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 第198页

生 第198页

  • 养生格言(一)

    养生格言(一)

    能去忿怒忧愁即气不乱,气不乱即正气来至。正气来至即口中甘香,口中甘香即多唾而鼻息微长,即五藏安而气和其理。——《摄生纂录》 释义:能消除愤怒、忧愁等情绪,那么气行不会紊乱。气行不紊乱,正气便会入身。正气入身,口中会品出甘香之味,口中品出甘香,便多生唾液而且鼻息微细而加长,于是五脏安宁、气息和顺而按经循行。...

    养生秘方 2024-03-06 16 0 养生
  • 养生格言(三)

    养生格言(三)

    是故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於寒暑之变;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苏轼《教战守策》 释义:善于保养身体的人,使自己身体既能安逸又能劳动,慢步快走动作,使自己的四肢习惯于寒冬炎暑的变化;然后可以使身体强健有力,经历艰险而不受伤害。...

    养生秘方 2024-03-06 15 0 养生
  • 傣医四季养生药茶

    傣医四季养生药茶

    日常生活中,傣族同胞针对不同季节气候的变化,取用不同的药食两用植物泡人开水中,调配傣药茶饮用,即可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 夏秋季节 痢疾、肠炎、腹泻等肠道传染病多发。为了预防这类疾病,常用具有清热消炎、止血收涩功效的傣药来泡茶。比如“叫沙短”、“收哈蒿”各等份,用开水冲泡后饮用即可。 疟疾发病季节 取具有截疟、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的 “哈柄蒿”、“叫哈荒”各等量泡水服。 春夏农忙季节 常因久居湿地、劳累而导致腰酸背痛、肢体麻...

  • 增记忆太溪穴 简易养生

    增记忆太溪穴 简易养生

      上了年纪后,很多老年朋友会出现记忆力下降的现象,给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便,长期下去还容易引起老年痴呆;经常揉按脚踝处的太溪穴,能起到补肾养脑的作用,长期坚持可增强记忆力。中医认为,脑是精、气、神汇注之府,脑以精气为体,神明为用,思索、记忆等功能都依赖于肾中精气的濡养作用。老年人记忆力下降是因其年纪大了以后,肾中精气逐渐亏虚,精亏髓减,不能上荣于脑而引起的。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也是肾脏的元气聚集的地方,具有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的作用,临床常用来治疗老年人由于肾气不足引起的失眠、健忘。太溪穴位于...

  • 名人养生“新三老”

    名人养生“新三老”

    哲学家培根说:“养生是一种智慧。”许多长寿名人正是掌握了活到老,学到老,把自己的生命和事业巧妙结合、融为一体的智慧,才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和事业的辉煌。 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这是我国营养学的奠基人、生物化学的开拓者、抗衰老研究的领头人、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郑集的养生经验。郑老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年长的教授,他晚年仍热爱教学工作、坚持带博士生,笔耕不辍,74岁学日语,90岁学朝语,105岁时曾被英国剑桥国际人物传记中心授予“21世纪最有成就奖”,108岁时整理了养生书《鉴证长...

    养生秘方 2024-03-06 14 0 养生
  • 壮医喜用生药治病

    壮医喜用生药治病

    壮族聚居地区草木茂盛,四季常青,植物药资源非常丰富,使壮医形成了喜欢用生药的习惯。有不少新鲜药物,效果优于干品和炮制品,特别是治疗毒蛇咬伤的草药,一般都是以鲜用为佳。 不少民间壮医,从生草药的形态性味,就能大体推测出其功能作用,并将这些用药经验编成歌诀,如:藤木通心定祛风,对枝对叶可除红;枝叶有刺能消肿,叶里藏浆拔毒功;辛香定痛驱寒湿,甘味滋补虚弱用;圆梗白花寒性药,热药梗方花色红;根黄清热退黄用,节大跌打驳骨雄;苦能解毒兼清热,咸寒降下把坚攻;味淡多为利水药,酸涩收敛涤污脓。 (肖楠)...

  • 居家穴位养生

    居家穴位养生

      刺激穴位是中医用来防病治病的一种手段,通过穴位的刺激可以放松肌肉、解除疲劳、调节人体机能,具有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延年益寿之功效。但是穴位的养生无论是从方法,还是简单的定位,对于多数市民来说都显得十分复杂难懂。因此,从本期起中医中药版将由专家向您讲解其中的奥妙,并提供相应的穴位指引,供您居家穴位养生之用。   指导专家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骨科急诊   主任、副主任医师 欧建锋   记者 蔡卫杨 通讯员 边江红   怎样才能找到穴位?   找反应点   &l...

  • 以“谈”为贵“谈”以养生

    以“谈”为贵“谈”以养生

    “淡泊以明志”,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平淡见天真”,则又是艺术的理想境界;“大羹必淡”,是品味知味的老饕们的美食之谈;而“君子之交淡如水”,则又是谦谦君子们的交友之道了。有道是“灿烂之极归于平淡”,东坡居士在给其侄儿的信中,曾将此阐释得十分透彻:“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色彩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其实,人生中的“淡&rdquo...

    养生秘方 2024-03-06 13 0 养生
  • 养生“三”字诀

    养生“三”字诀

    三不:不愁、不恨、不怒。 三要:要笑、要跳、要俏。 三养:营养、保养、修养。 三补:神补、食补、药补。 三慎:慎药、慎食、慎激动。 三勤:脑勤、手勤、脚勤。 三开:开通、开明、开朗。 三忘:忘年龄、忘名利、忘怨仇 三戒:戒多劳、戒懒惰、戒纵欲 三乐:读书乐、运动乐、知足乐 三慢:进食慢、排便慢、改变体位慢。 三动:脑力劳动、体力劳动、社会活动。 三有: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动作有序。 三不:不怕老、不卖老、不月良老。 三闲:不听闲话、不管闲事、不生闲气。 三忌:忌暴饮暴食、忌停止用脑、忌闭门不出。 三得:想得开、看得...

    养生秘方 2024-03-06 14 0 养生
  • 壮医自然疗法用于卫生防病治病疗效显著

    壮医自然疗法用于卫生防病治病疗效显著

    特约专家、广西壮医医院临床研究所所长、广西名中医、主任医师、教授 牙廷艺 作者简介:牙廷艺,男,广西名 中医,国医大师陆 广莘教授生命健 康学术传承人,广 西民族医药研究 院、广西壮医医院 临床研究所所长, 壮医主任医师,广 西中医药大学教 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深广西壮医药 专家。长期从事壮医药的发掘、整理、研 究和临床诊疗工作,擅长运用壮医刮痧 排毒疗法、壮医针挑疗法等壮医自然特 色疗法和壮乡原生中草药治疗慢性咳 嗽、支气管哮喘、慢性胃炎、慢性结肠 炎、肝硬化、痛风、糖尿病、颈椎病、腰椎 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

  • 全国名老中医谈女性养生“四要诀”

    全国名老中医谈女性养生“四要诀”

    梁文珍,1940年出生,安徽省中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擅长治疗妇科不孕症、月经不调、痛经、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疑难杂症。谈到养生,梁文珍说:“妇女有‘经、孕、产、更’4个非常时期,养生应注重‘调、静、通、和’。妇女行经、怀孕、分娩、哺乳均以伤耗阴液为主,机体常处于“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状态;绝经前后,体内阴阳更易失调,此时如果失于保养,气血平秘状态极易受到干扰而失去平衡,导致疾病产生。因此,妇女养生应首从经、...

  • 羌族医生用药特色:民族奇术

    羌族医生用药特色:民族奇术

    羌族医生用当地所产的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来为人们治病疗疾。常用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羌活 又叫寺格。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所出现的咳嗽、头痛、咽痛、四肢酸痛等症状。用法是将羌活根部晒干捣成粉末状,用纸卷成卷烟状,点燃后用抽烟的方法来吸入药物。 大黄 又叫崇迪。可用于治疗扭伤、无名肿毒、痈疽疮疡。将鲜大黄的根除去泥沙后洗净,加水煎煮30分钟,取出切片后热敷患处。变凉后更换。 贝母 又叫葛白。可用于治疗老慢支、肺结核等所导致的咳喘痰多、咳血症状。将挖出的贝母除去泥沙晒干磨粉,用鸡蛋清调匀后蒸熟服用。 小叶杜鹃 又叫...

  • 易华养生功之“稚虎卧穴”

    易华养生功之“稚虎卧穴”

    易华养生功是一种儒家养生功法。中国的三大教派.只有儒家是入世修炼,其练习的初始目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炼人体的浩然之气,后人按照其练法而总结出一套与十二经络相配合的功法。本文介绍的易华养生功,是一套按人体十二正经循行路线而精心编排的,以孔孟之道为心法,以套路形式为主的动功。在外导内行的体式动作中疏导十二经络,使浩然正气充溢四肢百骸,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 易华养生功以仿生学的原理编排动作,将十二生肖形态动作导入其中,并纳入十二经络,对应十二脏腑。这样既可练习套路以健身强身,又可针对某...

  • 黎族医生治病特色

    黎族医生治病特色

    黎族医生对疾病的诊治,大多采用长期在治病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方法,可分为内服法和外用法两大类。 内服法分为四种 一是煮汁服用。把草药洗净;放入土罐内加水煎好,即可口服。如治疗感冒发热,采用黎茶(即五指山茶)煎水服。大腹病(由寄生虫、疟疾等所造成的肝脾肿大、腹水),用槟榔果煮水内服。对蛔虫、蛲虫等肠寄生虫病,用苦楝根皮煮水服用。 二是冲盐水服。将采下来的益智果用盐腌制,治疗急性腹痛时,用腌好的益智果捣烂冲盐水内服。治疗腹痛腹泻,用草豆蔻果捣烂冲盐水内服。 三是用药冲服。如治疗外伤用熊胆冲酒服。四是榨汁服。治疗发冷发热...

  • 侗医养生调六气七情

    侗医养生调六气七情

    侗医调六气七情,保身心健康 侗医认为天有风、寒、暑、湿、燥、火 六气,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 天之六气正常运转,能生养万物,反之 亦能损万物;人之七情调节正常,则身 心健康无病,反之易导致疾病发生。侗 医指出“饭养身,歌养心”,强调人们要 注意调节情志,平素不能遇喜太过,动 则怒气冲天,或过分忧思悲切、 惊恐。 因忧思伤脾胃,过喜伤 心,怒则伤肝,悲切伤肺,惊恐 伤肾。因此,提倡人们要经常参 加吹芦笙,踩歌堂,打三棋,、唱 山歌,唱酒歌,看侗戏等有益于 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 灸疗养生罐

    灸疗养生罐

    几千年的传统艾灸疗法发展形成了壮灸、铺灸、艾条灸、隔物灸等多种传统灸法。尽管具有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适应症广等特点,但在操作上却有着许多难以推广的不足之处。 当今世界医疗水平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医疗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人惧怕“火”“痛”,对艾灸有一种恐惧感和本能的抗拒。另外,传统艾灸疗法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技能,对操作者的要求很高,燃烧艾条作治疗时需专人看护,劳心劳力,而且难于同时多个穴位施灸,操作不方便;艾条燃烧后温度不易控制,可能会不慎...

  • 自制麦神养生粽子

    自制麦神养生粽子

    端午节我国有吃粽子的习俗,但消化功能较差的中老年人吃粽子易造成腹部胀满、大便不畅的积食证,如果在煮粽子时加上些麦芽、神曲就可化解此症。 麦芽味甘性微温.入脾胃经,具有消食、和中、下气的功能,神曲是由麦粉、麸皮等混合发酵而成,可健脾和胃、消食化积。临床发现,这两味合用不仅可治疗消化不良、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症,还具有养生保健作用。 将炒麦芽、神曲各30克,放于水中与粽子同时蒸煮,在增加粽子香味的同时,使粽子更易消化,有助于消化能力差的老人和小孩养护脾胃。...

  • 养生仫佬族

    养生仫佬族

    仫佬族我中国人口较少 的一个山地民族,据2000年 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 总人口为20.74万人,绝大 多数聚居在中国南部广西罗 城仫佬族自治县。为了解我 国目前仫佬族民间医药现 状,从1990年开始至今,我 随着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广 西民族医药研究院和广西民 族医药协会课题组,多次深 入仫佬山乡进行调查。 通过走村串寨地调查, 我发现仫佬族先民在漫长的 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因气 候地理条件与社会经济水平 等决定性因素的影响,形成 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地域 特色的民居建筑文化。 一、仫佬族的村落 环境 仫...

    养生秘方 2024-03-06 14 0 养生
  • 针灸专家话针灸养生

    针灸专家话针灸养生

    张道宗,1941年出生,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张主任擅长运用中医、针灸治疗内科、妇科病及疑难杂症。他认为,针灸是中医治病重要手段,也是养生保健方法之一。通过针灸对人体特定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之气,增进新陈代谢,可达到强身健体目的。 “人之所以有病,是因为气血失调、正气不足引起的。”张道宗说,《内经》中所说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指的就是这种情况。他举例说,肺虚,就易咳嗽;肾虚,小便就多;胃虚,就会胃痛。按照“气为血之帅&rd...

  • 脊柱疏通经络 脊柱兼及养生

    脊柱疏通经络 脊柱兼及养生

    《说文解字》谓:“脊,背吕也。” 易脊经,又名“脊柱养生操”,是一种以关注颈椎、胸椎、腰椎和背部的脊柱保健的中医气功功法,源流清晰,是将中医形神庄养生方法应用于脊柱疾病的临床专项治疗技术。 运动脊柱 疏通经络 脊柱上端承托颅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并作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其内部有纵形的椎管容纳脊髓,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保护脊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多条经络也与脊柱有关,其中被称为“阳脉之海”的督脉循脊...

  • 养生妙招  “六养”“四少”

    养生妙招 “六养”“四少”

    养生之道,贵在有常。现在中国已将进入“老年社会”,但观很多老人似缺乏面对老年应有的心态,无所事事,对生活失去兴趣。清人有“六养”、“四少”的养生大旨,不妨可以参据调节; “六养”:“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弹琴学字,可以养指;逍遥杖履,可以养足;静坐调息,可以养筋骸”。这是说要多接触大自然,颐养性情以及耳目之聪明、步履之矫健,同时静以读书养气,保持身心的健康。...

    养生秘方 2024-03-06 13 0 养生
  • 百病生于气《黄帝内经》

    百病生于气《黄帝内经》

    老李患有糖尿病肾病、缓慢肾功能衰竭,长时间服用中药,半年来血肌酐一向维持在正常规模以内,而这次复诊血肌酐却显着上升,人也显得疲乏了许多,查询老李得知,近期并无伤风发烧等感染状况,也没有服用有可能影响肾功能的药物,一向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血糖操控尚可。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老李肾功能开展了呢? 进一步问诊才得知,最近老李单位涨工资了,把老李乐得整天兴奋不已,进而导致夜里难以入睡,辗转反侧,影响老伴晚上也睡不成,两口子吵架吵了2周,复查肾功能,发现方针较前升高,两人更是彼此诉苦。正本导致老李血肌酐上升的元凶...

  • 养生治未病 调精神,调呼吸,调起居,调饮食

    养生治未病 调精神,调呼吸,调起居,调饮食

    《黄帝内经》云:“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注重养生是到达健康彼岸的舟楫和桥梁。养生治未病重在四调:调精神;调呼吸;调起居;调饮食。 调精神 ①虚静益神。调神摄生,静养为首:这是调摄精神,益寿延年的重要方法。经常保持思想清静,心态平和,不为名利和物质所累。《黄帝内经》记载:“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静养作用。精神内守,有助于肾精封藏,精气充盛,可以内养五脏,外御邪侵,则身体强健,病无从由生。《黄帝内经》说...

  • 养生格言(四)

    养生格言(四)

    寒欲渐著,热欲渐脱。腰腹下至足胫欲得常温,胸上至头欲得稍凉,凉不至冻,温不至燥。——《保生要录·论衣服门》 释义:天气转冷了要渐渐加衣,天气转暖了要渐渐脱衣。从腰腹部以下至足踝处常常使之感到温暖,胸脯以上至头部常得使人感有凉意,但凉意不应是变成冷冻感,温意亦不应使变得燥热不适。...

    养生秘方 2024-03-06 15 0 养生
  • 中药配方 夏季养生茶

    中药配方 夏季养生茶

    炎炎夏日,一杯清香的中药茶饮,不仅能带给你一丝清凉,还是调整夏季疲惫身心的良方。以下是中医专家为您介绍的3款含中药配方成分的夏季养生茶。   一、枸杞防暑茶   原料:枸杞10克,薄荷3克,五味子10克,菊花6克   做法:将所有原料放入杯中,冲入300毫升开水,加盖闷泡1分钟至味道渗出即可饮用。   功效:清目养神,减轻疲劳,提高工作效能。   二、金银菊花茶   原料:菊花10克、金银花6克   做法:将原料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文火煎煮约5分钟,稍凉后即可饮用。   功效:祛除身体热气、解毒,抵抗多种...

  • 曹操寻访养生家

    曹操寻访养生家

    曹操(155~220),字孟德,三国时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虽然戎马一生,但对养生颇为重视,对养生之道颇有研究。 曹操把当时有名的养生家请到军营中来,以便随时向他们请教。如甘始、左慈、郗俭。甘始善于行气导引;左慈善于房中术;郗俭能辟谷,饵茯苓。这三位养生家虽然都年近百岁,容貌却像青年,三人号称“三百岁”。他们各有一技之长,曹操封他们为“军吏”,很可能是想用他们的养生方法来训练士兵,所以曹操的军队十分剽悍善战。 当时陇西深山里隐居着一位年逾百岁的老...

  • 秋季 您该怎么养生

    秋季 您该怎么养生

      调理脾胃:秋季进补之前,脾胃应有一个调整适应的阶段,可先补食一些既富有营养,又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鱼、各种动物瘦肉、禽蛋、奶制品、豆类、新鲜蔬菜水果、板栗、菱角、山药、红枣、莲藕等,以调理脾胃功能。   润燥养肺:初秋时节温度较高,容易伤肺,常会出现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渴头疼、无汗发热等症状,饮食应以清热、健脾、润燥为主,可多吃银耳、百合、鸭、藕、牡蛎肉、山药等食物。   防湿防寒:少食生冷食物和瓜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补而不腻:秋天食补要适量,虚则补之,否则很容易因饮食不当而导致肥胖,不利于身体健...

  • “泄”也是养生

    “泄”也是养生

    补可养生,多知常行;“泄”亦养生,鲜知少行。医学专家,认为有生理、心理和生理心理交融之“泄”,都是养生的良方。 生理之“泄” 打喷嚏、流眼泪、淌鼻涕、吐痰、出汗、呼气、大小便等均是生理之“泄”,体内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皆可由此泄出。因此,平时应多饮水。病时流涕、咳痰、呕吐、腹泻、发烧、发汗,当因势利导,切勿盲目用药,强行遏止。夏不可久用空调,使汗液封闭在体内;冬不可久居暖室,使浊气难以排出。 心理之“泄&...

    养生秘方 2024-03-06 14 0 养生也是
  • 养生诀窍 宠爱粗粮叶菜 三餐有规则

    养生诀窍 宠爱粗粮叶菜 三餐有规则

    《江苏省2017年迈年人口信息和老龄工作开展情况报告》显现,2017年末,江苏省已有6026位百岁白叟,比2016年添加535位。此外,江苏省居民人均寿数高于全国均匀水平,位居全国第5位,仅次于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其间家住徐州沛县、出生于1901年6月的程蒋氏成为江苏省新科最长命者,据介绍,程蒋氏有自己共同而简略的摄生诀窍值得我们学习。 宠爱粗粮叶菜 三餐很有规则 程蒋氏的身份证显现,她的出生日为1901年6月10日。据她的三儿子程启玉说,白叟平常饮食宠爱粗粮叶菜,三顿饭很有规则,...

  • 夏季养生祛燥六法

    夏季养生祛燥六法

    夏季“火气大”不仅反映在身体上,如口干舌燥、长面疱、嘴破等,还反映在情绪上,心烦躁怒、情绪起伏大。从中医的角度看,夏季属火,阴虚阳亢,阳亢火气就大,表示内里(躯壳里)热量高,当阴阳不平衡,身体和心理健康将受到影响。人们夏季养生时,通常只注意生理方面的调养,情绪养生经常被忽略。如何降低心火,让情绪稳定下来,格外重要。 该睡不睡肝火旺 中医师认为,经常作息颠倒、长期熬夜的人,通常情绪也不稳定。因为11点至凌晨1点,是脏腑气血流动的时间。这段时间,血回流到肝脏准备储存精气(能量),如果不睡,等于...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