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第99页
-
虫类药治急慢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
国医大师朱良春擅用虫类药治疗肾脏病,遣方用药独树一帜。今简要整理以飨同道。 急慢性肾炎 急性肾炎多以浮肿、蛋白尿、纳呆、腰酸、神疲及肌酐、尿素氮升高为主症,朱良春用单方蜈蚣蛋疗效较好:蜈蚣1条,去头足,焙干为末,纳入鸡蛋内搅匀,外用湿纸及黄泥土糊住,放火上煨熟,剥去外壳取鸡蛋吃。每日吃1枚,7天为1疗程;病未愈,隔3天再进行下1疗程。一般2~3个疗程好转,少数4~6个疗程始稳定。 此法对消退浮肿,控制尿蛋白,有较好疗效,肾功亦有改善。但如服后有肤痒不适者,乃过敏反应,应予停服。 慢性肾炎时肿时消,肾...
-
补中益气治慢性病毒性肝炎
处方:黄芪15~20克,党参、白术、 当归、白芍、柴胡各10克,陈皮、炙甘 草各6克,升麻4克。 加减:胁腹胀满不适者,加香附、厚 朴、枳壳各lO克;尿赤,便溏,肛门灼 热者,加黄芩10克,黄连3克;便秘, 肛门灼热者,加金银花、连翘各10克; 两胁刺痛、胁下痞块,舌暗有瘀斑者,加 丹参20克,或茜草20克;心悸失眠者, 加炒酸枣仁、远志、夜交藤各10克;下 肢水肿者,加茯苓15克,防己10克;面 部浮肿者,加防风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补中益气。 主治:慢性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为...
-
杨震临床辨治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经验
杨震,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将杨老临床辨治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经验介绍如下。 肝纤维化是指在各种慢性肝病时,肝细胞发生持续、反复的坏死或炎症刺激,导致机体发生修复反应,结果是大量纤维增生同时伴有纤维降解相对或绝对不足,细胞外基质在肝内大量沉积。肝纤维化的及时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肝病诊治有重要价值。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各种原因所致损伤的可逆的创伤修复反应。它是多种慢性肝病致肝细胞发生坏死及炎症刺激时,肝脏中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的...
-
五苓散治腹胀尿频 淋病合并睾丸炎
处方源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此方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功效。用于膀胱化气不利水湿内聚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五苓散临床应用举隅如下: 1.腹胀尿频钱某,女,32岁。初诊自诉5天前因乘长途汽车,途中忍尿,之后出现尿频、尿少,小腹坠胀,小便1日解20 余次,脉细,苔薄腻,质淡红。小便常规检查正常。症属水湿内停,膀胱气化不利;治宜化气利水,以缓其急。方用:桂枝6克,猪苓、茯苓各15克,泽泻、冬葵子各12克,知母、黄柏、白术各10克,肉桂末3克(分吞)。水煎服,每日1齐U。服药3齐0 后,复诊:尿...
-
国医大师张镜人治病毒性肝炎经验
张镜人教授简介 张镜人(1923—2009)'上海市人,主任医师,全国著名 中医理论家、中医临床学家。首届上海市名中_医。张镜人先 生出生于名医世家.其曾叔祖张骧云以擅治伤寒,医德高 尚而称誉社会。口碑极佳。先生幼承庭训,立志杏林,为张 氏中医第十二代传人。自幼攻读《黄帝内经》、《伤寒论》、 《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中医经典。在临床上有’着丰 富独到的经验与用药特色,颇多创新。如对急性感染性疾 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冠心病、慢性 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系统性...
-
聚焦中医肝胆病研究新进展
编者按: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承办的第十九次全国中医肝胆病学术会议近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会议邀请了50余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报告了近年来中医药诊治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非病毒性肝病的最新研究进展,交流了非药物疗法治疗肝病的临床经验。 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主任委员李秀惠报告了基于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专家共识立项的六味五灵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讨论稿,引起代表们对推动中成药临床规范使用与基础研究的共鸣。全国首届名中医钱英提出肝性脊髓病中医病名应为&ld...
-
急慢性病毒性肝炎 舒肝化癥汤
周信有(1921—2018年)男,汉族,山东牟平人,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第三届国医大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第一批、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甘肃省名中医。2010年入选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建设项目专家,2015年荣获甘肃中医药大学“特殊贡献奖”。从事中医医、教、研事业80余年,先后出版了《内经类要》《内经精义》《周信有临床经验辑要》等著作。 组成:柴胡9克,茵陈20克,板蓝根15克,当归9克,丹参20克,莪术9克,党参9克,炒白术9克,...
-
肾病综合征可食老鸭汤
前年我被查出患有肾病综合征。按照医生的医嘱,我严格戒盐,菜都专门另做,但食物无味,难以下咽。母亲便找来一些食疗方来给我试用,没想到竟对控制病情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我常吃的一款食疗方是茯苓赤小豆冬瓜煲老鸭。配方和做法如下: 老鸭 1只(约1公斤),赤小豆150克,茯苓 50克,冬瓜0.5公斤。先把老鸭洗净,去毛、内脏、头和尾,放入锅内煮5分钟后捞起,沥干水。茯苓、赤小豆、生姜分别用水洗净。茯苓切开,用纱布袋盛好。生姜去皮,冬瓜连皮切成大块,一起入锅。加适量水猛火烧开,再用慢火煲3小时即可f不可放盐)。 此汤健脾...
-
邓中甲治疗肝系病证常用药组选析
邓中甲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方剂学重点学科 带头人, 国家精品课程( 方剂学) 带头人, 国家级( 方剂 学) 教学团队带头人, 四川省教学名师, 四川省学术和 技术带头人。邓中甲教授在 40 多年的中医教学、 临床 过程中, 善于运用药组治疗各种常见疾病和疑难杂症, 并形成了独具特色药组理论, 验之每具良效, 极具临床 价值。 药组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 在长期临床遣方用 药的经验积累之上, 逐渐总结而成的介于药对学与方 剂学之间的一门配伍理论。从配伍的药物数量上看, 与药对相比, 药组药味稍多, 可看作药对的...
-
肝病名家王鸿士治肝硬化经验
王鸿士,已故北京中医医院名老中医,一生治学严谨、勤奋刻苦、学识渊博,师承肖龙友、孔伯华、瞿文楼等京城名医,得其真传。王鸿士勤求《内经》《难经》《伤寒》《金匮》之旨,博采历代医家之长,结合当今临床实际,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业精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多科疑难杂症,尤擅长于肝病的治疗,提出了丰富的治肝理论和学术主张,下面把他治疗肝硬化的学术思想介绍如下: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王鸿士认为,肝病总以中焦湿热为因,外感湿热之邪,或因饮食不节等伤害脾胃,湿热内生,湿热久蓄困扰脾阳气机不畅,脾不运化而水湿停聚...
-
温阳撤邪汤辨治肾病综合症
处方组成:生附子24克,麻黄10 克,细辛6克,葱白10克,白术12克,茯苓14克,甘草3克。 功效主治:温阳撤邪,调化交济,消利固守。用于肾病综合症。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方中生附子,米水冼先下久煎;麻黄以红糖炙(小儿量酌减)。 加减运用:久病正虚、正气尚在、津亏水蓄,阴精损耗者,治当育阴消利,加阿胶、猪苓;呕逆者,加生姜皮、旋复花以辛散降逆止呕,亦能行水;偶见血尿大便色黑者,去附子加用丹皮、茜草根,有凉血止血之意;湿重者,加瞿麦、泽泻、车前仁,配育阴之品使阴阳协调,消利而不伤正。 此外,本病多见...
-
胆胀病,胆囊结石,胆囊炎,自拟化浊解毒排石汤加减
胆石症的病机为浊毒内蕴,肝胆阻络,故治疗予化浊解毒、疏肝利胆为大法。 岳某,男,71岁。2018年4月24日初诊。 主诉:患者间断右胁肋胀痛1个月,加重伴纳呆1周。 现病史:2018年3月患者因饮食不慎后出现右胁肋胀痛,伴烧心,无反酸,口黏口苦,嗳气频频,纳呆,夜寐安,小便黄,大便黏腻不爽,舌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查彩超示:胆囊结石,泥沙样,范围1.8×0.5cm;胆囊壁增厚。 诊断:胆胀病(胆囊结石、胆囊炎) 辨证:浊毒内蕴,肝胆阻络。 治...
-
治疗湿热血瘀之慢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
慢性肾炎常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本病属于中医之“水肿”“水气”等范畴。笔者师从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裴正学教授,裴教授学贯中西,医学理论深厚,临床经验丰富,笔者跟师临证6年,门诊抄方,临床会诊,聆听讲座,撰写医学论文,受益匪浅。裴正学认为肾气亏虚,湿热血瘀是本病之主要病机,提出温阳补肾,活血化瘀,清热除湿是治疗本病之法则。拟方清热化瘀益肾汤,用于治疗湿热血瘀之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效果显著。 处方:桃...
-
余瀛鳌治疗病毒性肝炎经验
余瀛鳌先生( 1933 - ) , 字荣成, 号未病, 是我国当 今著名的中医文献学家、 中医临床大家。祖籍江苏, 系 中医世家, 其先祖父奉仙公为晚清“苏北三大名医” 之 一, 其父无言先生长期从事临证、 教学, 是近现代著名 的经方家。1955 年先生在卫生部首届西医学习中医 研究班系统学习中医药学, 1956 年拜秦伯未( 卫生部 中医顾问) 先生为师。临床精于内科兼及妇、 儿等科, 尤长于治疗肾病、 肝病、 脑血管病、 肺炎、 情志病、 癫痫、 糖尿病、 男科等多种疑难病症。 病毒...
-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肾病 用药多有独到经验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肾病,用药多有独到经验。笔者分3次简介如下。 附子 朱良春认为:“附子温五脏之阳,善用益之,滥用误之。”附子温肾阳,既用于肾阳虚惫,不能化气行水,尿少所致之水肿(如人参汤、真武汤);又用于虚劳,夜尿频多,腰痛神疲之证(如金匾肾气丸)。此外,在治疗泌尿系结石方中稍佐附子3~5克,有增强排石之功。 且临床应用时先从小剂量(3~6克)开始,再逐步加大剂量,一般以30克为度;取效后不必再加大剂量,亦可同样采取递减的方式,慢慢减下来。一定剂量范围内&l...
-
病证结合治疗肾病 从脾肾论治慢性肾病
从脾肾论治慢性肾病 张琪教授从中医学术理论体系入手,总结大量临床经验,认为肾病之水肿、蛋白尿、血尿与脾肾相关,其病机关键为脾、肾功能失调,三焦气化失司,尤其是慢性肾脏病,脾肾阴阳失调贯穿疾病的始终,提出从脾肾论治慢性肾脏病理论。 病证结合治疗肾病 张琪教授主张,一是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借助西医诊断手段为我所用,以开阔辨证论治、立方遣药的思路;二是对某些疾病中西药有机地合用,能相互协同,增强疗效,去除或减少一些副作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是取长补短,相互资助。其多元化思想诊病、治病的临证经验,源于博采众家择善...
-
肝病应如何治疗?五脏恒通百病消
周大妈患高血压、心脏病,病情始终反复。最近出现头晕乏力、食欲不振、腹部疼痛的情况,经诊断为慢性乙肝。应如何治疗? 中医认为,心脏病为心失血养,气血不畅所致;而肝病,则因肝肾亏虚所引发。应以调理经络、补益气血、活血开瘀为主,通过肝脏调理经络,心、肾、脾、肺达到补益气血、活血开瘀的目的。建议从五脏调理入手,服用生精血、坚筋骨、养阴血的土地黄、土茯苓、土甘草,舒筋活络、去瘀生新的万筋藤、四方藤,强筋骨、降血压的杜仲,散淤活血、补血调经、调和气血的红药、当归、三爪龙,扩张动脉血管、壮肾助阳、行气开瘀的首乌藤、黑老...
-
女性尿道综合征 典型病例处方
女性尿道综合征是指有尿频、尿急、尿痛,伴少腹部胀满及耻骨部不适等症状,但泌尿系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尿检无白细胞、脓细胞或偶见少量白细胞和红细胞的一组非特异性症候群。不少病人排尿急迫和下坠感十分明显,还伴有会阴部、下腰部疼痛。该病多见于女性,常在情绪不畅及劳累后发生。基层医疗机构及患者常按泌尿系感染治疗,因无炎症,用西药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此类病症属中医淋证范畴,但按常规治疗亦效不显著,中西治疗都颇为棘手。经多方查证资料,在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中有类似记载:”女性小溲频数,量少窘急,腹部...
-
利湿通淋通调水道 治糖尿病性尿路感染方
名医治糖尿病性尿路感染(脾肾两虚)方 处方:党参、白术、炙甘草、猪苓、茯苓、木香各 10克,泽泻8克,制附片(先煎)、肉桂、小茴香、川椒、干姜各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益肾。用于治疗糖尿病性尿路感染,中医辨证属脾肾两虚型。症见面浮肢肿,食少腹胀,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大便溏薄,小便频数,淋漓不尽,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创方者:张世峰 名医治糖尿病性尿路感染(膀胱湿热)方 处方:滑石25克,车前草、扁蓄、瞿麦、山栀子、茵陈、乌药各10-克,金银花、野菊...
-
黄疸 难治性辨证施治 选取临证病案两则
姚希贤临证治疗黄疸病经验浅析 黄疸是指血清总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巩膜黄染的症状和体征,根据实验室指标分为显性黄疸和隐性黄疸,根据黄疸的病因分为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4种类型[1]。黄疸是肝炎肝硬化后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提示肝细胞坏死,预后不佳,肝炎肝硬化的其他并发症还包括顽固性胸(腹)水,电解质紊乱等,常与黄疸合并出现。中医学对黄疸病的认识,历经沧桑,逐步深入。《黄帝内经》首创黄疸病名,并在《素问·平人气象论》中描述:“溺黄赤安卧者,...
-
中西医结合治慢性肝病体会
慢性乙型肝炎是慢性肝病的主要类型之一,抗病毒治疗是其关键, 长期抑制病毒的复制可以帮助减轻炎症,改善肝脏纤维化,进而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在抗病毒的过程中,中医中药也是大有可为。 在西医辨病,把握疾病发生、发展趋势的前提下,运用中医学理论分析认识现代疾病的中医证候特征和转化规律,实现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治疗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如此可提高中医辨证的确定性和针对性,以提高对慢性肝病特别是慢性乙肝的治疗效果。 祛邪着眼湿热毒瘀,扶正当固脾胃肝肾。第一,感受湿热疫毒之邪是其常见病因。湿邪重浊黏滞,易阻...
-
黄疸病 辨分类阐病因 明病位述病机
张仲景对黄疸病的证治探述与临证发微 黄疸病名虽始见于《黄帝内经》 , 但确立黄疸病 辨证论治体系, 追其渊薮, 当首推张仲景。 黄疸病在 《伤寒论》中有散在论述, 《金匮要略》则立专篇讨 论。 全篇论述黄疸22条, 出方10首, 内容系统全面, 丝丝入扣, 翔实可依, 实为诊治黄疸病之指南。 历代 医家对张仲景有关黄疸诊治理论, 多有研究阐发, 但对黄疸的分类、 病机、 病位, 治疗立法的理解, 能真正合符仲师本意者盖寡。 笔者多年来从事肝病 的临床实践, 浸馈于仲景之学, 深有领悟, 现阐述 于下。 辨分类,...
-
癃闭 病在三焦气化 隔药灸脐法
汪某,男,79岁,2013年2月9日初诊。不小心倒地趴卧3小时,家人发现后去医院检查无骨折,回家后当晚尿急尿痛,点滴而出,茎中如刀割,次晨滴沥不通,即刻住院,入院后诊断为前列腺肥大、尿潴留,插导尿管3次均未成功,病人不同意做造瘘术,遂邀请中医会诊。刻下患者虽年逾古稀,但体健偏胖,小便难出,努挣滴沥,小腹鼓胀疼痛,口渴口苦而干,大便也干,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沉滑数。 中医诊断:癃闭。此乃膀胱湿热充斥,三焦闭塞,加之跌扑就卧之后,气滞血瘀,肺气闭阻失宣,则水道不通而成癃闭。此是癃闭实证,急当清热利湿通...
-
治肝病 关幼波方药上善用药对
关幼波(1913-2005年),当代著名肝病大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中华医学会内科分会理事、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关幼波教授深谙《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之医理,行医七十余载,临证无数,对药的选用既有特色又甚合医理,应用广泛,并为其百余位弟子所继承及发扬。关幼波教授临床治疗肝病注重气血、痰浊、瘀血的辨证,方药上善用药对,现总结如下。 常用对药 醋柴胡 酒黄芩 临床上,关幼波教授运用此药对每用每验,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