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 第57页
-
萨满教中的中医药文化
萨满教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传布区域非常广泛,我国的长白山、黑龙江等地是萨满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神秘灵性的萨满教中,治病救人是基本职能之一。萨满教治病疗疾不仅是跳神驱邪、供奉神灵、使用法器,还涉及大量的中医药应用及中医药文化积淀。 历史上,女萨满既是氏族部落的首领,也是祭祀、祈祷、巫术、医术的主持者。萨满识百草、知药性、懂医术,很早就使用中草药治病。我国东北地区的萨满尤其擅长治疗风湿、冻伤、肠胃疾病、筋骨伤、雪盲(紫外线对眼角膜和结膜上皮造成损害引起的炎症)、蛇兽咬伤等。 萨满教非常推崇炎帝、...
-
朝医药枕疗法 朝医香囊疗法 朝医舍岩针法
通过多年临床研讨,吉林省延吉市中医医院推出朝医药枕疗法、香囊疗法及舍岩针法等三种诊疗项目,已得到相关部门批复。 朝医药枕疗法 将具有疏通经络、调畅气血、芳香开窍、益智醒脑、健壮保健等作用的药物,通过炮制后装入枕芯,置于枕中制成药枕,或克己薄型药袋于一般枕头上,睡时枕用。通过药物作用于经络、血管、神经,到达防治疾病和延寿抗衰的目的。 朝医香囊疗法 将药物放入袋中,贴身携带,通过药物香味发出,人体吸收后,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从而到达改进睡眠、防备伤风、防止冠心病等疾病。以上这两种医...
-
甘肃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和健康服务业
在日前召开的全省卫生计生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上,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刘维忠表示,2016年,要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和健康服务业,为推进健康甘肃建设做出新贡献。 刘维忠说,2016年甘肃的中医药工作具体为:积极扶持中医药及相关产业发展,落实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机制,着力提升县级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继续开展中医药工作先进和示范市县创建活动,积极发展健康养老、健康旅游等新业态,推动中医药相关支撑产业发展。争取获批建设国...
-
医学人类学视野下的藏羌彝走廊民族医药文化特色初探
“藏羌彝走廊” 作为一个历史-民族-区域概念, 是古代氐羌族群由西北南迁的天然通道 [1] , 它在空间 上横跨四川省、 云南省、 贵州省、 西藏自治区、 甘肃 省、 青海省、 陕西省等7省(区) , 该区覆盖面积超过 68万平方公里, 生活着藏族、 羌族、 彝族、 苗族、 回 族、 傈僳族等20多个民族, 其中, 藏、 羌、 彝等少数 民族人口超过760万。 1980年前后, 费孝通先生最先 提出 “藏彝走廊” 的概念(图1) , 2008年, 四川省在 保护震后藏...
-
甘肃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经验总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疫情迅速扩展到全国及境外其他国家,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新冠肺炎的防治面临疫苗滞后、尚无有效药物的难题。中医药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历代医籍中记载着大量成功防治疫病的资料,2003年“非典”的防治又一次给世人展现了它在疫病防治方面的疗效和优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通知指出,各有关医疗机构要在医疗救治工作中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加强中西医结合,建立...
-
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保健功能评价方法
基于中医和法学对保健食品功能声称和证明标准的思考与建议 保健功能及其评价方法自1996年公布以来[1],历经4次调整,现行为2003年公布的27项保健功能[2]经2012年修订9项[3]后的版本,可以说正是这27项保健功能带动了整个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壮大。目前,中药类保健食品超过保健食品申报总数的60%,但是现行的保健功能均是基于现代医学、营养学的描述,缺乏体现中医思维的功能声称,极大地限制甚至阻碍了中药类保健食品的发展,因此探讨制定中医类保健功能是一个急需研究的课题。另外,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
-
内蒙古中医药发展赋
绵绵犹,六十载春秋;浩浩荡,千万里长川。 岁月流金,中医药云蒸霞蔚,风景这边独好;春秋溢彩,内蒙古日新月异,江山如此多娇。日月争辉,共和国山欢水笑,燕舞莺歌,神州九域生紫气;悬壶济世,医府地凤鸣龙跃,鲲化蛟腾,云天万里献精诚。 内蒙物华天宝桃芬李芳喜看绥远医杰俊采星驰蜚寰宇;青山钟灵毓秀艺馨文昌遍观中医英才大家云集傲苍穹。青城河岳钟灵,卫健委春风化雨,一片丹心惠泽民众;海亮人文荟萃,中医院玉树成行,三千折肱大医精诚。新城雄区史悠文昌,杏林中焚膏继晷,立德树医,春催桃李花千树;健康福地金声玉振,泮...
-
回顾《四部医典》认识藏医药浴 藏医药浴疗法的背景
藏医药浴疗法的研究概况 藏医药浴疗法为藏医外治法之一,与藏医传统口服用药方法比较,其可避免口服药物对人体消化系统的刺激,又可提高患者依从性,是一种较为安全的给药途径。藏医药浴疗法,因其配方独特,临床疗效显著,日益受到患者的青睐及科研人员的重视。药浴所用药物及其发酵工艺在提高药效及促进人体皮肤毛孔吸收等方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藏医药浴疗法的研究概况分述如下。 1 藏医药浴疗法的背景 1.1 藏医药浴的起源和发展 自古以来,人类在同自然界和疾病搏斗过程中,累积了大量的医疗经验。著名藏医学家...
-
中医药能抗疫缘于7种学术基因
中医药防治疫病的历史悠久,学术特点明显。从两千多年前的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到清代叶天士《外感温热论》、吴鞠通《温病条辨》,中医药抗疫学术理论不断创新,形成较为系统的防治疫病的理论体系和赖以传承发展的学术基因。在近期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实践中,中医药充分显示其独特疗效。这缘于中医药独特的适宜抗疫的学术基因,简要来说,主要有七种凸显中医药学科特色的学术基因。 哲学思维 哲学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重大社会自然研究实践通常先由哲学点题,再由科学破题。中医学具有哲学和科学的双重属性,其思维特征以哲学...
-
五运六气理论服务于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
•《黄帝内经》传载的五运六气理论,是以其天文学、历法学、气象气候学、周期循环、模式推演以及可以预测的特质,传扬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气-阴阳-五行之优秀基因与核心观念,服务于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 五运六气理论(简称“运气理论”)是《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缔造中医药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深刻地影响着中医药学的发展。笔者深究其学术内容后发现,该知识板块有其明显别于其他知识板块的六大学术特征。《内经》传载的五运六气理论,是以其天文学、历法学、气象气候学、周期循环...
-
传承中医药思维精华 总结中医药发展规律
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大好时机,亟需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切实把中医药保护好、发掘好、传承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正在让中医药焕发出勃勃生机,我们要更加坚定中医药发展自信、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让更多人信中医、用中医,进而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 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方向是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发展路径是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重视中医药科研现代化,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推动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创新突破,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管理模式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