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病 第95页

病 第95页

  • 妙用冬瓜巧治病

    妙用冬瓜巧治病

    冬瓜是市民家庭喜食的蔬菜之一,以冬瓜为主要原料制做的冬氽丸子等菜肴,备受食客喜爱。冬瓜除为良蔬佳肴食用外,还是预防和医治疾病的良药。   把鲜冬瓜捣烂绞汁大量饮用,或用鲜冬瓜皮300克加少许食盐,水煎当茶饮,可预防中暑。每日用冬瓜250克煎汤或用1000克冬瓜皮浓煎,日服3次,可治水肿腹胀、尿闭。用冬瓜子3钱加红糖捣烂研细,开水冲服,日服2次,治咳嗽。把鲜冬瓜捣烂绞汁大量饮服可治食鱼蟹中毒。冬瓜子煎浓汤日洗数次,治痔疮。冬瓜皮250克熬水洗患处或用冬瓜皮、茄子根煎汤洗,可治冻疮。鲜冬瓜瓤捣烂取汁擦患处,可治酒糟鼻...

  • 伏治老寒腿冬天不发病

    伏治老寒腿冬天不发病

    小区张大爷长年受老 寒腿的折磨,冬春膝关节 冷痛难忍,夏秋虽有所缓 解,可阴雨天也会发作, 实在是痛苦不堪。其实, 像大爷这种情况的人很 多。据统计,40岁以上有 近50%的人患老寒腿,70 岁以上几乎100%的老人 有不同程度的老寒腿。专 家提醒,马上就要入伏了 (7月22日),利用伏天这 个天然有利的时机来治 疗老寒腿,能减轻甚至避 免其冬季发病。 老寒腿是一种以膝关 节退行性损害为主的慢 性病,主要表现为两年以 上的膝关节疼痛,怕冷、 怕风、屈伸不利,且冬春 寒冷季节症状加剧,夏秋 季节缓解或不发作。随着...

  • 坐浴外治肛肠病 治阴囊湿疹方

    坐浴外治肛肠病 治阴囊湿疹方

    治阴囊湿疹五方 1.胖大海6枚.焙干 研末,一半黄酒冲服.另 一半搽患处、服药后盖 被出汗即可。 2.茶叶5克.加开水 500毫升冲泡,待温,以 纱布浸茶水洗患处.然后 用茶水纱布敷患处5分 钟,每日1次,数日见效。 3.鲜姜150克.茴香 90克。水煎取液.先熏后 洗患处,盖被出汗.2~3次 即愈。 4.丹皮、赤芍、生地、 地肤子、白鲜皮各15 克,银花藤30克,全蝎、 紫草各6克,防风、蝉 蜕、僵蚕各10克。水煎 分3次服,每日1剂。 5.黄芪50克,白术、 党参、茯苓各20克。甘 草、银柴胡各15克...

  • 地榆收敛止血 治肛肠病变收效良好

    地榆收敛止血 治肛肠病变收效良好

      地榆,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榆的根茎,味苦酸,性寒,具凉血止血、消肿止痛、收敛泻火之效。《本草便读》:“沉寒凉血分,火同湿热总堪除,且能散肿疏风,疮疹常用……痔漏多宜。”《别录》:“止脓血,诸瘘。”地榆主要成分含鞣质、地榆皂甙及维生素类物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地榆对几种肠内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地榆清热消炎,解毒消肿,收敛止血作用尤强,治疗某些肛肠病变确实收效良好。   肛周脓肿表现为皮下...

  • 肛门病术后止痛 电针白环俞止痛法

    肛门病术后止痛 电针白环俞止痛法

      【穴性特点】   白者,洁也;环者,旋也。此类穴名,多由养生家静坐有得而名之。   张紫阳谓:“心下(此处指七节旁之小心),肾上,脾左,肝右,生门在前,密户在后,其连如环,其白如棉,方圆径寸,包裹周身之精粹。此即玉环也”。其处与脐相应,为人之命脉根蒂。本穴与玉环气机相通,正应其处,故名为“玉房俞”,又名“白环俞”。   本穴位于骶部,主治遗精、遗尿、带下、月经不调及腰骶疼痛等症。   【操作技法】   患者取俯卧位或...

  •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病名 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病名 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

    ↓↓↓ 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 其发病情况如何?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可出现四肢多关节肿胀、疼痛、晨僵等关节症状, 在病理上, 早期主要表现为滑膜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 最终可导致局灶性的骨与软骨的破坏, 甚则引发关节畸形, 导致功能丧失。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的患病率是0.34% 左右, 按照13 亿人口计算, 我国大约有400 多万到500 万人患有此病。类风湿关节炎以女性患者多见, 特别是绝...

  • 简要叙述王嘉麟治疗肛肠病的学术思想

    简要叙述王嘉麟治疗肛肠病的学术思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王嘉麟不久前刚刚离开了我们。他从医60余年,是我国老一代著名肛肠病专家之一,见证了新中国肛肠学科的发展。笔者在此简要叙述王嘉麟治疗肛肠病的学术思想,寄托哀思。   外病内治 辨证施治成体系   王嘉麟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习医,中医功底深厚,在临床实践中始终注重对患者的整体辨证治疗,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外病内治”的理、法、方、药体系。所有常见肛肠外科疾病,均有整体辨证施治的系列分型及相应方剂,适用于围手术期的全身调理、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等。...

  • 肾督亏虚经脉痹阻证颈椎病 处方蠲痹汤

    肾督亏虚经脉痹阻证颈椎病 处方蠲痹汤

    案例二:肾督亏虚、经脉痹阻证 殷某,男,51岁,江苏南通人。入初诊:2014年7月20日。 双下肢乏力、行走不稳1年余。患者2013年5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乏力,行走欲仆,如踏棉花,伴言语蹇涩,持物受限,颈项稍有不适,同年7月31日至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查头颅CT提示小脑萎缩,双下肢肌电图正常。考虑患者脑萎缩,予“复方吡拉西坦脑蛋白水解片、甲钴胺”等治疗,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症状迁延。2014年5月至二炮总医院查颈椎MR,患者自诉无异常(未带MR片及报告),予针灸、理疗治...

  • “蜜煎导方”治疗大便硬结难解的病症

    “蜜煎导方”治疗大便硬结难解的病症

      张仲景年少时随同乡张伯祖学医,由于他聪颖博达,勤奋好学,长进特别快。   一天,诊室送来一位唇焦口燥、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的病人,老师张伯祖诊断后认为是“热邪伤津,体虚便秘”所致,但是病人体质极虚,用强烈的泻药病人身体受不了。张伯祖沉思半响,一时竟没了主张。   张仲景站在一旁,见老师束手无策,便上前道:“学生有一法子!”张伯祖听了他的想法,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张仲景取来一勺黄澄澄的蜂蜜,放进一只铜碗,用微火煎熬,并不断地用竹筷搅动,渐渐地把蜂蜜熬成...

  • 慢性膝关节病 一套膝关节保健的自我按摩手法

    慢性膝关节病 一套膝关节保健的自我按摩手法

    膝关节是人体内比较重要而且复杂的一个关节,若不注意保护,很容易损伤,恢复不好就会转为慢性膝关节病。笔者把从医多年总结的一套膝关节保健的自我按摩手法介绍给大家: 轻拍压痛点 用手指按压,找到膝关节周围的压痛点,用手掌在压痛点处进行虚掌拍打,痛点多位于膝关节内外侧、髌骨上下。拍打每个痛点时注意力度,先由轻至重拍5分钟,再由重至轻拍5分钟。 这种手法可以促进痛点炎症吸收,松解粘连,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膝关节疾病。 掌揉髌骨 以掌心扣按住髌骨,在保持足...

  • 颈椎病 肾虚血瘀证辨治

    颈椎病 肾虚血瘀证辨治

    朱婉华 江苏省南通良春中医医院 朱良春据70年临床经验,将颈椎病分为三大常见证型,即肾督亏虚型、瘀血阻滞型和风寒湿阻型,予益肾蠲痹法为该病的治疗大法,“益肾壮督治其本,蠲痹通络治其标”,标本兼治,相得益彰。所创制的益肾蠲痹丸,配合辨证方剂,临床疗效显著。 病机治则 通补兼施治颈痹,益肾蠲痹诠其理 “益肾蠲痹丸”是朱良春多年经验的结晶,是以温肾壮督、钻透逐邪、散瘀涤痰(地黄、当归、淫羊藿、肉苁蓉、鹿衔草、老鹳草、寻骨风、徐长卿)...

  • 地榆凉止血消肿痛治肛肠病

    地榆凉止血消肿痛治肛肠病

      地榆,味苦酸,性寒,具凉血止血,消肿止痛,收敛泻火之效。《本草便读》:“沉寒凉血分,火同湿热总堪除,且能散肿疏风,疮疹常用,痔漏多宜。”《别录》:“止脓血,诸瘘。”地榆主要成分含鞣质、地榆皂甙及维生素类物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地榆对几种肠内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地榆治疗肛肠病变确实收效良好。   肛周脓肿表现为皮下红肿热痛,重坠明显,坐卧不安。取地榆60克,配大黄30克,赤芍30克,地丁30克,水煎适量,熏洗坐浴,每次30...

  • 坐浴治疗肛周疾病

    坐浴治疗肛周疾病

    冰片10克.枯矾20克.朴硝 30克。加入盛有开水1000 毫升的盆中融化.待温即可坐浴. 每次10~20分钟,每天1剂,早晚各坐浴 1次.第2次坐浴前只需将原药液加热至温热即可。 本方用于肛裂、嵌顿性内痔、血栓性外痔、炎性外痔、肛肠病术后肛缘水肿等.均具有明显疗效。(李健明)...

  • 治疗肝病 诊治急慢性肝炎

    治疗肝病 诊治急慢性肝炎

      治疗肝病,岳美中认为“伤寒发黄”包括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发黄的病机主要是湿热郁蒸。在急性阶段有热重、湿重、湿热并重三种不同类型,皆当以茵陈剂为主治疗。肝炎恢复期,病机上不一定仍为湿热,应针对突出的夹杂症治疗,而不胶执在肝炎的肝功能某一项指标上。肝性昏迷已非茵陈剂所能退,应因证不同而施养阴清热开窍、扶正温阳开窍等法,用安宫牛黄丸、局方至宝丹、紫雪与苏合香丸等,临床有一定效果。   急性肝炎   病因病机   岳美中认为,“伤寒发黄”包括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 痔疮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 中医方药

    痔疮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 中医方药

    痔是人体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又名痔疮、痔核、痔病、痔疾等。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国,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 内痔分为4度:Ⅰ度排便时出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痔不脱出肛门。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脱出肛门,排便后自动还纳。Ⅲ度痔脱出后需手辅助还纳。Ⅳ度痔长期在肛门外,不能还纳。其中Ⅱ度以上的内痔,多形成混合痔,表现为内痔和外痔...

  • 肛肠病术后疼痛(阳虚湿盛)方药

    肛肠病术后疼痛(阳虚湿盛)方药

    梅某,女,32岁。2014年6月来诊。病人因混合痔行“外剥内扎术”后,肛门痛2月余无好转,住院期间病房给予清热利湿院内制剂外洗,局部八髎穴、长强针刺均无明显效果。查体见,病人肥胖,倦怠乏力,小腹胀,下肢怕凉,舌胖大且淡润,齿痕明显,苔腻,脉沉弦滑无力。 诊断:肛肠病术后疼痛(阳虚湿盛)。 方药:通阳化湿,活血止痛:厚朴30g,白芍50g,元胡15g,桂枝15g,小茴香20g,黑附子15g,没药20g,炮姜25g,肉桂15g,茯苓30g,砂仁20g,肉苁蓉30g,炙甘草20...

  • 治慢性肝病血清异常方

    治慢性肝病血清异常方

    处方与用法:人参、三七、琥珀,按 2:2:1 的比例,共研细末。每次3 克,日3次,温开水送服,15天为1 个疗程。 功效:大补元气,化瘀扶肝,治疗各种慢性肝病 (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等),血清蛋白低下,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经多种药物或输白蛋白、全血或血浆效果不理想者,有一定的效果。(许北平)...

  • 浅析胆囊炎的发病机理及治疗

    浅析胆囊炎的发病机理及治疗

    常见胆囊炎虽有急性,慢性之别,但都是饮食和情志所致。或饮食不节,或情志不畅,肝胆气滞,湿热壅阻中焦,损伤脾胃,滋生湿热,热毒熏蒸肝胆,气滞血瘀,肝失疏泄,胆失通降,土壅木郁,或肾气不足,水不涵木。西医认为是胆汁被细菌感染,或返流入胆囊的胰液之化学刺激等而引起该病。慢性胆囊炎有部分患者是由于急性病期未能及时治愈,迁延日久而致,常伴有胆石症。 治则:疏肝利胆,泻火解毒,理气化瘀,开郁通络。 方药:柴胡15克,蒲公英150丸,鸡内金30克,大黄15克,杜仲20克,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温服。 加减:疼痛甚加玄胡15克,...

  • 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型肝炎 中药治方

    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型肝炎 中药治方

    周仲瑛简介:生于1928年,江苏省如东县人。南京中医晕院教授,兼任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委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医药卫生学科纽纽长等职。家世业医,少承庭训。著有《中医内科学》等)o余种专著。临床40余年,对中医内科和急症造诣殊深。对乙脑、流杆性出血热、乙肝、高脂血症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 通讯地址:南京中医学院 邮码:210000 【主治】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及乙肝病毒携带者.表现以湿热淤部为主证者。 【组成】虎杖平地木半枝莲各15克土茯苓垂盆草各 20克赤芍、姜黄各10克黑料豆10克生甘草3克 【功效】清解泄化肝脏湿热淤毒。...

  • 肝病治宜温补脾肾益气化瘀

    肝病治宜温补脾肾益气化瘀

      吕某,女,50岁,职工。   患者有乙型肝炎病史4年,迁延不愈。在某医院确诊为早期肝硬化,迭经治疗,效不显著。症情日趋严重,遂来求诊。   刻诊:胁痛纳减,腹胀溲少,便溏不实,精神萎顿。脉沉弦而细,苔白腻,舌质紫。触诊腹膨而软,肝脾未满意扪及,两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肝功:ALT56u/L,白蛋白23g/L,球蛋白28g/L,总胆红素25μmol/L。B超:肝区光点密集增粗,不均匀,有可疑腹水。   证属湿毒久羁,气血瘀滞、肝脾损伤、肾阳虚衰,浊水渗潴。方拟温补脾肾、益气化瘀,佐以利水,药用...

  • 郁证肛病论

    郁证肛病论

    《素问·五脏别论》 载 :“魄门亦为五脏使。 ” 魄门 即肛门, 从中医整体观来看, 肛门局部的生理功能与病 理变化同样受到五脏的影响, 需要依赖心神的主宰、 肺 气的肃降、 肝气的条达、 脾气的升提、 肾气的固摄, 方不 失其常度 。《素问·宣明五气》 亦云 :“心藏神, 肺藏魄, 肝藏魂, 脾藏意, 肾藏志。 ” 是以七情不遂导致五脏功能 失常, 如思虑伤及心脾或肝气郁结, 则不仅影响大便, 还可致使肛门出现种种不适。 郁证性肛病是指...

  • 常见肝病5证证治

    常见肝病5证证治

      肝血虚证: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形瘦,头晕耳鸣,多梦,两目干涩及视物不清或夜盲,肢体麻木,爪甲不荣,妇女经少色淡或闭经。唇舌色淡,苔薄,脉细。治宜补血养肝,可选四物汤(膏)、当归补血口服液(丸)、归脾丸(颗粒)等。   肝气证(即肝气郁结或肝郁气滞):主要表现为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喜太息,情绪忧郁寡欢或性急易怒,妇女可见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解郁,理气畅中。可选柴胡疏肝散(丸)、逍遥丸、解郁和肝丸等。   肝火证(即肝火上炎或肝火炽盛):主要表现为头晕涨痛,耳鸣如潮甚或突然...

  •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传染吗 病位在膜原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传染吗 病位在膜原

    乙肝携带者会传染吗? 多数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有传染性的,因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有病毒的复制。判断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有无传染性,主要取决于乙肝病毒在肝内的复制程度。乙肝主要通过血液、母婴、性生活三种方式传播。 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而言,其在临床上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仅表现为化验检查的异常,给中医的辨证论治提出了难题。现代医家习惯把慢性乙肝归属于中医“胁痛”范畴,认为其病位在肝,恰好与现代医学所证实的病位相稳合,所以就提出了“疏肝、利胆”等一系列治疗方案,但西医所说之肝脏是...

  • 杨向东论治痔病思想经验

    杨向东论治痔病思想经验

    杨向东教授,全国著名肛肠病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学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肛肠学会主任委员,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重点学科项目负责人。杨向东教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在痔病的生理与病理、诊断与治疗、术后并发症调理、预防等方面均有独到见解。本文重点探讨杨向东教授在痔病认识及治疗方面的经验。 1 痔病的认识 痔病属中医“痔疮”“痔疾&rdqu...

  • 仲景治疗便秘 便而不畅的病证

    仲景治疗便秘 便而不畅的病证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 秘结不通, 排便周 期延长, 或周期不长, 但粪质干结, 排出艰难, 或粪质不 硬, 虽有便意, 但便而不畅的病证。仲景治疗便秘具有 以下特点, 现归纳如下。 ( 1 ) 泄热通腑 该法主要适用于邪热内聚阳明之胃 腑, 燥屎互结, 腑气失通。症见痞、 满、 燥、 实、 坚之腑实 证。根据病情之轻重缓急和证候之差异, 分别采用大承 气汤攻下实热、 荡涤燥结, 小承气汤泄热通便、 消滞除 满, 调胃承气汤泄热和胃、 润燥攻坚。如第 2 1 5 条云: “ 阳明病, 谵语, 有...

  • 肝属木藏血 治疗肝病典型案例

    肝属木藏血 治疗肝病典型案例

      肝属木,藏血,主疏泄条达,脾胃属土,主受纳运化,肝与脾胃木土相克,其疏泄条达正常既可助脾运化使清阳之气生发,又可助胃受纳腐熟,使浊阴之气下降。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谓“土得木而达”。七情郁结最易伤肝,一旦肝有病变,则易影响脾胃。反之,中焦受病也会导致土壅木郁或土虚木贼而出现病情加重、肝气失调之征。   肝病多由情志变化、恼怒忧郁引起,尤其女性因生理、心理特点,更易致肝之疏泄太过或不及而导致肝脾(胃)病变。疏肝和胃法是治疗脾胃病诸法中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消除胃痛的基...

  • 治疗肝病九验方

    治疗肝病九验方

    【简介】肝病临床上较常见的症状:食欲不振、倦怠感、右上腹不适和疼痛、腹胀、恶心等。 方一: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田基黄30克,蜜枣8枚,猪肝100克,将猪肝切成片,加水适量煎煮,熟后食盐调味,饮汤食猪肝。 方二;黄疸型肝炎。威灵仙15克,研粉,鸡蛋1个,二者搅匀,置锅内煎熟后1次服。每日3次,连服3日。 方三:急慢性肝炎。大枣、花生、冰糖各50克,先煮花生,然后加入大枣、冰糖,再煮,每天1剂,晚睡前服用。 方四:肝硬化腹水。半边莲20克,猪苓10克。煎服,每日1剂。 方五:肝炎。大枣200克,茵陈90...

  • 肝脏病患者宜多喝绿茶

    肝脏病患者宜多喝绿茶

    肝病是热重或湿热并重。以热为主者,可 用茶除烦止渴,解腻清神。实践证明,绿茶有 抗凝、防止血小板粘附聚集和减轻白细胞下 降等活血化瘀作用。对慢性肝炎有五心烦热、 口干口苦、牙龈红肿出血的血瘀血热型患者, 绿茶有辅助治疗作用。肝病患者口渴思饮者, 早晨起来泡绿茶1杯,陆续加水饮用。晨起茶 水浓度较高,使人精神清爽,下午渐成白水, 以避免引起晚间失眠及多尿等。 肝病患者喝茶时应注意适时、适量。一般 在饭前1小时内应暂停饮茶,空腹时茶宜少 饮,茶水不要太浓,全日茶水总量不宜超过 1000-1500毫升。伴有慢性咽炎的肝...

  • 预防和治疗肛肠疾病 提肛

    预防和治疗肛肠疾病 提肛

    据说中国历代皇帝的平均寿命是39.2岁,而乾隆享年88岁,算是第一高寿皇帝了。乾隆帝性情豁达,喜欢旅游、围猎、登山……亲近大自然。 历史剧里的乾隆皇帝是个风流倜傥、喜欢附庸风雅的人。吟诵出的诗句令人啼笑皆非,摸不着头脑。然而,现实中的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养生大家,否则何以寿登耄耋?著名的中医典籍《医宗金鉴》,就是由乾隆诏令太医院右院判吴谦主持编纂的,且由他本人钦定的书名。 乾隆养生要点有: 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眼常转,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摸,肢常伸,肛...

  • 饮茶清肝 防治肝病

    饮茶清肝 防治肝病

    肝病患者可以喝茶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茶能清热解毒,茶中的儿茶素能防止血液及肝脏中胆固醇以及中性脂肪的积累.因此饮茶能够清肝。儿茶素还有利于肝脏对烟、酒等的解毒作用。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茶中的某种儿茶素已经被国外研制成肝脏保护剂,对慢性肝炎具有较好的防治功效。另外,茶叶中的有效成分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肝脏的解毒功能。 那么肝病患者饮茶该注意什么呢?首先应注意适时适量,一般在饭后 1小时内不要饮茶,因为此时饮茶会冲淡胃酸,减弱对正餐的消化吸收。其次在空腹时宜少饮或不饮茶,茶水也不要太浓,全日茶水总量不宜超过 1000...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