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 第54页
-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技能展示与养生文化体验活动纪实
2016年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敦煌举行。本届丝绸之路文博会共有85个国家、5个国际组织的95个代表团、约1500余名代表参加。其中政要(前政要)6人,部长级官员51人,驻华使节23人,参展国32个,参演国25个,共展出国内外8500余件珍奇展品。 作为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瑰宝之一的中医药,是我国医疗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仍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岐黄故里、千年药乡,甘肃既有底蕴深厚的中医文化,又有丰富...
-
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可及性
2012年,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之前,基层中医药工作是海南省中医药事业的短板和薄弱环节。2015年,在提升工程实施近五年后,基层中医药成为海南省中医药工作的亮点,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同行和广大群众肯定。总结提升工程实施经验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通过抓基层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建设,健全全省中医药服务网络,另一方面通过促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充实中医药人才队伍。 省级统筹 建设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2014年省财政资金投入启动了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建设项目,迄今共投入资金...
-
写在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次党代会召开之际
宏伟的事业,总是在不懈奋进中谱写着华彩篇章。当历史的日晷指向凝重的刻度,距甘肃中医学院更名为甘肃中医药大学后的上一次党代会召开已过去六年。 六载淬励,甘肃中医药大学在建设特色鲜明的开放性中医药大学的征程中迈上了新的高度。回首六载沧桑巨变,站在时空的坐标上审视,无论纵览还是横瞰,甘肃中医药大学的发展堪称熠彩卓然。 抢抓机遇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犹如雨后春笋,呈现出一派新气象新态势,勃发出强劲的发展脉动:2013年,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
-
南非中医药发展现状 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属于金砖五国成员之一,与中国关系良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经济发达,人均GDP约6600美元。主要支柱产业包括矿产(黄金、铂金、钻石、煤炭等),农业资源(玉米、水果、红酒等)和旅游业。总人口约5300万,80%黑人,10%白人,印度人及杂色人等9%。华人约50万人,占1%。 南非最早涉足中医药领域的是老一代华侨,主要在19世纪初形成的约翰内斯堡的唐人街商铺经营,规模较小。2000年前后,大量新移民的进入为南非中医药市场带来新的活力,使得中医药步入了快速的发展期。 01 南非中...
-
综合改革促通化中医药发展升级
6月16日,吉林省通化市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获得地方政府批准,这是吉林省首个地市级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 到2015年底,通化大健康产业布局全面展开,医药产业产值达到1100亿元。医药高新区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7个。为进一步推动通化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逐步建立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通化市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中医药发展的意见》,制定通化市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方案。 政策引导 制...
-
李斌提出 促进中医药发展 完善中医药机制
1月7~8日, 2016年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总结2015年卫生计生工作,研究部署2016年卫生计生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党组书记李斌在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 会前,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充分肯定2015年及“十二五”时期卫生计生改革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要求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新的发展理念,抓住重点难点问题矢力攻坚,科学谋划和扎实推进改革发展,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期盼中医药法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农历猴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和驻赣部队,祝全国各族人民健康快乐吉祥,祝改革发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向全体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致以新春祝福。 2月1日至3日,习近平来到吉安、井冈山、南昌等地,深入乡村、企业、学校、社区、革命根据地纪念场馆调研考察,就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进行指导,给广大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新春祝福和亲切关怀。...
-
袁炳胜 师承全国五百名老中医药专家李孔定
中国针灸医学是经4000余年临床实践,在中国数千年中,中国大地上南北东西,数万计中医针灸医师代代相继,经过与临床疾病作斗争中反复实践、临床验证而形成,并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临床学科,她是中医学生命体系中的有机部分。早在1500余年前,中国针灸就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成为这些地方的主流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由于一些旅居海外的高水平的中国中医针灸师在治疗一些现代疑难疾病方面的卓越疗效、合理运用针灸安全无副作用、临床运用范围广泛等优势,而受到世界各国民众的喜爱,不仅大批中国中医针灸师成功走向世界,而且由于海外中...
-
徐霞客屡屡对中医药及其治病疗疾倾情关注
徐霞客(1586~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我国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享有“现代世界地理学先驱”之盛名。 徐霞客在年少之时便萌发登攀之情,探究大自然之志。他22岁踏上征程,探幽寻秘,游历崇山峻岭、江河湖流、荒野僻壤。历尽千辛万苦,足迹遍及20余个省市区。所到之处,详细考察并记录地理、地貌、水文、气候、农业、矿业、手工业、动植物、交通运输、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情况,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后人集成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与文...
-
徐大椿为了救乡亲 自治医药
徐大椿是清代名医,字灵胎,号洄溪老人,江苏吴县人,生于康熙三十二年,卒于乾隆三十六年,享年79岁。徐大椿传世的著作颇丰,比较有名的有《医学源流论》《医贯砭》《兰台轨范》等,后世有人将其著作编辑成《徐氏医学全书十六种》,流传甚广。 相传,徐大椿在家乡隐居时,遇上当地流行瘟疫,老百姓不知求医问药,却只知道拜佛求仙。徐大椿为了救乡亲,自治医药,在一天清晨早早赶到道观,等信徒都来烧香的时候,大声宣布,说自己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纯阳仙师下凡,惠赐了大量药丸,欲借自己之手免除百姓的瘟疫之灾,大家如果想要,可以免费...
-
缅怀中医药学家焦树德
焦树德(1922-2008),河北省辛集市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日友好医院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焦树德从医70年,为弘扬、发展中医药文化,曾多次到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进行学术交流,为中医走向世界作出卓越贡献。 承祖业 矢志中医 焦树德1922年生于河北农村,自幼酷爱医学,上小学时也常向当中医的外祖父学习一些中医歌诀,学医救人的愿望就这样萌发了。1937年7月日寇侵华,学校停办,15岁的焦树德就在家乡跟外祖父学习中医,广泛涉猎古今医家名著,学习中药炮制,打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