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 第281页

心 第281页

  • 老人腹胀浮肿慎防心衰

    老人腹胀浮肿慎防心衰

    病案举例:李奶奶今年64岁,一个 多月前感觉腹胀不适,不能吃东西,躺着 也很难受,晚上觉都睡不好。李奶奶以为 自己患的是胃病,就到一家医院的消化 科看病,然而B超也做了,胃镜也做了, 折腾了半天也没查出什么具体的毛病 来。医生也给她开了不少药,但一直不见 好。去了医院两三次,中途换过药物,也 不见有啥好转。相反,李奶奶的症状反而 愈加严重了,腿脚、身上都肿起来,连老 伴的大拖鞋都穿不起来,而且肚子也还 是一直胀得难受。无奈之下,李奶奶又去 看了中医,可是依然没有什么好的效果。 看着李奶奶的病症越来越重,全身 浮肿...

  • 掌推胸部保护心脏

    掌推胸部保护心脏

    立秋后,天气变凉,寒冷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血液供应,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掌推胸部对心脏有保健作用:用双手掌自胸部向上推动。经肩前方至上肢内侧,反复3~5次。动作宜轻柔缓慢,并有一定的力度。 中老年心血管病人要坚持服药,坚持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积极防治感冒等,以避免加重心血管疾病。晚餐以八分饱为宜,日间多喝淡茶,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 地冻天寒 老人小心致命肺炎

    地冻天寒 老人小心致命肺炎

    采访专家 西安市第四医院呼吸科主任 陈葆青主任医师 78岁的付老,身患脑血管疾病、慢性气管炎,平时总在家,活动很少,尤其是到了冬天,几乎不出家门。前不久,因咳嗽、痰咳不出、恶心呕吐、精神不振等就诊,发现患了老年肺炎。 西安市第四医院呼吸科主任陈葆青主任医师介绍,入冬以来,患感冒、老年肺炎的老人增多,目前呼吸科病房里,七成以上都是老年性肺炎。70%-80%的老人是感冒后引起肺炎的。对老年人来说,一场肺炎往往可以致命。 老人免疫力低下最易“中招” 陈葆青主任医师介绍,老年人免...

  • 年底防心梗 健康迈年关

    年底防心梗 健康迈年关

    12月19日上午,朝中社发布消息,称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17日在外出视察途中逝世。 报道说,金正日患有心脏和脑血管疾病,长期接受治疗。12月17日在视察途中因身体和精神过度劳累,在专用列车上突发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脏休克。他随后立即接受急救,但仍于当地时间17日8时30分去世。 12月10日,前辽宁男篮董事长、辽宁盼盼集团董事长韩召善在日本东京公差期间,意外突发心肌梗塞故去,成为又一个因心肌梗塞去世的名人。 作为金正日病逝“肇事凶手”的“心梗”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 高血压老人气喘防心衰

    高血压老人气喘防心衰

    气短、气促、气喘的症状,往往是心肺疾病的发病前兆,也就是肺源性气喘和心源性气喘,前者多为肺部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后者则多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其中最凶险的就是急性左心衰。 高血压患者突然心悸气短、口唇发绀、呼吸困难伴咳粉红色泡沫痰,不能平卧,要警惕急性左心衰,因为该病抢救不及时就可能危及生命。 高血压患者要警惕以下三种急症:首先要警惕恶心、呕吐、心慌、意识模糊等脑中风的迹象;其次是胸痛、胸闷、出冷汗等心肌梗死症状;第三要警惕气促是否为急性左心衰之表现,一旦发病,应迅速让病人采取坐姿,双腿下垂,如家中备有氧气袋,应马...

  • 心灵宁静寿自高“四慢”助养生

    心灵宁静寿自高“四慢”助养生

    宁静是一种思想境界,不为权力所累,不为名利所诱,不为灯红酒绿所吸引,守住心灵上的一片净土,悠闲地品味人生。享受宁静,就要保持心境平和、心理平衡,在宁静中,使内心获得温暖,解除心中的烦恼,从而获得长寿。 现在,人们已充分认识到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医学模式已由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进展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养生观也因此而发生很大变化。现代养生学认为,白然界博大无边,人的欲望没有止境,势必会劳神伤身,损害健康。而要健康长寿,就要“清虚静泰,少私寡欲”,也正如诸葛亮所说&...

  • 男人满60 健康多留心

    男人满60 健康多留心

    60岁是中老年交替的关键时期,许多人在这个时候会受到来自健康方面的困扰。因此,60岁的男性更应多关注自己的生活。 健身不能只爬楼梯 60岁的人应加强有氧锻炼,首推的锻炼项目是快步走,因为快步走既能提高心肺功能,又很安全。快步走必须要达到一定的量才能管用,最好每周至少3次,隔天锻炼1次就可以,但每次必须要保证快走30分钟以上。除了快走以外,还可以爬山、骑自行车等。很多保健专家不赞成60岁的人将爬楼梯作为常规的锻炼项目,因为经常做爬楼梯的单一动作,极有可能会损伤膝关节。 防痴呆从60岁前开始 一般来说,预防老年...

  • 老人养生要心静身动

    老人养生要心静身动

      静养确实能减少能量消耗,使血压下降,心动趋缓。然而,所谓的静养应理解为“静心”,并不意味着终日不活动,更不是吃完饭就上床睡觉,或是窝在沙发里不动,而是要适当出去走走。尤其是心脑血管病患者,如果病人只能卧床,可以在家属的帮助下进行一些“被动”运动,比如抬手、抬腿、肌肉按摩等。   要做到动静结合、以静养心、以动养身,关键在于把握运动量,运动量应以运动后感到无明显疲乏感,没有因运动而导致或加重身体不适为准。   北京朝阳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赵铁良...

  • 寒流侵袭留神心脑血管病

    寒流侵袭留神心脑血管病

    数九寒天,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急剧增高。北京朝阳医院脑血管病专家李登极主任介绍说,心脑血管病,特别是脑血管病对中老年人生命与健康危害很大,在冬季,由于寒冷天气的刺激其危险性更是加大。据统计,在美国每年出现的脑血管病猝死大约40万人,每一分钟夺去一个人的生命。在我国每15秒钟就有一个脑中风患者发病。心脑血管病虽然危害大,但却是可防可治的,关键要做到及早预防,并进行有效干预。 哪些人易患心脑血管病? 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比较多见,而50岁左右的病人中主要为男性常吸烟、饮酒的患者,这也反映了长...

  • 心跳“减速”能长寿?

    心跳“减速”能长寿?

      有人说,任何东西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人也不例外。每个人的心脏跳动次数用尽时,人的寿命就会到达尽头。此观点到底成不成立?目前医学界尚未表示公开认可。   但有专家指出,反过来,如果在心脏健康的状态,适当锻炼给予心脏刺激而又能保持稍慢的心率,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寿命。   心率越慢越长寿?   世界上公认长寿的动物首推龟。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胸心外科副主任医师杨柳山表示,龟心跳每分钟仅为6次,因此一些人会认为心率与长寿成反比。“其实人心率的快慢与长寿并非简单的反比关系。”杨柳山说,心...

  • 长寿秘诀:吃素、勤锻炼、心平气和

    长寿秘诀:吃素、勤锻炼、心平气和

      ■人物档案   姓名:王慧芝   年龄:97岁   长寿秘诀:吃素、勤锻炼、心平气和   97岁高龄,却依然耳聪目明,可以穿针引线,身体硬朗灵巧,无任何疾病,桂林市百梓社区府后里的老寿星王慧芝为何如此长寿健康?邻居和社区工作人员说:“她心地善良、心态好。”      饮食:几乎一生吃素   王慧芝出身贫寒,从小家里贫困,吃肉简直是一种奢望。王慧芝说:“家里穷买不起肉吃,后来条件渐渐好了,但已习惯吃素,也不想吃肉了。”近60年来,王慧...

  • 突然咳嗽当心心梗

    突然咳嗽当心心梗

    老年人由于对疼痛不够敏感,因此发生心肌梗死时,往往因症状不够典型而错过最佳救治时机。其中,突然剧烈咳嗽是易被误诊的一种。发生心肌梗死时。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排血量下降。导致肺部淤血、支气管黏膜水肿,使得呼吸道通气受阻,会引发剧烈咳嗽。 因此,在没有诱因(如感冒、肺炎、异物等)的情况下突然咳嗽,特别是自身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若同时伴有胸闷、憋气等不适。最好到医院做个心电图,争取抢救时间。 (岳媛)...

  • 素食、心静、饮枸杞水——世上最长寿者的长寿秘诀

    素食、心静、饮枸杞水——世上最长寿者的长寿秘诀

      神人?仙人?妖怪?李庆远(1679~1935)寿享257年,是清末民初的中医药学者,一生娶过24个妻子,180位后人。先后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九代至民国。当时的纽约时报与时代杂志都做了报道。   我们到底能活多久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考察,采用不同的方法所推算出来的年限是不同的。细胞分裂次数与分裂周期测算法认为,人类寿命是其细胞分裂次数与分裂周期的乘积:自胚胎期开始细胞分裂50次以上,分裂周期平均为2.4年,从而推算出人类最高寿命至少是120岁;性成熟期测算法推算,人...

  • 老人何长寿 速效救心丸怎么吃

    老人何长寿 速效救心丸怎么吃

      2012年6月,中医中药秘方网采访了桂林的20多位百岁老人。本期,本报对他们的生活方式、人生经历做了总结,以期找出健康长寿的秘诀。   喜啖肥肉,或半辈子抽烟,或零嘴不断……这些行为与人们心中的健康生活方式大相径庭,然而他们都跨过了百岁门槛。记者在总结所采访过的20多位百岁老人的故事时,发现他们的长寿规律似乎有些特别。      百岁老人生活方式“不健康”   20多位百岁老人大都经历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改朝换代、时局动荡,这些老...

  • 老人防跌操 常练益身心

    老人防跌操 常练益身心

    老年人随着身体功能逐渐变差,较常人易跌倒,除了注意家居环境安全外,老年人还可以通过持之以恒的锻炼,增加下肢肌肉的力量及平衡能力,从而大大减少跌倒的危险。 第一部分 平衡能力训练 1.一字站立。方法:并脚站立;右脚前移半脚距离,站立30-60秒;右脚再向前半脚距离,使左脚尖与右脚跟靠拢,两脚呈一前一后站立30-60 秒。左右脚交替进行。可逐渐增加训练难度,如从用手扶固定物体到只用一个手指扶物,再到什么也不扶,最后闭眼进行。 作用:训练身体的静态平衡能力。 2.一字走。方法:并脚站立,左脚慢慢的向前移动,使左脚...

  • 张清华:心存大爱 自乐其中

    张清华:心存大爱 自乐其中

      都说无欲无求是养生第一要务,而77岁的张清华有欲也有求,但他同样精神矍铄,健康长寿。不过他的欲望不是吃穿,不是享受,而是尽力为消化系统患者解除痛苦;他的追求不是烟酒,不是玩乐,而是一门心思热衷于中药研究。   厚德存于心,善行为大众。他在研究中寻找乐趣,在发明中不忘百姓。即使在饮食起居中探寻一些适宜自己养生的小妙招、小方法、小药方,他都无私地告知前来求医的患者。   付出血与汗快乐一辈子   让众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是张清华最大的快乐。原本是外科医生的张清华,在临床中发现术后患者经常出现肠粘连...

  • 农民防范心脑血管病应从减盐开始

    农民防范心脑血管病应从减盐开始

    新闻背景:中国国际慢性病预防中心主任阎丽静教授在“中国农村健康行动”启动仪式上提供的报告显示:从 1990年到2008年,中国农村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从万分之7.64增加到17.55,心脏病从万分之5.14增加到12.6。她指出, 目前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中国内地总死亡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防控慢性病任务十分急迫。“中国农村健康行动”,将在河北、辽宁等5省的120个乡村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规范化管理和乡村减盐研究,推广农村慢性病科学诊疗方案,为农村提供有效、低成本...

  • 天冷老人要小心低温烫伤

    天冷老人要小心低温烫伤

    天气越来越冷,中老年朋友会出现四肢发凉的症状,不少人采用各种取暖方式来缓解手脚发凉。专家提醒,在使用各种取暖设备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否则容易因使用不当造成“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通俗的理解就是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所引起的烫伤。它和开水的烫伤和明火的烧伤不同,表面看起来烫伤面积可能不大,烫伤皮肤表面也不一定有伤口,但创面往往比较深。低温烫伤的罪魁祸首主要是一些取暖物品,比如电热毯、热水袋、暖风机等。有的患者是因为吹暖风机把皮肤表面吹“花”了,更多的患者是在一觉醒...

  • 保护心脑眼身强又体键

    保护心脑眼身强又体键

    前不久,我有幸结识了孔家广字辈70代传人孔广定老人。孔老太于1914年11月出生在浙江宁波市县学街,现在居住在北京市朝阳区青年路天鹅湾。今年96岁的孔老太是位退休老师,虽然她听力有些下降,但头脑清晰,思维敏捷,腿脚灵便。孔老太是个非常热情的老人,知道我要采访她,很高兴也很认真地准备她的资料。她说:“健康长寿没有什么秘诀,关键是保护心脑眼!” 孔老太记忆力很好,谈起往事滔滔不绝。她生在书香门第,此后就读于南京金陵女大。1939年孔老太毕业后结婚,可夫妻二人两地分居,她在重庆工作,而丈夫就职于成...

  • 老人不要轻视“心理饱和”现象

    老人不要轻视“心理饱和”现象

    老人的这一心理现象在临床上称之为“心理饱和”现象,是指心理承受力到了极限的程度。 在生活中,这种现象随处可见,是一种“不安定的因素”。它会给老年人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障碍,如:焦虑、恐惧、忧郁、失眠,甚至诱发疾病,如高血压、中风、心脏病等。 但是“心理饱和”并非不治之病,老年人怎样才能保持心理健康呢? 就王大爷而言,首先要对生活充满信心,在子女心情不好的时候,要给予安慰和指导,共商对策,经过分析目前的情况确实无法解决,也不必埋怨或紧张,而应...

  • 心胸豁达长寿诀窍

    心胸豁达长寿诀窍

    家住哈尔滨市香坊区香城街的傅美芝老太今年102岁。说起老母亲的长寿秘诀,四女婿说,老人身体能这么好应该得益于多年来的勤快、好的饮食习惯以及心胸豁达。“母亲年轻时,有什么说什么,从来不跟人计较,心胸豁达的母亲,无论经历怎样的遭遇,都能很快恢复过来。平时心态也很平和,总是怀着一副热心肠,谁家有困难她都尽力相帮。母亲今年102岁了,前几年还能事事亲力亲为,做饭、针线活样样行。” 好身体离不开良好的饮食习惯。在四女婿的眼中,老人是一个生活朴素、饮食清淡的老人。老人平时吃饭很清淡。即使逢年过节,她在...

  • 百岁老人 心如少女

    百岁老人 心如少女

      她把苦难埋在过去,微笑着面对今天的幸福生活。她虽年过百岁,仍然爱美爱干净,怀着一颗宛如少女的心,度过悠长岁月。   走过百年,看过了太多的风景,经历了太多的沧桑,这时候也许有人问,还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呢?“我还要见到我的重孙孙出生呢,还要再活好几年。”今年刚满100岁的老人黄玉琼笑呵呵地说。      每天自己烧水洗澡   12月13日下午15时,记者来到荔浦县土国村百岁老人黄玉琼家中,老人正好从自己编织的草凳上起身,扑了扑身上的灰尘,慢慢走向厨房。   &ldqu...

  • 清晨聊天带来好心情

    清晨聊天带来好心情

    福州市鼓楼区安民巷有一位老寿星,她就是现年92岁的刘秀珍老人。刘老太1918年3月出生在福州,24岁那年出嫁,婚后夫妻恩爱,并育.有三个孩子。2000年老伴因病去世了,儿女的孝顺加上刘老太淡然的性情,老人很快走出了痛苦的阴影。如今,刘老太与小女儿同住,家中四世同堂,儿孙绕膝,刘秀珍老人享受着其乐融融的晚年生活。俗话说:儿女孝顺母寿长。 据刘老太回忆说,旧社会家境贫寒,经济能力有限,要把儿女养育成人,很是艰难。其丈夫在鼓楼区房管所工资很低,她自己勤俭节约,并在外做些力所能及的活替丈夫分担。那时候每天三点半就起床,帮人...

  • 心脑血管病进入高发之秋

    心脑血管病进入高发之秋

      近期发布的《中国心脑血管病报告2010》称,目前我国约有2.3亿人患冠心病、脑中风、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死于心脑血管病者每年近300万人,每天约8200人,每小时约340人,每分钟约6人。   该报告由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编制。   报告总结了易导致心脑血管病的生活方式和危险因素:   1.体力活动明显不足;   2.健康膳食问题明显,包括食盐的摄入量超标,水果蔬菜的摄入量较低,谷类食物摄入明显下降,脂肪摄入量增加明显;   3.烟草防控的形势依然严峻,目前烟民约3.5亿人,被动吸烟者约5.4亿...

  • 老人跷高腿有益心脏

    老人跷高腿有益心脏

    中老年人每天进行两三次抬高双脚的练习,每次5—10分钟,对心脏和大脑都大有裨益。练习时,取坐、卧姿势均可,将两脚抬至高于心脏,就可使全身受益。而睡眠时则可适当“头高脚低”,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 专家指出,老人经常抬高双脚,或坚持每天高抬腿走路,也可使全身,尤其是腿部、心脏、大脑受益。这是因为,当脚跷起高于心脏之后,脚和腿部的血液产生回流,可让长时间绷紧的大腿、小腿处于松弛状态,使双腿得到充分休息。把脚放低后,心脏又可将新鲜血液送到腿部、脚部。 反复这样的动作能促进末梢血管...

  • 心理养生四要素:善良 宽容 淡泊 心静

    心理养生四要素:善良 宽容 淡泊 心静

      世界卫生组织为了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怎样才能保持心理健康呢?   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古今中外养生学家都把“乐善好施”视为养生的灵魂,长寿者也多是忠厚、善良之人。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能促进体内分泌一些有益的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等。   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节阀。在人生舞台上,各种角色牵缚于一起,因而难免磕磕碰碰、恩恩怨怨。吃亏、被误解、受委屈的事,总不可避免要发生。面对这些,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宽容。   淡泊,是心理养生的免疫剂。淡泊,即恬淡寡欲,不追求...

  • 老人恶心呕吐须追根源

    老人恶心呕吐须追根源

    恶心呕吐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但是不同疾病引起的恶心呕吐处理措施是不同的。 1.胃肠疾病 其特点为先有恶心而继发呕吐,呕吐后如感到胃内轻松,多为胃源性呕吐。这种恶心呕吐若伴有胃胀,呃酸腐气,多为进食过量而导致的消化不良,只需控制饮食、静养,可以不必特殊处理;若伴有胃痛,多为急性或慢性胃炎引起,可用调理脾胃的中药和抗生素治疗;若伴有剧烈腹痛及腹泻者,应考虑为食物中毒,尽快送医院救治。 2.颅内疾病 其特点为无恶心而呕吐,呕吐呈喷射状,胃内容物急剧而有力地喷出,顽固性发作,目‘呕吐后胃内不觉轻松,多为中枢神经...

  • 开心高心健康长寿

    开心高心健康长寿

    “只要别人高兴了,我也快乐了。”说这话的是81岁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张涛。面色红润、腰板硬朗的他笑意盈盈、神清气爽,谈起自己的养生方法娓娓道来。同时,表演起伴随他多年的易筋经,动作协调有力,一丝不苟。 不脱离工作,感到愉快 工作是幸福的,工作是快乐的。张涛每周出两次门诊,经常与患者、同事交谈,自己在工作中动手又动脑,情绪得以放松,心情非常愉快。他分析,这是因为自己的劳动得到了认可,自我价值得到了承认,有了成就感。还因为处处为科室建设分忧,为医院发展建言献策,从中体现出了责...

  • 减心脏负荷免诱发心衰

    减心脏负荷免诱发心衰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 已经成为危害身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到终末阶段的主要表现,预后很差,死亡率很高。春季是心衰多发季节,心功能欠佳患者要减轻心脏负担以免诱发心衰。 身体的各个器官都需要血液中的养分和氧气来维持功能,心脏就像一个水泵,它的作用就是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心衰时心脏泵血功能减退,不能把回流到心脏的血液泵出去,血液就不能完全到达全身,也就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心衰时饮水很讲究,如果喝水过多就会增加心脏的负荷。饮水重要的是“出入平衡”,一天要喝多少水,要根据本...

  • 工作压力大的女性易患心脏病

    工作压力大的女性易患心脏病

    丹麦研究人员研究发现,像护士这样压力较大的工作可能会增加女性患心脏病的风险,而且年龄较小的女性似乎受影响更大。 众所周知,工作压力大、难度高会增加人们患心脏病的风险,但先前的研究大多针对男性。 在这项研究中,丹麦研究人员评估了1.2万多名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她们在工作场所的影响力对其心脏健康的影响。这些护士在1993年开始接受调查时,其年龄为45到64岁之间。研究人员所提问题包括日常工作压力以及对工作场所控制力的感受等。之后的15年,研究人员通过医院记录对她们的健康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 研究结果显示,与认为自己工作压力...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