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病毒 第3页

病毒 第3页

  •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脂水平与病性类证候要素的关系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脂水平与病性类证候要素的关系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是由肝炎病毒长期作用于肝脏引起的 一种慢性、进行性、 弥漫性肝病, 随病情发展, 不同程度的影 响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 [1] 。 肝脏作为人体脂质代谢的中心, 在内 源性和外源性脂质代谢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2] 。 故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的发生发展所导致的肝脏生理功能受损, 可能影响人体 脂质的正常代谢。 本病的中医证候类型纷繁复杂, 通过《肝炎 肝硬化常见证候要素辨识标准》的制定, 总结出血瘀、 阴虚、 湿 热、 气滞、 气虚、 阳虚、 水停7种病性类证候要素 [3] , 有利于简化 中医证候与客...

  • 辨治病毒性乙型肝炎 分急慢性期

    辨治病毒性乙型肝炎 分急慢性期

    病毒性肝炎属中医肋胁痛、肝气郁滞、肝胀、阳黄、胁胀、阴黄、虚劳等范畴。典型症状: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消化道或全身症状,如乏力、纳减、恶心、厌油、发热及黄疸,肝肿大、肝区痛,巩膜及皮肤黄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实验室检查,将有助于乙型肝炎的确诊。 急性期 1.无黄疸型本型多由饮食不慎,或湿热内蕴,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而成;冶法初起以清热化湿、疏肝解毒为主。方用蒲公英18~ 30克,土茯苓12克,秦皮9 克,白花蛇舌草30克,广郁金9克,制大黄9克。水煎服,每日1剂。 随证加减:湿重者加苍术9克;热重者加黄芩9 克...

  • 病毒性心肌炎 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治方

    病毒性心肌炎 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治方

      病毒性心肌炎是因嗜心性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临床以心律失常(心悸)、心前区不适(胸闷)或隐痛、短气为主要表现。现代中医常按其临床表现归属于中医“心痹”、“心悸”、“胸痹”、“心痹”等范畴。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长期从事温病研究,根据本病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认为本病属“温病”范畴,是在正气不足或邪毒雍盛的情况下,温热邪毒舍心所致。   张师认为本病初起邪毒从肌肤或口鼻而入...

  • 病毒性肝炎 五味子降转氨酶

    病毒性肝炎 五味子降转氨酶

    五味子降转氨酶是通过现代药理学验证过的,《中药大辞典》就有单用五味子粉降转氨酶的记载。20世纪60~70年代曾风行一时,如今通过中医临床观察,有些降酶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五味子的性味和功能主治不宜于实证,所以,用五味子降酶忌用于实证患者。 从病因证候来看,病毒性肝炎的转氨酶升高与湿热稽留密切相关。在急性期,数值越高反应出湿热邪毒越重,慢性期多为正气已虚,余邪未净,湿邪留恋。湿为阴邪,其性黏腻,而五味子恰好是一种滋阴助湿的药物,既不利湿又不泄热,其酸敛助湿,性温助热,使湿热交固难解不得宣达,造成邪毒内...

  • 治愈病毒性心肌炎10例 中药方

    治愈病毒性心肌炎10例 中药方

    治病毒性心肌炎经验 经验方:炙甘草20克,三七粉2 克(冲服),太子参、麦冬各12克,银花15克,琥珀粉3克(冲服),白芍 18克,竹叶、桂枝各3克,黄芪、炒枣仁各16克,茯苓2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 剂。 疗效:本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28例,治愈10例,有效12例,无效6例。...

  •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疗法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疗法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的疾病,可引起心肌细胞变性、坏死与间质性炎症。有的可伴有心包或心内膜炎症改变。随着病毒学的深入发展,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明显增长,已在小儿心肌炎中占重要地位。本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预后大多良好,但少数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本病属中医学“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畴。   病因病机   小儿素体正气亏虚是发病的内在因素,尤以心肺气阴两虚为主。温热毒邪侵袭是本病的外在因素...

  • 春天预防病毒性心肌炎

    春天预防病毒性心肌炎

    预防病毒性心肌炎,必须及时清理身体里积存的热毒———尤其是在春天。 一个冬天存在身体里的热毒,到了春天,就特别容易发病,这在中医叫做“伏邪”,就是说,导致一个人患上病毒性心肌炎,不是一天的原因,是长时间不良状态的累积。比如有的人长期大便干燥,就应该查明原因,对症治疗;长期上火嗓子干痛,也应该及时调理,过度的劳累更应该避免,否则降低免疫力。感冒发烧等疾病出现,首先是身体内部免疫力出现了问题,如果这时再不注意,很有可能导致毒性心肌炎。春季还容易肝火旺,所以要...

  • 病毒性脑炎 按卫气营血辨证治疗

    病毒性脑炎 按卫气营血辨证治疗

      病毒性脑炎是指多种病毒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属于中医痉病,温病,暑温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湿热或湿热病邪外袭,逆传心营所致。中医对于本病,按卫气营血辨证治疗具有较肯定的临床效果。   卫气同病证   症见面色红赤,突然发热,微恶风寒或但热而不恶寒,自汗出,唇红略干,头痛项强,嗜睡,口渴喜饮,恶心呕吐,四肢躁动,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苔白黄或黄厚而干,脉浮数或洪数,指纹浮露色红或深红或青紫,透达气关。   治宜清气透热,芳化透邪。用石膏知母汤加减:石膏25克,黄连6克,黄芩9克,黄柏6克,知母9克,银花连翘各9克...

  • 益气养阴 活血安神 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益气养阴 活血安神 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董燕平,男,1940年生,辽宁省锦州市人。原河北省中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第三、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50余年,学研俱丰,贯通中西医,临床上坚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方法,认为凡“病与证”诊断明确后,方可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擅长诊治心脏血管疾病和风湿免疫性疾病。   他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出版著作如《中医学》、《中西医内科学》、《红斑狼疮中医治疗》等5...

  • 针灸中药治病毒性脑炎

    针灸中药治病毒性脑炎

      今年42岁的安先生,持续高热7天,经治疗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出现四肢僵直、昏迷不醒等症状,最后确诊为病毒性脑炎,虽经抢救,生命无碍,病情好转,度过了急性期,但是仍存在语言表达及认知功能障碍,时而胡言乱语、嗜睡,乏力、大小便失禁等,在主治医生的建议下,其家人带安先生来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三科进行恢复期治疗。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针灸三科主任邹伟及医生于学平采用了“开窍启闭、升阳壮元”针刺法,取头部顶区、颞区穴位为主,辅以肢体、小腹部穴位,并配合促进神经修复药物...

  • 治病毒性脑炎辨治方药

    治病毒性脑炎辨治方药

      编者按: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在农村和社区常见病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很多中医名家在基层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湖南省名中医袁长津主任医师曾在基层医疗实践多年,擅用中医药辨治常见病,本栏目将连续刊出,敬请关注。   专家简介   袁长津,男,湖南中医药大学二附院主任医师,湖南省名中医,全国第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名医工作室”。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从事中医工作四十...

  • 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用小柴胡汤加减

    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用小柴胡汤加减

      笔者治病毒性心肌炎喜用小柴胡汤,原因有二:其一,小柴胡汤是和解少阳、扶正达邪的名方,少阳是表里间之枢机,往往也是逐邪外出的枢纽,该方疏通中、上焦气机的作用也是历代医家所公认的;其二,笔者多年临证体会到,运用小柴胡汤治多种病毒感染类疾病,只要辨证准确,加减得宜,疗效比较可靠。   很多病毒感染都可引发心肌炎,其中尤以肠道病毒(特别是柯萨奇B组病毒)为常见。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表现常取决于病变的广泛程度,轻重变异很大。约半数患者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如发热,咽痛,困乏,胃肠炎...

  •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辨治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辨治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以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病变为主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或心内膜炎症改变。以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肢冷多汗为临床特征。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可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只出现心电图改变,重者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少数发生心源性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病毒性心肌炎属中医“风温”、“心悸”、“怔忡”、“胸痹”范畴。笔者中医辨治方法如下:   邪毒上犯心神   症见低热延绵,鼻塞流涕,咽红肿痛,...

  • 治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经验

    治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经验

    经验方:太子参、黄芪、淮小麦各20克,瓜蒌壳、麦冬各12克,五味子、远志各6克,桂枝3克,大枣7枚,磁石30克(先煎)。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患者39例,显效(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12例,有效22例,无效5例。...

  • 病毒性心肌炎偏方 方药四处

    病毒性心肌炎偏方 方药四处

    各种病毒均可引起心肌炎,其中以引起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各种病毒感染最多见。多效患者在发病前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腹泻等症状。临床症状中常有胸闷、心前区隐痛、心悸、乏力、恶心、头晕等。部分患者以心律不齐为首先症状。   方药一:   沙参20克 麦冬15克 生地12克 玄参12克 黄芩10克 蒲公英15克 大青叶10克 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用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方药二:   葛根30克 银花30克 连翘9克 黄连9克 黄芩9克 甘草6克 板蓝根12克  用法:水煎服。用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初起发热者。...

  • 抖不是帕金森的专利 春天防病毒性心肌炎

    抖不是帕金森的专利 春天防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炎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小儿的抵抗力较低,疾病很容易入侵他们的身体,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专家提醒,眼下正是各种病毒繁殖的旺季,同时也是呼吸道、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因而要防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为了能及时的发现疾病,家长应多了解小儿心肌炎的症状表现。   患病较轻者患者病情较轻时表现病症不是很明显,患者经常表现为无力、精神不好、食欲不振,或心动过速等症状。   病情中型者这种疾病起病多较急,患者多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呕吐、面色苍白、干咳、呼吸困难。可有急性腹痛及端坐呼吸、烦躁不安、肌痛、呼吸困难、面...

  • 病毒性心肌炎4方

    病毒性心肌炎4方

    【简介】病毒侵犯心脏后引起心肌炎症性改变,称为病毒性心肌炎,多发于小儿. 【治法】 方一   [药物组成] 黄连3克,黄芩9克,黄柏6克,炙黄芪12克,党参12克,生地20克,当归9克,麦冬12克,五味子3克,炙甘草9克,琥珀粉(冲服)15克。  [适应证] 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  [ 用法 ] 水煎,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 方二   [药物组成] 党参10克,黄芪10克,炒白术10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茯神10克,远志6克,薤白6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  [适应证] 心脾两虚,阳气亏虚型病毒性心肌炎,症...

  • 盐蛇散 主治局灶性病毒性脑炎

    盐蛇散 主治局灶性病毒性脑炎

    组成及用法: 蜈蚣2条,全蝎、地龙、黄连各4.5克,元参24克,生地、天冬 、麦冬、钩藤、元明粉(每次冲服3克,泻则不用)各15克,黄芩、丹皮、秦艽、广皮各9克,大黄、枳实、天仙藤各6克,忍冬藤15克。水煎,每日1剂,分5~6次服。 又:盐蛇散6瓶,每次温开水服1瓶。 主治: 局灶性病毒性脑炎。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方以正(1911~1967)的经验方。方以正先后受业于贵阳名医蓝平辅、唐希泽、王聘贤。从师学习勤奋,深得中医学要领。中年应聘开业,无论老幼,一应细心诊察,立法...

  • 中医方治“温病”病毒性心肌炎

    中医方治“温病”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多发,临床主要为发热、胸闷、心悸、气急、乏力、多汗等表现为主。病毒性心肌炎属中医“温病”范畴,与六淫外邪有密切关系。 笔者自拟“麦冬益心汤”一方,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32例,痊愈20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麦冬益心汤的药物组成为麦冬、沙参、牡丹皮、连翘各15克,百合、金银花各30克,生地、茯苓、炒酸枣仁各20克,柏子仁10克。水煎2次混匀,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7天为1疗程。...

  • 风寒感冒不宜服抗病毒类中成药

    风寒感冒不宜服抗病毒类中成药

    中药对防治感冒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不少人易走入一个误区——只要感冒了,喝点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或中成药就行。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中医科主任刘建华提醒说,目前常用的治感冒的中成药如抗病毒口服液、清开灵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银翘解毒片、板蓝根冲剂等均有抗病毒作用,但它们都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只对发热重、恶寒轻的风热感冒有效,属于风寒感冒的病人服用后效果欠佳,千万不能随便服用。 专家提醒说,抗病毒中药并非人人皆宜,更别指望抗病毒的药能包治各种感冒。一旦用药不当,还会贻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引起并发症。...

  •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辨治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辨治

      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角膜感染称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最常见的角膜炎,在角膜病变中致盲率占第一位。目前中医临床医生治疗本病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半是外用西药滴眼液或眼膏:1%三氮唑核苷(病毒唑)、0.1%阿昔洛韦、0.05%环胞苷、1%曲氟尿苷、0.1%更昔洛韦等,再加中药口服。一般来讲能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抗病毒药物外用对角膜有一定的毒性,有的可引起角膜上皮损害,致使角膜弥漫性着色,有的使角膜溃疡难以愈合。有些病人单纯用中药也有很好的疗效。   中医认为无论是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失调皆可导致本病,但最多见...

  • 张怀安治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方

    张怀安治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方

    处方:板蓝根15克,金银花、黄芩、连翘、荆芥、防风、蒲公英、桔梗各10克,薄荷、柴胡各6克,甘草 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眼痒者,加蝉蜕5克,桑叶、刺蒺藜各10 克,以祛风清热,退翳止痒;头痛者,加羌活10克,以祛风止痛;胞睑微红肿,羞明多泪者,加蔓荆子、桑叶各10克,以清肝明日;抱轮红赤,热邪较重者,加赤芍、丹皮、大青叶各10克,以助清热散邪之功。 功效主治:疏肝清热解毒。主治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辨证属肝经风热型。症见患眼疼痛,羞明流泪,抱轮红赤,黑睛浅层点状混浊或多...

  • 治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银翘荆防汤

    治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银翘荆防汤

      组成板蓝根15克,金银花10克,黄芩10克,连翘10克,薄荷6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柴胡6克,蒲公英10克,桔梗10克,甘草3克。                功效疏肝经风热,清热解毒。   主治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肝经风热证。症见患眼碜痛,羞明流泪,抱轮红赤,黑睛浅层点状混浊或多或少,或疏散或密集,或呈树枝状。伴恶风发热,鼻塞,口干咽痛,舌苔薄黄,脉浮数。不适用于阴虚内热证,脾胃虚寒者慎用。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方解方中柴胡辛凉,入肝经,为疏散肝经风热之要药;金银花气味芳香,轻...

  • 治病毒性角膜炎验方

    治病毒性角膜炎验方

    1.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各15克,羌活、黄连、黄芩、黄柏、栀子、野菊花、决明子各10克,荆芥、防风、生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服药4~6剂。 2.鱼腥草、黄芩各50克,冷水1000毫升浸半小时,置火上煎至水沸,改用文火续煎10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500毫升,煎至水沸后5分钟,过滤去渣。两煎药液混合,取2/3量分3次口服;另1/3药液分4次冲洗患眼。每日1剂,5日为1疗程。...

  • 张健张明亮治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张健张明亮治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治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肝经实热)方 处方:龙胆草8克,柴胡、黄芩、车前子(包煎)、当归、栀子、泽泻、板蓝根各10克,蒲公英、生地各 2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头痛者,加羌活、白芷各10克;畏光流泪者,加荆芥、防风各10克;大便秘结者,加大黄5克 (后下),芒硝6克(冲服)。 功效主治:清肝泻火。用于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医辨证属肝经实热型。症见近期有外感或角膜擦伤史,患眼异物感,畏光流泪,角膜荧光素染色呈树枝状、地图状着色,睫状充血;伴口苦咽痛,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

  • 冬春季防治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冬春季防治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流腮”即流行性腮腺炎,好发于冬春两季,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通过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的唾液飞沫传播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   该病常在幼儿园、小学甚至中学散发或流行。病初多有发热、恶寒、头痛、咽干、食少、神疲、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1~2天后出现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腮腺部位弥漫性肿痛,张口困难,并出现39℃以上的高热;4~7天后,腮腺肿大消退,体温降至正常,疾病趋于康复。   但流行性腮腺炎容易并发舌下腺、颌下腺、颌下淋巴结、睾丸、卵巢以至心肌等部位的急性炎症。该病属中医&ldquo...

  • 通窍活血汤治疗恢复期病毒性脑炎1例

    通窍活血汤治疗恢复期病毒性脑炎1例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较常见的由各种病毒引起 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多发生于夏季,临 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 病情轻者可自行缓解,危重者发病呈急进性,其 中重症脑炎更易发生急性期死亡或后遗症。西医 治疗主要为对症及支持治疗,发热用退热镇痛药; 有明显颅内压增高者,用甘露醇等脱水剂; 抗病 毒药物治疗,疗效尚难肯定,且对后遗症治疗效 果较差。 1 病案介绍 患儿,男,9 岁。因间断发热伴腹泻 6 天,意 识恍惚 3 天,抽搐 1 次,于 2014 年 6 月 1 日送入 唐山市工人医院急诊科治疗...

  • 病毒性脑炎给予中医治疗

    病毒性脑炎给予中医治疗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西某某,男性,49岁。主因“头晕伴发热6天,反应迟钝4天”于2016年9月22日,经多项急诊化验,由门诊以“颅内感染”收入脑病科。患者6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偶有恶心,体温升高,最高体温40℃,入院前2天,家属发现患者反应迟钝较前加重,睡眠增多,就诊医院急诊,配合其他检查,当时因服用退烧药,体温38.7℃。因患者持续发热(体温持续40℃以上),家属诉患者反应迟钝较前加重,睡眠增多,被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故患者家属要求给予中医治疗...

  • 补血养心 主治病毒性心肌炎处方

    补血养心 主治病毒性心肌炎处方

    治病毒性心肌炎方 处方:黄芪20克,丹参15克,熟地 12克,党参、白术、桂圆肉、酸枣仁、 白芍、阿胶(烊化)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补血养心。 主治: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辨证为心 血亏虚型,症见心悸气短,胸闷头晕,少 眠多梦,惊恐不安,面色无华,舌色淡 红,脉细弱不齐。 扈慧文...

  • 病毒性心肌炎伴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验案1则

    病毒性心肌炎伴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验案1则

    1 病案介绍 患儿,女,6 岁,2016 年 10 月 19 日初诊。患 儿因感冒后心悸、气短、咳嗽、自汗、活动后加 重两月余就诊。时有痰多白色,手心热。纳差, 便约不畅,夜尿频 2 或 3 次。北京儿童医院、安贞 医院诊为病毒性心肌炎,多次心电图及 Hoter 示: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舌质嫩,苔白腻,脉细 寸弱。辨证属气阴两虚、血瘀络阻; 治以益气复 脉、养阴通络、升陷祛瘀; 处方以炙甘草汤合升 陷祛瘀汤加减,方药组成: 炙甘草 15 g,火麻仁 10 g,生地黄 10 g,鲜地黄 10 g,桂枝 10 g...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