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药 第56页

医药 第56页

  • 陕西:“洋郎中”倾情中医药

    陕西:“洋郎中”倾情中医药

    “我以前在芝加哥的一家医院上班,临床中看到中医对许多慢性病有非常好的疗效,而且没有副作用,这让我非常感兴趣”。蓝眼睛、高鼻梁、大胡子的Willian Earnest Mounce一语道出了不远万里来陕西中医药大学学中医的原因。 千里求学的“洋郎中” 在“秦地无闲草、三秦多良医”的陕西,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当“洋郎中”。 Willian Earnest Mounce在决定开...

  • 护民族医药挑振兴重担:朱兆云

    护民族医药挑振兴重担:朱兆云

    6月7日,云南省昆明市海埂会堂内,朱兆云接过由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为她颁发的云南省科技创新杰出贡献奖。在荣誉面前,朱兆云依旧低调、平静。 对于她而言,荣誉远不及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来得重要。在探索民族药创新发展路径的实践道路上,朱兆云已经奋斗了30年。 “云药”耕耘,创业不畏险 上世纪80年代初,朱兆云刚刚大学毕业。出身中医世家的她,温柔内敛。她30岁时已经带头完成了大理地区中药资源普查,主编《大理中药资源志》,成为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典型。此后,赴云南省药材公司...

  • 青海:藏医药绽放雪域高原

    青海:藏医药绽放雪域高原

    在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藏经阁的顶层供奉着一尊药师佛,一位慈眉善目的高僧长年在此处诵经做功课,他为每一位来青海省藏医院求医问药的病人祈福,为出自金诃藏药的每一方药祈福。 随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来青海接受藏医治疗的病人越来越多,随着藏医药销往八方,这份祝福被传递给越来越多的人,正如几千年来庇佑藏族人民的藏医药如今正给各族人民带来健康的福音。 医疗服务半径扩大 “以前有朋友问我,你们藏医可以给汉人看病吗,汉人可以来藏医院看病吗”,青海省藏医院副院长宗吉笑言,但是近年来抱...

  • 葛洪首用壮医药藤疏肝减肝龄

    葛洪首用壮医药藤疏肝减肝龄

    葛洪,字稚川,东晋丹阳句容人,约生 于公元284~363年,自号抱朴子。 传统医学认为,树有年轮记岁月,人有 年龄知花甲。五脏有年龄知衰老程度,暴脾 则伤肝,肝功下降,肝龄自然高于常人。肝 主疏泄,肝藏血,肝龄高低与疏泄藏血功能 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如何真正减肝龄,是 中医养生保健探寻的课题。 肝龄高疏泄差,气急太过则血随气逆, 气机郁结,血行不畅,毒素沉积形成瘀血, 附于血管经络,而引发血压升高,诱发心肌 梗塞、脑梗出血。久气难消则引发抑郁、烦 躁易怒、健忘头痛、失眠多梦、心悸、胸闷气 短、心痛等症状表现。...

  • 重“三道两路”理论的壮医药

    重“三道两路”理论的壮医药

    •壮医则以阴阳为本,三气同步为核心理论。在阴阳的关系中,壮医特别强调阳气的主导作用,重阳、调阳、壮阳成为壮医防治疾病的重要理念。人体是一个小天地,人体内的天地人三部之气必须同步运行,制约化生,才能维持健康状态。 •“三道”即谷道、水道、气道;“两路”为龙路、火路。壮医虽然也部分引进中医经络理论(如经筋理论),但作为主体和特色的是三道两路理论。“三道两路”的核心在于“通”。 &bul...

  • “天时、地利、人和”助推中医药海外发展

    “天时、地利、人和”助推中医药海外发展

    所谓“天时”,指我国对外开放内涵不断丰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为中医药海外发展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地利”,指中医药的国际化要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来统筹谋划;“人和”,指随着我国与周边国家相互交流与认识的增进,中医药国际合作的一些壁垒正在逐渐打破。 内蒙古:蒙医药成对外交流桥梁 管理者的话 内蒙古卫生计生委副主任、蒙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乌 兰 蒙医药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瑰宝。党和国家历...

  • 医事铭“藏头诗”中医药服务提升

    医事铭“藏头诗”中医药服务提升

    医学为仁术,居心要谨淳, 再三防孟浪,第一戒骄矜, 涉猎宜渊博,磋磨贵笃行, 学成仍再学,精益更求精, 四圣经为本,诸贤语作箴, 通权能达变,遵古以融今, 内外方同采,中西法并尊, 三因从证得,万法自心生, 经络明奇偶,阴阳识互根, 八纲四诊熟,十剂七方明, 表里分先后,寒温别假真, 本标知缓急,运气有亏盈, 虚实多兼挟,补攻适重轻, 逸劳难共剂,肥瘦漫同论, 嗜好和环境,天时...

  • 丝绸之路瑰宝维吾尔医药

    丝绸之路瑰宝维吾尔医药

    新疆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古称“西域”,维吾尔族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最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区域之一。 维吾尔医药具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之一,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西域文化和民族医学特色,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其自身的主体特征和发展规律。不仅在历史上为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生存繁衍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成为当代新疆的重要卫生资源,继续造福人民。 历史沿革 公元前...

  • 医理独特的哈萨克族医药

    医理独特的哈萨克族医药

    哈萨克民族简称“哈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哈萨克族医药是通过生产斗争、科学实践逐渐积累和发展起来的预防、诊断、治疗、研究各种疾病的经验医学科学,是哈萨克族人民悠久而宝贵的遗产,也是祖国医学宝库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历史沿革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500年至1240年间,哈萨克民族创造了六项新的医学研究。分别是: “人体之基础”是腺体 被哈萨克医学家称之为“人体之基础”的“腺体”在公元前1...

  • 对外传播要突破中医药翻译瓶颈

    对外传播要突破中医药翻译瓶颈

    中医翻译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出版了几十部专著、词典和教材。在中医译著方面,几大经典著作基本都有相关的英译本,其中《黄帝内经》就有14个英语翻译版本;在中医翻译方面,人才队伍也不断壮大。尽管中医翻译相比以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存在着发展瓶颈,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 首先,尚未建立系统的中医翻译理论体系。 中医翻译虽然走过了几个世纪的历程,许多专家和学者在中医翻译理论上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总体来说,存在重技巧、轻理论的倾向,理论研究还不够系统。纵...

  • 回医药千百年的发展脉络

    回医药千百年的发展脉络

    或许地球上,再难有一片土地如这里,一边是“烈焰”,一边是青田。在蒙古语中,这片被称为“黑色骏马”的地方,有个美丽的名字:贺兰山。 站在贺兰山巅,目之所及,银川市区尽收眼底,如今在该市胜利街的宁夏医科大学回医药博物馆内陈列的文物和展板,向游人讲述着回医药千百年的发展脉络。 回医药,丝绸之路上的记忆 阿拉伯—伊斯兰医学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医学结合形成了回医药学。如今,回医药学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南北220公里、东西40公...

  • 《新白娘子传奇》里的中医药

    《新白娘子传奇》里的中医药

    台湾拍的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播出后,屡屡创下收视奇迹。该剧涵盖中国传统戏曲、中医、宗教、诗词等多种国学范畴,又有古典文化和民风民俗的融入,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其中的中医文化内容耐人寻味。 许仙有学医的天分 剧中描写许仙祖上世代经商,主要做贩卖药材的生意,非常注重诚信经营。其父母早逝,“自幼苦心把书读”。在拜师学医之前,许仙已经无意识地读过《神农本草经》及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摄生真录》等医学书籍,而且“长大专研本草经”,许仙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为研...

  • 探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模式

    探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模式

    自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以来,浙江省力推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融入新医改,先后两批共19家县级中医院创建成为全省农村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示范基地。这些中医院引领组成的区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联合体”,培育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落地农村社区。 2014年9月起,浙江又启动新一轮即第三批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示范基地建设,由12家地市三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牵头,联合区域内96家县及...

  • 一根银针治好了数千患者 中医药和中华文化

    一根银针治好了数千患者 中医药和中华文化

    大多数中医医生一辈子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工作,为患者解除疾苦,向大众传播中医,身上不见得有多么耀眼的光环,只是做好自己,用好中医。煤炭总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王淑斌就是这样的代表,10余年的职业生涯中,她用一根根银针治好了数千患者,并给上百位国际友人在治疗的同时宣传了中医药和中华文化,搭起友谊桥梁。 “漂洋过海来扎针” 86岁的米哈伊尔患有严重三叉神经痛,在黎巴嫩试过了各种治疗方法,都没能让疼痛得到缓解。一次,他在电视上看到中国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在介绍针灸的节目,立刻就被这种...

  • 中医药线灸法疗法

    中医药线灸法疗法

    案例导入 余先生于2017年3月初突发左肩部针刺样疼痛,并放射至左臂,自贴“止痛膏”2天后,疼痛仍不减,反而加重。此时左肩臂出现数处鲜红色斑片,其上有成群水疱,疼痛剧烈,无休无止。这突如其来的疼痛给余先生自身的生活带来许多困扰及不便。在熟人的介绍下,辗转知道用中医特色治疗可有效缓解不适症状,遂至我院中医特色治疗门诊寻求治疗,经主诊医生仔细诊查后发现,他的疼痛是由于带状疱疹引起的,遂对余先生选用药线点灸治疗。经过一周治疗后,他手臂上的疱疹范围得到了明显控制,且疼痛减轻。余先生此前对带状疱疹...

  • 越来越多的海外人群选择中医药诊疗服务

    越来越多的海外人群选择中医药诊疗服务

    如今,越来越多的海外人群选择中医药诊疗服务。随着“中医热”在国外的兴起,中医教育事业在各国也迅速发展。如美国已有60多所中医院校,大部分集中在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州和佛罗里达州。美国中医学院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其创办近20年,院长巩昌镇博士与中医药有着半生的不解情缘。他出身经济学博士,在美建学校办诊所,以中国人的智慧、勤劳、钻研精神,开创出一番中医药事业。本版推出“我在海外办中医”系列,展现巩昌镇的经历,或可折射出真实、立体的海外中医药发展情况。 27年前,我来到...

  • 精准援藏让甘南藏医药“墙外开花”

    精准援藏让甘南藏医药“墙外开花”

    如何在扶持藏医药发展的同时,让藏医药有机会为更多患者服务,甘肃的有益探索给出了答案。该省从政策入手,设计出政府协作、部门配合、统一调度的民族医药发展平台,将发展藏医药作为援藏工作的“重头戏”,实施“精准援藏”,突破院内制剂原有政策,不断优化报销比例,使更多城乡居民享受到优质藏医药服务。 从碌曲到白银 藏医药走出藏区 看到自己的目标一项一项实现,索南旺杰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身为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藏医院书记的他清楚地知道,这一次,是藏医药走出大山的...

  •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 打开中医药的“世界之窗”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 打开中医药的“世界之窗”

    编者按: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医术已渐渐获得了全球人民的认可,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传播最广的传统医学。作为陕西省最大的国家级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近年来,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际学术活动,培养留学生等多种交流方式大力推广与传承中医药文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信中医这块璀璨的瑰宝,将在全球范围内散发出夺目的光彩,为人类的生命健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耶鲁专家传西医技术却变“中医粉” “《千金要方》是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其作者孙思邈是陕西铜川人...

  • 侗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侗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色理论 侗医五位一体的医学理论 侗医五位一体是指天、地、气、水、人五者之间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由天、地、气、水构成的大自然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且融合为一体的辨证关系,五位一体的侗医理论是侗医学术思想的核心。侗医认为,天是看不见顶的庞然大物,是股气,地是有形之物,即土和水;人是由气生化而成,由土和水所养。这就是侗医的“天人”和“地人”之说。人的起源与五位一体的思想,是侗族先民们通过长期观察,对人的起源与自然界的关系产生的基本概念。...

  • 电影传递蒙医药“第七种味道”

    电影传递蒙医药“第七种味道”

    11月,电影《第七种味道》摘得印尼雅加达年度电影人电影节金奖。这已是该片揽获的第四个国际大奖,此前该片还获得了罗马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印度独立电影节最佳摄影奖及最佳影片入围奖。这部投资预算仅三百余万的影片却屡屡获得各大电影节评委的青睐。“我们拼的是蒙医药文化。”导演冯亚平说。 文化是蒙医药第七种味道 蒙医药讲究五行六味,而冯亚平认为,蒙医药的文化和精神就是其“第七种味道”,这也是影片名字的由来。 老蒙医温都...

  • 以特色助推中医药“走出去”

    以特色助推中医药“走出去”

    医疗气功令国际友人着迷 在地处北戴河的河北医疗气功医院,每到夏季几乎天天都可以看到国际友人在该院气功师的引领下,认真地学习医疗气功。 近年来,医疗气功越来越受到国际友人的欢迎。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作为医疗气功的教学和传播基地,每年都吸引许多国际友人前来学艺。 法国巴黎“东方文化传播中心”从1994年至今,每年都派人到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进行医疗气功培训和交流。内养功作为医疗气功的代表功法,已经成为该传播中心三年制气功学校的必修课程。 近20年来,河北省医疗...

  • 民族医药学会壮医药分会 世界卒中日义诊

    民族医药学会壮医药分会 世界卒中日义诊

    日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热敏灸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灸法大会在江西南昌召开,推选江西中医药大学灸学院教授陈日新为首届会长。 世界中联创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振吉希望专委会将热敏灸标准的研究与制定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在预防疾病和提高生命质量发挥应有作用。江西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程关华、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钟玉祥、江西中医药大学校长陈明人等出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与步长制药合作建立的脑心同治重点实验室日前在北京中医医院挂牌成立。 该重点实验室将依据脑心同治相关基础理论,从临床科...

  • 屈原的诗与中医药相互交融

    屈原的诗与中医药相互交融

    《离骚》是我国第一部长篇抒情诗。诗人屈原,以高度的艺术技巧,在诗中形象鲜明地表现了自己理想和崇高的品质。 《离骚》鲜明的政治倾向性通过托物言志表现出来。诗人的想象力极为丰富,天上地下,四极八荒,任其驰骋。 更让人叫绝的是,屈原的诗与中医药相互交融,艺术与医药相通。在现存的屈原诗中,与中药相关的有19首,其中植物类药物多达50多种。对于《离骚》所述的中草药,早在宋代就有学者作了专门研究,宋人吴仁杰所撰的《离骚草木疏》,共分四卷,载有草木55种。 屈原抒情奔腾浩瀚,笔法昂扬激荡,诗中一些中...

  • 苗族医药:大山深处的瑰宝

    苗族医药:大山深处的瑰宝

    苗族历史悠久,是中国少数民族的四大民族之一(1000万人口)。苗族的分布以贵州省为中心(约占苗族总人口人50%),并向湖南、云南、重庆、广西、湖北、四川等省区辐射。苗族也是一个国际性民族,除中国外,日本、越南、泰国、缅甸、老挝、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及地区也有苗族分布。 历史沿革 西汉刘向的《说苑辨物》:吾闻古之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者也,行医于乡里。《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药物“有100多种与苗药同名同义”(《湘西苗药汇编》)。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一册有15种,第二册有...

  • 瑶族医药:三元和谐论 盈亏平衡论

    瑶族医药:三元和谐论 盈亏平衡论

    瑶族与古代的“荆蛮”渊源关系密切,瑶族主要源于蚩尤九黎部落,是蚩尤九黎部落成员的后裔与湘江、资江、沅江及洞庭湖地区的土著民族融合而形成的民族。 瑶族人口分布呈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分散在世界各地,集中在东起广东乳源五岭山脉,西至云南勐腊金平哀牢山,南达云南河口大围山和广西防城十万大山,北至湖南辰溪山区,形成了“岭南无山不有瑶”的分布格局。新中国成立前,绝大多数瑶族同胞世代居住在深山老林里,瑶族地区长期处于封闭自守的状态中,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较少,更没有中医...

  • 针灸:中医药走出去的“排头兵”

    针灸:中医药走出去的“排头兵”

    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访华,打开中美正式交往的大门,同“乒乓外交”“熊猫外交”一样,中医针灸也被作为一种外交手段随之传到美国,引发海外“针灸热”,成为引领中医药走出去的“排头兵”。2010年,“中医针灸”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不仅标志着中医针灸在人类医学发展史上的独特作用和突出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而且标志着中医针灸的传承保护、发展利用获得了联合国的国际&ld...

  • 回医药名扬中东地区 回医药在此繁衍壮大

    回医药名扬中东地区 回医药在此繁衍壮大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南,清真大寺巍然伫立。这座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寺院,建筑风格既有半圆穹顶等传统穆斯林风格,又融入中国亭台建筑范式。这里融合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和智慧,回医药也在此繁衍壮大。 “送子神医”名扬中东地区 头戴白色清真帽、身着粗布灰大褂、高鼻梁深目的马颂华带着回族人的特征。 作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马颂华行医40年来坚持使用回医药。在不孕不育症、血液系统疾病等方面,他有独特的回医药诊疗手段,并研制出了疗效卓著的中成药“补肾生精丸...

  • 土家族医药历史悠久 完善的医学理论临床疗效显著
  • 神奇朝鲜族医药 秀美长白山

    神奇朝鲜族医药 秀美长白山

    中国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全国各地也有分布,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居多,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特别是朝医药文献以朝汉两种文字流传至今。朝鲜族主要居住在长白山脚下,因此,朝药材主要来自于长白山天然资源。 历史沿革 中国朝医学是在朝鲜族固有文化及传统医药的基础上,吸收中医药学的理论,并结合本民族的防病治病经验,以“天、人、性、命”整体观为理论指导,以“四维之四象”结构为主要形式,以“辨象论治”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独特的医学...

  • 中医药创新发展要从继承开始

    中医药创新发展要从继承开始

    中医药学以天人合一、天地感应、和而不同思想为基础,以人为根本,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精髓,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新时期国家在发展中医药事业方面频出良策,大力鼓励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曾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正是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领导同志的直接关怀下,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出现了中医现代史上发展的第一个令人瞩目的高峰。 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说过:&ldq...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