。以上前十味药加水煎煮后,兑人白酒,温洗患处。可养血活血,祛风通络。适用于四肢关节疼痛。 3.宣木瓜、松节、天仙藤、青风藤各10克,透骨草、乳香、没药、红花各6克,全当归、赤芍各12克,白酒6...

  • 药袋治老年关节炎

    药袋治老年关节炎

    处方与用法:川芎100克研末,白布缝袋放入川芎末摊平,缝纫机在布袋扎纵横线防药粉堆积。药袋绑贴于关节患处,昼夜不取,每周换一袋。 功效:敷1—2 周,患部疼痛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主治老年性关节炎。 (梁超越)...

  • 天冷“骨”先知,药拓“暖”一冬

    天冷“骨”先知,药拓“暖”一冬

    “春江水暖鸭先知”,出自北宋大文豪苏轼的诗句,生动传神地勾勒出了早春的物候现象,而在人体,许多骨关节旧疾如同寒冬里的“晴雨表”,立冬一过,常率先感知风寒湿邪对骨关节病的疼痛折磨。作为常见的骨关节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病种,最易受到风邪、潮湿、寒冷等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出现明显关节肌肉疼痛。中医学认为,寒主凝滞,寒主痛,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寒冷的天气能引起四肢血管收缩和血供减少,使各关节及四肢远端微循环减慢,出现冰冷、拘挛、疼痛等症状,这些...

  • 风湿病 中药治疗效方

    风湿病 中药治疗效方

    《黄帝内经》把风寒湿三气杂合称为痹。因为风湿病大多累及关节而引起疼痛,所以风湿一词一直沿用至今。在现代医学概念中风湿病是风湿性疾病的简称,泛指影响骨、关节、肌肉及其周围软组织,如滑囊、肌腱、筋膜、血管、神经等一大组疾病。   组方:钻甲犁(千金拔)30克,伸根藤(伸筋藤)30克,鸡血藤30克,片荷枫(枫荷梨)25克,吊子风(钩藤根)30克,老鼠矢(铁色金)根15克,白猫爪  藤茎30克。   制法:上药洗净晒干,配猪脚1-2只或小狗崽一只,米酒(黄酒)4-5斤,慢火煮至药味出,肉稀烂,备用。   用法:取汤和肉温热...

  • 足跟痛的治疗方法 中药垫方

    足跟痛的治疗方法 中药垫方

    足跟痛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与受寒有关,有个简单的方法,就是自制花椒药垫垫在鞋底,能有效地缓解症状。中医认为,花椒和吴茱萸性辛、苦、热,有温里散寒止痛的功效;五味子性酸温,具有舒扩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代谢的功效。同时松软的药垫能消除神经末梢的机械性刺激,共同达到止痛的效果。 具体方法:取花椒、吴茱萸、五味—广各10克,研细末。按足跟大小缝制小布袋,将药末装入布袋内封门,放入患足鞋内,保证足跟踩在药袋上。每5大更换药袋内药末1次,15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每晚用热水泡脚。 ·治足跟...

  • 自制药包除膝痛

    自制药包除膝痛

    膝痛症状多发生于中年以上及体型肥胖者,其病因多与组织变性和长期磨损等有关。膝关节承受着人体的重量,加之行走、下蹲等频繁活动,很容易因为外伤、慢性劳损等引起关节软骨变性、增生,导致肿胀、疼痛、屈伸受限等不适症状。由于关节软骨的变性和人体逐渐衰老,导致关节软骨失去了正常软骨所具备的受压后可挤出渗液的润滑作用,使得软骨更易磨损而加重疼痛。这些症状的轻重与天气变化和膝关节的负荷轻重有关。在膝痛的早期,可见膝关节肿痛、发僵等,而在晚期则可伴发关节畸形,活动受限,屈伸时有弹响声,还会出现关节积液和压痛等表现。在治疗膝关节疼痛时...

  • 自制药袋治滑膜炎

    自制药袋治滑膜炎

    膝部有许多与关节活动和肌腱滑动有关的滑囊,有的与关节相通,有的则孤立存在+最易患病的是髌前滑囊、髌下滑囊,若膝部遭受长期的外力摩擦或压迫时,均可导致滑膜充血、水肿及浆液渗出,形成急性滑囊积。液、囊壁增厚和关节粘连等病理改变,出现关节肿胀和疼痛、膝关节屈伸功能受损等症状。采用中药袋热敷,可使局部血管扩张,血运加快,代谢增强,促进瘀血吸收,起到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 具体方法:取小茴香、威灵仙、花椒、桂枝、炙草乌、炙川乌、五加皮、制乳香、制没药各10克,将上药共研细末,装入布袋,水蒸30分钟,趁热敷膝,以皮肤能耐受...

  • 治疗慢性腰肌劳损 肾阳虚中药方

    治疗慢性腰肌劳损 肾阳虚中药方

    慢性腰肌劳损,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因素较多,腰肌劳损主要症状是腰部酸痛,日间劳累加重,休息后可减轻,日积月累,可使肌纤维变性,甚而少量撕裂,形成疤痕或纤维索条或粘连,遗留长期慢性腰背痛。   组方:补骨脂200克、真琐阳150克、金狗脊150克,川续断150克,蒸黄精150克,西赤等150克,制川草乌各60克。   制法:上药研成极细末子,装入胶囊备用。   服法:每次服20克,日服2次,以少量黄酒送服(如不善饮酒者,可用温开水送服),半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须间隔3天,再服下一个疗程,大约2-3个疗程...

  • 中药腿浴“老寒腿”少复发

    中药腿浴“老寒腿”少复发

    随着寒潮来袭,不少老人的“老寒腿”又开始隐隐作痛。“老寒腿”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别称,是老年人中的常见病,冬季高发。预防“老寒腿”复发,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呢?我给我的父亲治过这个病,效果较好,介绍一下可能对大家有帮助。 家父有“老寒腿”,天一冷,腿就酸、麻、胀、痛。为此,我费了不少心思,前年买的是护膝,去年买的是保暖裤。上月,我给他买了个足浴桶,就是晚上泡脚时能淹没到小腿肚的那种。当天晚上,父亲坐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泡脚,不...

  • 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药茶

    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药茶

    饮茶有许多好处。对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来说,常饮茶能加速体内物质的新陈代谢,促进食物的消化,尤其是在茶中稍加一些祛风除湿的药物,对疾病的恢复是大有好处的。下面推荐几种有辅助治疗功效的药茶。 芪参茶 黄芪5克,西洋参5克,切成薄片,与茶叶混匀后,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饮用,1天1剂,可反复冲饮6- 8次。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患者气阴两虚而夜寐不安、多汗者。 川芎茶 川芎 3克,茶叶6克,共研细末,和匀,开水冲泡,代茶频饮。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患关节疼痛者。 金银菊花茶 茶叶5克研末、金银花5克、菊花6克,开水冲泡,每日...

  • 中药外治骨折肿痛 阴囊湿疹

    中药外治骨折肿痛 阴囊湿疹

    四肢骨折是骨折中常见的类型,近年来,随着交通业的迅速发展,四肢骨折发生率明显上升。骨折后发生的肿胀、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止常生活,且一旦处理不当还可导致筋膜室综合征,皮肤坏死,创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采用消肿止痛散对急性四肢骨折所致的肿胀、疼痛进行治疗,取得较一好疗效。 选取收治的41例四肢骨折患者给予消肿止痛散治疗。 处方:黄连、大黄、川芎、乳香、紫草、没药、芒硝、独活、细辛、连翘、土鳖虫各等量,打成粉末,根据肿胀范围的大小,取药粉适量加相应量的白酒,调成糊状,敷贴患处,外罩塑料膜保持湿润,每日1次,8小...

  • 自制中药护腰带疗腰疾

    自制中药护腰带疗腰疾

    久坐或运动不当时,大家都会感到腰酸,所以保护好腰是每天都应该重视的养生课。这里推荐的这个中药护腰带,自己在家就能制作。 首先找一根宽约15厘米的弹性较好的松紧带,然后取威灵仙20克、川乌、草乌、川芎、制乳香、制没药各15克,独活、北细辛、当归、透骨草各10克,樟脑6克。 这些药材在医院药房和中药店都可以配取,将药共同捣成粗末,取适量装入布袋内,然后用热水袋或100瓦的白帜灯泡,将布袋温热,以不烫皮肤为宜,再用以松紧带为主体的护腰将布袋装衬垫于腰部。 布袋内的药物,5天更换一次药末。初用者一般可先试戴半小时,以不产生...

  • 中药熏洗结合拍打治疗跟痛症

    中药熏洗结合拍打治疗跟痛症

    跟痛症指跟骨结节周围由 慢性劳损所引起的疼痛。本病 多发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 采用中药熏洗结合拍打治疗跟痛症53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 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53例中男性37例,女性 16例;年龄40~70岁,平均56 岁;病程2个月一5年。患者均 以跟下疼痛,晨起站立时较重, 行走片刻后减轻,但行走过久 疼痛又加重为主要症状。其中18例患者伴有 肿胀;9例患者自觉脚轻浮,如踏棉絮状;11 例患者有深在性疼痛;5例患者浅压痛。 二、治疗方法 处方:透骨草30克,川乌、草乌、天南星、 半夏、附子...

  • 腰肌劳损药酒搽治

    腰肌劳损药酒搽治

    药物组成:制半夏、阿胶、牛膝、木香、制南星、当归、菟丝子、红花、续断、羌活、独活、木瓜各10克,杜仲12克,加1000毫升米双酒(56度),密封浸泡10天,每3天振摇1次,3天后倒出提取液,沉淀过滤得上清液即可。 方法:患者取俯卧位,裸露腰部,取出制备好的药酒,每次10毫升,外搽痛处,每日搽3次。 点评:现代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方法多选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对症治疗,常见有消化不良、消化道溃疡等不良反应。用中药浸酒外搽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和西药相当,而更为简便安全,无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好,对有胃...

  • 腰突症可保守治疗 方法有推拿和中药热敷

    腰突症可保守治疗 方法有推拿和中药热敷

    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是指由于椎间盘退行性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以腰腿疼痛、麻木、无力等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属中医“痹症”范畴。研究发现,80%-85%的患者可经保守(非手术)治疗而得以痊愈或使病情得到缓解,方法主要有牵引、推拿和中药热敷。 首先是牵引。患者仰卧于牵引床上,将胸部、骨盆分别固定在牵引床上,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和对抗牵引力的耐受量确定其牵引重量,牵引力一般为25-60千克,牵引时间为20-30分...

  •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药治疗的变法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药治疗的变法

      中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是人体内部与外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病的病因和发病与人体的体质因素有明显的关系,即与先天稟赋不足直接相关,因虚致脏腑功能失调,使有形之邪内生,或因虚而感受外邪,发病之后,因正气无力驱邪外出而致邪滞留,明·张介宾在《类经》中说“骨痹”者,病在阴分也,真阴不足则邪气得留于其间,至虚之处,乃是留邪之所。陈士铎在《石室秘录》中说,脊背骨痛者以肾阴亏竭,不能上润于脑,河车之路干涩而难行,故而作痛,肾精不足,气血必虚,不荣则痛,这就是强直性脊柱炎,...

  • 风湿病药酒方

    风湿病药酒方

    风湿类风湿就复发,麻木痒疼,一份风湿药酒配方大全可以帮助您缓解风湿病痛。 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强身健体的中药与酒"溶"于一体的药酒,不仅配制方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而且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提高疗效,从古传至今的著名药酒有妙沁药酒。 下面就是中医中药秘方网为您介绍的数款风湿药酒配方大全,药酒赶快泡起来吧,既滋润又祛病健身。 复方黑豆酒 【配方】丹参、桂枝、制川乌各150克,黑豆250克...

  • 伤口不愈中药熏治

    伤口不愈中药熏治

    中医认为,刀口感染久治不愈,多因患者在手术中失血过多,引起机体气血失调,经络阻滞,瘀血停留,燥热浊气聚于患处而发病。用中药解毒洗药,直接熏洗患处,作用快捷迅速,效果良好。 方法:蒲公英30克,苦参、黄柏、白芷、木鳖子、连翘各12克,金银花、赤芍、丹皮、生甘草各9克。将上药共倒人砂锅或搪瓷盆中煎煮。水开15分钟后,滤出药渣,趁热熏蒸患处。待药温降至40、时,用镊子夹一无菌纱布蘸着药液擦洗疮面。将疮面脓血分泌物擦洗干净,伤口覆盖大黄油纱,用无菌纱布包扎。每日熏洗1次,每次60分钟。伴随着分泌物的逐渐减少或消失,新鲜的肉...

  • 药糊热敷治肩周炎

    药糊热敷治肩周炎

    肩周炎亦称“五十肩”、“露肩风”、“肩凝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肩周炎是由于急慢性的劳损后,纤维性关节囊收缩变小,出现肩关节功能障碍及疼痛。 笔者采用中药热敷,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散寒止痛以消除局部的炎症水肿,促进局部无菌性炎性物质的代谢,可迅速消除疼痛,缓解局部组织的痉挛,解除主要症状。 取延胡索10克,羌活、独活各15克,当归6克。以上药物研细末混匀备用。根据其病痛部位大小取药末适量,用温热水调成稠糊状(以温热不...

  • 治扭挫伤 栀子粉三七伤药粉

    治扭挫伤 栀子粉三七伤药粉

    急性扭伤敷栀子粉 生栀子粉外敷,具有消肿止痛、化瘀、活络、抗炎、抗渗出之功效,治疗各种跌扑损伤、急性挫扭伤后局部肿痛,起效快,疗效显著,笔者临证常遇急性扭挫伤患者,每每使用此方,均获佳效。 具体方法:将生栀子打碎研成细粉,加入等量份发酵好的面粉,再将白酒、蛋清按1:l的比例配好,用以调拌栀子粉至匀浆糊状,敷于肿痛处。敷药厚度约5毫米,边缘超过肿痛范围5毫米,然后用纱布包扎固定。同时适当抬高患肢,局部尽量制动休息。每12~24小时更换药物1次。一般治疗1次后,肿胀疼痛明显缓解,2—3 天,肿胀消退。...

  • 足跟痛的中医治疗:花椒药垫

    足跟痛的中医治疗:花椒药垫

    足跟痛足老年人的常见病,多与受寒有关,有个简单的方法,就址自制花椒药垫垫在鞋底,能有效地缓解症状。 具体方法:取花椒、吴茱萸、五-味子各10克,研细末。按足跟大小缝制小布袋,将药末装入布袋内封口,放人患足鞋内,保证足跟踩在药袋上。每5天更换药袋内药末1次,15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每晚用热水泡脚。 点评:中医认为,花椒和吴茱萸性辛、苦、热,有温里散寒止痛的功效;五味子性酸温,具有舒扩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代谢的功效,同时松软的药垫能消除神经末梢的机械性刺激,可达到止痛的效果。...

  • 中药外敷治扳机指

    中药外敷治扳机指

    扳机指又称弹响指,西 医称之为屈指肌腱腱鞘炎。 本病多与急慢性损伤、产后 受凉有关,其临床表现主要 为手掌部疼痛,、压痛和患指 伸屈活动受限。多见于妇女 及手工劳作者,好发于拇指、 中指和食指,起病缓慢。患 指屈伸功能障碍,清晨醒来 时特别明显,活动后能减轻 或消失。疼痛有时向腕部放 射,掌指关节屈曲可有压痛, 有时可触到增厚的腱鞘、状如豌豆大小的结 节。当弯曲患指时,突然停留在半弯曲位,手指 既不能伸直,又不能屈曲,像被突然“卡”住一 样,酸痛难忍。用自拟中药膏治疗屈指肌腱腱 鞘炎,疗效显...

  • 中成药“消炎散”求治容祖儿

    中成药“消炎散”求治容祖儿

    前阵,香港歌手容祖儿因参加湖南卫视的某节目的排练时不慎扭伤脚踝,随即红肿疼痛,无法站立,在工作人员陪同下来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踝关节扭挫伤、距骨挫伤”。医生先为她施行了中医点按理筋手法,然后外敷了中成药“消炎散”,并戴上护踝保护踝关节。第二天,容祖儿脚踝的红肿消了大半,当晚如期参加了节目的录制,直呼消炎散是“好药”,“消炎散”也因此“声名大噪”。 消炎散是上世纪60年代,由骨伤科医...

  • 小儿便秘 排便困难 方药组成

    小儿便秘 排便困难 方药组成

    小儿易感便秘方 小儿便秘是指以排便困难为主诉,表现为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两天以上一次,大便干结排出困难,可伴少腹胀急、胃纳减退等症。 治宜攻补兼施,扶正固本,健脾行气,养阴润燥,导滞通下。方用小儿易感便秘方。 方药组成:黄芪10克,防风3克,生白术5克,玉竹5克,大黄1克,甘草2克。水煎2次混合,分2~3次温服。 功效:益气固表,养阴润燥,导滞通下。 调护:对年长儿慢性便秘,除鼓励其多运动、多进纤维素多的食物外,还应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如按时上厕所,增加运动量,提高自身免疫力。小孩大多有功能性便秘...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