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病 第9页
-
定心汤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心病方
张锡纯原解 定心汤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心病方中,主治心悸怔忡,其方药组成有:龙眼肉一两、酸枣仁(炒)五钱、山萸肉五钱、柏子仁(炒)四钱、生牡蛎四钱、生龙骨四钱、生明乳香一钱、生明没药一钱。心因热怔忡者,酌加生地数钱。若脉沉迟无力者,多因大气下陷,详观升陷汤跋语及诸案,自明治法。张锡纯解析此方说:“方中用龙眼肉补心血;枣仁、柏仁补心气;用龙骨入肝安魂;牡蛎入肺定魄;魂魄者心神之左辅右弼也,且二药与萸肉并用,大能收敛心气之耗散,并三焦之气化亦可因之团聚。特是心以行血为用,心体常有舒缩之力,心房...
-
胸痹多属于冠心病心绞痛 止痛畅气靠黄芪
刘某,男,40岁,于 2016年10月16日初诊。患者阵发性心前区疼痛2个多月。2个月前因为公司事物繁杂、应酬较多,出现左前胸部疼痛,疼痛如针刺,每次持续半分钟到3分钟,开始时每天二三次,逐渐增加至每天七八次。疼痛时用拳砸痛处,似《金匮要略》记载的“常欲蹈其胸上”,或者深呼吸方能缓解。疼痛严重时需要含服丹参滴丸和硝酸甘油才能缓解。刻诊:面色萎黄,不耐疲劳,体型适中,畏寒怕冷,善太息,感胸中气滞不畅,口中异味,眠差,多梦,二便调,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沉弱。 处方:生黄芪90克,人参2...
-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 益气通痹汤
周信有,男,汉族,1921年生,山东牟平人,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第三届国医大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第一批、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甘肃省名中医。2010年入选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建设项目专家,2015年荣获甘肃中医药大学“特殊贡献奖”。从事中医医、教、研事业80余年,先后出版了《内经类要》《内经精义》《周信有临床经验辑要》等著作。 组成:瓜蒌4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丹参20克,莪术15克,元胡20克,生山楂20克,广地龙20克,桂枝9克...
-
丹参防冠心病 中医“舌诊”舌头操
肿瘤、冠心病、中风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三大主要疾病。统计数据发现,冠心病的发病率近年来不断上升,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尽管西医有很多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和药物,但如果能结合传统的中医药,往往能事半功倍,而中药丹参在治疗冠心病方面就有独特的作用。 丹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的根,我国分布很广泛,入心、心包经,有活血、祛瘀、调经、清血热、除烦满的作用。《本经》曾记载:“(丹参)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益气”。早在20多年前,医学家将丹参的有效...
-
冠心病心律失常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
陈美华,女,1944年出生,福建闽侯人。1969年于福建中医学院医疗本科六年制毕业,现任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继承指导导师,原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及省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现代医学认为,冠心病心律失常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心肌缺血所诱发的心律失常。严重的心律失常可损害心脏泵血功能,甚至危及生命。目前西医对其治疗多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因其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且该类药物...
-
肺心病抑郁症之胸部郁闷 舒胸汤
卢永兵,1942年生,广东省揭阳市人。出生于中医世家,1968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现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主任医师。退休前任广东省揭阳市中医院院长,揭阳市科协主席。近40年来主攻中医老年医学,发表论文一百多篇。被评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广东省优秀中医药科技工作者、揭阳市名中医。 组成:瓜蒌实20克,百合20克,生地12克,合欢花12克。 功能:宽胸散结,清心除烦,生津润肺。 主治:肺心病、冠心病、抑郁症之胸部郁闷、烦热、痹痛...
-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1 背景 心绞痛是由于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以胸痛为 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 脏病的最常见表现。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程 度、频率、性质及诱发因素在数周内无明显变化。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属于中医学 “胸痹” “心痛” 范畴,中医药对于该病的治疗积累了大量经验,但 目前缺乏必要的规范。为提高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稳 定型心绞痛的水平,规范中医药在冠心病稳定型心 绞痛中的应用,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组织 相关专家,以传统中医辨证论治为基本点,结合循...
-
冠心病 补肾化瘀行气法通络法豁痰法
1.补肾化瘀行气法 余某,男,40岁。因心前区阵 发性剧烈绞痛经某市级医院检 查,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西医 治疗3个月,病情稳定,近期出 现胸部刺痛,两胁胀痛,心烦易 怒,前来就诊。刻诊:舌边紫瘀斑 点明显,吞酸嗜杂,下肢亦有紫黑 瘀斑,两尺脉沉细,左关脉弦细 涩,舌红无苔。治宜补肾化瘀行 气。方用:丹参30克,补骨脂20 克,琥珀l克(吞服),川芎、红花、 熟地、枸杞各10克,降香12克, 白檀香5克,川楝子6克,川连、 沉香各3克。水煎服,每日1剂。6 剂后,胸胁痛除,吞酸嘈杂亦大 减,紫斑稍有消退,精神转佳...
-
阮士怡心脾肾三脏同调治疗冠心病经验
阮士怡 ( 1917—) ,男,教授,国医大师,第五批全国 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第一批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 贴。从事中医内科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 70 年,擅长 应用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老年性疾病和其他内科的疑 难危重疾病。发表学术专著 5 部,学术论文 34 篇,科普文 章 65 篇; 先后获得省部级科学进步二等奖 3 次、三等奖 5 次; 研制中药制剂 8 种、上市品种 1 种。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 “胸痹 ”&l...
-
中西医结合治冠心病的循证实践与思考
近五十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团队遵循循证医学理念,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防治心血管病,进行了一系列临床研究,积累了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被评为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但也应该看到,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循证医学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循证医学研究 上世纪70年代,陈可冀院士带领活血化瘀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精制冠心片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双盲、双模拟、交叉设计、分阶段对照的临床试验,被循证医学专家认为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第一篇RCT多中心的临床...
-
冠心病治方 用大剂量西洋参为君药
方某,女,75岁。患者近八年曾有二次心肌梗塞,一次脑梗塞。今晨起床后头晕、气急、短气、胸部闷痛,深呼吸才较舒服,心悸,全身乏力。患者面色苍白,唇红燥,气短,气急,声音微弱,断续,慢慢诉心脏又不好,闷痛,似有大石压着,喘不过气来,要深呼吸才舒服,头痛,全身乏力,四肢麻痹,口干。全身微汗,手足心热,舌红无苔,舌边有许多瘀斑,脉细数、代。血压85/50毫米汞柱。 治疗方案:1.立即输氧。2.西洋参100克立即煎服。3.黄芪50克,麦冬12克,五味子10克,炙甘草20克,生地10克,大枣8枚,浮小麦30克,丹...
-
冠心病临床验方加减
冠心病 温某,男,80岁,离休干部。2010年1月5日诊。病者患冠心病5年。现面色晦暗,左胸痛,放射至左肩背也痛,心悸,头晕,体倦乏力,上楼梯常气急、气喘、汗出,失眠,夜睡2小时,纳差,四肢常麻痹,口干,舌尖密布瘀点,舌中央有裂纹,少苔,脉细、结。血压135/80毫米汞柱。彩色B超检查:冠心病。 处方:①西洋参(另炖)10克,田七12克,麦冬12克,赤芍10克,五味子(打碎)15克,炙甘草15克,黄芪15克,百合15克,郁金10克,瓜蒌仁15克,生地10克,浮小麦20克,日煎服1剂,煎得...
-
论《黄帝内经》“心主血脉”理论对冠心病诊治的启发
《黄帝内经》 (以下简称 《内经》 )是中医学理论 的渊薮, 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都基于《内经》 所建立 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现代中医临床实践所用的 理论依据也未曾超越其语言框架。 冠心病是现代常见病和多发病, 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 现 代中医学对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也形成了 一定的系统性认识, 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化理论以 提高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 本文尝试从 《内经》 理论出发, 结合现代医学和现代名老中医经验, 对 冠心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和治法作进一步的概括和阐 发, 以期对现代中医治疗冠心...
-
冠心病的饮食调理 食谱推荐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也称缺血性心脏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脏病。临床表现为胸闷、胸痛,甚至胸痛彻背,严重者可因心肌缺血缺氧引起心肌梗死而危及生命。此病多发于老年人,但现在年轻人的发病率也有增高趋势。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的胸痹、心痛的范畴,并认为其形成机制在于寒邪上逆胸中,导致寒凝痰阻血瘀,从而引起胸部疼痛。(责任编辑 / 冯欣宇) 冠心病的饮食调理 由于冠心病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而言,多继发于高脂血之后,因此,同高血压一样,所有导致血脂升高的饮食均应进行控制。除...
-
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方药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韦伟 无症状心肌缺血,又叫无痛性或隐匿性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患者早期的病理临床表现之一,是指确有心电活动、左室功能、心肌血流灌注及心肌代谢等异常,但缺乏胸痛或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 方药:全瓜蒌、太子参、丹参各15克,炙黄芪50克,川芎10克,薤白、当归、炙黄精各12克,炒白术2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 方中全瓜蒌性寒,味甘,微苦,含有三萜皂甙、有机酸、树脂、糖类和色素等成分,具有宽胸散结、润肺祛痰、滑肠通便的作用。瓜蒌能增加冠状动脉的...
-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寒痰瘀结证治 气化的概念
基于气化论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寒痰瘀结证治 在中医学中, 气化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 精、 气、 血、 津液等物质与能量之间的新陈代谢过程, 即 生命的运动与变化, 人体内精微物质的化生及输布, 精 微物质之间、 精微物质与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 以及代 谢产物的形成与排泄等都属于气化 [1 ] 。气化失常, 引 起升降出入失调、 聚合离散紊乱、 开合枢无序, 都可导 致津液停聚形成痰饮, 闭塞于脉道聚而成瘀血。冠心 病心绞痛其病位在心, 与肝、 肺、 脾、 肾相关。病机总体 为本虚标实, 急性期以标实为主, 其病...
-
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相关数据挖掘文献的数据挖掘
随着当今医学统计学的发展, 各种数据挖掘技术 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中医药的研究之中, 对于继承和发 展中医先贤以及当代中医大家的学术思想起到了巨大 的促进作用, 也是中医药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环 节 [1 -3 ] 。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是最常 见心血管病类型之一, 也是最常见的心脏病, 可引发心 力衰竭、 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是人类死亡主要病因 之一 [4 ] 。我国冠心病发病率高达 0. 5% ~ 1. 5% , 冠心 病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 [5 -6 ] , 成为我国居民主要疾病 负担来源之...
-
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精神调摄饮食调养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李丽 双晓萍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称为“胸痹心痛”,这类疾病对寒冷的刺激很敏感,多在天气变化、骤遇寒凉时发病。因为寒冷可使体表小血管收缩、痉挛,血流速度减慢,血液黏滞度增高,心脏负担加重,从而间接地引起冠心病发作。同时,寒冷的刺激还可以直接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塞等冠心病。目前我国很多地区进入大幅度降温的时段,成冠心病的高发季节,因此,中老年人群尤其冠心病患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冬季养生。 起居规律...
-
冠心病诊治体系 湿邪为患致病特点 冠心病系列处方
笔者通过熟读经典、勤于临证,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治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并且古为今用、衷中参西,汲取现代偱证医学证据,形成了冠心病诊治体系。 湿邪是主要危险因素 湿邪为患致病特点 当今冠心病患者大多存在嗜食肥甘厚味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多因素导致湿浊内生,使湿邪为患成为新时期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困遏气机,湿郁日久可以化热,热处湿中,湿蕴热外,湿热裹结,湿热交互为患,氤氲黏滞,壅遏气机,气机不畅则阳气不伸,阳郁则助热,热盛则湿邪更为黏滞难去。因地域、体质、环境...
-
情志因素与冠心病的关系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1]。其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肥胖及家族史,其他危险因素包括A型性格者、口服避孕药、饮食习惯等。大量临床观察发现,情志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介导作用。从现代医学看,CHD是一种心身疾病,目前工作节奏快,压力大,人们长期处于烦躁、紧张、焦虑、兴奋等状态下,情志因素对CHD的发生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旨在讨论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