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 第9页
-
颈椎病常见分型 日常预防措施
患了颈椎病除了出现颈部疼痛外,还可能出现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症状,这是因为不同分型的颈椎病常会出现不同的表现。 常见分型 颈型颈椎病 也称局部型颈椎病,是指具有头、肩、颈、臂的疼痛及相应的压痛点,X线片上没有椎间隙狭窄等明显的退行性改变,但可以有颈椎生理曲线的改变,椎体间不稳定及轻度骨质增生等变化。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一般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具有较典型的一侧上肢麻木、疼痛的症状,而且症状的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
-
寒痉汤的组成及功效 治颈椎轻度增生案
□ 张再康 河北中医学院 国医大师李士懋在临床上善用经典名方,他说历代医学大家的经典名方、验方如繁星点点,饱含了医家智慧的光芒。如果能够领会这些经典名方的精神实质,灵活应用,在面对临床纷繁复杂的病证时才能胸有成竹。李士懋临床常根据辨证的结果选用古代经典名方加减化裁,有时甚至直接用原方不增减一药。也正如此,李士懋一生仅自创了两首方剂,一首是新加升降散,一首是寒痉汤。下面笔者谈谈对寒痉汤的认识。 寒痉汤的由来 寒痉汤是由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和止痉散两方组合而成。 桂枝去芍药...
-
颈椎病多为退行性痛变 按压风池鸣金钟颈屈伸
颈椎病多为退行性痛变、疲惫所造成的,发病广,杂乱多样。运动疗法关于预防、缓解颈椎病、颈肩综合征有杰出的作用。通过锻炼可以放松肌肉、改进安排灌流,促进炎症吸收减缓肌肉、韧带的退变,使安排坚持弹性,康复和改进生理力线平衡,保持和进步颈椎的稳定性,详细的步骤是: 按压风池:大指朝下,以双大指尖部按压风池穴。 鸣金钟:以双掌掩盖双耳,大指朝下,双手各指指尖轻扣后脑。 拿后颈:双手手指穿插,拇指朝下,以双手掌夹食后颈。 颈屈伸:头中立位,垂头至最大极限,回复中立位,仰头至最大极限,回复...
-
脖子僵硬做颈椎操 运动疲劳艾灸缓解
脖子僵硬做颈椎操 久坐不动,日积月累,颈部的 血液循环会逐渐变差。时下天气 炎热,颈部血液循环相对加快,如 果坚持每天做30分钟颈椎操,就 能达到强健颈椎,缓解脖子僵硬 的目的,对缓解颈椎病患者的症 状具有明显的效果。 具体方法:靠近墙面站立,双 脚与两肩同宽;双手撑住墙面,像 做俯卧撑一样,来回压墙面。在压 向墙面时,缓缓抬头,伸展颈椎, 让颈椎和肌肉得到舒缓。这个动 作简单易做,不妨一试。 陆家明 运动疲劳艾灸缓解 采用艾灸缓解运动性疲劳效 果显著,能促进疲劳有效恢复,可 作为一种缓解运动性疲劳的有效...
-
袁遇秋治痛风的秘方 颈椎病治必愈方 肩周炎灵验方
袁遇秋治痛风的秘方: 桂枝12克、知母、防风各12克,白芍9克、炮附子(先煎1小时)、麻黄、白术、生甘草各6克,生姜15克(自备)。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一般5剂之后,就痛止肿消。严重的要服10余剂。没有什么贵重的药,但治起病来手起刀落,决不拖泥带水,这就是经方。凡是治大病,不用经方,无法起沉疴。 治疗风湿,类风湿外洗验方: 制乳没40克,制川草乌40克,元胡60克,五灵脂40克,细辛30克,木瓜60克.丹参60克,青风藤60克.黄芪60克.乌梢蛇20克,鸡血藤60克,老鹳草60克。...
-
颈椎病相关疾患中医微创治疗康复浅谈
微创治疗 颈椎本体和小关节与滑囊还有附着的韧带肌腱引起的临床问题有很多,这些症状基本上都能用中医微创治疗。 我在中医微创治疗颈椎及相关疾患应用的工具主要是铍针、针刀、拨针、圆利针、刺血针等。在国外,使用董福慧教授研发的铍针,其形状规格与针灸针相似,掌握好理念,熟练者能做到基本无痛和无出血,真正做到微创治疗。 颈椎微创是从改变病变部位因张力与压力引起的疼痛和相关症状与功能障碍做起的。 疼痛是骨伤科疾病的主证。关键要触诊定位,针具要到达病变所在层次,熟悉局部解剖,特别是局部血管神...
-
颈椎病,肩颈综合征,落枕 方用葛根姜黄散
熊继柏,男,1942年出生,国医大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他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60余载,中医理论功底深厚,临证经验丰富,立法遣方严谨,临床疗效卓著。其论著颇丰,主要著作有《内经理论精要》《熊继柏医案精华》《中医创造奇迹》等。 组成:葛根30克,片姜黄15克,威灵仙15克。 功放:解肌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颈椎病、肩颈综合征、落枕等。 用法用量:上药加水浸泡20分钟后煎煮,先武火,后文火慢熬30分钟后取...
-
疏筋整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椎动脉型颈椎病( cervical spondylosis,CAS) 是 由于颈椎椎间盘变性或突出、慢性劳损、外伤等 因素,造成局部组织痉挛刺激和压迫椎动脉或者 周围的交感神经,使椎动脉痉挛、狭窄,造成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出现的以头晕、恶心、呕吐 及颈部僵硬不适为主症的疾病 [1 ] 。手法治疗 CAS 疗效确切,因患者以眩晕症状为主,手法操作不 当容易引起眩晕症状加重,增加患者痛苦,如何 避免手法治疗过程中加重症状是临床中研究的热 点。笔者从 2016 年 3 月—2017 年 2 月采用疏筋整 复...
-
颈曲改变与颈椎病发病关系
概 述 颈椎曲度的改变可由多种不良因素导致, 长期保 持不良姿势, 颈椎过度疲劳, 骨质退行性改变加速 [1] , 韧带、 组织、 肌肉发生劳损等, 都可以导致对颈椎支撑 保护功能减弱, 进而出现病理性改变。颈椎正常生理 功能的前提是保持颈椎曲度处在正常的生理范围内。 颈椎周围的血管、 神经非常复杂, 颈椎生理曲度发生 改变, 将影响到颈椎周围的血管、 神经的正常生理功 能, 引起病理现象的发生。颈椎病是一种颈椎关节疾 病, 可由慢性劳损引起, 颈椎生理曲度改变为早期表 现, 颈椎曲度的改变可作为颈椎病早期诊断...
-
虚邪瘀理论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运用
虚邪瘀理论是娄多峰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 对风湿痹证本质内容的概括, 虚即正气虚, 邪即外邪, 瘀即痰浊瘀血[1]。虚邪瘀理论已在风湿痹证诊疗中广泛应用, 但是该理论在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面鲜有报道。笔者运用虚邪瘀理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9例, 疗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新乡卢氏骨科医院脊柱科6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男31例, 女38例;年龄46~78岁, 平均62岁;病程最短7个月, 最长15年。 1.2 诊断标准...
-
林氏颈椎正骨推拿手法
林氏颈椎正骨推拿手法是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林应强教授所创,后经其弟子吴山教授不断完善总结而成。这是在运用整体发力原则及独特的矫正技巧下,运用林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颈椎及颈椎相关疾病的一项技术。其中包括一系列手法,如微屈位提拉旋转扳颈手法(适用于寰枕部及C1-2节段)、颈椎定点旋转手法(适用于C3-5节段)、前屈位提拉旋转扳颈手法(适用于 C6-T2节段)。 治疗椅选择:一般选择治疗椅的座高为45cm左右,宽度为40~50cm不等,椅背高度为60~90cm不等。...
-
颈椎病的病位在颈部筋肉不利 气血寒瘀为本虚标实之证
颈椎病因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引起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刺激或受压而出现相应临床表现,具有持续性、反复性、难治性等临床特点。传统治疗主要关注椎间盘变性、骨赘形成、椎体移位、椎间孔缩小等骨性改变。近年来开始从单一重视骨性改变向骨性改变和软组织改变并重转变,尤其重视颈肌改变在颈椎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长时间低头工作、操作电脑、驾车等慢性劳损致使颈部肌肉处于长期疲劳状态,容易发生颈部肌肉损伤。随着现代伏案工作模式日益增多,颈椎病发病率不断提高,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颈...
-
主治脊髓型颈椎病 中醫方解加减
组成:黄芪50g,赤芍20g,当归20g,甘草20g,川芎15g,桃仁15g,红花15g,葛根15g,地龙25g,丹参30g,白芍30g,全蝎6g,蜈蚣3条。 方解:方中重用黄芪大补元气,气旺血行;当归、川芎、丹参、桃仁、红花、赤芍活血祛瘀,开通经络;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缓和拘挛;全蝎、蜈蚣、地龙具有较强通络作用;葛根为引经药,也为治颈椎病的要药,有解肌升阳之效。 加减:伴头晕目眩者加天麻15a,钩藤20g;瘀阻甚者加乳没各6g,元胡15g;肌肉萎缩明显者加熟地、鸡血藤各30g,何首乌、菟丝子各...
-
颈椎病中医通过不同针刺方法治疗
不同针刺方法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研究 颈椎病 (cervical spondylosis) 是指椎间盘变性、颈椎失稳、椎间关节及颈椎骨质增生, 刺激或压迫了周围的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脊髓等组织而引起的临床症状[1]。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大约为3.8%~17.6%[2], 且呈现低龄化、职业化趋势。针灸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 广泛应用于颈椎病的治疗和研究, 其治疗痛证的效果已经得到国际公认[3,4,5], 但目前临床上仍缺乏见效快、疗效稳定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通过不同针刺方法治疗颈椎病颈痛的疗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