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 第89页

药 第89页

  • 治月经病的常用中医药对 马大正精粹

    治月经病的常用中医药对 马大正精粹

    马大正治疗月经病常用药对举隅 马大正( 1949- ) , 男, 主任医师, 第三、 五批全国老 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享受国务院 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博士生导师, 浙江中医药大学兼 职教授, 浙江省名中医, 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研究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常委,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妇 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温州市中医妇科主任委员, 中华中 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 一五 ” “十二五” 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 国家中医药管理...

  • 痛经_中药方集

    痛经_中药方集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前后或是在行经期间出现的一系列身体不适状况,常以腹痛为主要表现。严重的将影响工作和给生活带来烦恼。 痛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月经痛,称功能性痛经。这种病常发于月经初潮或初潮后一、二周,多见于未婚或未孕妇女,一般在生育后可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或消失。另一种是指生殖器官有器质性病变,由子宫内膜异位,子宫粘膜下肌瘤和盆腔炎等病症引起的月经疼痛,称继发性痛经。应针对发病原因进行治疗。 1.老丝瓜汤治痛经 [配 方] 千丝瓜1条。 [制用法] 将干丝瓜加水1碗煎服。每日1次,连服3-...

  • 中医药在不孕与辅助生殖技术领域的应用

    中医药在不孕与辅助生殖技术领域的应用

    •不育不孕是中医妇科学的优势病种,是中医生殖理论与现代医学结合的有力抓手。中医药在调经、助孕、种子、安胎方面的优势成了与辅助生殖技术紧密结合的关键点。 •中医药有着“多靶点”的作用,在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从肝脾肾论治,培育先后天之本,全方位调理,既可改善多种临床症状,又可迅速恢复、提高生殖功能。 本文主要介绍中医药在不孕与辅助生殖技术领域的应用。 中医生殖理论的发展沿革 中医在两性生殖生育方面的观察、认识和研究源远流长。...

  • 活血化瘀中成药治疗痛经

    活血化瘀中成药治疗痛经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常可伴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欲吐者等证,并伴随月经周期发作,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治,临床观察发现痛经以气滞血瘀居多,而许多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成药治疗痛经有良效。   云南白药类云南白药粉剂或胶囊剂适量,取出后用白酒调为稀糊状,填于肚脐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并可时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每日1换,连续3~5天。或取云南白药...

  • 对清代医家治疗闭经用药规律的研究

    对清代医家治疗闭经用药规律的研究

    闭经是指女子年逾 16 周岁, 月经尚未来潮, 或 月经周期已建立又中断 6 个月以上者, 前者为原发 性闭经, 后者为继发性闭经 [1 ] 。最早《素问·腹中 论》 中便有“若醉入房中, 气竭肝伤, 故月事衰少不 来也。 ” 并提出用四乌贼骨一芦茹丸治疗血枯经闭。 唐 · 《备急干金要方》 中将闭经分为 “从小来不通” 和 “女子诸病后月经闭绝不通” 2 种, 相当于原发性和 继发性闭经。至明清时期, 对闭经的认识...

  • 妇科疑难病 心身同治 五行辨治 针药并用

    妇科疑难病 心身同治 五行辨治 针药并用

    王小云,女,汉族,籍贯河北,出生于1954年8月。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协作导师,广东省中医院妇科重点学科带头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教学名师,全国首届百名杰出女中医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妇科分会会长。主持国家科技部等各级科研项目40余项,获成果奖14项,出版专著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 我师承首届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和岭南名医李丽芸教授,从医40余年,悉心研究历代医学论著,博采百家,在撷取前人理论精华和反复临床实践中,拓展新路,形成了自己...

  • 不育症方药 温胆汤合气道畅达汤化裁

    不育症方药 温胆汤合气道畅达汤化裁

    李某,男,31岁,2017年7月31日诊。诉一年多来计划怀孕二胎,不能如愿。刻见咳嗽,有少量痰,咽痛,右耳痛,舌边齿痕、质淡红、苔白腻,脉沉滑。精液化验:总数活率:31.5%,A级:0.81%。从事餐饮行业,早起晚睡。 辨证:痰阻胆郁,风邪侵袭。 治则:化痰解郁,活血开窍,祛风止咳。 方药:温胆汤合气道畅达汤化裁:半夏10g,枳实10g,茯苓15g,甘草10g,竹茹15g,陈皮10g,丹参30g,水蛭6g,百部15g,细辛3g,麻黄3g,柴胡6g,芦根30g,桑叶15g,桔梗10g。7...

  • 产后腹痛 产后恶露不下治法方药

    产后腹痛 产后恶露不下治法方药

    全国名中医杜惠兰系河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在多年的中医妇科临床当中,对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兹撷取杜惠兰临证中治疗产后病的代表性医案,总结其治疗产后病的指导思想和处方用药特点。 医案一:产后恶露不下 患者某,女,27岁,2019年1月7日初诊。患者于2018年12月10日足月顺产一男婴,现母乳喂养。患者诉顺产时,胎盘不能顺利娩出,胎膜残留在宫腔,出血约800mL。后予手取胎盘。遵医嘱,定期复查B超。2018年12月23日(产后14天)B超示:子宫大小10.1cm×...

  • 月经不调4个常见症状的用药说明

    月经不调4个常见症状的用药说明

    随着社会发展,女性定位的不断改变,工作与生活的双重考验,让现代女性的压力越来越大,月经不调等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大大危害着女性健康。 可以说,月经不调是女性生殖疾病的第一个台阶,一旦出现月经不调,便预示着女性正常的生理过程也发生了故障。长期如此,轻者会加速容颜衰老,严重者将导致其他妇科疾病。 一、月经不调4个常见症状的用药说明 月经先期 表现:月经周期提前1~2周,或连续两个周期以上。 联合用药:丹栀逍遥丸+益母草膏 配伍原因: 丹栀逍遥丸具有疏肝解郁、清热调经的...

  • 痛经可试试中药泡脚

    痛经可试试中药泡脚

    女性月经期一般都会比较烦躁,尤其是患有痛经的人,经常会因此影响工作、学习和休息,如果您正受痛经困扰,尝试过多种治疗都没好转,不妨试试在家用中药泡脚,或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有的适龄女性皆可以采用中药泡脚的方法来调理身体。但不同体质或者不同的辨证类型,在用药方面会有不同的选择。 气滞血癀型:其症状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血色暗而带有血块。针对此类症状的人,应调和气血,化瘀止痛。因为 “女子以肝为本”,泡脚所选药物多以人足厥阴肝经的药物为主,并加入适量的引经药醋,如用青皮、乌药、益...

  • 麦麸红糖促进回奶 外用药糊巧治烧伤

    麦麸红糖促进回奶 外用药糊巧治烧伤

    麦麸红糖促进回奶 每一位母亲的哺乳经历各不相 同,妈妈们最终都会面临给宝宝断 奶这一棘手问题。有些产妇常因断 母乳后暂时不易回奶,而出现乳房 胀满、疼痛,甚至并发乳腺炎。小麦 麸红糖饮,可减少乳汁分泌,缓解乳 房胀痛等不适。 具体方法:取小麦麸60克,红 糖30克,麦麸炒黄,加红糖混匀后 炒一下,放密封容器内,每天取适量 用温开水冲服3—4次,2天服完。 小麦麸为小麦磨面后筛下的种 皮,味甘,性凉,能益脾和中,炒后增 强补脾胃功效。红糖味甘,性温;入 肝、脾,具有活血止痛消肿之功,可 散乳瘀通经络...

  • 妙盐加中药熨敷解痛经 马悦凌

    妙盐加中药熨敷解痛经 马悦凌

    宫寒是女性痛经最常见的原因。而先天体质虚寒、过食生冷、腹部受寒等都很容易使胞宫失养导致宫寒,引发痛经。最适合宫寒痛经者在家自我治疗的方法,首推中药炒盐熨敷疗法。 具体方法:取粗盐粒500克左右 (可选用粗海盐),加入红花15-30克、莪术15~30克,放入铁锅内干炒约10 分钟,待海盐发黄发热后,把中药盐铲起,放入厚一点的棉布做成的口袋里,扎紧袋口。把布袋放置在患者腹部正中的神厥穴及腹部两边的子宫穴,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的功效。 炒盐的温热刺激能够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可提高局部新陈代谢,有消...

  • 性爱是治痛经的“灵丹妙药”?

    性爱是治痛经的“灵丹妙药”?

      一些女生有这样的体验,“大姨妈”来的那几日,下腹会痛得像被锤子锤一样,自己常常被折腾得死去活来。有没有治痛经的“灵丹妙药”?有人说用止痛药,有人却说性爱是治痛经最有效的办法。性爱治痛经,是真的吗?      痛经的都是处女?   在月经期间,部分特殊的女性“痛经”特别明显,也往往不知该如何是好。老一辈人常说“不通则痛”,关于治疗痛经的一种“传说”是,只要女人结了婚,痛经就会好了...

  • 痛经不怠 药膳调治

    痛经不怠 药膳调治

    月经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同时也是特殊的时期,女性在这时候身体会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一些症状的困扰,尤其是痛经。如何益气养血、活血散寒,远离痛经?中医药膳调理是不错的方法,以下介绍治痛经药膳五款。 一、杞子山药蒸鸡 材料:枸杞子10克,鲜山药0.15公 斤,芸豆50克,雌仔鸡1只,食盐、 葱、生姜各适量。 做法:将芸豆泡软;山药去皮、洗 净、切块;仔鸡宰杀、洗净、飞水、切 块。三者同放人盆中,加入枸杞子、 葱、姜、盐、料酒及清汤适量,封口。上 笼蒸熟服食,每周1~2剂。 功效:可养肝益精,健脾养血,适 用于肝...

  • 白带增多症_中药方集

    白带增多症_中药方集

    白带是指妇女在青春期、月经前期或妊娠期,从阴道中排泄出的少量无臭异气味的白色或淡黄色分泌物。如果妇女在经前期或妊娠期、青春期带下量多,颜色深黄或淡黄,或混有血液,质粘稠如脓或清稀如水,气味腥臭,称为白带增多症,是妇女生殖器官炎症或肿瘤疾病的先导。 1.黄荆子治白带增多 [配 方] 黄荆子35克。 [制用法] 炒焦为末,空腹酒服6克。 [功 效] 治白带增多。 2.白胡椒治白带增多 [配 方] 白胡椒30粒,银杏25粒,母丁香25粒,雄黄3克,白牡丹1个,石榴皮 5.4克,麝香1.8克,海螵蛸5.4克。 [...

  • 当归调血是治疗女性疾病的良药

    当归调血是治疗女性疾病的良药

    当归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归的根。当归调血,是治疗女性疾病的良药。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要药。当归 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经,又能活络。凡妇女月经不调,痛经,血虚闭经,面色萎黄,衰弱贫血,子宫出血,产后瘀血,例经(月经来潮时,出现口鼻流血)等妇女的常见病,都可以用当归治疗。 《金匮要略...

  • 痛经不愈“白药”敷脐

    痛经不愈“白药”敷脐

    痛经为女性常见病症。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因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医治。 云南白药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止痛,解毒?削中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疮出血、崩漏下血,支气管及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等。近几年来,笔者采取云南白药敷脐治疗痛经,收到良好效果,方法如下: 取云南白药适量,用白酒调为稀糊状,敷于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并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 每次10-15分钟,每日换药,连续3-5天。在行经前后 或经期均可使用。 云南昆明...

  • 痛经 中药5剂治愈

    痛经 中药5剂治愈

      李某,女,18岁,2009年8月3日初诊。月经周期正常,经前腰痛,乳房胀,7天净,经期腹坠痛,甚必服止痛片,大便稀,腹凉喜温,恶心,初诊时为月经来潮第二天,舌正常,苔白,脉滑。证属脾虚气滞血瘀,治宜健脾益气,活血祛瘀。处方:益母草15克,桃仁、红花各10克,生地10克,白芍10克,川楝子10克,当归15克,五灵脂10克,延胡索15克,乌药15克,小茴香8克,党参15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薏苡仁30克,桂枝10克,蒲黄10克,半夏6克,生姜2片,莲子肉30克,黄芪15克,山药20克。5剂,水煎服。   5剂...

  • 当归粥防治痛经药粥

    当归粥防治痛经药粥

      当归粥   材料当归1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做法先将当归煎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红糖共煮成粥。   用法经前3~5天开始服用。每日1~2次,温热服。   本品行气养血,活血止痛。适用于气血虚弱型痛经、经血量少、色淡质稀。   姜艾薏苡仁粥   材料干姜、艾叶各10克,薏苡仁30克。   做法先将干姜、艾叶煎水取汁,然后加入洗净的薏苡仁煮粥。   用法每日2次,温热食。   本品温经化瘀,散寒除湿。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症见经前或行经期少腹冷痛、得热痛减、经行量...

  • 中药泡脚水 轻松治痛经

    中药泡脚水 轻松治痛经

      女性月经期一般都会比较烦躁,尤其是患有痛经的人,经常会因此影响工作、学习和休息。如果您正受痛经困扰,不妨试试在家用中药泡脚,或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有的适龄女性皆可以采用中药泡脚的方法来调理身体。但不同体质或者不同的辨证类型,在用药方面会有不同的选择。   滞血瘀型    其症状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血色暗而带有血块。针对此类症状的人,应调和气血,化瘀止痛。因为女子以肝为本,泡脚所选药物多以入足厥阴肝经的药物为主,并加入适量的引经药醋,如用青皮、乌药、益母草各30克,川芎、红花各...

  • 中药泡脚巧治痛经

    中药泡脚巧治痛经

    气滞血瘀型痛经主要症状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血色暗而带有血块。针对此类症状的人,应调和气血,化瘀止痛。 取青皮、乌药、益母草各30克,川芎、红花各10克。加入约两升水,50毫升左右的米醋,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煎煮30分钟,等药冷却至50度时连渣倒入盆中泡脚。每次泡20分钟。...

  • 几则药粥方 对痛经有明显治疗作用

    几则药粥方 对痛经有明显治疗作用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常可伴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欲吐者等证,并伴随月经周期发作,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治,介绍几则药粥方,对痛经有明显治疗作用。 元胡止痛粥:元胡、白芷、益母草、红花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2剂,经前3~5天服用,连续5~7天。...

  • 沈氏女科应用引经药经验

    沈氏女科应用引经药经验

    引经药的概念 所谓引经药,也称引经报使药,是引药归经的俗称,指方剂中能引导其他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的药物,“引”有带领的意思,相当于一个向导的作用。 最早明确提出“引经报使”概念的是易水学派的创始人张元素。后来又经过他的门人李东垣、王好古以及后世诸多医家的发展和总结,引经理论已经成为中医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张元素提出这个理论之后,极力赞成的人不少,尤在泾就认为:“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 中药敷脐治带下病

    中药敷脐治带下病

      带下病是指妇女阴道内的分泌物明显增多,绵绵如带,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全身及局部症状为特征的疾病。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湿热下注或气血亏虚,以致带脉失约,冲任失调而成。对于患有带下病的女性,不妨试试以下中药敷脐法。   取芡实、桑螵蛸各30克,白芷20克。共研成细末,装瓶备用。每次取适量,用醋少许调为糊状,敷于肚脐处,再用纱布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一般连敷1周。...

  • 什么是更年期 饮食调养中医药调养

    什么是更年期 饮食调养中医药调养

    情绪烦躁、心情郁闷、潮热盗汗、睡眠不佳、腰腿酸痛、提不起劲……中年女人任何“不可理喻”的表现好像都能拿“更年期”这个词来解释。“更年期”是每个女性都会经历的生命阶段,就像青春期一样,不请自来。面对更年期,女性该怎么办? 什么是更年期 更年期是指人体从生殖期过渡到老年期的一个特殊生理阶段,也是多种老年疾病的萌发期。女性一般指40岁~60岁这个年龄段。根据欧洲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有高达94%的欧洲妇女...

  • 当归芍药散为古代的养胎方

    当归芍药散为古代的养胎方

    当归芍药散为古代的养胎方,有养血、调经、利水、止痛的功效,适用于以腹痛、浮肿、头眩、心悸、口渴而小便不利为特征的疾病和女性血虚体质的调理。 组成和用法 原方:当归三两,芍药一斤,川芎半斤,茯苓四两,泽泻半斤,白术四两。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金匮要略》) 适应症:妇人腹中痛,或浮肿,或冒眩,或头痛,或自下利,或月经不调者。 适用病症 脸黄、肤干、贫血貌:中年女性为多,面色萎黄或苍白,贫血貌,或有浮肿,或有黄褐斑,皮肤干燥,缺乏光泽,手掌干燥发黄。...

  • 国医大师林天东治疗药物流产后妊娠物残留经验

    国医大师林天东治疗药物流产后妊娠物残留经验

    随着社会发展,目前在临床上因避孕失败后要求流产者也较多。就终止的早期妊娠而言,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腺醇药物是当前使用次数较多、使用频率较高的治疗方案,前者在促进子宫蜕膜变性坏死中发挥作用,后者则主导强化子宫的收缩,促进胚胎排出[1]。两者联合的治疗方式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费用低、患者心理压力小的特点,较清宫术更容易为患者所接受等优势。药物流产易导致宫腔残留,如流产后蜕膜、胎盘剥离较慢或不完整,妊娠组织残留于宫腔等,这种情况常引起感染、阴道不规则出血、宫腔粘连、闭经,甚至影响到女性再次妊娠等。清宫术是治疗药物流产后...

  • 药膳缓解痛经 祛湿通经止痛

    药膳缓解痛经 祛湿通经止痛

      痛经,一直是困扰无数年轻女性的问题。严重者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可出现恶心、呕吐、下背部疼痛且腹泻等症状,这无疑给女性同胞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与折磨。随着天气日渐寒冷,稍不注意,寒气便易在体内凝滞,痛经的女性也越来越多了。浙江省兰溪市中医院主管中药师吴勇庭推荐大家三大药膳,可有效缓解痛经症状,并可达到祛湿通经止痛的良好效果。   益母草薏仁鸭肾煲   用料:益母草,薏仁,鸭肾。   作用:清热去湿,补肾降压。   做法:益母草与鸭肾同煲,可带出益母草独特的香草味,而在湿气重的季节,薏仁与益母草...

  • 治痛经偏方:痛经药膳

    治痛经偏方:痛经药膳

    痛经是指妇女在行经期间或行经前后,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且随月经周期性发作的一种疾病,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多见于青年妇女,常随月经初潮发病;继发性者多有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肿瘤等: 药膳自疗对原发性痛经效果很好,对继发性痛经及有妇科器质性病变的人效果则较差,须配合药物甚至手术治疗。同时,在月经期应避免涉水及用冷水洗足或下身;不食生冷之物,保持精神愉快等。治痛经偏方 治痛经偏方:胡桃炒韭菜 【配方】胡桃60克,韭菜400克,花生油30毫升,盐2克。...

  • 产后癃闭乃气虚不能升举之故 中医药方

    产后癃闭乃气虚不能升举之故 中医药方

    刘某,女,29岁,2004年5月6日来诊。诉1周前产一男婴,因产程较长,产后小便难出,已7昼夜。观患者面色不华,脉细,舌淡苔白,身无寒热,周身未见肿胀,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中气虚弱明显。医生诊后云:“此乃中气不足,气化无权之故也。” 处方:黄芪30g,红参10g,麦冬12g,白术15g,当归15g,陈皮5g,云苓12g,升麻3g,当归3g,车前子(包)12g,通草5g,甘草3g。3剂。水煎服,日1剂。患者服药2剂后即有小便自行排出,服3剂后,小便畅通,已无所苦。 产后癃闭...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