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黑变病
-
便秘,结肠黑变病,健脾理气治则方药
肖某,男,64岁,于2018年9月16日初诊。患者诉既往便秘病史10年余,体现为大便3~5天1行,质干,呈羊屎状。曾长时间服用芦荟胶囊、三黄片、香丹清胶囊等药物时,服药时排便改进;一旦停药,症状同前。查结肠镜:结肠黑变病。考虑与长时间服用泻药有关。刻诊:近1周未排大便,伴腹胀、排便无力,口干;纳可,小便可,舌红,少苔,脉弦细。 确诊:(肠道津亏型)便秘(结肠黑变病)。 治则:滋水润肠,健脾理气。 方药:生地15g,玄参10g,麦冬10g,牛膝10g,当归10g,白芍10g,天花粉10g...
-
孙晓娜从活血化瘀法论治结肠黑变病经验
随着现代社会饮食结构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检出率逐年上升。MC是以结肠黏膜固有层内含有大量脂褐样物质沉着的巨噬细胞为特征,使黏膜呈灰黑色的一种非炎症性、可逆性的良性病变。目前,该病主要通过肠镜检查诊断,肠镜表现为结肠黏膜呈黑色、棕褐色或暗灰色色素沉着,呈虎皮纹状或斑片状分布,根据黏膜色素深浅不同将其分为3度:Ⅰ度为浅褐色,Ⅱ度为暗黑褐色,Ⅲ度为深褐色[1]。西医目前对于该病尚缺乏统一的发病机制、治疗和疾病进展方面的认识,临床多为对症处理,效果不佳。 孙晓娜教...
-
结肠黑变病与滥用泻药有关
肛肠科专家指出,近年来排毒或减肥的产品越来越多,大黄、芦荟、番泻叶等蒽醌类泻剂是这类产品的首要成分。长久以来,滥用蒽醌类泻剂是导致结肠黑变病最常见的原因。 结肠黑变病是指结肠黏膜固有层内巨噬细胞含有褐色素样物质的一种黏膜色素沉着性病变,结肠镜下可见肠黏膜出现花班状、网条状、颗粒状或鱼鳞状的棕褐色或黑色色素沉着,呈间断或连续分布,致使整个肠腔变暗。 蒽醌类泻剂是芦荟、大黄、番泻叶等的主要提取物,在许多植物中亦存在。其大部分是非处方药,可以轻易获得,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泻剂的主要成分。另外,目前市场上大量存在的排毒养颜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