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 第90页

药 第90页

  • 缓解痛经 中药外敷疏通经络气血

    缓解痛经 中药外敷疏通经络气血

      痛经是指女性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甚至波及腰骶部的疼痛,以及其他相关伴随症状,如冷汗淋漓、四肢无力、面色苍白、呕吐……专家指出,痛经发病是子宫局部气滞血淤导致的,可以通过中药外敷来疏通经络气血,缓解痛经。   通过临床辨证,痛经以气滞血淤症、寒凝血淤症为最常见类型。   ●寒凝血淤症   主要表现:月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痛感遇热(热敷)后有所缓解,月经颜色暗,或夹有血块,身体怕冷。   敷药方案:用吴茱萸热奄包热敷小腹。   方法:先将吴茱萸(150~300克)研成...

  • 月经不调当归芍药散 温经汤

    月经不调当归芍药散 温经汤

    当归芍药散 下面我还要说说当归芍药散,当归芍药散是一张养胎调经方,它主治妊娠腹痛,是我国古代用于围产期的一张主要方,胎漏可以用,胎位不正也可以用,对于胎位不正的治疗,七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用,用过之后胎位不正就可以转过来,不需要做什么膝胸卧位,它不但能转胎,而且还能养胎,胎儿不长的或是发育不好的,常服当归芍药散能使小儿健康发育。 我有一个学生的姐姐是高龄产妇,38岁才怀孕,怀孕以后肚子痛,而且胎位不正,我就给他开当归芍药散,当晚就觉得肚子动一下,好像是胎儿头转动,从此就再也不痛了,后来一直吃...

  • 痛经如何选择中成药

    痛经如何选择中成药

    痛经是指妇女在月经期或行经前后小腹及腰部疼痛,用于治疗痛经的中成药很多,在选用时必须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理论,辩证选择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气滞血瘀型:经前1— 2日或在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色紫暗夹有血块,血块排出则痛减,经净疼痛消失,伴有乳房胀痛,胸满肋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宜选用元胡止痛片、女]科得生丸、调经丸、益母冲剂、痛经口服液、痛经灵颗粒、七制香附丸、通经甘露丸等。 寒湿凝滞型: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经血量少,血色紫暗,伴有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苔白腻,脉沉紧。宜选用温经丸、...

  • 治疗痛经云南白药填脐 效果良好

    治疗痛经云南白药填脐 效果良好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常伴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足发冷、泛恶欲吐等症,并伴有月经周期而发作,称为痛经,亦称行经腹痛。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寒凝经脉,气血不畅而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医治。 云南白药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土血、咳血、便血、痔疮出血、崩漏下血,支气管及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等。近几年来采取云南白药填脐治疗痛经收到良好效果。 方法如下:取云南白药适量,用白酒调为稀糊状,敷于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并用热水袋...

  • 经行全身浮肿,方药,异功散加味合柴胡舒肝散

    经行全身浮肿,方药,异功散加味合柴胡舒肝散

    陶某 女 28岁 湖南宁乡 职员 主诉:经行全身浮肿1年 首诊:2013年5月15日。患者诉近一年来经行全身浮肿,以双下肢尤甚,月经干净后渐轻,疲乏,稍有痛经,月经夹少许淤块,纳食可,二便调,经前乳房稍胀,月经周期正常,行经3-5天。舌质偏暗,苔白腻,脉弦细。 诊断:经行浮肿 脾虚湿困 肝郁脾虚 治法:健脾化湿 疏肝理脾 方药:异功散加味合柴胡舒肝散 处方: 黄芪15g 党参15g 白术15g 茯苓15g 陈皮10g 淮山20g 薏米20g 当归10g 白芍15g 柴胡10g...

  • 云南白药在妇产科病症中的妙用

    云南白药在妇产科病症中的妙用

    云南白药是著名的中成药,主要含有三七成分。具有止血镇痛、活血祛瘀、消肿愈伤、排脓生新的功效。传统临床应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淤血肿痛,咯血呕血,创伤出血等病症。近年来,经临床实践与研究证实,将云南白药用于妇产科的一些病症中,疗效显著,使用方便,现介绍如下: 1.治痛经:取云南白药粉剂2克,加入白酒适量调为稀糊状,填于肚脐窝内处,外用伤湿止痛膏1张固定,并可时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钟,每天换药1次,连续3-5天,至月经来潮后停用,连续使用2-3个月经周期即可。可活血通络止痛。 2.治疗闭经:取...

  • 闭经患者的饮食调养饮 药食良方

    闭经患者的饮食调养饮 药食良方

    闭经:女子年逾18周岁月经尚未初潮或已行经又中断3个月以上者,称为闭经。前者称原发性闭经,后者称继发性闭经。古称“经水不通”“血枯”“女子不月”等。(策划编辑/秦丹 责任编辑/张梦培) 一、 闭经形成的原因 先天不足   部分女孩在月经来潮之初就表现为周期不稳定,时有时无,这种情况多属于先天肾气虚弱,冲任气血虚少所致。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这类患者,多半生殖系统发育不完善,卵巢、子宫偏小,雌激素分泌不足。 脾胃虚弱...

  • 虚寒型痛经红糖中药治

    虚寒型痛经红糖中药治

    中医认为,红糖味甘,性温,人脾经, 《本草纲目》记载:砂糖(红糖)具有“和脾 缓肝”、“补血、活血、通瘀以及排泄恶露” 的功效。 部分女性经期胞宫虚寒,瘀血阻滞, 经行腹痛,经血量少,血块较多,经行不 畅,对于痛经偏于寒性者,还常伴有畏寒 肢冷,面色少华,神疲乏力,甚至吐泻等 症状。 中医一般常用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通经活络之品,因势利导,促进经血顺利 排出。而红糖既性温,又兼具活血之功, 故常作为使药与其他中药配伍应用,可 加强方药的温通功效。 一、山楂桂枝...

  • 流产元气大虚 病案方药

    流产元气大虚 病案方药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金亮   气虚血瘀者,当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其成因者,一则素体元气不足,常见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老之患者,气虚无力,推动血液流行而成气虚血瘀之证。二则劳役努伤,致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元气难以流通,血瘀日久,气虚益甚,血瘀日锢。三是常先起于气滞血瘀或络伤出血性患者,气随血脱,加之瘀血未尽,形成气虚血瘀之证。余临症数十年,对气虚血瘀之证,常大补其气,使元气得复,兼以祛瘀,则可气旺血行,积瘀渐去,正气复来而康复有望。   病案举隅   病案一   张某,女,...

  • 不孕症 女子不孕方药生黄芪菟丝子

    不孕症 女子不孕方药生黄芪菟丝子

    不孕症系指凡婚后夫妇有正常的性生活、未避孕、同居12个月而未受孕的一种病症。据统计,近年来我国不孕症的发病率约为7%~10%,且呈逐年递增之势。中医认为胎孕可成的关键在于“精血充盛”“血能媾精胎孕乃成”,无论男女,都需充养精血,所谓“治先天当求精血之属,培后天当参谷食之方”。 岐黄学者战丽彬是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在妇科不孕症等疑难杂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战丽彬治疗不孕症,总以健脾气、滋肾精...

  • 痛经几则中药外治方

    痛经几则中药外治方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常可伴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发冷,泛恶欲吐等症状,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治。运用外治法则更简便安全,效果良好。下面介绍几则中药外治方:   白药填脐法:取云南白药适量,白酒调为稀糊状,填于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并可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药糊每日一换,连续3~5天。   药酊摩擦法:取云南白药酊适量,涂于脐下关元穴、气海穴部位,用手摩擦,当有发...

  • 女性痛经 中药泡脚

    女性痛经 中药泡脚

      女性月经期间一般都会比较烦躁,尤其是患有痛经的人,经常会因此影响工作、学习和休息。不妨试试在家用中药泡脚,或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所有适龄女性皆可以采用中药泡脚的方法来调理身体。不过专家提醒,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中药泡脚治痛经,对证选用才有效。   气亏血虚型: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用手按腹部有轻微疼痛感,月经量少、色淡。治宜补气养血调经。中医认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泡脚所选药物应多以入足太阴脾经的药物为主,并加入适量的引经药甜水。可用白芍、当归、川芎、熟地、白术、杜仲、黄芪各15克,饴糖适量,煮水泡脚...

  • 王培昌其诊疗立方用药独具特色

    王培昌其诊疗立方用药独具特色

    家父王培昌从事中医妇科临床60年,其诊疗立方用药独具特色,疗效彰显,临床经验丰富。余多年随父侍诊,受益颇多,今联珠成串,希与同道共研之。 谨察阴阳 王培昌临证多根据《内经》之论:“天有五运六气,人有五脏六腑,十二经络,奇经八脉……其间关系复杂,数之可千,然其要一也。”重在“把握阴阳”,及“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治疗“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案例:宋某,女...

  • 折磨女性的痛经 介绍一款药膳

    折磨女性的痛经 介绍一款药膳

    很多女性都受到痛经的折磨,今天介绍一款药膳——益母草玄胡煲乌鸡汤来帮助各位女性朋友调理。 原材料:益母草30克、玄胡15克、红枣8枚、乌鸡1只、瘦肉100克(2~3人用量)。 烹调方法:将益母草、玄胡分别洗净,稍浸泡;瘦肉洗净,切小块;乌鸡去除内脏等后洗净,斩大块;先将乌鸡飞水去血水,后将所有材料放入,加适量水,武火先煮15分钟,后改文火煲1小时,加食盐调味,去药渣吃肉喝汤。 另需注意的是,益母草忌铁器,故煲此汤时不宜选用铁锅或铁碗去盛放。郭丽娜...

  • 中成药防治痛经有新用

    中成药防治痛经有新用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也是多发病,伴随着月经周期而发作,多见于未婚女性和青春期,药物治疗以对症为主。 下面选述一些中成药老药新用防治痛经,以.供参考。 伤湿止痛膏:将此药膏贴 在小腹疼痛处,尾骶处,每处 1张,或贴在中极穴(脐下4 寸),疗效满意。 速效救心丸:每次舌下含化本药2—4粒或口月艮10—15 粒,每日3次,经前5日开始服用,连用7—10天,用1—3个月经周期, 总有效率为 92.4%,经期减量,月经量多者经期停用。 妇科千金片:适用于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

  • 直肠给药法治疗慢性盆腔炎

    直肠给药法治疗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之一,主要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包括子宫、卵巢、输卵管)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和盆腔腹膜的炎症,即女性上生殖道及周围组织炎症的总称。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等。本病临床以小腹疼痛为主症,多伴有腰骶酸痛、带下增多、月经紊乱等,属“盆腔炎”“带下病”“癥瘕”“月经不调”范畴。 直肠给药疗法是中医外治法之一,是中西医结合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临床给药技术,是除口服和注射给药之外...

  • 主治女子痛经 养血活瘀理气行湿方药

    主治女子痛经 养血活瘀理气行湿方药

    方药组成 组成: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槟榔5克,生麦芽30克,生甘草10克。舌苔白腻加藿香、佩兰、陈皮;大便稀薄加炒山楂、煨肉豆蔻;饮食不馨加谷芽、稻芽、神曲。 功效:养血活瘀,理气行湿。 主治:女子痛经。 用法:水煎服,一日1剂,水煎2次,分2~3次服用。 方解:此方由当归芍药散加槟榔、麦芽、甘草组成。当归芍药散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原文为:“妇人怀娠,腹中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 痛经用药 哪种更好?

    痛经用药 哪种更好?

      她们会痛得在地上打滚,她们会痛得冒冷汗,她们会痛得没有力气说话。“如果有机会,我真的不愿意做女人!”这是不少常痛经的女人最真实的心声。而在药店里会有数十种号称可以治疗痛经的药物,到底哪一种才是有效的?哪一种又更好?   11月20~22日,记者走访了南宁市友和古城大药房总店、南宁市老百姓大药房北湖店、南宁市康全大药房民主店等多家药店发现,治疗痛经的药物,至少有二十几种。比如:乌鸡白凤丸、月月舒痛经宝颗粒、妇科千金片等。   记者随机采访了20位年龄在18~25岁之间的有痛经史的女性。其中...

  • 中药泡脚 调治痛经

    中药泡脚 调治痛经

    女性痛经常会影响工作、学习和休息。如果您正受痛经困扰,不妨试试在家用中药泡脚,或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不同体质或者不同的辨证类型,在用药方面会有不同的选择。 气滞血瘀型:其症状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血色暗而带有血块。针对此类症状的人,应调和气血,化瘀止痛。因为“女子以肝为本”,泡脚所选药物多以人足厥阴肝经的药物为主,并加入适量的引经药醋,如用青皮、乌药、益母草各30 克,川芎、红花各10克。加入约两升水,50毫升左右的米醋,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煎煮30分钟,等药冷却至 50~(2时...

  • 不孕症方药 补肾养血益气

    不孕症方药 补肾养血益气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梁贻俊擅治妇科疑难病,现总结其治疗妇科病的思路,更好地继承发扬中医。今有幸跟师梁贻俊学习,深得教诲,收益颇多,以求深刻领会其治疗思路。 医案一 患者,女,34岁,2003年3月4日初诊。结婚9年,曾做4次人工流产,此后未避孕,未孕2年余,前来就诊。末次妊娠2000年6月,于怀孕85天时,B超示:“胎停育”,行人工流产术,术后基础体温单相,月经周期3~6/60~90天,量中色红,有少量血块,经期腰痛、腹痛,末次月经于2月28日来潮,现...

  • 润经活血 主治女性痛经药膳

    润经活血 主治女性痛经药膳

    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外生殖器官及其相关组织。女性外生殖器指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又称外阴,主要的组织器官有阴阜、阴唇、阴蒂及阴道前庭。女性内生殖器指生殖器官的内脏部分,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输卵管和卵巢常被称为子宫附件女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生殖器官——乳房。 由于较多的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有症状不明显的特点,加之传统观念以及个人隐私等方面的原因,许多女性一旦患病,或自己一无所知,或回避就医,以至于小病防治不及时而愈发严重,甚至造成不孕并危及生命等可怕后果.所以,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预防和自...

  • 女性白带困扰 健脾利湿药膳

    女性白带困扰 健脾利湿药膳

      女性要避免白带困扰,可多吃一些健脾利湿药膳,如四神汤、薏仁红豆汤、莲子山药汤、清蒸白果蛋等,都是不错的保健药膳。   四神汤   材料:需准备莲子15克、芡实15克、薏仁15克、茯苓3克、山药15克、排骨数块、猪小肠适量。   做法:先把中药材、排骨、猪小肠洗干净之后,把猪小肠烫过,然后加适量的水,一起煮熟即可食用。   薏仁红豆汤   材料:需准备薏仁、红豆,用量随个人喜好。   做法:先把薏仁、红豆浸泡变软,加适量的水煮熟后加糖即可食用。   莲子山药汤   材料:需准备...

  • 月经期间痛经怎么办 中药粉末包

    月经期间痛经怎么办 中药粉末包

      月经期间痛经怎么办,现介绍一方快速缓解症状。   组成:香附15克,木香18克,白芷12克,延胡索24克。   用法:共研为末分6包,每次一包,每日2次,早晚温开水送服。见经开始服用,连服3天。   此方有明显的理气活血止痛作用,元胡可去血中气滞,气中血凝,香附、木香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加白芷共起“香能化浊”,调经止痛之效。...

  • 少女痛经中医治疗药方

    少女痛经中医治疗药方

    痛经多见于未婚或未孕的女性,往往生育后痛经就会减经或消失。在未婚少女中,原发性痛经较多见,多数女子在月经初潮或初潮后数月即发生痛经,每次月经来潮小腹疼痛,经血紫黯或有血块,痛经轻者一般用热水袋热敷一会儿可缓解。现提供一中药治疗方: 处方与用法:红花、丹参、当归、元胡、香附、山楂、牛膝、泽泻各10 克,小茴香、吴莱萸各3 克,肉桂(后下)5克。水煎服,日1剂,月经期前3 天,连服3天。下个月经周期再服,连服3个月经周期,共9剂。血块较多者,加桃仁5克,红花 5克,莪术5克。 功效:温经化瘀.行气止痛,治少女腹部受寒后...

  • 月经病的不同辨证分型推荐不同用药

    月经病的不同辨证分型推荐不同用药

    月经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月经不调也时有发生,而调经药如何服用也较为特殊。月经不调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及月经前后出现的腹痛等其他全身症状。 女性的月经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即月经期、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在月经的不同阶段,人的气血表象也不同,其治疗重点和用药原则也不一样。因此调经药的服用时间是疗效的关键,而且症状不同,服药时间也不一样,必须适时服用。 对于月经量少的人,多由气血亏虚、气血不足、肾虚或精血不充引起,服药一般选在月经结束后,用药半个月左右;而月经过多患者主...

  • 女性腹痛 多是盆腔炎或痛经 中药治之

    女性腹痛 多是盆腔炎或痛经 中药治之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同样的疾病,如果证型不同,用药就完全不同。作为一名妇科医生,在3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我经常会遇到各种因腹痛而就诊的女性患者,按照经验,这类患者大多是盆腔炎或是痛经。 3年前,我去湘西古丈医疗支援时,遇到一位慢性盆腔炎患者。患者说自己反复下腹痛已近10年,经常打吊针消炎,过去用药后能马上见效,但后来效果越来越差,即使服用去痛片也只能管一阵,只要稍受凉或劳累后便会复发。她前来就诊时手捂腹部,面容痛苦,经仔细问诊后得知,她不仅经常腹痛,还有怕冷、无力等症状,于是我...

  • 产后不适药膳调理

    产后不适药膳调理

    中医认为,产妇产后常有“多虚 多瘀”的生理特点,容易造成各种身 体不适。食疗可很好地调理产妇身 体,缓解不适症状,本文详细介绍。 一、产后腹痛产后表现为小 腹疼痛,恶露淋漓不爽,颜色紫黑有 块,脉弦涩有力。治宜活血化瘀。 三七山楂炖鸡三七10克(研 粉),山楂20克,鸡肉0.5公斤,葱、 姜、盐、料酒各适量。先将鸡肉切块, 加入适量清水和盐,炖至肉熟,然后 加入三七粉、山楂、葱、姜、盐、料酒, 炖至肉烂,去山楂,食肉饮汤。 二、产后大便难产妇大便干 燥数日不解,解时艰涩难下,脉虚 细。...

  • 痛风可用哪些药膳?

    痛风可用哪些药膳?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消化内科张涛教授:饮食治疗一定程度上可对本病起到缓解病情、延长发作间期、降低并发症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等作用。中医中药秘方网推荐痛风患者可以试试以下几款食疗方。   灵仙木瓜饮:威灵仙15克,木瓜12克,白糖适量。将威灵仙、木瓜放入砂锅中加水煎汤约300毫升并加白糖适量。每日分2次服完。适用于四肢多关节肿胀疼痛、曲伸不利的痛风患者。   马齿苋米仁粥:马齿苋、生米仁各30克,大米100克。mifang.fuwenhao.com白糖适量。马齿苋、生米仁与米同煮粥,熟后加...

  • 中药方或食疗方治疗阴干症

    中药方或食疗方治疗阴干症

    本病除阴道干燥、性交涩痛不适外,往往还伴有白带量少、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月经过多或过少、舌质红、苔薄少或无、脉沉细等肝肾阴精不足征象。采用能滋肾益精、养血润燥的中药方或食疗方治疗阴干症,疗效显著。 1.取杞果15克、山药30克、山萸肉9克、龟板10克、熟地15克、陈皮12克、黄精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2.取牛肉500克、熟猪油50克、胡萝卜250克、土豆30克、洋葱50克、西红柿汁50克、枸杞子30克。将牛肉洗净切块,加盐、胡椒粉和面粉各适量拌和;把猪油置锅中加热倒入牛肉;再将牛肉炒至黄色,加...

  • 排卵期出血 中药方瞿麦萹蓄柴胡

    排卵期出血 中药方瞿麦萹蓄柴胡

    排卵期出血 案一 张某,女,28岁,2017年2月17日初诊。患者排卵期出血1年半,带下色黄、量多,月经后期,曾有复发性口腔溃疡,饮食、二便可。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诊断:排卵期出血(清肝利湿汤证)。 处方:瞿麦15g,萹蓄20g,柴胡18g,黄芩10g,川楝子10g,醋延胡索10g,蒲公英30g,车前子30g,牡丹皮20g,白芍20g,甘草9g。12剂,颗粒剂,日1剂,早晚各1次,开水冲服。 3月10日二诊:服上方后诸症减轻,但大便溏,1日2次。守上方加生姜9g...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