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 第2页
-
紫草治小儿尿布皮炎 紫草治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紫草性味甘寒,归心、肝二经,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祛风止痒及收敛止血之效。如《纲目》云:“治斑疹,痘毒,活血、凉血,利大肠。”《陕西中草药》载:“治烫火伤,皮炎、湿疹、尿路感染。”向为凉血之要药,善主亲信邪热之气。凡一切血热妄行之实火病,及血痢、血痔、淋血等气壮邪实者,皆为其所主。煎剂用量一般为6~15g,病况需要也可用至20g,外用适量。胃肠衰弱,大便滑泄者慎服。 医治肾炎血尿,喜用紫草。认为血尿是一种症状,为肾络损害,络破血渗尿中所造成的,乃由实热伤络而...
-
治病毒性脑炎方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方
治病毒性脑炎方 处方:车前子15 克,泽兰15克,石菖蒲 10克,甘草10克,蝉蜕10克,僵蚕5克,全蝎3克(研末,冲服),板蓝根50克。水煎服,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止惊利尿,治小儿病毒性脑炎,昏迷抽搐,脑压较高,呕吐频繁等。 (朱光城) 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处方: 党参20 克,白术10克,黄芪 30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远志5克,炒酸枣仁10克,木香 5克,龙眼肉10克,炙甘草10克,马齿苋30 克。水煎服,日1剂。 功效:益气补血,止血扶正.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反复发作,心烦乏力,齿鼻衄频发,舌淡...
-
1例幼儿轮状病毒的中医治疗
患儿,女,13个月,于12月12日无明显诱因,突发呕吐,进食即吐,伴发热,最高39℃。就诊于太原市儿童医院,化验血常规:中性粒细胞8.16×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87.9%,淋巴细胞数0.77×109/L,淋巴细胞比率8.3%,CRP正常,腹部彩超未见异常,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给予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效不佳。服药2天呕吐加重,不能进食,泻下水样便,日10余次,精神萎靡。 后又就诊于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便常规化验便颜色:黄色,便潜血(-),便白细胞(-),便红细胞(-),脂肪球...
-
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型肝炎 中药治方
周仲瑛简介:生于1928年,江苏省如东县人。南京中医晕院教授,兼任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委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医药卫生学科纽纽长等职。家世业医,少承庭训。著有《中医内科学》等)o余种专著。临床40余年,对中医内科和急症造诣殊深。对乙脑、流杆性出血热、乙肝、高脂血症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 通讯地址:南京中医学院 邮码:210000 【主治】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及乙肝病毒携带者.表现以湿热淤部为主证者。 【组成】虎杖平地木半枝莲各15克土茯苓垂盆草各 20克赤芍、姜黄各10克黑料豆10克生甘草3克 【功效】清解泄化肝脏湿热淤毒。...
-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传染吗 病位在膜原
乙肝携带者会传染吗? 多数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有传染性的,因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有病毒的复制。判断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有无传染性,主要取决于乙肝病毒在肝内的复制程度。乙肝主要通过血液、母婴、性生活三种方式传播。 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而言,其在临床上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仅表现为化验检查的异常,给中医的辨证论治提出了难题。现代医家习惯把慢性乙肝归属于中医“胁痛”范畴,认为其病位在肝,恰好与现代医学所证实的病位相稳合,所以就提出了“疏肝、利胆”等一系列治疗方案,但西医所说之肝脏是...
-
慢性病毒性乙肝首选方剂:犀角地黄汤
病案 徐某,男,40岁,家住雨花区板桥镇。 初诊:2008年6月11日。 患者于1990年体检时发现乙肝,当时肝功正常。1月前因肝区隐痛住院,发现肝功异常,具体数值不详,经治疗肝功有所改善,查:AST75U/L,ALT85U/L,TBIL22umol/L,r-GT140U/L。但AFP居高不下,为930ug/L。B超示:肝脏可疑占位,肝脏光点增粗,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上腹核磁示:肝右叶异常信号影,考虑血管瘤可能,胆囊结石。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病史,未用降糖药,血糖高低不稳定,血...
-
小儿病毒性肝炎的饮食调理
儿童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饮食调养很重要,因为整个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时期,供给的营养物质不仅要满足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保肝需要,而且还要满足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病毒性肝炎患儿更需要合理的饮食调养和休息促其康复。其饮食调养的原则如下: 1.给予高蛋白饮食:患病毒性肝炎时,肝脏受到严重损害,需要补充足量蛋白质来加强肝细胞的再生与修复,故应给予优质高蛋白饮食,以每日每千克体重供给蛋白质2~3 克为宜。 2.供给适量脂肪:肝病患儿急性期胆汁分泌减少,临J未表现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油等消化道症状。儿童本来消化能力就差,...
-
分期辨治病毒性乙型肝炎
病毒性肝炎属中医肋胁痛、肝气郁滞、肝胀、阳黄、胁胀、阴黄、虚劳等范畴。典型症状: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消化道或全身症状,如乏力、纳减、恶心、厌油、发热及黄疸,肝肿大、肝区痛,巩膜及皮肤黄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实验室检查,将有助于乙型肝炎的确诊。 急性期 1.无黄疸型本型多由饮食不慎,或湿热内蕴,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而成;冶法初起以清热化湿、疏肝解毒为主。方用蒲公英18~ 30克,土茯苓12克,秦皮9 克,白花蛇舌草30克,广郁金9克,制大黄9克。水煎服,每日1剂。 随证加减:湿重者加苍术9克;热重者加黄芩9 克...
-
病毒性肝炎 中医理念上求出路
临床必须把握的辨证要点:一是清热化湿应辨湿与热的主次消长,动态演变,兼夹它邪。二是久病入络应辨从气入血与瘀阻气滞的先后不同,湿瘀、热瘀两类性质。三是伏毒深蕴,应予宣透达邪。四是湿热首犯中焦,由脾及肝,故治肝当先调脾,但不在补而在健运。五是脏病传腑,当予兼顾并治。六是邪恋正虚,久病及肾,则当扶正抗邪,调养肝脾,培补肝肾。 病毒性肝炎特别是乙型肝炎,不仅发病率高,有广泛的流行性,而且有大量的病毒携带者;因其起病大都缓慢、隐袭,易复发迁延形成慢性疾患,甚至发展为肝硬化、肝癌,故大多属于难治病范畴。 ...
-
治急慢性病毒性肝炎 刘渡舟推重经方
组成柴胡10克,黄芩10克,茵陈30克,凤尾草30克,土茯苓15克,草河车15克,炙甘草10克,土元10克,茜草10克,当归20克,白芍20克,泽兰10克,红花10克,海螵蛸10克。 功能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活血通络。 主治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迁延性肝炎,肝硬化等,证属肝血瘀阻,络脉不通,湿热毒邪入于血分者。临床表现为:心烦口苦,肝脾肿大,胸胁满闷,肝区不适,有时刺痛或胀痛,固定不移,昼轻夜重,饮食不振,神疲乏力,或见齿龈出血,小便黄赤而短,脉象弦细而涩,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舌苔白腻或微黄。...
-
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验案
患者张某,男,28 岁。患乙肝1年余,乙肝五项检查:HBsAz(+)、.HBeA~(+)、抗一HBc(+),肝功能检查转氨酶 ALT200IU/L,曾服用“联苯双酯”等降酶药,转氨酶始终在1201U>以上。 现症见肝区疼痛而胀,头晕口苦,不欲饮食,疲乏无力,腰部酸痛,小便赤秽,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白而腻,脉弦滑而数。辨证为湿热毒邪侵犯肝胆,致气机失调,疏泄不利。治则:清热解毒利湿,疏肝解郁利胆。处方:柴胡解毒汤加三草。柴胡15 克,黄芩10克,茵陈15 克,土茯苓15克,凤尾草12克...
-
治病毒性肝炎 药物性肝损害方
治病毒性肝炎经验方:柴胡、白芍、山楂、陈皮各12克,茯苓、连翘各15克,板蓝根、薏苡仁各20克。(小儿用量酌减)。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疗效:本方治疗病毒性肝炎患者383例,临床治愈290例,好转75例,无效18例。 治药物性肝损害经验方:蒲公英、茵陈、生甘草各20克,平地木、丹皮各10克,白芍、五味子各15克,丹参18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用5—7剂。 疗效:本方治疗用抗结核西药所致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22例,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20例,无效2例。...
-
治病毒性肝炎验方
1.黄芪、茯苓等量,磨粉过筛。每次取20克与大米160克煮粥,食用时加少量糖或盐调味.每周食3—4次,适用于面色苍白、肢体沉重、肝区不适、气短汗多,属脾虚气弱患者。 2. 丹参30 克,茵陈30克,水煎分2次服,适用于面色晦暗、肝区刺痛、肝炎经久不愈者。 3.鲜田基黄120克 (干品30~60克)、鸡蛋2 只,加清水适量同煎。鸡蛋熟后去壳再煎片刻,煎成1碗,饮汤吃蛋。每日 1次,连食5~7天。治病毒性肝炎 4.薏苡仁、赤小豆、白茅根各30克。加水煮熟,调红糖食之,连食3~ 7天。治病毒性肝炎 (蒋振民)...
-
黄疸,阳黄,病毒性肝炎,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
戴某 ,男,36岁,湖南长沙人,公务员,因身目黄染10天入院。 首诊:2013年07月10日 患者于10天前因醉酒后呈现虎头蛇尾,心中不适,厌恶吐逆,发热无汗,身重心烦,两胁隐痛,上腹胀满,就诊于当地医院,确诊为胃肠道伤风,予泰诺林退热,阿莫西林抗感染,健胃消食片助消化,奥美拉唑抑酸医治。病况无好转,3天后呈现面貌及皮肤黄染,身痒,咽干,大便结,小便黄,就诊于长沙市一医院,确诊为“病毒性肝炎 乙型 中度”予以护肝等对症医治后一周,病况仍无好转,为寻求中西医结合医治,随来我院。现症见:全身...
-
周信有辨治病毒性肝硬化经验
周信有 ( 1921—2018) ,男,甘肃中医药大学终身教 授,国医大师,第一、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 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70 余载,精研 《黄帝 内经》 ,主张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善于应用 “复 方多法,综合运用,整体调节”之法诊治病毒性肝硬化。 病毒性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病、疑难病,主要由 病毒性肝炎发展而来,可逐渐发展为肝癌 [1 ] 。临 床上部分患者可有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的症状如乏 力、食欲减退、腹胀不适、恶心等,也可无临床症 状。其病理表现为...
-
病毒性肝炎 养阴凉血为法治验
周小勇,男,1971年11月2日生。2015年1月21初诊 主诉:发现HBsAg阳性20余年,反复肝功能异常6年,加重1月。 现病史:患者于1991年体检发现HBsAg(+),肝功能正常,未予诊治,定期复查肝功均正常,1997年查乙肝两对半示“大三阳”,2001年12月复查B超发现脾大长128mm,门静脉扩张14.1mm,坚持在我院传染科及中医科门诊行中西药治疗,期间曾行抗病毒治疗,其后定期复查肝功能,转氨酶反复波动,间中伴有黄疸。2006年7月在我院行肝穿刺活检术。病理...
-
补中益气治慢性病毒性肝炎
处方:黄芪15~20克,党参、白术、 当归、白芍、柴胡各10克,陈皮、炙甘 草各6克,升麻4克。 加减:胁腹胀满不适者,加香附、厚 朴、枳壳各lO克;尿赤,便溏,肛门灼 热者,加黄芩10克,黄连3克;便秘, 肛门灼热者,加金银花、连翘各10克; 两胁刺痛、胁下痞块,舌暗有瘀斑者,加 丹参20克,或茜草20克;心悸失眠者, 加炒酸枣仁、远志、夜交藤各10克;下 肢水肿者,加茯苓15克,防己10克;面 部浮肿者,加防风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补中益气。 主治:慢性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为...
-
国医大师张镜人治病毒性肝炎经验
张镜人教授简介 张镜人(1923—2009)'上海市人,主任医师,全国著名 中医理论家、中医临床学家。首届上海市名中_医。张镜人先 生出生于名医世家.其曾叔祖张骧云以擅治伤寒,医德高 尚而称誉社会。口碑极佳。先生幼承庭训,立志杏林,为张 氏中医第十二代传人。自幼攻读《黄帝内经》、《伤寒论》、 《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中医经典。在临床上有’着丰 富独到的经验与用药特色,颇多创新。如对急性感染性疾 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冠心病、慢性 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系统性...
-
急慢性病毒性肝炎 舒肝化癥汤
周信有(1921—2018年)男,汉族,山东牟平人,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第三届国医大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第一批、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甘肃省名中医。2010年入选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建设项目专家,2015年荣获甘肃中医药大学“特殊贡献奖”。从事中医医、教、研事业80余年,先后出版了《内经类要》《内经精义》《周信有临床经验辑要》等著作。 组成:柴胡9克,茵陈20克,板蓝根15克,当归9克,丹参20克,莪术9克,党参9克,炒白术9克,...
-
余瀛鳌治疗病毒性肝炎经验
余瀛鳌先生( 1933 - ) , 字荣成, 号未病, 是我国当 今著名的中医文献学家、 中医临床大家。祖籍江苏, 系 中医世家, 其先祖父奉仙公为晚清“苏北三大名医” 之 一, 其父无言先生长期从事临证、 教学, 是近现代著名 的经方家。1955 年先生在卫生部首届西医学习中医 研究班系统学习中医药学, 1956 年拜秦伯未( 卫生部 中医顾问) 先生为师。临床精于内科兼及妇、 儿等科, 尤长于治疗肾病、 肝病、 脑血管病、 肺炎、 情志病、 癫痫、 糖尿病、 男科等多种疑难病症。 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