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 第108页

药 第108页

  • 辨证用中成药治疗便秘

    辨证用中成药治疗便秘

    治疗便秘的中成药很多,有的人服用后效果很好,而有的人服用后效果不佳,甚至导致便秘加重,这是因为便秘症状虽较单纯,但成因复杂,因此必须根据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辨证选择中成药。   热秘:好发于素体阳盛、嗜酒、喜食辛辣之人。症状为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腹胀腹痛,口干口臭,口舌生疮,身热面赤,舌质红,苔黄,脉滑数。可以选用麻子仁丸、麻仁软胶囊、牛黄上清丸、三黄片、新清宁片、复方芦荟胶囊、排毒养颜胶囊等。   气秘:好发于忧愁、思虑过度、情志不畅或久坐不动的人。症状为大便秘结,欲便不能,嗳气频作,胸胁痞满胀痛,舌质薄腻,...

  • 便血中药治疗5方

    便血中药治疗5方

    血液从肛门排出,大便带血,或全为血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均称为便血。便血一般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结肠与直肠的出血,但偶尔可见上消化道出血。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 周贻谋提供治疗五方 1、炒槐花15克,茄子蒂3个,伏龙肝(灶心土)30克。先将伏龙肝与茄子蒂加水煎煮40分钟,再加入炒槐花复煮15分钟,滤取药液一次服完。每日1—2剂。可治各种原因引起的便血。 2、白芨、三七各30克,侧柏炭、仙鹤草各20克,乌贼骨15克,甘草10克。上药共同研为细末,瓶装备用。口服每次5—6克,...

  •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调成稠糊状敷脐内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调成稠糊状敷脐内

    孔某,女,33岁。1998年3月12日初诊。 患者诉自1995年1月始肠鸣腹痛腹泻,受寒后加重,大便呈稀糊状,兼有黏液脓血,腹痛时即有便意,便后腹痛缓解。曾服消炎止泻中西药多次,效果不佳。后经结肠镜检查发现橫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黏膜均有糜烂及溃疡,距肛门6~7 厘米较严重,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曾经中西药物内服和保留灌肠,方能暂时维持。若3日不灌肠,每日数次泻下黏液脓血便。舌质淡苔白,脉沉迟。 辨证属脾胃寒湿,下注肠间,日久而发。治应健脾渗湿,温阳散寒,涩肠止血愈疡,收敛止泻。 取炒苍术30克,炒白...

  • 可改善骨性关节炎的药膳

    可改善骨性关节炎的药膳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关节疾 病,主要影响软骨,软骨是在关 节内覆盖骨骼末端的光滑组 织。患有骨性关节炎者的软骨 顶层破裂和耗损,患者常出现 膝关节疼痛,尤其是下楼梯、伸 屈活动时疼痛感加重,有时候 在活动时膝关节有摩擦声。 骨性关节炎,属中医的痹 证范畴,多因肝肾两虚,筋骨 失荣,加之外伤、劳损、风寒湿 邪侵袭,风寒湿气杂至合而为 痹。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始, 寒湿邪往往依附于风而侵袭 人体;寒湿为阴邪,易阻于经 络,留于肌肉、关节中,故出现 关节肿痛、屈伸不利症状。在 积极治疗的同时,日常可辅以 药膳调理。 若患者...

  • 骨性关节炎中药涂擦进行治疗

    骨性关节炎中药涂擦进行治疗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 病,是以软骨退行性病变为核心,累 及骨质并包括滑膜、关节囊及关节 其他结构的慢性炎症。其病理特点 为关节软骨发生原发性和继发性退 行性变,并在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 骨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 其病因是各种因素致关节长期劳 损,积劳成疾,外伤筋骨,内耗肝肾, 筋骨失养而衰退,产生骨性关节炎, 治疗以补肝肾、强筋骨、活血化瘀。 临床对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中药涂 擦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介绍如 F。 一、临床资料 骨性关节炎患者40例,其中男 15例,女25例;最...

  • 中药调理 顽固性便秘治验二则

    中药调理 顽固性便秘治验二则

    患者,女,67岁,2006年5月20日初诊。 大便经常秘结10余年,时轻时重,重时自行口服通便灵、三黄片等通便泻下药及中药番泻叶代茶饮治疗,症状暂时缓解。近1年来便秘症状加重,服上药效果亦不显,遂要求服中药调理。症见大便秘结,5~6日一行,但大便并不干硬,肛门内有物坠感,数至厕而无便或大便量极少,伴有胸脘满闷,身疲乏力,声低懒言,纳食乏味,舌质暗淡,少苔,脉细弱。辨证为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治宜健脾益气,升阳助运。方用:黄芪30克,白术12 克,党参15克,当归12克,陈皮10克,升麻 12克,柴胡12克,山药15克...

  • 中老年便秘患者药粥调理

    中老年便秘患者药粥调理

    秋季气候干燥,老年人对渴的感觉不敏感,身体经常处于缺水状态,因此秋季是老年人便秘的高发季节。以下四款药粥以“润下”为原则,可滋润肠道,促进排便,又不会导致腹泻,是中老年便秘患者的最佳选择。 杏仁粥 用甜杏仁20克,以热水泡软去皮捣烂,与粳米100克共煮粥,煮沸后再放入冰糖适量,同煮成粥即可。此方适用于肺虚喘咳的老年便秘者食用。 肉苁蓉粥 取肉苁蓉15~30克,入砂锅加水煮烂,然后去渣,再放入羊肉100克,粳米100克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葱、姜少许,再煮沸即可。《本草经疏》就肉苁蓉指...

  • 中医整脊科医师:运用中医药和脊柱运动力学理论

    中医整脊科医师:运用中医药和脊柱运动力学理论

    中医整脊科医师:运用中医药和脊柱运动力学理论,以调曲复位为主要技术,对人体脊柱伤病及脊源性疾病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专业人员。主要工作任务为运用望、闻、问、切等中医诊断方法,进行脊柱伤病及脊源性疾病诊断;依据脊柱和脊神经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辅助诊断;开具药物辨证论治处方,制定调曲复位治疗方案;运用中医外治法,以理筋、正脊骨法、四维调曲复位为主,并配合功能锻炼进行治疗;运用强身健脊十八式方法,指导患者治疗后护理和预防保健;书写病历,记录病案。 “一个完整的整脊过程需要多个中医整脊师的通力...

  • 中医治肛门脱垂 中药内服和外洗法

    中医治肛门脱垂 中药内服和外洗法

    脱肛又称肛门脱垂,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肛肠疾病之一,中医认为肛门脱垂者皆因中气下陷所致,可用中药内服和外洗法治疗。 内服法:炙黄芪80克,红参(另炖)、升麻各10克,乌梅3枚。将黄芪、升麻、乌梅加水600毫升,煎至250毫升,取汁。再加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合并两次药液混合参汤,早晚两次分服。脱肛严重者将升麻量加至15克。治疗期间,避免负重,宜卧床休息。 外洗法:乌梅、五倍子各20克,金银花、黄柏各30克。加水3000毫升,煎至2500毫升,置于盆内,待温,坐浴洗肛部,早晚各1次。 广西桂林监狱...

  • 6种可治痔疮的中成药

    6种可治痔疮的中成药

    中医以为,痔疮的病因多为脏腑衰弱。此病患者若利用一些可调度脏腑功效的中成药举行医治,可改进或消弭肛门痛苦悲伤、大便带血等症状,同时在服用药物时代忌食辛辣燥热的食品。下面先容6种可医治痔疮的中成药: 1.地榆槐角丸。地榆槐角丸由地榆、槐花、槐角、大黄、黄芩、地黄、当归、赤芍、红花、防风、荆芥穗、枳壳等药物构成,拥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止痛的功能,合适有便血、赤色鲜红、肛门肿痛或痒痛、大便干燥、排便时肛门有灼热感等症状的痔疮患者利用。用法是:每次服1丸,逐日服2次。 2.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马应龙麝香痔疮...

  • 软组织挫伤常用中成药小汇

    软组织挫伤常用中成药小汇

    日常生活中,.磕磕碰 碰在所难免,尤其是经常 参加运动锻炼健身的中老 年人,不慎造成软组织(是 指人体的皮肤、皮下组织、 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 滑膜囊、神经、血管等)损 伤、扭挫伤的事时有发生。 为了帮助早日康复,这里 介绍几种软组织扭挫伤常 用中成药,以便大家选用: 一、外用中成药: 1.治伤酊:能活血祛 瘀、消肿止痛。主治扭伤、 挫伤。使用时,涂擦患处, 每日数次。本品为外用药 物,切忌内服。 2.吊筋药:能活血化 瘀、舒筋活络。主治跌打损 伤后伤处疼痛、屈伸不利 等症。使用时,取药粉15 克,以鸡...

  • 慢性结肠炎中医临床用药特色分析

    慢性结肠炎中医临床用药特色分析

      作为京派肛肠大医,王嘉麟先生从医65年,是北京中医医院肛肠科创始人之一,在治疗多种急慢性肛肠疾病上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泄泻”、“下痢”范畴,好发部位为直肠、乙状结肠,临床以直肠最为多见。病情易反复发作,时重时轻,病程较长,最长者可达30年。局部病机为大肠湿热内蕴,腐肉成脓;全身病机为脾虚水湿内停、脾肾阳虚水湿不化、肝气郁结脾失运化、气滞血瘀等。病位主要在脾、肾、肝三脏和大肠、小肠。   王嘉麟认为,此病多由急性泄泻治疗不当...

  • 治外痔 痔疮出血中药经验方

    治外痔 痔疮出血中药经验方

    治血栓性外痔经验 方法:取红花30克,川芎、苏木、当归尾、赤芍、黄柏各20 克,三棱、金银花、蒲公英各15 克,艾叶10克。将上药倒人坐浴盆内,加水3000毫升,煎煮 30分钟,用纱布滤去药渣,趁热时先熏洗局部,待温后坐浴,并轻轻按揉局部肿块。每日2 次,每次熏洗20~30分钟,于大便后及睡前施行尤为适宜,一般3日左右见效。 主治:血栓性外痔。 陈逸飞 二黄洗剂治疗外痔 外痔是由痔外静脉丛曲张或肛缘皱 襞皮肤发炎、肥大、结缔组织增生或血栓 淤滞而形成的肿块,以疼...

  • 中药熏洗巧治痔疮

    中药熏洗巧治痔疮

    笔者用中药熏洗治疗痔疮,疗效较好,介绍如下。 处方:五倍子25克,白矾20克,艾叶30克,芒硝、花椒、白芷、车前子、金银花各15克,升麻6克。 方法:将以上药物装入纱布袋,放入搪瓷盆中,加水 3000毫升,文火煎煮至沸10~20分钟。趁热气盛时坐在盆上熏洗患处,当药液不烫时,再行坐浴或以纱布蘸药液熏洗患处15~20分钟,每日1剂,早晚各熏洗1次,每次熏洗完毕后侧卧位用痔疮膏涂于嵌顿的痔核上用手轻轻按摩,使嵌顿在肛门外的痔核全部进入肛门,必要时用纱布卷压迫、胶布固定以免脱出。连续熏洗,直至症状消失。 此外,痔核脱...

  • 骨折后腹胀中药敷肚脐

    骨折后腹胀中药敷肚脐

    骨科患者由于疾病本身所致的神经损 伤、术中神经阻滞,加之术后长时间卧床 及体位固定而致胃肠蠕动减弱,即中医之 血瘀阻滞经络,阳气不振,气机升降失 常。传统方法以泄为主,但易伤阴劫液, 或灌肠因体位活动受限而不方便护理。采 用中药敷脐治疗骨科患者术后腹胀,有活 血化瘀,行气止痛,培元固本、和胃理肠 之功效。 方法:大黄、肉桂各40克,枳实、 元胡各30克。诸药共研为细粉,瓶装密 封备用。使用时先洗净脐部,取药粉20 克用热醋调和成糊状,敷于脐部,外用5 厘米×5厘米麝香止痛膏封贴,24小时更 换1次,连...

  • 溃疡性结肠炎治法:灸、药、穴三管齐下

    溃疡性结肠炎治法:灸、药、穴三管齐下

    •药饼采用附子、肉桂、丹参、红花、木香、黄连等药物配方制成,方中附子和肉桂均可温阳散寒除湿,木香行气调中止痛,三药共伍可温阳健脾,理气和中以治其本;佐以黄连、丹参、红花等药而奏清热利湿、理气化瘀之效。 •通过对中脘、气海、足三里、天枢、上巨虚、大肠俞等穴施以隔药饼灸,以达温养脾胃,调和肠腑气血、阴阳之效,对于治疗脾胃虚弱为主证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较好。 吴焕淦教授为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973计划”项目首...

  • 反复便秘10余年 服药1剂则大便得通

    反复便秘10余年 服药1剂则大便得通

    王某,男,73岁,2012年9月4日初诊。 主诉:大便秘结,近3日未解。患者反复便秘10余年,初服通腑导泻中西药物,大便得解,腹胀减轻,但停服不久再次发生便秘,反复治疗10余年。近年来便秘,腹胀症状加重,口服通腑导泻药物效果差,大便干结、排便困难,且便后腹胀无明显缓解,并出现气短,心悸等症状。就诊时已3日未解大便,腹胀,气短乏力,精神萎靡,口干,纳差,形寒怕冷,寐可,舌质淡红,苔白滑腻,脉沉细。 辨证:寒湿内蕴,兼有气滞。 治法:温化寒湿,行气导滞。 方药:白术60克,白芍60克,肉苁蓉30克,当归...

  • 中医药浴偏方

    中医药浴偏方

      治脱肛方生枳売100克,防风、艾叶、五倍子各50克,朴硝、当归、川芎、桑枝、地榆、苍术、白矾各25克,升麻、甘草各15克。上药用水煎煮,过滤去渣,趁热先熏后洗,每日1~2次,日1剂。   治肛裂方乳香、没药、桃仁、红花、丝瓜络、艾叶、椿根皮各15克。用法:将上药稍加粉碎后,纱布包煎,加水2000毫升,煎煮30分钟,制成浴液,每日2次,每次坐浴30分钟。主要适用于肛裂初期。   治自汗方黄芪150克,麻黄根120克,白术、防风、白芷、艾叶各100克。上药用纱布包裹,放适量水煎2次,取药液入浴池调均,然...

  • 腱鞘囊肿中医称为筋聚或筋结中药治方

    腱鞘囊肿中医称为筋聚或筋结中药治方

    腱鞘囊肿是针灸科的常见病,中医称为筋聚或筋结。患者多因扭伤起病,初起症状不显,然日久疼痛愈重,致影响正常生活。针灸门诊用多针围刺,起针后挤出透明黏液的方法有效,但有时也挤不出黏液,致患者病程缠绵。四物汤加味有良好的疗效。 《中医伤科学》认为多因用力扭转或跌扑所致,其表现为腕部微肿,疼痛逐渐加剧,在桡骨茎突部阳溪穴处有显著压痛,且可牵引至手指、手掌以及前臂。初起时活动略有障碍,患手握拳拇指在内四指在外,腕向尺侧屈曲时疼痛增加,拇指运动乏力。如在掌部用力扭转则疼痛加剧,旋转腕部可听到筋腱摩擦音。书中提出治法主...

  • 三型痔疮宜用中药外敷治疗

    三型痔疮宜用中药外敷治疗

    对于外痔,除了内服中药外,采用中药外治的方法,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血瘀型:患者局部血瘀较重,常表现为肛门坠胀、瘙痒不适、肛门有异物感,或轻微便血、瘀阻作痛。治宜活血散瘀,给予逐瘀痔疮汤:地榆 30克,五倍子20克,穿山甲 10克,皂刺10克,水蛭10 克,地龙20克,枯矾10克,鸡血藤30克,红花10克,丹参30克。水煎外洗,每日两次,每次15分钟。 湿热型:患者体内湿气、热邪较重,常表现为肛门坠胀灼痛、便血,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口苦咽干,舌边尖红,舌苔黄厚腻、脉弦数。治宜清热燥湿,给予湿热痔疮汤:槐角20克...

  • 治便秘中药脐疗方

    治便秘中药脐疗方

      便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大肠的蠕动功能失调,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过度吸收水分,而使粪便过于干燥、坚硬所致。其临床表现为:大便秘结,排出困难,经常三五天或七八天排便一次,有时甚至更久。便秘日久,常可引起腰部胀满,甚则酸痛,食欲不振,头晕头痛,睡眠不佳。长期便秘,还可引起痔疮便血、肛裂等。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肠道积热,津亏、气血不足所为,当以清热润肠,养阴生津、补益气血为治。   中成药脐疗方   大黄片方取本品2粒研为细未,置伤湿止痛膏中央,外敷肚脐孔处,固定,每日1换,连续3~5天。可清热导滞。适用于便秘...

  • 慢性便秘如何选用中成药

    慢性便秘如何选用中成药

    消化道通畅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基本保障,然而近20%的人却受到便秘的困扰。慢性便秘症状看上去相似,实际上却特点迥异,最常见的包括五种类型,只有用药准确才能“事半功倍”。 口臭便秘——麻仁润肠丸。爱吃辛辣、口味厚重的人容易产生肠胃积热,时间长了可能出现大便干结,腹部胀满,舌红苔黄的症状,还常伴有心烦失眠,小便短赤等症状,这种便秘属于肠胃实热型。治疗这种便秘可选择具有清热、润肠通便作用的麻仁润肠丸或黄连上清丸。 腹胀便秘——木香槟榔丸。消化不良的人...

  • 痔疮服药方 痔疮外用法

    痔疮服药方 痔疮外用法

    痔疮服药方 马鞭草、黄柏、黄芩各15克,大黄、川芎、桃仁各10克,地榆、槐角20克,苦参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忌辛辣食物,连用7~14天。 痔疮外用法 夏枯草10克,川芎15克, 地龙20克,水蛭10克,蛇蜕5克,将上药研末混匀,加冰片10克,麻油200毫升调匀,装瓶密封备用。每日用棉签蘸取该液擦患处3~5次,连用7天。 尿路结石验方 玉米须15克,川郁金10克,金铃子10克,鸡内金10克,海金砂15克,金钱草30克。水煎,1日3次服用,每日1剂。(胡佑志)...

  • 治便秘 每周三次药浴

    治便秘 每周三次药浴

    阳虚便秘是由于老年人肾阳不足,阴寒内生所致。一投表现为面色淡白、手足不温、喜热怕冷、腹中冷痛等症状。取干艾叶50克,生姜25 克切片,一起放入浴缸中.先加热水浸泡30分钟,再加水周至适宜温度后,即可进行洗浴。药浴时,用艾叶和生姜在腹部肚脐周围进行擦拭.直至皮肤发红、发热为止,每周药浴3次,连续3周即可见效。 艾叶味苦、性温,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络的功效。生姜有很好的温中散寒功效,其辛温发散的作用可促进气血的运行。艾叶药浴适用于在便秘同时还伴有手足不温、喜热怕冷、身寒背冷等阳虚症状的老年人.不可用于实热积滞引起...

  • 便血辨治方药 血便验案举隅

    便血辨治方药 血便验案举隅

      古代医家多认为,血从大肠或肛门来者为近血,血从胃或小肠来者为远血。现在则主要从便血的颜色形质来分辨其病机部位。一般来说,便血鲜红或脓血相杂,其来近,多属实热或湿热;便血暗紫,其来较远,多属虚寒或瘀滞。   便血,又名血便、下血,即血自大便排出。早在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就以“近血”和“远血”之分型进行辨治,称:“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至于所...

  • 治溃疡性结肠炎中药灌肠方

    治溃疡性结肠炎中药灌肠方

    方药:党参15克,黄芩20克,木香、地榆、砂仁、炙甘草各12克。水煎取汁200毫升,保留灌肠,每日1剂,每日1次。如泄泻甚者加薏苡仁、马齿苋;食滞者加炒山楂、麦芽;脾肾阳虚者加补骨脂、巴戟天。 方法:灌肠前嘱病人排尽大小便,侧卧位,两膝屈曲,臀部置床边,臀下塑料布;选用14-16号导尿管或细肛管,用石腊油润滑管头,轻轻插入肛门约20-25厘米,将药液缓缓注入肛门,药液在肠道内保存的时间越长越好。 注意:药液的温度以38℃-40℃为宜,温度太低,易刺激肠粘膜引起肠蠕动加快,将药物排出,达不到保留灌肠目的。...

  • 民间草药治疗痔疮

    民间草药治疗痔疮

    痔疮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中药内服加熏洗相结合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将经验方介绍如下.以供读者参考。 内服方:刺猬皮10克.生地12克.当归 12克.赤芍12 克.生地榆15 克.槐角15 克.五倍子6 克,大黄6‘克.桃仁10克.黄芩10克,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 次服。 熏洗方:荆芥、川椒、薄荷、白花蛇舌草各15克,金银花、 苦参、芒硝、 大黄各30克. 水煎取药液 1000毫升.先 熏后洗患处. 每日1~2次. 用于内痔、 外痔、混合痔或 肛裂.症见肛门 肿痛、便血、肿 物脱出、瘙痒...

  • 肛门下坠“直肠黏膜松弛移位症”中药治方

    肛门下坠“直肠黏膜松弛移位症”中药治方

    边某,女,48岁, 1984年1月23日初诊。 主诉:肛门下坠2个多月。诉在综合医院诊断为“直肠黏膜松弛移位症”,医生说除了手术,无有效治疗办法。患者不愿手术,请中医治疗。来诊时,感肛门下坠有欲便感,行坐不安,非常不舒,伴腹痛,口苦,大便日1次、不利,口苦,苔白,脉沉细左尺实。 病机与治则:中气下陷,大肠气滞;治宜益气升阳,理气导滞。 组方:红参10克(另包久煎单服),白术12克,茯苓10克,升麻4克,荔枝核12克,橘核12克,香附12克,枳实10克,肉桂4克,淫羊藿12克,炒山...

  • 颈椎冷胀痛中药热敷治

    颈椎冷胀痛中药热敷治

    夏季,很多人在空调房内会感 觉颈椎周围酸胀、发冷、疼痛。用自 制的中药包热敷,能疏通经络、驱寒 除湿,可在平时看电视、用电脑时使 用,特别适合中老年人。 方法:艾叶、石菖蒲、生姜各 100克,宣木瓜、老鹳草、透骨草、伸 筋草、羌活、独活各20克,茴香15 克,盐10克。诸药混合在一起,装入 纱布袋中缝好,用微波炉加热后外 敷患处15~20分钟。 陈玉澜...

  • 糯米药粥防治痔疮

    糯米药粥防治痔疮

    中医认为,糯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泻除 痔的功效。下面就推荐一款具有治疗痔疮作用的食疗 方——桑椹糯米粥。桑椹糯米粥:取糯米100克,桑椹 30克,冰糖20克。将桑椹洗净后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煎 煮,滤取药汁。将此药汁与糯米一起入锅煮粥,米熟后向 粥中加入冰糖即成,每天服1剂,分2次在空腹时服用, 可连服5~7天。功效:补中益气、润肠通便,尤其适合伴 有便秘的痔疮患者使用。 此外,出血症状较严重的痔疮患者,可服用阿胶糯 米粥进行治疗。 阿胶糯米粥:取阿胶30克,糯米100克, 红糖50...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