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 第4页
-
心悸 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 治法养心祛痰利气机
张某,男,24岁。2014年4月21日初诊。 主诉:胸闷伴心悸5年余;既往有病毒性心肌炎6年余。刻下:心悸怔忡,胸闷憋气,气短,劳则尤甚,面色无华,精神不振,烦躁失眠,舌质干苔白腻,脉细数。辅助检查:心电图示心律不齐,交界性早搏。 西医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 中医诊断:心悸。 辨证:心阴不足,痰气扰心。 治法:养心祛痰利气机。 方药:炙甘草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味。黄连6克, 陈皮10克,姜半夏9克,丹参15克,苦参10克,太子参10克,远志6克,郁金10克...
-
龙胆汤治疗病毒性脑炎临床疗效分析
病毒性脑炎是病毒通过一定的途径侵犯到中枢 神经系统脑膜脑组织, 产生发热、 头痛、 呕吐、 癫痫、 意识障碍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感染性疾病。 常见的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 带状疱疹病毒、 巨细 胞病毒等, 但以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最常见。病毒性脑 炎发病无固定区域, 无季节性。国外病毒性脑炎发病 率为 (4~8) /10 万, 患病率 10/10 万, 国内尚缺乏相关 的流行病学资料 [1] 。病死率高, 未经治疗的病毒性脑 炎病死率达 70% 以上, 约 10% 可遗留不同程度上的 后遗症 [1] 。病毒性脑炎...
-
吴春平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经验
病毒性心肌炎是心肌的炎症性疾病, 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 其中柯萨奇B组病毒最为常见, 以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及间质非特异性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渗出为主要病理改变, 从而导致心肌损伤、心功能障碍和/或心律失常的一种疾病[1]。多数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发病前会有病毒感染的前驱感染症状, 如发热、咳嗽、倦怠乏力、咽喉肿痛等症, 随后会出现病毒介导的免疫损伤, 主要由T淋巴细胞介导, 损害心肌结构和功能, 随之表现为心悸、胸闷痛、呼吸困难, 甚则会造成晕厥、猝死。中医根据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将其归属于“心悸...
-
反复头痛恶寒,病毒性脑膜炎,玉屏风散补太阳之虚
某女,28岁,反复头痛恶寒2周来诊。 患者于2周前不慎感寒,出现头痛及恶寒怕风,无明显发热,曾服用感冒药,症状不减,并觉全身肌肉疼痛感,疲倦感,来诊时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紧。查体:脑膜刺激症阳性,脑脊液检查,细胞数及生化未见明显异常,但脑压200mmHg。西医诊断: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补诉,素体虚弱,易感冒,此次发病最重,时间最长。沈老辨为体虚太阳伤寒证。 治疗上以葛根30g,麻黄10g,羌活10g,独活10g,白芷10g,桂枝10g,白芍10,生姜5片,大枣12枚,甘草10g,黄芪30g,防风10g。每日一剂...
-
山药薏仁粳米粥妙治轮状病毒肠炎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是儿科门诊的 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用山药薏仁粳米粥 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较好,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6个月~l岁,每日用山药5克,薏苡 仁10克,粳米25克,加适量清水煮粥服 用。母乳或奶粉每日2~3次。 1。3岁,每日用山药10克,薏苡仁 20克,粳米50克,加适量清水煮粥服用。 所需水量以苹果煮水代之。 二、体会 轮状病毒性肠炎属中医“泄泻”范 畴,中医辨证多为本虚标实,虚者脾之不。 足也,实者实乃湿也。药膳山药薏仁粳米 粥治疗轻、中度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较好...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 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工作,我们组织专家在总结前期新冠肺炎诊疗经验和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他国家诊疗指南基础上,对诊疗方案进行修订,形成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 2020年8月18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为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已成为全球性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通过积极...
-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医院人事管理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1]。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2]。1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1版)》的通知,对...
-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临床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临床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可见呼吸困难并危及生命[1]。该病具有强烈传染性、病情发展迅速、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新冠肺炎属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疠之气,主要证候要素是湿、毒、热、瘀、虚,中医药在改善新冠肺炎患者主要症状、缩短疗程、防治病情恶化、促进康复进程方面具有确切作用[2]。疫情发生以来,笔者所在单位积极投入抗疫工作,充分发挥中...
-
新型冠状病毒患者 康复期调养方法
截至3月10日,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万余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明确规定“出院后注意事项”,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对出院患者的管理,比如进行14天医学观察,同时在实施14天医学观察中加强跟踪随访、健康监测和健康指导。新冠肺炎患者痊愈出院的康复调养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热点。 康复期机体状态 2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到针对部分省市报告治愈出院患者,在复诊过程中发现有核酸检...
-
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色和优势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2019,COVID-19)主要由于新型冠状病毒侵袭机体导致,轻者以发热、乏力、干咳或恶心、呕吐、腹泻等为主要临床表现,重则导致人体脏器衰竭甚至死亡,是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社会发展的严重传染病。目前现代医学治疗COVID-19仍无疗效确切的抗病毒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在COVID-19疫情暴发后,国家相关部门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中医药在防治COVID-19中的应用,不仅委派张伯礼院士、仝小林院士等高级别专家组多次深入武汉临床一线,...
-
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营养治疗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新冠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潜伏期一般1~14d,多为3~7d,传染性较强[1]。由于新冠肺炎为新发传染病,目前尚无系统、规范的营养支...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无症状患儿诊治报告1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儿童感染率较低[1],其中无症状感染的诊疗研究较为少见。研究显示,在无症状感染者中检测到的病毒载量与有症状感染者相似[2],无症状感染患儿同样具有潜在传染性及致病性,若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向轻症甚至重症发展。本文对1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患儿的诊疗过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儿,男,7岁。因“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于2020年2月7日入院。入院时神清...
-
浅析经方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辨治思路
2019年12月份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该病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传染病管理。随着对COVID-19认识的加深,依据其具有高度人传人的特点,该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目前西医尚无针对COVID-19的特效药物,轻型患者多采用对症治疗,重症患者需进行呼吸支持治疗[1]。...
-
病毒性心肌炎 中药验方
方药:川桂枝6~10g,赤白芍各10~30g,济阿胶(烊化冲服)10g,苦参10~15g,丹参10~15g,玄参10~30g,太子参30~60g,柏子仁10g,酸枣仁10~30g,全瓜蒌10~30g,马齿苋10~30g,山豆根10g,连翘衣10~30,金银花10~30g,大青叶10~30g,炙甘草20~40g,生龙骨、牡蛎各15~30g(先煎),红枣5枚,生姜5片。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30剂为1个疗程,可连服2~3个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养心宁神。 主治:病毒性心肌炎...
-
试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内伤杂病
自2019年底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以来,各相关机构颁布了多种中医治疗方案,其中略有矛盾。笔者试简要分析此次流行病基本情况,鉴别寒温、疫病与此次流行病症状特点的区别,归纳总结COVID-19病程发展变化中的规律特点,依照中医辨证思维,审证求“机”,思考选方用药的内在逻辑,试述各版本方案的不同,以期能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作用,提升临床疗效。 1 流行性不是疫病判断的标准 中医将疾病大体分为两类,外感病和内伤病。...
-
老年慢性肾衰竭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防治思路初探
2019新型冠状病毒因2019年12月在我国湖北省武汉市出现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而被发现,2020年2月11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将该病毒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并于近日将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COVID-19患者,不排除无症状感染者;经呼...
-
中医远程诊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1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以干咳、发热、乏力为主症,部分患者可迅速出现呼吸困难等危重病症[1],早期中医药干预对疾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中医认为,该病属“瘟疫”范畴,病因为疫戾之气,性质为湿毒,兼夹风、夹寒或夹热,应及早宣畅气机、豁痰除湿、疏风清热或散寒解表。笔者分享1例高度疑似新冠肺炎普通型患者居家隔离期间,中医远程诊疗情况,以期对中医治疗早中期新冠肺炎有所帮助。由于患者身处湖北鄂州,笔者通过微信语音问诊,患者发送舌象照片,故缺脉诊资料。 患者,女...
-
60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中医临床特征观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属中医“疫病”范畴,具有传染性、人群易感性等特点。目前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稳定血氧饱和度、改善患者呼吸困难、抑制炎性因子释放、促进肺部残余炎症吸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本研究对60例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候、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中医药进一步防治普通型新冠肺炎提供临床依据。 1 临床资料...
-
基于“药人”学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方药探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该病初起时患者多见发热、乏力、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症状。目前该病的感染源仍不明确,可能传播途径有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粪口传播[1]。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
-
中医学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目前已对人类健康安全造成巨大损害。该病潜伏期较长,病程缠绵难愈,主症见发热、干咳、乏力、纳差、脘痞、大便稀溏;胸部CT显示双肺呈磨玻璃影或浸润影;重症见呼吸窘迫等。笔者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5版)》的中医部分为参考[1],认为此病可辨为“湿疫毒邪犯肺”,根据“伤肺者,脾气不守”的观点对其病机、病位进行分析与讨论,并结合已有处方对相关治疗展开讨论。 1 病...
-
赖海标对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辨证思考与探索
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中山市积极布控,中山市卫生健康局成立了中山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救治专家组,国家级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第3批名老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赖海标教授是专家组成员之一,全程参与中山市新冠肺炎中医救治。截至2020年3月31日,中山市确诊新冠肺炎患者68例,均已治愈。其中危重型患者2例,均使用体外膜肺氧合装置(ECMO)抢救,经过中西医通力协作,ECMO均已成功脱机,其中1例已经出院。在危重型患者中医救治过程中,如何正确辨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