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 第88页

药 第88页

  • 阴道炎_中药方集

    阴道炎_中药方集

    阴道炎是较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由阴道环境酸碱度改变或局部粘膜变薄、破损、抗病力减低,被滴虫、霉菌或细菌入侵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性交痛、白带增多呈白色乳酪状,如合并有尿道口感染时,可有尿频尿痛。以下三种:①滴虫性阴道炎阴道毛滴虫。②霉菌性阴道炎白色念珠菌。③老年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白带多为黄色稀薄的泡沫状,有臭味。霉菌性阴道炎的白带典型为灰白色稠厚的豆渣样。 1.芦荟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配 方] 芦荟6克,蛇床子、黄柏各15克。 [制用法] 以上3味煎水。用时先用 棉花洗净阴部,后用线扎棉球蘸药水塞人...

  • 自制药茶调理女性健康

    自制药茶调理女性健康

    补血药茶:当归片5~ 10克,桂圆干3~6个。当归片、桂圆干一并放入杯中,用热水冲泡1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当归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的效果,桂圆性温热,可补血。二者泡汤后一并饮用,可改善月经量骤减、女性脸色惨白等症状。 调经药茶:玫瑰花苞少许,柴胡5克。把柴胡洗干净,放入煮女/j锅内加入大半锅水放在武火上煮。水开后,改用文火煮20分钟左右。煮的同时可加入少许冰糖调味,若不担心汤色也可加入红糖。将煮好的柴胡汤倒人盛有玫瑰花苞的茶壶或茶杯内,即可饮用。这款玫瑰花茶适合月经周期不准,,且内分泌失调引致脸上长痘痘的女性...

  • 滴虫性阴道炎中药治疗体会

    滴虫性阴道炎中药治疗体会

    药物及方法:1.阴道冲洗液:苦参、蛇床子各50克,加水500毫升,温火煎煮浓缩至250毫升,冷却后加入普通食用醋10毫升,混匀备用。2.苦参蛇床子粉剂;将苦参蛇床子各50克加工成粉剂混匀备用。用法:接受治疗的患者每天上午用苦参蛇床子冲洗液浸泡大棉球作阴道彻底冲洗,然后将2克苦参蛇床子粉剂均匀撒入阴道壁上即可。每日1次,7次为l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均复查阴道分泌物是否有滴虫。连续治疗3个疗程等来月经,月经干净后再治疗1个疗程即可;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体会:1.苦参蛇床子两种中药均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作用,并...

  • 老年性阴道炎中药灌肠方

    老年性阴道炎中药灌肠方

    治疗方法灌肠方药用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黄柏、茯苓各15克,泽泻、丹皮各12克,熟地、山萸肉、红藤各30克,山药10克,墓头回20克加减。每日1剂,煎成灌肠汤剂,患者排尽便后,取侧卧位,经肛门插管,配合60毫升注射器进行结肠灌注,结肠灌注液温度尽可能与体温相同,每次100~120毫升保留,7天为1个疗程。 自拟止痒汤处方:地肤子、蛇床子、苦参各30克,黄柏、徐长卿、艾叶各15克,花椒、白藓皮、百部各10克。煎煮后取1500毫升倒入盆中熏蒸外阴,待药液温度适中后坐浴,直到药冷为止,每日2次,7日为1疗程。 分析:老年...

  • 止“倒经”方药

    止“倒经”方药

    有的妇女于月经来潮前1~2天,或正值行经时,或在行经后,出现周期性有规律的鼻出血,并伴有月经量少或无月经,常伴腹坠胀,全身不适,祖国医学称之为 “倒经”。 中医认为,产生“倒经”的机理,主要为血热气逆所致。因为气为血帅,血随气行,血的升降运行,皆赖气的推动。血热则妄行,气逆则血逆而上溢。当月经来潮或行经前,冲脉较盛,血海满盈,血为热迫,随气上逆,即可出现鼻出血。中医治疗“倒经”有独特的疗效,根据“热者清之”、 &ldqu...

  • 中药验方治倒经

    中药验方治倒经

    妇女到期月经不行,却每月鼻腔出血数日.古代中医称为“倒经”。此症比较少见,患者往往不能怀孕。现推荐一中药验方如下: 生地20克,白芍15克,当归尾10克,藏红花3克,川芎6克。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服前药汁内加入韭菜汁1杯为引。每月于鼻出血停止后连服7剂,—般2~4个月可获月经按时来潮,鼻腔不再出血,且易受孕。...

  • 滴虫性阴道炎怎么根治 中药方

    滴虫性阴道炎怎么根治 中药方

    滴虫性阴道炎的病原体是一种原虫,叫阴道毛滴虫。它寄生在阴道内,消耗阴道上皮细胞的糖元,从而减少了乳酸的形成,使阴道酸性减弱,细菌易于繁殖,引起炎症。 滴虫性阴道炎的主要症状是分泌物增多。这种分泌物呈灰黄色,带肥皂样泡沫,且有臭味。其分泌物对外阴有一定刺激,引起外阴瘙痒、灼热、疼痛、性交痛等症状,还可有尿频、尿痛。这种虫子还可吞噬精子,妨碍精子存活,引起不孕。 阴道滴虫可以借性交、公共浴池、浴盆、浴巾、衣物、器械等传播,因此,必须注意个人卫生。治疗强调夫妻同治。 1.川椒8克,蛇床子15克,黄芩、连翘、金...

  • 月经不调6年闭经三月 辨六经辨方证用药

    月经不调6年闭经三月 辨六经辨方证用药

    李某,女,40岁,2014年5月22日初诊。 患者主诉月经不调6年,闭经三月余。患者2008年10月开始即出现月经不调,经中西医治疗未见明显效果,3月前出现闭经,于昨日查性激素六项:雌二醇降低,促卵泡生成素升高,遂求治于中医。刻下症见:月经不行,时感身热,盗汗出,面部双颊大片色斑,口中和,大便可,小便正常,思虑多而眠差、早醒,凌晨2点即醒,无恶寒,无腹痛,无四逆,舌暗淡苔白腻脉细。 辨六经:患者身热、盗汗,不恶寒,此为有热,即为阳也;又无头痛、身痛、恶寒等表证,亦无口干思饮、便干、尿...

  • 两款药膳适合月经周期不规则

    两款药膳适合月经周期不规则

      虽然妇女月经失调的原因有很多种,但常见的原因为气血不和。而归附杞墨鱼能补血通经,补气血土鸡汤能调补气血,这两款药膳都适合月经周期不规则的女性食用。   归附杞墨鱼   材料:准备当归3克、枸杞9克、香附3克、墨鱼身半斤、韭菜4两、米酒1大匙、盐酌量、生姜数片、橄榄油3大匙。   做法:先把香附、当归、枸杞等中药材放到锅里,然后加入2杯清水,用小火熬煮至剩约1杯后过滤备用。   把墨鱼洗干净、两面用刀切花、切成小块状,然后把韭菜洗干净、切成小段状;热锅入油,放入生姜爆香后放入墨鱼,等炒熟后加入...

  • 阴道炎 中药内治外用方

    阴道炎 中药内治外用方

    阴道炎 湿热之邪有内外之分。如久居湿地等致湿邪外侵,郁而化热,或经期、产后,湿热邪毒乘虚而入,此为外感湿热。若素体脾气虚弱,或肝气郁结,木克脾土,脾失健运,水湿内留,停注下焦,蕴而化热,则为内生湿热。湿热蕴结,韧带不固,则带下增多,色黄。 1)蛇床子、苦参各50克,加水1000毫升,水煎浓缩为500毫升,过滤坐浴,1日2次,10天1疗程,治疗霉菌性阴道炎。 2)紫草100克,研末,1日3次,1次10克,沸水冲泡当茶饮,治疗霉菌性阴道炎。10天1疗程。 3)鸦胆子仁40粒,加水200毫升,水煎成40毫升,用注射器套尿...

  • 补血调经药膳

    补血调经药膳

      因工作压力过大、情绪紧张等引起的月经不调,对症选用药膳常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月经先期——枸杞山药莲心大枣粳米粥   枸杞、山药各30克,莲子心20克,大枣5枚,粳米50克,白糖适量。将前四味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左右,去渣取汁,用此汁液与粳米共煮粥,待粥将熟时,加白糖调味,于早晚空腹服,每周1次。   月经后期——阿胶当归乌骨鸡汤   阿胶10克,当归15克,乌骨鸡1只(约300克)。将当归加水适量,煎煮至沸,去渣取汁,趁热放入阿胶溶化备用。把...

  • 乳腺纤维腺瘤 开郁散结方药治之

    乳腺纤维腺瘤 开郁散结方药治之

      乳腺纤维腺瘤是发生于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混合性瘤,是乳房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可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的女性,但以18~25岁的青年女性多见,多以无痛性肿块就诊。可为单发或多发,单侧或双侧乳房均可受累,肿块可发生于乳房任何部位,但以外上象限多见。肿块大小多为1~2厘米,一般不超过3厘米。此病中医称为乳核,多由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或忧思伤脾,运化失调,痰湿内生,或冲任失和,气滞血瘀痰凝,积聚乳内而成。   病案   刘某,女,23岁,2011年5月3日初诊。   主诉:乳腺纤维腺瘤术后2...

  • 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中药方

    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中药方

    经验方:当归、桃仁、三棱、香附各10克,王不留行、莪术各12克,夏枯草、贯众、天葵子、川断各15克,海藻、生牡蛎各20克,昆布30克。气血不足加党参20克,黄芪30克,腰腿酸软、头晕耳鸣加女贞子、杜仲各12克,旱莲草20克;月经淋漓不断者用生化汤加龙骨、牡蛎、海螵蛸各20克,伏龙肝30克,三七粉3克(冲);白带多色黄加薏苡仁30克,并用燥湿清热药坐浴。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疗效:本方治疗子宫肌瘤患者45例,治愈(症状消失,肿瘤消散,子宫恢复正常)19例,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肿瘤缩小2/3)13例,有...

  • 乳腺增生中成药乳癖消合逍遥丸

    乳腺增生中成药乳癖消合逍遥丸

    乳腺增生症为中青年女性常见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发现城市发病率比农村高,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发病率高。乳腺增生症属于中医学“乳癖”的范畴,其发病机制为郁怒伤肝,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肝旺侮土,或思虑伤脾,或饮食不节,或劳倦忧思伤脾,而致脾失健运,痰湿内蕴,积聚于乳络,日久互结为核而成包块。而且《医宗金鉴》中记载:“乳中结核由肝脾二经气郁结滞而成”。治乳病当以肝为本,“木郁不达,乳房结癖”,“其核随喜怒而消长”...

  • 月经期成药自疗法

    月经期成药自疗法

    自治疗法 成药自疗法 1、固经丸,每次6克,每日2次,温水送吞,宜长服。 2、宫泰冲剂,每次1-2包,每日2-3次,开水冲服。 3、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次,经量多时服。 4、乌鸡白凤丸,每次1粒,每日2次,吞服。用于体弱虚证者。...

  • 自制中药苦参散治阴道炎

    自制中药苦参散治阴道炎

    真菌性阴道炎主要是白色念珠菌所引起,用中药苦参散局部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 取苦参、黄连、黄柏、蛇床子各30克,川椒、枯矾各10克,冰片3 克,共研为细末,装瓶备用。先用 3%碳酸氢钠液或 1:1000新洁尔灭洗净外阴及阴部,然后局部上药,每日1—2次,5天为 1疗程。 本散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解毒止痛、防腐消肿的功效。方中苦参对湿热蕴毒、阴痒带下有清热燥湿、解毒杀虫作用;黄连、黄柏对湿热下注、淋浊带下有清利肝经湿热,促进黏膜水肿的吸收作用;蛇床子、白矾外用有杀虫止痒、收敛生肌作用;川椒有杀虫止痒作用...

  • 月经不净吃什么药好

    月经不净吃什么药好

      吴某,女,49岁。2011年2月10日就诊。患者半年前开始月经淋漓不净,B超检查无异常发现。西医诊为子宫内膜增厚,曾用西药抗炎止血,云南白药等药稍效,但始终不能只止。刻诊:经行不净,量少,色紫暗,伴下腹隐痛,腰酸乏力,纳可,二便调,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细涩。诊为崩漏之漏证,证属瘀阻胞宫兼气不摄血。治以化瘀通经,益气摄血,调理冲任。以桂枝茯苓丸合安冲汤合方化裁。处方:桂枝15克,茯苓15克,丹皮15克,赤药15克,桃仁15克,黄芪20克,鹿衔草30克,乌贼骨30克,茜草15克,三七6克,阿胶15克,川断15克,地...

  • 闭经 田淑霄用药经验

    闭经 田淑霄用药经验

    田淑霄教授作为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治疗妇科疾病时,既明于辨证,又精于用药,且用药多从性味、归经、功用三处精心辨识,察同求异,在借鉴前人基础上多有心得体会及创新,河北医科大学扁鹊医学社胡锦权在跟师学习之余,总结了田淑霄妇科用药经验,今起本版将陆续刊出。 卷柏 卷柏味辛温,色青黄。《本草汇言》曰:“治妇人血闭成瘕,寒热往来,子嗣不育。”其味辛温,辛以疏散通达,温以通血脉,调气血,为行血通经之药,又因其色青黄,青能入肝,黄能入脾,故本品能散结,止血,行而兼补,为理血...

  • 乳腺癌手术后中药外敷消水肿

    乳腺癌手术后中药外敷消水肿

      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过程中对腋窝淋巴结的清扫切断了上肢淋巴液的回流通路,导致淋巴液回流障碍,淤积在胳膊上,致胳膊肿胀、疼痛;同时淋巴液回流障碍易导致免疫力降低、局部炎症和纤维化,进一步加重水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袖带压迫消肿是有效的,但是容易反复。中医认为乳腺癌患者术后多为气血亏虚、瘀血阻络,导致上肢水停血瘀,出现肿胀疼痛。采用补益气血、化瘀消肿的中药外敷,配合中药口服、点刺放血、拔罐,具有很好的消肿效果。   外敷的具体方法是:桂枝15克,茯苓20克,姜黄20克,炒白术15克,当归1...

  • 中医中药治疗血崩验方

    中医中药治疗血崩验方

    血崩是指月经过多或非时而下,像河流决堤,崩泻而下,凡功能性子宫出血、生殖器炎症、肿瘤等妇科疾病均可出现这一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持续数十天出血不止,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和全身无力等一系列严重贫血症状。治疗月经过多的方法虽多,但如应用不当往往会有一定的副作用。 中医中药治疗血崩有一定效果,副作用也小。血崩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西医以消炎止血或免疫治疗为主,如青霉素、止血敏、头孢曲松钠等。 现有一验方介绍如下。 方瓜种40~100 g,焙干研为末;杏树内皮40~100 g,焙干研为末。以上两药末加在一起,...

  • 中药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中药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感染所引起的,为常见的阴道炎症。主要通过性交传播,亦可借浴池、浴巾、衣服等传染。 其主要症状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灰黄色、污浊、带泡沫、有臭味或有大量脓液。当分泌物量多时可流出引起外阴瘙痒、灼热、疼痛、性交痛等。 现向患有滴虫性阴道炎者推荐中药治疗验方二则。 方一:苦参、蛇床子各15 克,白芷、明矾、花椒、薄荷(后下)各6克,煎汤去渣,熏洗阴道,每天1次,7天为一疗程。 方二:苦参、蛇床子、茯苓各30克,黄柏、白鲜皮各 15克。煎汤去渣,待温度适宜后熏洗阴道,每天1次,7天为一疗程。 为...

  • 经期呕吐4年余 针药并治

    经期呕吐4年余 针药并治

      患者余某某,女,36岁。2012年5月27日初诊,因“经期呕吐4年余”入院。   患者自诉,2008年3月因情志不畅引发当月经行恶心剧烈呕吐,此后每月经行,呕吐均有发作。   每于经前数日,自觉疲惫,胸胁不适,饮食无味,夜寐不安。月经来潮日两胁作胀,自觉胃中有气上冲,恶心阵作,随即发作呕吐,其质初为食物,继为清水痰涎,直至吐出痰涎方觉为轻。其间虽胃中空虚,但不得食,心中嘈杂难忍,头痛眩晕,倦怠难支,月经干净则呕吐自止。每月都需住院,靠点滴维持。非行经期一切正常。月经周期、行经...

  • 抗乳腺癌药茶

    抗乳腺癌药茶

    方药 天门冬(即天冬,中药店有售)8克,绿茶2克。 制法及服法 将天门冬捣碎后与绿茶同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即可饮用。一般每天1剂,可加水冲泡3—5次,饮至最后,将天门冬嚼食咽下。可养阴清火,生津润燥,防癌抗癌。 说明 现代研究发现,天门冬具有抗肿瘤作用,能延长抗体存活时间,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有临床研究称,以天冬为主,采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多种癌症,总有效率为84%,其中对乳房肿瘤疗效最高。绿茶擅长清热解毒、生津润燥,且具有防癌抑癌功效。上二味配伍成茶饮用,尤其适宜于中老年乳腺...

  • 痛经的中成药治疗

    痛经的中成药治疗

    由于痛经分为好几种,而每一种都需要对症下药,因此痛经的女性需要熟识以下几种常用的痛经药。 月月舒痛经宝颗粒:成分为红花、当归、肉桂、三棱、莪术、丹参、五灵脂、木香、延胡索(醋制) 等,有温经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它通过消除病理性痉挛,从而缓解和消除痛经,促进血液循环。 益母草颗粒:其成分 为益母草,益母草有活血 调经的功效,可以治疗月经不调、痛经,主要适合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痛经。在治疗月经不调方面,对月经量少的效果比较突出。 广西花红片:有一点红、白花蛇舌草等成分,有清热解毒、消炎、利尿、利湿、祛瘀止痛的功效...

  • 外敷膏药治疗女性痛经

    外敷膏药治疗女性痛经

    现代很多女性被痛经困扰,尤其是未婚女青年及月经初期少女更为普遍,表现为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大多开始于月经来潮或在阴道出血前数小时,周期性发生下腹部胀痛,冷痛,灼痛,刺痛,隐痛,坠痛,绞痛,痉挛性疼痛,撕裂性疼痛,疼痛延至骶腰背部,甚至涉及大腿及足部,约有50%以上病人伴有全身症状:乳房胀痛,肛门坠胀,胸闷烦躁,悲伤易怒,心惊失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痛腹泻,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冷汗淋漓,虚脱昏厥等症状,严重影响了工作和学习,降低了生活的质量。 痛经重在预防。首先饮食调养要合理营养,补充维生素E类...

  • 治疗肠澼、带下兼毒淋中药方

    治疗肠澼、带下兼毒淋中药方

      国医大师路志正从医近70年,对中医文化、中医理论精髓谙熟于胸。现年近九旬仍临证不辍。笔者有幸于2007年跟随路志正侍诊,2008年被选拔为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后再次拜路志正为师,他首倡从脾胃论治胸痹病;被崇为杂病圣手。现举异病同治一案:肠澼、带下兼湿热毒淋案,与同道共饷。   病例:患者史某,女,40岁,2007年2月23日初诊。山西大同郊区农民。于4年前出现小腹疼痛,大便溏薄带脓液,肛门下坠,渐至腰酸,并伴有多汗。近一年小便淋漓不畅,小腹痛引于脐。月经前期,色暗黑有块,白带量多为黄色或粉...

  • 慢性盆腔炎痛经中药热敷方

    慢性盆腔炎痛经中药热敷方

    治疗方法:取大黄300克,牡丹皮200克,桃仁150克,冬瓜仁100克,芒硝120克。将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仁四味药研磨为末,分3份,用时取1份加米醋搅拌均匀,以润而不渗为宜,然后伴人芒硝40克装入布袋内,放人锅内蒸热,乘热敷于小腹,药袋上加热水袋,温度以热而不烫为宜。每门早晚扦敷40分钟,每袋2-3大,每剂用6-9天为1疗程。 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好转:临床症状消失,妇科检查仍有阳性体征存在;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妇科检查阳性体征存在。 治疗结果:治疗108例,4疗程后,痊愈...

  • 卵巢功能早衰采用中药结合激素替代疗法治疗

    卵巢功能早衰采用中药结合激素替代疗法治疗

    中药结合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的临床观察 卵巢功能早衰( p r e m a t u r e  o v a r i a n  f a i l u r e , P O F ) 是 指女性在4 0岁前出现持续性闭经, 并且伴有雌激素水 平下降、 促性腺激素水平上升的综合征。近年来随着社 会环境的改变及工作压力的增加, P O F 发病率逐年上 升 [ 1 ] 。其发病与遗传、 免疫、 环境等因素有关。临床治 疗 P O F 常使用激素替代疗法, 可快速调节患者激素水 平, 促进月经恢复, 但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有...

  • 中药外用治痛经方

    中药外用治痛经方

    在门诊工作中,常能见到为家中晚辈寻求治痛经偏方的老年人,可见痛经的发病率之高。以下是中医治疗此病的几种外冶偏方,不妨一试。 热敷法 用粗盐(呈粒状)250--500克加小葱5—10棵共炒热,用纱布包裹后,趁热敷下腹部疼痛处。或用麦麸 250"-500克加食醋50毫升,炒热后用纱布包裹外敷腹痛处,用于治腹部冷痛,痛连腰骶,经血暗红的痛经者。 泡脚法 取蒲黄、五灵脂、香附、元胡、当归各20克,赤芍15克,没药、桃仁各10 克,加水2500毫升,煮沸15 分钟后离火,先以药液蒸气熏蒸双脚;待温度适宜后将双脚浸...

  • 痛经治方:甘草芍药汤

    痛经治方:甘草芍药汤

    黎清婵教授是江门市知名的妇产科专家,临证30余年,经验丰富,善于运用中医经方治疗妇产科杂病、急症,效果显著。笔者有幸跟师一年,受益匪浅,现将其活用用芍药甘草汤治疗痛经经验进行总结如下。   辨证分析 黎清婵认为痛经病因多变,病机复杂,但以下焦阴血不足,以致气血瘀滞、胞宫失养者居多。月经前后,气血变化迅速,损耗较大,加之平素不善调养,易致阴血不足,经脉失养。胞宫经脉不利,失于濡养,不荣则痛。妇女多性情急躁易怒或生性抑郁,易致肝气瘀滞不通。经脉气血不足,鼓动无力,气血易于凝滞,加之因濡养不足,阴寒内生,寒气凝阻,更易加...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