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析 第2页

分析 第2页

  • 克罗恩病合并肛瘘治疗方式分析及讨论

    克罗恩病合并肛瘘治疗方式分析及讨论

    克罗恩病 (crohn’ s?disease, CD)是一种病因不 明的慢性、 反复发作性、 非特异性炎性肉芽肿性胃肠 道疾病, 病变多呈节段性分布, 可累及全消化道。克 罗恩病肛瘘是最常见的克罗恩病肛周病变, 文献报道 发生率 43%, 公认的难治性病变, 瘘管长期不愈及反 复发生, 极大的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 [1] 。无症状 CD 肛瘘无需积极的外科处理, 提倡带瘘生存; 有症状 CD 肛瘘的治疗策略是在保护肛门功能的基础上治愈 肛瘘或减轻局部症状, 通常采用药物治疗与局部外科 手术相结合。但不...

  • 刘凤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用药规律分析

    刘凤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用药规律分析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刘凤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用药规律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 非特异性炎症, 其病变部位主要在结肠黏膜层和黏膜下 层, 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 通常先累及直肠, 逐渐向全结 肠蔓延, 甚至累及末端回肠 [1 ] 。刘凤斌教授师承国医大 师邓铁涛教授, 为广东省名中医,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部 “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和“国家有突出贡献 中青年专家” , 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 从医30 余载, 精于 脾胃系疾病的辨证...

  • 溃疡性结肠炎 从中医和西医角度对血瘀的关系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 从中医和西医角度对血瘀的关系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colitis, UC) 与克隆恩病 统属于炎症性肠病, 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 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 腹泻、 里急后重、 黏液脓血便 等。病因病机尚未完全明确, 本病治愈难度大, 且有癌 变风险, 属世界难治病之一。近年来, 许多研究发现 UC 患者体内血流缓慢, 血液流变性指标异常, 机体处 于血栓前状态, 血栓引起的并发症是患者死亡的三大 重要原因之一 [1] , 这些正是 “血瘀证中西医结合诊疗 共识”里血瘀证诊断标准的相关内容 [2]...

  • 脂肪肝的证治分析

    脂肪肝的证治分析

    应用自拟的“脂肪肝要方”为基本方治疗脂肪肝多收良效(“脂肪肝要方”发表在《中国中医药报》名医名方栏目,2011年12月1日第四版),此就该病的证治分析及验案整理如下。 脂肪肝的证治分析 脂肪肝是多种原因造成的肝脏脂肪堆积的病理改变,例如长期大量的饮酒,多食脂肪类食物,内分泌失调等原因导致肝内脂肪含量超过5%即可诊为脂肪肝,与输入肝脏的脂肪及脂肪酸量和肝脏中血浆脂蛋白的合成代谢功能有关,当肝脏合成甘油三酯的速度超过组合为低密度脂蛋白及泌入血流的速度时...

  • 慢性肾衰竭中医治疗方药分析

    慢性肾衰竭中医治疗方药分析

    陈某,男,77岁,2016年6月14日初诊。患者2016年2月20日因肺炎于北医三院住院,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好转。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现规律透析。来北京市中医医院刘清泉主任医师处求诊时,症见平地行走20~30米即胸闷憋气、耳鸣、左侧面部不自主抽动、眠差、纳差、食不知味、尿量1000~2000毫升、尿中泡沫、大便可,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缓。   方药 党参60克,生黄芪90克,当归15克,炒白术15克,制附片15克,酒大黄6克,干姜15克,土茯苓100克,雄黑豆60克,炙甘草10克,桂枝15克。每日1剂,...

  • 淋证分类多 中医病案介绍分析讨论

    淋证分类多 中医病案介绍分析讨论

    提起淋证,人们并不陌生。而外感淋证,几乎闻所未闻,更侈谈亲眼所见了。笔者算是幸运之人,难得一见。 淋证分类虽多,但被沿用比较多的要数宋代严用和《济生方·小便门》的五淋,即气淋、血淋、劳淋、膏淋及石淋。其病因可能是受《金匮要略》中“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的影响,认为系膀胱有热所致。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巻十四·淋病诸候》即持此说:“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尽管古代医家有涉及外感者,但始终未...

  • 基于频数分析阎小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用药规律

    基于频数分析阎小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用药规律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AS) 是一 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 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 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 [1 ] 。本病目 前尚无根治办法,非甾体抗炎药及免疫抑制剂对 控制病情、缓解脊柱受累及外周关节骨质破坏等 方面疗效不令人满意,生物制剂疗效确切,但其 价格昂贵,且停药后易复发。即使经过治疗,许 多患者仍因关节变形、脊柱强直、生活质量降低 而致残,死亡率明显增加 [2- 3 ] ,因此,进一步深入 研究 AS 的中医药治...

  •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荟萃分析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荟萃分析

    坐骨神经痛为临床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 是一种 由于多种病因引致的刺激与压迫, 导致在坐骨神经通 路及其分布区域内所发生疼痛的综合征 [1 ] 。《灵枢· 周痹》 曰 : “周痹者, 在于血脉之中, 随脉以上, 随脉以 下, 不能左右, 各当其所 ” , 《素问·痹论》 指出 “风寒湿 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也” , 故进一步说明其病因病机为 风寒湿邪客瘀经脉, 所致经脉不通而痛。本病目前尚 无国内外公认的治疗指南, 临床多以止痛剂、 镇静剂、...

  • 坐位调膝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与步态分析研究

    坐位调膝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与步态分析研究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临床 上常见的骨关节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 痛、活动受限、关节不稳等 [1 ] 。随着临床对 KOA 发病的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下肢生物力学改变 在本病中起的作用越来越被关注。临床研究发现, 长期重复和较高的动态膝关节负荷与 KOA 疾病的 发生和发展相关 [2 ] ,由于膝关节的退行性改变, KOA 患者由于疼痛和关节屈伸功能的受限,往往 会引起步态参数的异常改变,如步行速度降低, 步长缩短,膝关节屈曲角度减少等 [3 ] 。三维步态 分析不但可...

  • 症候分析治咳嗽经络诊察

    症候分析治咳嗽经络诊察

    咳嗽虽然是一种常见病,但病因较复杂。笔者治疗的咳嗽病例,病经基本都包括手太阴肺经,但还包括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手厥阴心包经、任脉、督脉等,变化多样。故临床中,咳嗽和具体经络应根据经络诊察与经络辨证来对接;同时,经络诊察的结果还必须对接其症候结构。 各经咳嗽的辨析与治疗 单纯手太阴肺经诊察异常的咳嗽,若为实象,如有黄痰、咽痛,取合穴尺泽;若为虚象,有久咳不愈、恶寒、气短无力,可取太渊、肺俞或募穴中府。尺泽和太渊也可配其络穴列缺,宣肺通络。若伴有胸痛或咯血,可配郄穴孔最,止痛止血。若伴有咽喉肿痛,可在井穴少...

  • 咳与嗽的区别 中医证候分析

    咳与嗽的区别 中医证候分析

      中医认为咳与嗽有一定的区别,即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但从实际临床上来看,咳与嗽多互见,很难截然分开,所以一般都统称为咳嗽。   中医对引起咳嗽的病因归纳起来,不外以下两大类:   一、外感: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的侵袭。   二、内伤:包括情志忧郁,房劳虚损,嗜酒厚味,瘀血内阻等。另外,肺痈、肺痿、虚劳、痰饮、哮喘等证也均能引起咳嗽。   中医对不同病因引起咳嗽的证候分析如下:   【风寒咳嗽】头痛、鼻塞、身痛、发热,或恶风自汗,或恶寒无汗,咳嗽声重,吐痰易出,脉浮。...

  • 失眠多梦20余年夜难寐 处方从辨证思路分析

    失眠多梦20余年夜难寐 处方从辨证思路分析

    毕华剑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中医院 张母,53岁,于2016年3月14日初诊。 主诉:失眠多梦20余年,夜难寐,入睡尤难,诸梦纷纭,易醒,每夜仅睡3~4小时。其人面色少华,心烦急躁、夜甚,口苦口干,易出汗,常有畏寒畏热,视物不清,舌红苔少,根部苔黄,脉弦、细。高血压病史20余年,口服降压物药物(具体不详),血压控制不稳定,在150/110mmHg左右波动。 处方:炒酸枣仁15克,川芎10克,知母10克,炙甘草10克,柴胡8克,黄芩8克,白芍10克,夜交藤10克,茯神10克,煅龙骨15克,...

  • 亚健康失眠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亚健康失眠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张徐雯 1 , 揭珂 1 , 黄远程 1 , 黎增年 1 , 张继良 2 , 陈秀华 3 ( 1. 广州中医药大学; 2. 郓城县侯咽集中心卫生院; 3. 广东省中医院) 摘 要: 亚健康失眠困扰着大量人群, 目前开发出的三代催眠药都因其局限性和不良反应未能根本解决问 题, 中药研究规模尚小及其辨证分型的繁杂也阻碍了中药的应用, 针刺因无不良反应和疗效显著收到广泛重视, “医者善于调肝, 乃善治百病” , 根据近年医学统计文献及名家经验基于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对针刺从肝论治亚 健康失眠进行探...

  • 宋金元时期头痛诊疗思想分析

    宋金元时期头痛诊疗思想分析

    宋金元是国家重视医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政府 通过建立较为完善的医疗卫生机构、 组织编纂本草 及方书、 大量校勘古医籍、 发展医学教育、 提高医生 地位等方法, 造就了许多儒医相同、 精于临证的医学 家, 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 ] 。这一时期 各医家对头痛的基础理论、 病因病机、 辨证分型和临 床治疗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创新, 使头痛的诊 疗体系逐步形成规模。本文以宋金元时期医学古籍 为蓝本, 参酌代表性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简 要分析本时期头痛疾病的诊治特点。 1 头痛的分经辨证理论 张仲...

  • 2型糖尿病医案实录 中医案分析

    2型糖尿病医案实录 中医案分析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庞国明 徐艳芬 张芳 孔丽丽   医案实录   周某,男,44岁,开封市人,2015年12月15日初诊。6年前因牙痛在当地医院就诊时查空腹血糖高达14.5毫摩尔/升,诊断为糖尿病,给予二甲双胍口服,但血糖不达标。诊见:口干渴、口黏,午餐前心慌、汗出,双下肢困重无力,时有背部瘙痒不适,大便有解不尽感,夜尿1~2次,泡沫多,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沉滑数。体重指数:26.04公斤/平方米。12月19日查胰岛功能示:空腹血糖及餐后1、2、3小时血糖分别为10.68、15.9、16....

  • 消渴病痹症 医案实录医案分析

    消渴病痹症 医案实录医案分析

    医案实录 罗某,女,52岁,农民,河南省通许县人,2017年5月21日以“间断性双下肢灼痛3年,加重6个月”为主诉入院。有糖尿病史5年,入院时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0.5克、每日2次,空腹血糖在7~9毫摩尔/升之间,餐后血糖未监测。3年前渐现双下肢烧灼样疼痛,曾于当地二甲医院住院治疗,口服α硫辛酸胶囊、甲钴胺胶囊,效果欠佳,6个月前因情绪因素上症渐重,经糖友介绍到我院治疗。症见:双下肢烧灼样疼痛,入夜痛甚,时有挛急,口干多饮,心烦、善太息,小便量多,伴泡沫尿,大便稍干,舌质...

  • 胰岛素原与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中医证型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胰岛素原与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中医证型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日益 丰富, 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 且在这种趋势下, 高尿酸 血症患病率也逐渐升高。有研究表明, T2DM 患者中 有 20. 93% [1 ] 发展至 HUA, 而非糖尿病患者 HUA 发病 率仅为 9. 53% [2 ] 。PI 为胰岛素的前体物质, 近年来, 被众多学者作为预测 T2DM 的指标, 即高 PI 血症和不 成比例的 PI 增高是胰岛 β 细胞功能缺陷的表现之 一 [3 ] 。本文旨在探讨 PI 是否为 T2DM 并 HUA 中医证 型及其相关危险因...

  • 糖尿病肾病病机层次分析与辨治

    糖尿病肾病病机层次分析与辨治

    糖尿病肾病的病机为素体肾虚,糖尿病迁延日 久,耗气伤阴,五脏受损,兼挟痰、热、郁、瘀等 因素而致病。发病之初多为气阴两虚,渐至肝肾阴 虚; 病情迁延,阴损及阳,出现脾肾阳虚; 病变晚 期,肾阳衰败,浊毒内停,或见气血亏损,五脏俱 虚 [1 ] 。根据上述病机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症 状多可得到缓解,但是血肌酐、尿蛋白等肾功能指 标的改善却不明显。为何症状缓解了而病理改变不 能同步改善? 单纯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是否可以收 到最好的疗效? 目前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多集中 在证候病机层次,多从益气养阴、健脾补肾、化痰 利...

  • 糖尿病肾病 医案方药实录分析

    糖尿病肾病 医案方药实录分析

    □ 庞国明 姚沛雨 孙扶 开封市中医院 医案实录 张某,男,53岁,开封人。乏力、自汗3年,加重伴浮肿15天。患消渴10年余,3年前因全身乏力、下肢浮肿等,被某三甲医院诊为糖尿病肾病,住院治疗16天,给予控制血糖、改善循环等治疗,症状好转后出院。此后上述症状时轻时重,曾多次在某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病情仍时好时坏。经老病友介绍,于2016年12月7日慕名到我院诊治,症见:乏力困倦,精神萎顿,四肢酸软,懒言少动,双下肢水肿,颜面肿胀,腰空痛,晨起尤甚,自汗,口渴多饮,手足心热,偶有耳鸣,纳眠差,尿频,...

  • 运化调糖治2型糖尿病医案分析

    运化调糖治2型糖尿病医案分析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庞国明 徐艳芬 张芳 孔丽丽   刘某,男,47岁,周口人,2017年1月22日初诊。4年前于某三甲医院体检:空腹血糖6.2毫摩尔/升。近日查空腹血糖9.22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17毫摩尔/升,诊断为糖尿病,慕名到我院寻求纯中药治疗。症见:时有饥饿感,自汗,耳鸣,腰部发凉,性功能减退,情绪烦躁,夜尿2~3次。舌质淡暗,苔腻,脉沉细。BMI25.9公斤/平方米。24日晚取单到夜门诊就诊,胰岛功能:空腹血糖及1、2、3小时血糖为9.05、13、17、11.59毫摩尔/升;空腹及餐...

  • 眼部炎症 典型病案 中医分析与体会

    眼部炎症 典型病案 中医分析与体会

    眼部炎症,中医临床多予内服汤药或外用药液熏洗为治,近年来笔者采用芒硝配伍中药散剂制作药袋外敷治疗,效果更佳。 制法:取芒硝60克,大黄10克,当归尾10克,红花10克,白菊花10克,蝉衣10克。上药共研细末,用单层消毒纱布做成小袋,布袋纳入适量药末备用。 用法:药袋盖住眼部,令其闭目静养,半小时1次,每日敷5~6次,1日换1个药袋。 典型病案 急性角膜炎:杨某,男,12岁,因游泳致双目赤肿,怕热羞明,西医诊断为急性角膜炎,治疗3天无效,用本方仅敷2天而瘥。...

  • 中医角度分析了视疲劳

    中医角度分析了视疲劳

    肝肾不足易视疲劳 专家指出,视疲劳是很常见的眼病。严重者用眼时间不长就感觉眼睛不舒服,甚至疼痛。一般来说,干眼症患者更易发生视疲劳。老年人出现视疲劳一般和肝肾不足有关,尤其是60岁以上老人出现这种情况的比较多。此外,气虚、阴虚、血虚者也更容易出现视疲劳。 除了视疲劳外,干眼症也是目前最常见的眼病之一。专家指出,这和如今人们工作紧张以及大量使用荧光屏和电脑有关。从中医来看,干眼症患者一般为“阴虚”(津虚),患者的泪液分泌不够。正常人的眼睛每分钟眨眼18次左右,这会起到营养结膜和角膜的作用。如果...

  • 中医针灸治疗近视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中医针灸治疗近视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随着电子产品日益增多,近视显著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随着屈光度的增加,致盲性眼病如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和青光眼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因此,探寻近视的有效防治措施,尤其是预防其发展为高度近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国内外治疗近视主要以光学矫正和手术治疗为主,中医针灸治疗近视已经进行了多年的临床和机制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本文对近年来中医针灸治疗近视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综述如下。 1 临床研究 1.1 针法 针刺防治近视选择的穴位大致相同,局部取穴均为眼周为主,如睛...

  • 用中医来分析心脏神经官能症论治的法则

    用中医来分析心脏神经官能症论治的法则

    心脏神经官能症属于功能性神经症的一类疾患,它以胸闷、胸痛、心慌、气短、焦虑等为主要症状,伴有失眠、头晕、头痛、食欲不振、低热等,归属于中医胸痹、心悸、怔忡、郁证等范畴。多见于中青年,特别是更年期女性尤为多见。西医多以排除法或归纳法来拟定心脏神经官能症,多数病人是经各项检查并服用西药之后来请中医治疗的,中医一旦接手,就要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法则来分析,来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以阴阳气血不足为本,痰饮、气滞、血瘀为标。病在心,而涉及肝、脾、肾等脏腑。常用调心神、疏肝郁、化痰饮,滋补心肾等方法调治之...

  • 胸痹古今证治差异及原因分析

    胸痹古今证治差异及原因分析

    胸痹之名首见于 《黄帝内经》 ,其论治则肇始 于 《金匮要略》 ,后世医家在 《黄帝内经》 《金匮 要略》的基础上,对胸痹的认识不断深入。纵览 古今文献,胸痹的证治具有很大的差异。本文通过 梳理代表性文献,分析胸痹古今证治差异产生的原 因及对现代中医理论发展的启示。 1 胸痹证治源流 1. 1 秦汉时期 胸痹病名源于 《灵枢·本脏》 ,曰 “肺大则多 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 [1 ] ,说明胸痹与肺和 饮邪停聚有关,但无具体治疗方药 。《金匮要略· 胸痹...

  • 六郁同治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

    六郁同治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

    六郁理论临床多用于气、血、痰、湿、食、 热六邪郁阻引起的实证治疗。本研究以中医六郁理 论为指导,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越鞠丸加减化裁, 辨证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观察临床疗效,并从抗 易损斑块炎症因子高敏 C 反应蛋白( hsCRP) 、基质 金属蛋白酶( MMP- 9) 及脂代谢指标甘油三酯( TC) 、 胆固醇( TG) 、低密度脂蛋白( LDL- C) 、高密度脂蛋 白( HDL- C) 变化探讨作用机制。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3 月—2014 年3 月北京中医医院顺...

  • 太极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Meta分析

    太极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Meta分析

    高血压病是现代流行病,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1] 。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 现的心血管综合征, 它常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共 存, 是重要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可损伤重要脏 器, 如心、 脑、 肾的结构和功能, 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 功能衰竭 [2-3] 。近几年,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高, 原发 性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原发性高血压致 病因素是多方面的, 大多与遗传、 膳食结构及肥胖相关。原发性高血压尚无根治方法, 临床主要采取西药 疗法, 但远期疗效不理想、 且副作用多。近几年研究...

  • 中药复方治疗心悸用药规律分析

    中药复方治疗心悸用药规律分析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 [1 ] , 是指病人自觉心中跳 动、 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 多呈阵发 性。现代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均可归属 中医心悸范畴。西医抗心律失常药物常有导致心律 失常的不良反应, 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大的优势。 本研究在收集近年来中药复方治疗心悸文献资料的 基础上, 以中药复方处方和药物为切入点, 探讨中医 药治疗心悸遣方用药的规律, 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 1 纳入标准 临床研究有明确诊断; 用药处方为汤剂内服, 中 药复方、 药物组成和剂量明确; 中药治...

  • 基于《黄帝内经》形气观分析心与血脉的关系

    基于《黄帝内经》形气观分析心与血脉的关系

    “心主血脉”作为现代中医基础理论中 “心” 的一个生理功能,一直是藏象学说的重点研究内 容 。《中医基础理论》 [1 ] 在 “藏象”一章中记载心 有两大主要生理机能: 一是主血脉,二是藏神。其 对心主血脉功能的定义是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 道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意为 心与血、脉密切相连,构成血液循环系统。心脏有 生血、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推动 血液在脉管中运行并营养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且 认为此种心主血脉功能的...

  • 时辰运动疗法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时辰运动疗法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 性疾病引起心肌病变和心室长期压力或容量负荷 过重,导致心室充盈和射血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一 种进行性加重的临床综合征 [1 ] 。患者常感疲劳、 呼吸困难,并可出现浮肿等症状,运动明显受限, 生活质量低下。传统治疗 CHF 的方法主要是休息、 限制活动,以减轻心脏负荷,是一种以被动治疗 为主的治疗方案,不利于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 而运动疗法是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 有氧运动,是患者主动参与疾病治疗的一种方案, 通过科学的运动能改善心功能,提高心肌血液灌 注。研究发现...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