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 第18页
-
手脚冰冷 预防保健和生活调摄
有些病人平时感觉手脚冰冷,在天气变冷时尤其严重,这多是阳虚寒盛的寒证,还可见恶寒喜暖,面色苍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涎鼻涕清稀量多,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滑,脉迟或紧等。阳虚在临床上常可分为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胃阳虚等多种类型。肾阳,又称元阳、真火、真阳、命门之火,为人体阳气的根本,对各脏腑组织的功能起推动、温煦作用。其它脏腑的阳虚若失治、误治,日久必然累及肾阳,反之肾阳不足则其他脏腑失于温煦必然加重其阳虚。对这类病人,除了适当服用温阳药物之外,平时预防保健和生活调摄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
-
按摩迎香穴佩戴中药香囊预防H7N9
H7N9禽流感一旦感染发病,预后不良,关键在于预防。该病属于中医“瘟病”范畴,按摩迎香穴、佩戴中药香囊等方法可以预防。 ●按摩按摩迎香穴(鼻翼旁开1厘米处,鼻唇沟中),每日3次,每次15分钟。 ●艾灸艾灸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神阙(肚脐)、气海(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等穴位,每日1次。 ●中药香囊取藿香、佩兰、艾叶、苍术等各等量,制成香囊,挂于前胸,每天置于鼻前闻香数次,每次3分钟,晚上睡觉时放置枕边,有辟秽解毒功效。每周更换药物...
-
防禽流感中草药治疗方 自行预防用
●近半个多月来,H7N9禽流感病毒持续引起全国上下密切关注。日前,H7N9禽流感已从长三角扩散到北方。 ●早在4月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对此次禽流感情况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中医诊疗方案,随后考察病情后,紧接着又出了防治第二版,调整了部分用药。随后,浙江,上海、河北等地结合地域特点及中医防治瘟疫经验,制定并公布了适合本地防治禽流感的中药防治方。 ●陕西省中药管理局医政处处长杜敏近日明确表示,“我省原则上不出台针对禽流感的中医药防治方案。”因为中医药要求“辨证施治&...
-
缓秋燥感冒防健忘 预防腿抽筋
健忘是人们在上了年纪或者过度疲劳身体状况欠佳的时候出现的状态。一些有效的小动作可以帮助健脑防健忘。 揉搓足指 坐在地板上将两腿伸直,弯曲左腿的膝盖,将左脚的踝部放在伸直的右边大腿上。左手的拇指挤压涌泉穴(该穴位位于足底前三分之一,皱纹呈人字形交叉的地方)。用右手轻松地逐一揉搓5个脚趾,从趾跟到趾腹,有疼痛处多揉捏一会儿。足趾有着调节人头面部的反射区,这个动作又可以兼做手指运动,对改善健忘颇有效果。 蟑螂体操 仰卧在地板上四肢同时高举,用力晃动20~30秒。还可以一边紧握铅笔、核桃、钥匙链,一...
-
中医预防保健 治病上做足内功
走进吉林省长春市郊的幸福乡中心卫生院,古色古香的中医文化墙映入眼帘。楼道墙壁上精美的中医图谱、生活注意事项,清一色的木质桌椅和地板,紫檀色墙壁装潢让人顿觉舒心。李大妈正在治疗颈椎病,她说在三甲医院,治疗一次颈椎病需要98元,而这里只要30元。对于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则不收费,城镇居民只需要交30元的30%。 李大妈是在去年卫生院进社区时才开始喜欢上中医的。她只是幸福乡和明珠街道7.6万人群众中的一员。仅2013年,就有4.4万人次来卫生院中医馆求医问药,夏天时有的老年人为了治未病贴三伏贴甚至早上6点多...
-
惊蛰预防春季常见疾病 饮食调理
惊蛰后气温回升,是细菌、病毒生长繁殖活跃的时候。加之此时气侯多风,忽冷忽热,空气时而还干燥,人除了易发生感冒、流感外,像鼻炎、咽喉炎、扁桃腺炎、腮腺炎等,也常在此时多发。 惊蛰前后重视饮食调理,对预防春季常见疾病是大有裨益的。在饮食上,主要应重视如下几个方面。 饮食“清补平淡” 此时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可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宜多吃的食物包括:瘦肉、鸡肉、鸡蛋、春笋、菠菜、芹菜、牛奶等。初春肝气盛易伤脾,适量多吃大枣、山药等甜食可以养脾,最好做些大枣...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冬季天气寒冷,空气干燥,加之污染严重,鼻腔血管扩张,抵御疾病能力下降。要知道鼻黏膜是呼吸道的第一道关卡,因此要避免感冒,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好鼻黏膜。中医认为,鼻为肺窍,是呼吸系统的门户,也是邪气侵犯肺脏的主要通路。所以,临床可通过鼻的异常表现而推断出肺脏的病变情况。鼻塞、流涕、嗅觉不灵,甚至鼻翼扇动、咳嗽喘促等异常现象,均可作为呼吸道及肺脏的系列病理变化的诊断依据。尤其在寒冷的冬季,致病菌的黏附和冷空气的刺激将导致鼻黏膜易感,常引发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等心肺疾病。冬季加强对鼻及其它呼吸道器官的防护,不...
-
传统中医外治法 贴敷重在预防
近些年,季节性中药贴敷治疗呼吸系统相关疾病在全国范围内很受欢迎。到底效果如何,怎样操作,机理何在?为此,我们请教了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肺病科孙惠敏主任中医师。 孙惠敏主任介绍:穴位贴敷法是以中医学天人相应、内病外治、脏腑经络等理论为依据。人体经络与脏腑相通,经络能运行气血,营养脏腑,沟通表里,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穴位贴敷有类似针灸的效应,通过穴位贴敷渗透皮肤,进入经络,导入脏腑,直达病所。农历三伏是一年四季中最炎热的时候,此时人体阳气旺盛,腠理开泄,气血趋于体表,这时运用药物贴敷穴位,最易使药物通...
-
预防“小病”入秋养成中药足浴好习惯
到了冬季,手脚冰凉、 遇寒咳嗽、手脚皴裂等会 困扰很多人,入秋即养成中药足浴的习惯,有助预 防这些“小病”。 生姜祛寒生姜属辛 温解表类,祛寒解表。怕冷、 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 生姜泡脚。 一般取15~30克生姜 放入锅中加小半锅水,煎 煮10分钟后,取液加入适 量冷水至水温40℃左右 (以不烫为宜)。泡脚时,水 要没过踝部,最好边泡边 搓双脚。 如泡脚用水量较多,或 怕冷症状较重,可酌情增加 姜的用量。 桂皮消肿桂皮、花椒 都是家庭常用香料,二者都 有温肾阳作用。煎水泡脚 对因肾...
-
枸杞泡水预防视力减退
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养阴补血、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肝肾虚损、精血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等症,对肝肾不足、精血不能上济于目所致的眼目昏花、视力减退等症疗效尤佳。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枸杞含有胡萝卜素、甜菜碱、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钙、磷、铁等成分,具有增强白细胞活性、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促进肝细胞新生的作用,对慢性肝炎、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等疗效显著,还可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 枸杞子泡水是除了干嚼以外最简单的食用方法,泡水喝时要注意,枸杞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