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 第50页
-
特色中医药健康服务 中医药历史人物画像 西藏藏医学院
第四届京交会中医药展区内,扁鹊、张仲景、李时珍等历代名医画像栩栩如生,吸引不少参会者驻足观赏。5月28日下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博爱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此召开《中华民族名医像赞》及《中国中医药发展史代表人物画像》新闻发布会,公布21位中医药发展史代表人物画像。 《中华民族名医像赞》及《中国中医药发展史代表人物画像》隶属中国中医药发展史代表人物肖像绘制工程。该项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办公室立项,北京博爱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发起筹划并执行,是以纪念中国中医药发展史代表人物为目的的肖像创作工程,拟以71幅大...
-
2015年中医药十大新闻揭晓
1月14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办公室和中国中医药报社共同揭晓2015年中医药十大新闻。 1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李克强作出批示表示祝贺 12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指出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要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表示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纪念大会并作重要讲话。中央领导同志的...
-
让中医药更好服务 老中医办中医诊所
5月1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京召开2016年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经验交流视频会议。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力争到2020年,所有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均设置中医科室。 近年来,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综合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会议指出,全国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中,设有中医临床科室的有3896个,相较“十一五”末增长了5.1%,占综合医院总数的82.2%;床位数共66889张,增长了38.4%;中医临床科室门急诊人次10114.9万,出...
-
转变发展理念 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12月2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全国中医药系统视频会议,传达学习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对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王志勇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和刘延东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书记王炼就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中医科学院改革创新发展发言。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中央领导站在历史的方位、民族的高度,从党和国家发展的大局,阐述了中医药的地位作用和现实意义,充分肯定中医药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
-
评《中医药临床评价方法研究与实践》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谢雁鸣研究员主编的《中医药临床评价方法研究与实践》一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王永炎教授亲自为书作序,指出“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创新方法是自主创新的不竭动力。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方法学,是中医药创新发展体系建设的首要环节”。 本书主编及其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多年来在王永炎院士的指导下开展中医药临床评价方法学的系统研究,并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高新技术与发展计划、...
-
中华中医药学会新年贺辞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我们即将告别硕果累累的2015年,跨入充满希望和期待的2016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中华中医药学会向全体会员,向为中医药事业做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同仁,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学会工作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衷心的祝福,祝大家在新一年里工作顺利、阖家幸福、吉祥安康! 过去的2015年,是我们共同努力、凝心聚力、奋发进取、成绩卓著的一年。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科协和民政部等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在常务理事会的领导下,中华中医药学会以...
-
中医药标准化研究的现状分析
“十二五”以来, 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行业内专家学者对标准制修订的积极性很高, 《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指出, 中医药标准数量达649项, 年平均增长率29%[1]。标准化研究是标准制修订的前提和基础, 是提高标准质量的技术支撑。目前, 尚无研究对中医药标准研究情况进行系统总结和全面梳理。因此, 本研究从文献入手, 分析近年来中医药标准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方向, 以及目前开展中医药标准研究的有关组织机构等, 以期全面了解中医药标准研究的现状, 探索标准研究的薄...
-
作为中医人 最关心的还是中医药法出台
刘世峰:作为中医人,最关心的还是中医药法出台,因为期待太久。希望中医药法能保护中医药不受歧视,也盼望将按照中医药自身规律发展中医。同时还希望将恢复中医自学考试写入中医药法,让广大中医药爱好者有条件加入中医药服务行业,壮大中医药事业力量。 建壮:使个体中医诊所都能进入医保,大医院的患者会少一些拥挤,允许中医医疗机构使用自制制剂,将是中医药的春天,个体医生能带徒传承,中医药将迎辉煌前程。 小梅医生爱写作:中医事业迎来最佳发展时期离不开两点,一是民众所需,二是国家重视。据我观察,农村纯中医人才继续下滑...
-
中医药法应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目前,《中医药法》(草案)已由国务院审议通过并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2015年版《中医药法》(草案,2015年版)与之前几次版本相比在内容、篇幅上均有大幅度调整,涉及传统中医药知识法律保护条款也不例外。与《中医药法》(草案,2014年版)相关规定相比,《中医药法》(草案,2015年版)第二十九条删除了委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知识产权局起草传统中医药知识获取和惠益分享具体法律的委任性规定,本文拟就这一变化略谈看法。 《中医药法》作为我国中医药领域首部法律,它能够意识到传统中医药知识的作用、地位并专门设置条款...
-
中医学社为何能十年如一日 民族医药协会
北京大学众多社团,中医学社为何能十年如一日坚持至今,成为校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源于一帮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他们在近代百年西方文化冲击的背景下,怀抱传承中华文明的使命,成立中医学社,传承国粹,十年间浸润了一批批北大学子的心灵。 中医学社以传播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己任,也得到了校方的积极支持。在综合性大学办专业性社团,主要活动无外乎对外、对内两项。北大中医学社十年来,一手抓普及中医,一手抓提升专业,走好了这一径传播弘扬中医的长途。 一个学生社团在校园立足的根本是其影响力,中医社团对此有天然优势。在社团活动...
-
解读《关于深化中医药师承教育的指导意见》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关于深化中医药师承教育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现解读如下: 一、为什么要制定《指导意见》? 中医药师承教育是独具特色、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和学术传承规律的教育模式,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对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之举。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逐步建立健全中医...
-
中医药疗法的群众认可度越来越高
随着中医药知识和文化的普及和推广,中医药疗法的群众认可度越来越高。除了防病、治病,中医药疗法还有养生保健的优势。目前,中医药特色疗法主要集中的中医院和各级医疗机构,在群众生活中的普及仍有欠缺,不少家庭,特别是医疗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家庭,缺乏对基本的中医药养生知识和中医药保健器械的了解。推拿、拔罐、熏洗、穴位贴敷等中医适宜技术难以在家庭中广泛应用,中医药效用尚不能发挥最大化。 中医药适宜技术具有简单易学、使用方便等特点,适于解决常见疾病和日常养生保健。比如,感冒头痛可对前额、太阳穴、背部脊柱两侧进行刮痧疗法...
-
国家卫生计生委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
为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切实加强中医药监督管理工作,规范中医药服务和市场秩序,完善中医药监管与执法机制,严格中医药监管与执法责任,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中医药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中医药监督管理工作是深化医改、维护健康、改善民生的需要。中医药事业是中国特色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医药监督管理工作不仅是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当...
-
全国中医药机构微信报告权威发布
12月21日,在云南昆明召开的首届中国中医药新媒体传播峰会暨互联网+中医药战略研讨会上,由近百家中医药医疗机构、院校等单位参加的全国中医药新媒体联盟正式宣告成立,联盟将致力于在建设健康中国的时代大背景下,积极促进中医药行业利用好新媒体,扩大传播影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表示,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刚刚闭幕之际举办此次传播峰会,很有意义。发展中医药新媒体首先要加强建设,突出特色,创新形式,要综合运用图文、图表、动漫、音频、视频等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实现信息产品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满足多...
-
中国-东盟探索传统医药与旅游结合
由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巴马论坛—2015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健康旅游国际论坛12月18~19日在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介绍,2015年底,中国-东盟双向旅游将再创新高,有望突破2000万人次,推动传统医药和旅游业有机结合,有利于带动双方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促进中国-东盟人文交流与合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出席并讲话。 于文明说,传统医药健康旅游作为新型发展业态,将发挥传统医药在医疗养生保健方面的优势,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起到积极的...
-
创新引领 打造中医药特色健康产业
•整合相关中医药资源形成新的文化元素和文化产业链,强化和相关产业链的互动与协作,拓宽中医药文化传播渠道,创新中医药文化产品,培育中医药文化品牌,使中医药健康文化产业成为具有较强渗透性与辐射性的新动能产业。 •全面推进中医药健康行业交流发展,推动多学科、多领域的资源共享的发展机制,拓展合作健康服务领域,形成包容开放的中医药发展新格局,要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推进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以品牌拓市场,增效益。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旧动能转换的...
-
公民对中医药文化知识的认知度
近年来,各地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宣传单、讲座等形式加大了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力度。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公民对中医药文化知识的认知度,但是在宣传效果上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中医药文化科普宣教活动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很多居民对中医药文化理念和养生保健知识理解不深,只停留在表面,不能领会中医药内涵,也就不能掌握中医药家庭养生保健、运动养生保健和情志养生保健方法,更无法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灵活运用。 究其根源在于有些中医药文化宣教活动没有很好地“接地气...
-
中医药法草案 中国络病学教科中心
中医药法草案自去年12月底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首次审议,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6年1月29日是中医药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截止日期,中国人大网显示,截至当日19时,中国人大网已收到超过32000条征求意见。 专家指出,中医药立法有助于进一步推进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构建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中医药立法之路历经30余年,行业内对此翘首以盼,希望能够立一部好法为中医药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草案对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政策支持和保障、中医服务人员培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