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病 第97页

病 第97页

  • 肛周感染性疾病外治法 挂线法手术方法

    肛周感染性疾病外治法 挂线法手术方法

    陈民藩对肛门直肠感染性疾病的认识 陈民藩,教授,主任医师,全国名中医,第二、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中医肛肠学科重要创始人。他从事中医肛肠学科医教研工作50余年,长期担任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科主任,功绩显著,成果颇丰。他在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肛肠疾病防治模式,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本文介绍其对肛门直肠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肛门直肠周围间隙感染性疾病是肛门直肠下段周围间隙受细菌感染发生疾病的总称。陈民藩...

  • 名医王鸿士辨治肝硬化的病案

    名医王鸿士辨治肝硬化的病案

      北京中医医院已故名医王鸿士曾拜京城四大名医孔伯华为师,后又拜清太医瞿文楼为师,深得二师真传,医术精湛,效果显著。现将其辨治肝硬化的病案介绍如下。   病案一   齐某,男,41岁,工人。1971年春,患者感脘堵腹胀,两胁刺痛,食欲不振,便溏乏力,时而低热,经常齿衄或出现皮下瘀斑。同年11月某院检查脾大两指,肝剑突下三指,肝功能检查:转氨酶396,麝浊14,白/球:3.43/3.02,诊断“慢性肝炎(活动期)”。1972年11月食道造影见中下段黏膜迂曲不整,有虫蛀样小缺损,轮廓...

  • 孙晓娜从活血化瘀法论治结肠黑变病经验

    孙晓娜从活血化瘀法论治结肠黑变病经验

    随着现代社会饮食结构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检出率逐年上升。MC是以结肠黏膜固有层内含有大量脂褐样物质沉着的巨噬细胞为特征,使黏膜呈灰黑色的一种非炎症性、可逆性的良性病变。目前,该病主要通过肠镜检查诊断,肠镜表现为结肠黏膜呈黑色、棕褐色或暗灰色色素沉着,呈虎皮纹状或斑片状分布,根据黏膜色素深浅不同将其分为3度:Ⅰ度为浅褐色,Ⅱ度为暗黑褐色,Ⅲ度为深褐色[1]。西医目前对于该病尚缺乏统一的发病机制、治疗和疾病进展方面的认识,临床多为对症处理,效果不佳。 孙晓娜教...

  • 肛肠疾病多从湿热论治 因时因证加减重视虚实辨证

    肛肠疾病多从湿热论治 因时因证加减重视虚实辨证

    陈民藩,教授,主任医师,国家级名老中医,福建省中医肛肠学科重要创始人。他从事中医肛肠学科医教研工作50余年,长期担任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科主任,功绩卓著,成果颇丰。他是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一至四届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理事,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一至三届主任委员及第四、五届名誉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二、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陈民藩在50多年肛肠科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肛肠疾病防治模式,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在...

  • 耳穴埋豆联合腹部按摩治疗糖尿病便秘疗效观察

    耳穴埋豆联合腹部按摩治疗糖尿病便秘疗效观察

    糖尿病便秘是糖尿病见的慢性消化系统并发症, 国外学者 Feldman 等研究发现, 136 例糖尿病患者中 有胃肠道并发症者占 76%, 其中表现为便秘者高达 60% [1] 。国内研究资料显示 2/3 的糖尿病患者伴有不 同程度的便秘, 而在合并明显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人群 中, 发病率则高达 90% [2] 。便秘不仅影响患者的情绪、 饮食、 血糖, 对合并心、 脑并发症的患者而言, 还会诱 发心脑血管意外, 导致死亡, 因此, 保证大便通畅是治 疗糖尿病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西医多采用泻药及 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

  • 朱良春治慢性肝病 独到经验

    朱良春治慢性肝病 独到经验

      慢性肝病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在中医属于癥积、痞块、臌胀范畴。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慢性肝病具有独到的经验。   治肝二要   朱良春认为治疗大法首在扶正袪邪:分清标本之轻重缓急,把握攻补之先后主次。扶正即调肝、健脾、养肾;因为该病晚期主要表现为肝、脾、肾三脏之气血、阴阳虚衰,功能严重损害。袪邪包括行气(柴胡疏肝散或四逆散),活血(桃红四物加味),逐水(“至虚有盛候”,宜缓攻,忌峻下,要保护胃气,胃气一败,其人必死。)   其次要疏肝与养肝相结合,根据病情各有侧重。疏肝为主用...

  • 余在先基于“百病生于气”论治功能性便秘

    余在先基于“百病生于气”论治功能性便秘

    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困难;或粪质不硬,虽频有便意,但排便不畅的病证[1]。便秘最早记载于《素问·厥论》,其言:“太阴之厥,则腹满胀,后不利。”认为“不利”的产生与太阴脾土相关。此后,医家逐渐认识到便秘的病因有寒、热之分。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总结其病因病机为:“大便难者,由五脏不调,阴阳偏有虚实,谓三焦不和,则冷热并结故也。”便秘还与饮食及情志因素有密...

  • 主治肝硬化腹水 慢性肝病

    主治肝硬化腹水 慢性肝病

      周容华,男,1940年出生。现任湖北省武穴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1999年被湖北省武穴市人民政府评为“科学技术带头人”。行医50余载,擅长治疗内科、妇科诸病。尤其对不孕症、子宫肌瘤的治疗有独到见解。论文“豚鸭血TF的研究”获湖北省卫生厅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二等奖;获武穴市科技进步奖2项;发表论文30余篇。研制的院内制剂“化瘤丸”、“种子丸”、“肝病二月愈丸”分别治疗脑肿瘤,不孕症,乙肝大、...

  • 治病毒性肝炎验方

    治病毒性肝炎验方

    1.黄芪、茯苓等量,磨粉过筛。每次取20克与大米160克煮粥,食用时加少量糖或盐调味.每周食3—4次,适用于面色苍白、肢体沉重、肝区不适、气短汗多,属脾虚气弱患者。 2. 丹参30 克,茵陈30克,水煎分2次服,适用于面色晦暗、肝区刺痛、肝炎经久不愈者。 3.鲜田基黄120克 (干品30~60克)、鸡蛋2 只,加清水适量同煎。鸡蛋熟后去壳再煎片刻,煎成1碗,饮汤吃蛋。每日 1次,连食5~7天。治病毒性肝炎 4.薏苡仁、赤小豆、白茅根各30克。加水煮熟,调红糖食之,连食3~ 7天。治病毒性肝炎 (蒋振民)...

  • 急性病毒性肝炎 关幼波分三步辨证

    急性病毒性肝炎 关幼波分三步辨证

      急性病毒性肝炎包括黄疸和无黄疸两种类型。黄疸型属于中医的“阳黄”范畴。无黄疸型肝炎多属中医的“肝胆湿热”、“胁痛”、“郁证”、“肝胃不和”、“积聚”……等范围。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的发病原因,其一是外感湿热之邪,阻滞气机,肝失疏泄,蕴结在里,困遇脾胃;其二是饮食失节,损伤脾胃,温热内生,郁蒸肝胆。以上是致病的主要外因,其内因是素昔有...

  • 舒肝化於汤治肝病

    舒肝化於汤治肝病

    柴胡9克,茵陈20克,板蓝根15克,当归9克,丹参20克,莪术9克,党参9克,炒白术9克,黄芪20克,女贞子20克,五味子 15克,茯苓9克。水煎2次,混合药液,分早中晚3次服,每日1剂;也可共碾为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日服3丸。此方具舒肝解郁,活血化瘀,清热祛邪,培补脾胃之功。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病毒肝炎,早期肝硬化、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等。 随证加减:有湿热征候或胆汁瘀阻现象的,方中茵陈可重用40~60克,以利于清利湿热,再加赤芍、栀子,祛瘀利胆;虚赢不足严重的,偏于阳虚酌加淫羊藿、仙茅、肉桂以温补肾阳,偏于...

  • 慢性肝病患者饮食不良习惯

    慢性肝病患者饮食不良习惯

    慢性肝病,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硬化性腹水、肝癌等病症。患有慢性肝病的患者,饮食上要避免以下二种不良习惯: 进食时狼吞虎咽有些慢性肝病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吃饭时速度很快,往往一碗饭或一个馒头两三口便吃完了,这种进食习惯,会严重影响食物的消化,引起营养不良。因为吃得过快,咀嚼时间很短,不能把食物嚼碎,唾液也不能与食物混合均匀。由于咀嚼时间太短,胃接到的信号弱,胃的准备工作不充分,分泌的胃液不会多。同时,一些大块的食物囫囵吞枣地咽了下去,到了胃里又会加重胃的负担,时间一长,人就会得肠胃病。另外,由于吞咽太快,一些...

  • 不同肝病症状用不同中药调理

    不同肝病症状用不同中药调理

    肝区胀闷——月见草油胶丸 脂肪肝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患者的右胁肋部就会感到不适或者胀闷感,如果时常感到头晕恶心、身体困重、乏力,多属于湿浊内停型脂肪肝,治疗以祛湿化痰类中药为主,中成药如月见草油胶丸。同时乏力气短症状较为明显的人,还可选择绞股蓝总苷片。 又胀又痛——茵栀黄颗粒 当B超查出脂肪肝时,肝内脂肪含量通常已超过30%。如果患者右胁肋胀痛、口干口苦或口黏、胃门变差,而且感觉身体困重,这很可能属于湿热蕴结型脂肪肝。治疗以清热化湿类药为主,常用中成药如茵栀黄颗粒...

  • 中医药治疗肝病有重要作用

    中医药治疗肝病有重要作用

    中医药治疗肝病有重要作用,在改善症状、恢复肝功能、抑制病毒、抗肝纤维化、调节免疫、抗肿瘤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研究证实:五味子、垂盆草、白芍、黄芩、夏枯草、田基黄等有保肝降酶作用;茵陈、栀子、黄柏、大黄、郁金、虎杖、金钱草、赤芍等有利胆退黄作用;板蓝根、白花蛇舌草、蚤休、连翘、金银花、蒲公英、败酱草、半边莲等有抑制病毒作用;鳖甲、土鳖虫、三七、丹参、泽兰、白芍、当归、丹皮、桃仁、红花等有抗肝纤维化作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猪苓、山药、冬虫夏草、灵芝、树舌等有调节免疫作用;三棱、莪术、石见穿、龙葵、八月...

  • 肝硬化伴呃逆2月余 病机与治则方

    肝硬化伴呃逆2月余 病机与治则方

      王某,男,61岁,1985年7月27日初诊。   代诉:肝硬化伴呃逆2月余。患者以肝硬化出血,在某市级综合医院住院,出血止后,一直呃逆不停,西药无法控制。请某中医诊治,连续服中药20余剂也无法减轻,在此期间因呃逆而引起消化道出血2次。患者在病床上忽想起多年前找笔者治过病,遂请家属前来求治。   诊时:患者住院中,卧床不起,不能前来,病情由其老伴代述。患者1978年因肝硬化行脾切除术,此后经常消化道出血。最近1次出血后出现顽固性呃逆,晚上睡着不呃逆,但只能睡3个小时,醒来后,就不停呃逆,每分钟呃逆几次...

  • 简要整理朱良春治肾病擅用对药

    简要整理朱良春治肾病擅用对药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肾病擅用对药,疗效可靠,今简要整理如下。 附子与仙灵脾、黄芪 朱良春认为脾肾阳虚是慢性肾炎主要证型,因此温补脾肾是强肾葆真的重要治则。临证除舌质红绛,湿热炽盛外,均可以此为主药随证加减。附子、仙灵脾为对,不仅可以温肾,而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又用附子、黄芪为对,以固表益气培本,解毒利尿,改善微循环,且有助于肾功能之恢复。 黄芪与地龙 多年来,朱良春致力于慢性肾病的研究,确认益气化瘀为行之有效的法则。在药物的选用上,受王清任补阳还五汤启示,...

  • 关幼波“中州思想”在肝病辨治中的应用

    关幼波“中州思想”在肝病辨治中的应用

    关幼波自幼涉猎诸多医书,在历代先贤对脾 胃论治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多年实践经验,形 成了其独特的 “中州思想” 。其在疾病的诊疗过程 中特别强调 “中州 ”“脾胃”在病理生理上的重要 作用,充分意识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并由此 提出了 “调理肝脾肾,中州要当先”的治疗原则。 1 中州思想概述 脾胃乃人体最重要的脏腑器官,经历代医家 研讨,至金元时期李东垣将前人之说系统完善地 阐述,并将其流传至今。关老在临床治病中,尊...

  • 肾病综合征 中药蜜丸治之

    肾病综合征 中药蜜丸治之

    肾病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血压为主要临床特征,病情迁延不愈,常反复发作加重。2003年,我在黑龙江省清河林业局职工医院出诊时,依兰县八机部农场一个50多岁的鄢姓患者前来求诊。自述患肾病综合征已经3年,曾多次在佳木斯住院治疗,花去了十多万元,弄得倾家荡产。在求生无望的情况下,来我门诊,试用中药治疗。 观其患者面色晦滞,腰酸膝软,倦怠乏力,动则气喘,全身浮肿,血压偏高,舌苔黄腻而燥,脉细数。余诊为脾肾亏虚,湿热内蕴。我将肾炎丸与河车大造丸合而为方,嘱他坚持服用。服用3个月后,患者觉得体力增强了,性...

  • 选取张磊治疗乙肝的三则病案分享

    选取张磊治疗乙肝的三则病案分享

    河南中医药大学张磊教授是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医理纯熟,医术精湛,从医7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于内科杂病的治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选取张磊治疗乙肝的三则病案分享如下,供同行共研。 案一:邢某,女,52岁,于2016年8月8日初诊。26年前发现为乙肝大三阳,曾服中药调理三年,自感无不适后停药,后来曾断续服用过中药。今年出现纳少腹胀来诊,症见:纳呆,腹胀,乏力,右胁部疼痛。B超显示肝脏质地不均匀。入睡难,便溏,1天1次,小便正常,月经正常,舌质红,苔薄黄,...

  • 勿让“脂肪肝”病入膏肓

    勿让“脂肪肝”病入膏肓

    家在福州市的企业老板姚德生(化名),45岁,在生意场上打拼多年,经常因应酬忙得团团转,常年的劳累、饮食不规律和营养过剩,让他身体渐渐发福,还长出肥大的啤酒肚,但他平时也没太在意。最近,姚老板觉得头晕、乏力、食欲不振、肝区隐隐作痛,到医院体检时,B超提示患上中度脂肪肝,伴血清转氨酶升高、血脂异常和血尿酸升高。 重视不够 祸及全身 “脂肪肝是一种慢性疾病,危害甚大。除了可以引起肝硬化、肝癌和肝功能衰竭等严重肝病以外,还和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紧密相关。”解放军福州总医...

  • 春天养好肝 肝病患者莫顾虑

    春天养好肝 肝病患者莫顾虑

    春季喝菊花、龙井和普洱茶 黄菊是解毒作用为长,杭菊以清目为长,熏眼要选杭菊。睡觉前,用菊花、龙井和普洱沏茶喝可调节肝功能。普洱茶的作用是养脾的,对消化系统最有益,可在晚上睡眠的时候用来保养消化系统。春季喝菊花茶 菊花茶既养目又养肝。还可以用山楂片和菊花泡水喝,不加糖,加一两滴蜂蜜最好。熏眼睛可以起到明目,消除眼部疲劳的效果。做法:把菊花茶泡了之后,先别喝,先用菊花茶的热气熏眼睛,熏完之后再喝,一点也不浪费。这三种茶泡水,晚上喝三五口,不要多,不是当水饮,而是用来调节肝功能。 多吃猴头菇 有肝炎的患者,可以...

  • 黄疸一病 疏肝血而调畅可助退黄

    黄疸一病 疏肝血而调畅可助退黄

    蒲某,男,37岁,2012年6月15日初诊。 面色暗黄,神疲乏力,腹胀,大便黄,2-3次/日,纳一般。有慢性乙肝病史10年余,在本院住院治疗,曾因昏迷行“人工肝”治疗。舌红,苔薄黄干,脉弦。西医诊断:慢性乙肝;中医诊断:黄疸。治法:利湿退黄,健脾益气。处方:茵陈30g,溪黄草30g,鸡骨草30g,大黄10g,茯苓15g,白术15g,丹参15g,大腹皮15g,板蓝根15g,北芪30g,白茅根30g。服3剂后自觉尿清,纳可,精神稍佳,仍腹胀,偶有腹痛,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查:GLU 3.77,...

  • 徐经世教授在肝胆病诊疗中提出

    徐经世教授在肝胆病诊疗中提出

    徐经世教授在肝胆病诊疗中提出,要掌握生理,知常达变;明辨病机,把握规律;见肝之病,知其传化。他立“32字调肝法”为诊治肝胆病的基本原则,即“疏肝理气,条达木郁;理脾和胃,和煦肝木;补益肾水,清平相火;活血化瘀,燮理阴阳”。 从肝胆脾胃之间的生理特性及病理制化来看,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郁滞,且体阴而用阳,临床多郁而易热。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其病多湿而易寒。徐经世教授认为,肝胆脾胃同居中焦,生理相用,病理相因,而非各自为用,各自为病,独立存在。肝气郁结,失其疏...

  • 处方治乙型病毒型肝炎

    处方治乙型病毒型肝炎

    处方:绵茵陈30克,焦山栀15克,秦艽15克,垂盆草30克,田基黄30克,虎杖根30克,平地木30克,水红花子15克,地鳖虫15克。 本方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化湿之功,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有一定的疗效。每日1剂,水煎服,分三次温服,以半个月为1个疗程。...

  • 靳峰治疗肾病 水治则身治

    靳峰治疗肾病 水治则身治

    恩师靳峰是甘肃省中医院肾病科主任。他医术高明,尤其是治疗肾病疗效很好。他的学术思想严谨深刻,对我的成长受益匪浅,现将我一些体会和大家分享。 水治则身治 靳峰指出,水者,肾也。《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医者皆知,肾是先天之本,内藏肾阳、元阳、真阳与肾阴、元阴、真阴,是藏精之脏,主发育、生长、生殖,主骨生髓通于脑;为水之下源,主水,与肺、脾、三焦、膀胱等脏腑共同调节水液代谢,是水液代谢的重要脏器。而脑为髓之海,所以肾精足,自然精力充沛,...

  • 朱良春肾病常用药益母草刘寄奴

    朱良春肾病常用药益母草刘寄奴

      益母草   益母草味辛微苦,性微寒,长于活血祛瘀,为妇女经事不调、产后瘀阻腹痛诸疾之要药。但朱良春常用于降压、利水消肿及治疗急慢性肾炎。   降压:主要适用于肾病患者中肝阳偏亢之高血压。 他曾制“益母降压汤”,药用益母草60克,杜仲12克,桑寄生20克,甘草5克。头痛甚者加夏枯草、生白芍各12克,钩藤20克,生牡蛎30克;阴伤较著者加女贞子12克,川石斛、生地各15克。   消肿:用益母草利水消肿,必须大剂量。他曾验证:若每日用30~45克时,利尿作用尚不明显,用至60~...

  • 慢性肾病须懂得饮食控制

    慢性肾病须懂得饮食控制

    特约专家、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 董飞侠 一、蛋白质不宜太多 目前,一些慢性肾病患者因为不懂得饮食控制,而过量摄人高蛋白营养品,致使原有的肾病短时间内加重,甚至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高蛋白食品虽然具有补益作用,但并非人人通用,尤其是中老年人,可能因高血压、糖尿病等伴发各种肾病,即使没有肾病的,肾功能也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减退,高蛋白饮食可能加重肾脏负担。 二、吃零食水果悠着点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高钾血症和代谢酸中毒。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临床症状有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贫血、代...

  • 周信有辨治病毒性肝硬化经验

    周信有辨治病毒性肝硬化经验

    周信有 ( 1921—2018) ,男,甘肃中医药大学终身教 授,国医大师,第一、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 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70 余载,精研 《黄帝 内经》 ,主张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善于应用 “复 方多法,综合运用,整体调节”之法诊治病毒性肝硬化。 病毒性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病、疑难病,主要由 病毒性肝炎发展而来,可逐渐发展为肝癌 [1 ] 。临 床上部分患者可有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的症状如乏 力、食欲减退、腹胀不适、恶心等,也可无临床症 状。其病理表现为...

  • 治肾病朱良春中药汤方

    治肾病朱良春中药汤方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此方仲景原为治湿热内蕴兼感外邪的发黄而设,为表里双解之剂。朱良春常用以治急性肾炎证属“风水相搏”湿热兼表者。方中用麻黄、杏仁疏风宣肺,疏风重在解表发汗,宣肺亦可通阳利水;麻黄善能开宣肺气;肺合皮毛,主一身之气,为水之上源,能通调水道。麻黄有发汗、平喘、利尿之功,《本草正义》说:“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郁,宣泄气机。虽曰解表,实为开肺……”连翘、桑皮清热肃肺行水;生姜以散水气,并配合清热渗湿利尿。   此合...

  • 乙肝,肝弥漫性病变,肝复方加减

    乙肝,肝弥漫性病变,肝复方加减

    周某某,男性,52岁,马来西亚籍华人。 患者1996年7月初起,腹胀不适,纳少,体重减轻,当地医院查看CT:肝内充满性病变及小结节,不扫除充满型肝癌。在当地医院对症医治,效果欠安。于1996年8月20日从马来西亚乘飞机来长求吾师中药医治。 症见:慢性病容,精力疲倦,上腹部胞胀不适,偶有肝区隐痛,纳食削减,大便稍干,小便黄少,舌质淡红,舌苔黄腻,脉弦。 中医辨证:肝郁脾虚,瘀毒内结。 治则:健脾理气,化瘀软坚,清热解毒, 方药:肝复方加减。白参10g,黄芪15g,白术10g,茯...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