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为主 第2页

为主 第2页

  • 慢性肝炎的人正气多亏损 治疗以扶正为主

    慢性肝炎的人正气多亏损 治疗以扶正为主

    我患有慢性乙肝多年,医生除了建议戒酒,并未提供详细的饮食方法,想请教一下关于乙肝的饮食方法,平时可以通过锻炼来改善体质吗? 肝炎患者应严格禁止饮酒,若长期饮酒,一方面酒精对肝脏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另一方面也可引起机体营养失调,日常饮食上要忌食辛辣、温燥、煎炒、油腻食物。 有慢性肝炎的人正气多亏损,治疗以扶正为主,饮食中应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脂肪,不必过分限制。但对油腻的食物应当避免,特别是黄疸尚未消退的患者。在肝炎急性期则要饮食清淡,并注意维生素B、维生素C的补充(一般新鲜蔬菜和水果则可)...

  • 治疗慢性肾病以益肾清利活血法为主

    治疗慢性肾病以益肾清利活血法为主

    江苏省中医院 孙伟 在临床上,我治疗慢性肾病以益肾清利活血法为主,该治疗方法是慢性肾小球疾病的治疗大法。 对于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的理论与临床研究,我介绍一下益肾清利活血法,同时还讲一下肾虚、湿热、瘀血。慢性肾小球疾病,以慢性肾炎为主;肾虚与慢性肾小球疾病、湿热与慢性肾小球疾病、瘀血与慢性肾小球疾病有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了肾虚湿热瘀血的观点,简称肾虚湿(热)瘀理论。 肾虚是肾病的基本病因病机,可由禀赋不足、年老体弱、饮食失宜、久病及肾、药毒伤肾等导致。五脏所伤,穷必及肾,虚邪...

  • 中医虚劳,慢性肾功能不全“药中四维”为主组方

    中医虚劳,慢性肾功能不全“药中四维”为主组方

    初诊:2011年09月28日 名字:杨某某性别:男年龄:35岁地址:东莞市沙田镇 主诉:重复全身浮肿6年,再发5月 现病史:六年前患慢性肾炎,医治一年多,症情平稳。本年元旦后,因伤风复发,多方医治,作用不显。 现症:面浮,下肢肿甚,按之没指,形寒怯冷,面色黄滞晦暗,神情疲乏,腰府痠痛,厌恶吐逆,脘腹胀满,不饥不纳,小溲色黄,量甚少,大便干,已三日未临圊,舌边尖红,苔白腻浊厚,脉沉细。 辅佐查看:尿检:蛋白3+,红细胞2+,白细胞+,颗粒管型+。肾功能:尿素氮22.4...

  • 以血尿为主的IgA肾病的辨治经验总结

    以血尿为主的IgA肾病的辨治经验总结

    曹恩泽,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第三批和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对中西医结合辨治肾脏疾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现将其对以血尿为主的IgA肾病的辨治经验总结如下。   IgA肾病是指肾病理免疫荧光检查有大量IgA或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颗粒沉积予肾小球系膜区,临床上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一组肾小球疾病。曹恩泽认为,本病依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尿血”“尿浊”等范畴,其病机以脾肾气阴亏虚为本,热瘀内蕴为标,中医药辨治本病可缓解其病...

  • 医治痛风以针灸为主按摩为辅

    医治痛风以针灸为主按摩为辅

    近年,痛风的发病率、致残率呈逐年递加的发展趋势。其间发病的原因,除了饮食结构变化外,还与个人体质差异、气候环境、日子条件等密切相关。此外,其他病因有风、湿、热、寒、瘀、虚等。这些都是中医在医治痛风过程中的复杂因素。其实痛风的病名在《黄帝内经》已有记载,当时被称为“痛痹”。由于它发作时,犹如山君撕咬般痛苦,后来又被人称为“白虎历节风”。 笔者在中医辨证指导下,医治痛风以针灸为主,按摩为辅概括了一套办法,现总结如下。 风寒湿痹型 此类患者比较...

  • 胫骨结节骨骺在哪 中医为主保守治疗

    胫骨结节骨骺在哪 中医为主保守治疗

    王浩(化名),今年15岁,最近学校开学要军训,他却愁眉苦脸,告诉家长说,他的右膝盖下面疼痛,还肿起来一个包,想给老师请假。他妈妈十分着急,急忙带他来医院骨科就诊,经拍X线片检查,医生诊断为右胫骨结节骨软骨炎。 胫骨结节骨软骨炎又称胫骨结节骨骺炎,为胫骨结节骨化失常所致。本病发生于骨骺未闭合前的少年(一般指11~15岁),病情常持续2~3年,至骨骺完全骨化闭合(约16~18岁)都会自愈。 胫骨结节骨骺在哪 胫骨结节骨骺是位于膝盖骨(即髌骨)下方的一个骨性突起,所谓骨骺在医学上讲属于骨生长...

  • 中医“痛风”辨证治疗以健脾养肝补肾为主

    中医“痛风”辨证治疗以健脾养肝补肾为主

    中医药治疗痛风的思路与方法 痛风是以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疾 病, 以高尿酸血症为临床特点 [ 1 ] , 为临床常见病、 多发 病,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近年来, 痛风的发病率在全 球范围呈上升趋势。西医对痛风迄今尚无较完善的治 疗方法, 而中医药对该病的认识与治疗有独到之处。笔 者将近年来临床治疗原发性痛风的思路与方法简介如 下, 以期对该病的认识与治疗有所获益。 1  西医诊断与治疗 典型痛风的自然病程一般可分为: 无症状性高尿酸 血症、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间歇期痛风、 慢性痛风石性痛 风和...

  • 痛风运用中医药治疗 以活血化瘀散结止痛为主

    痛风运用中医药治疗 以活血化瘀散结止痛为主

    李现林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浅谈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使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等组织,引起病损及炎症反应的一种疾病[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尤其是现代人高蛋白饮食不节制,导致痛风发病率日益增加。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所致的特征性急慢性关节炎,严重者可造成骨质破坏、关节畸形,甚至可引起肾损害[2]。痛风具有反复发作、病程迁延的特点,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和经济损失。痛风属中医“痹证”范畴[1],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在痛风性...

  • 溃疡性结肠炎 浊毒内蕴为主要病机 化浊解毒为治疗总则

    溃疡性结肠炎 浊毒内蕴为主要病机 化浊解毒为治疗总则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其发病率和诊断率逐年增高。李佃贵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独创浊毒内蕴之病机,从浊毒论治疗效显著,取得独特经验,现总结如下。 浊毒内蕴为主要病机 李佃贵教授认为浊毒内蕴为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病机,脾失健运,小肠无以分清泌浊,大肠传导失司,湿浊蕴结,浊聚久为热,热蕴成毒。浊毒既是一种致病因素,又是一种病理产物,起着致病的始动与复发加重的双重作用。浊毒极易耗伤正气,还易深入脏腑,胶着迁延,留恋不去,所以浊毒为活动期溃疡性结肠...

  • 治疗便秘慎用补药 通腑为主注重气机升降

    治疗便秘慎用补药 通腑为主注重气机升降

    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以及需手法辅助排便等。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为6个月。 全国名中医田德禄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对慢性便秘病因病机及治疗均有独到认识,临床疗效确切。笔者有幸侍诊,获益良多,现将田德禄治疗慢性便秘经验进行总结,与同道分享。 通腑为主 田德禄认为胃肠通降功能失调是便秘的基本病机。临床中治疗不论何种病因引起的便秘,强调“通腑为第一要义...

  • 眩晕临床以内伤为主 辨证论治

    眩晕临床以内伤为主 辨证论治

      眩晕,是眼花或发黑,头晕旋转,如坐舟车,起则欲倒,俗谓之“头旋眼黑”之病。其病因有外感眩晕和内伤眩晕两种。外感眩晕多是由感冒引起,是一种暂时病症,感冒愈则愈。眩晕临床以内伤为主,其病因病机有:1.肝风内动:《内经》所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2.痰湿壅遏:《丹溪心法·头眩》有“无痰不作眩”的主张;3.气血亏虚:气虚则清阳不升,血虚则脑失所养,《灵枢·口问》有“上气不足”,《灵枢&mid...

  • 肝郁头痛 治疗以疏肝解郁为主

    肝郁头痛 治疗以疏肝解郁为主

      肝郁头痛皆与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有关,其头痛的发生常与情绪及生理变化有关。常伴有脾胃不和或心神不宁等症,治疗以疏肝解郁为主。   辨治方药   临床表现:以头两侧胀痛为主,或偏头痛,或头顶胀痛,发作常与情绪及生理变化有关。常伴有胁腹胀痛或不适,郁闷,嗳气,纳呆,心悸,失眠,妇女月经不调等;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可选用逍遥散或柴胡疏肝散加减。   基本方药:柴胡、川芎、枳壳、法半夏、白蒺藜各10克,当归、芍药各12克,茯神15克,甘草6克。   方解:方中主以柴胡、枳壳...

  • 炎热夏天以养心护心为主

    炎热夏天以养心护心为主

    郑州63岁的陈老伯在公园锻炼时突然虚脱、昏迷,被旁人紧急送到医院急诊科。经诊查,陈老伯原本就心脏功能不太好,加上中暑导致昏迷。 夏天,气温高,中老年人、体质弱的人很容易中暑,尤其是原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且中医认为,夏属火,与心脏相应。因此,要想平安度过炎热的夏天,应以养心护心为主,以减少疾病发生几率。 ■早起花中行 入夏以后,随着温度的增高,汗液排量的加大以及室外活动的减少,老年人和经常久坐的白领一族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气滞血瘀症状。因此,夏日要早睡早起,注意养阳,方能保护心血管健康。运动时要避免大...

  • 介绍两则以丁香为主药的治呃逆方

    介绍两则以丁香为主药的治呃逆方

      丁香,别名公丁香(花蕾)、母丁香(果实)、丁子香。夏、秋季开花,浓香扑鼻。丁香含挥发油(丁香油)。丁香油中14%~21%为丁香酚、乙烯丁香酚、B-丁香烯、甲基正戊基酮、甲基正庚基酮、水杨酸甲脂等,故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在古代,它曾用于治疗口臭。取丁香1-2粒含口中治疗口臭的方法现今仍可用之,且疗效甚佳。由此,有人趣称丁香为“古代的口香糖”。以丁香治牙痛、口腔溃疡也有一定的良效。   丁香有公丁香、母丁香之分。人们常把未开放的花蕾称为“公丁香”,而把成熟...

  • 治失眠 以调为主 以养为辅

    治失眠 以调为主 以养为辅

    近年来,失眠越来越困扰着中青年人,严重影响其工作、生活。究其原因,多源于紧张、焦虑、愤怒、抑郁等,生活不规律、使用电脑时间过长也是是导致失眠的重要环节。 今天就诊治了这样一位患者,张某,男,48岁。患者失眠3年,近期因工作紧张、压力大,导致失眠加重,眠浅易醒,醒后难寐,伴有汗出,眠不解乏,困倦乏神,烦躁易怒。平素畏寒,纳可,二便调,面色晦滞,精力欠充,舌质红,苔少,脉弦滑。有高血压病史3年。初诊治以养血柔肝、和解枢机、交通心肾。方药:西洋参(先下)10克,五爪龙30克,青蒿12克,炒黄芩10克,玉竹12克,丹参12...

  • 治疗心力衰竭出现心慌气喘为主方

    治疗心力衰竭出现心慌气喘为主方

    处方: 附片20克,肉桂6克,白术15克,茯苓30克,炙麻黄15克,黄芪30克,苏子10克,白芥子10克,葶苈子10克,丹参30克,沉香粉3克,生姜15克,远志15克,炙冬花15克,甘草6克。 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数次服,每次服200毫升,用药15剂为1疗程,连用1~3个疗程。 说明:用本方观察治疗心力衰竭出现心慌气喘为主症者共37例,一般用药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两个疗程后基本控制主症,显效率在90%以上。如伴气虚自汗者,可用人参30克另煎加服。如阳虚寒甚者,附片用量可加至60...

  • 抑郁症是以情绪抑郁为主 中医药大学王玉英教授典型医案

    抑郁症是以情绪抑郁为主 中医药大学王玉英教授典型医案

    •王玉英教授宗《丹溪心法·六郁》“气血冲和,万病莫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之说,认为本病的起因是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故而,提出本病的发病和传变规律是初病在气,久病及血,累及五脏。 •临证将本病分为气机郁滞、气滞血瘀、心肝血虚和痰气郁结四型。气机郁滞型用丹栀逍遥散或癫狂梦醒汤加减;气滞血瘀型用膈下逐瘀汤加减;心肝血虚型用天王补心丹加减;痰气郁结型用十味温胆汤加减。治疗首重睡眠,次重饮食,再考虑其他症状。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血管性痴呆 中医治则以“补”为主

    血管性痴呆 中医治则以“补”为主

    [摘要]对补肾通腑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理论依据进行探讨,并对其临床应用现状及相关实验动物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指出肾精亏虚是血管性痴呆的主要病机,腑气不通是其证候要素,常用药物有大黄、何首乌、生地黄、泽泻等。根据“以通为补”的理论,临床上补肾通腑法辨证运用于血管性痴呆具有明确的思路,但补肾通腑法在临床上的灵活应用细则尚待挖掘。 血管性痴呆(VD)是指由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和造成记忆、认知、行为等脑区低灌注的脑血管疾病所致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据统计,我国本病的患病率为1.1%~3...

  • 眩晕治疗取穴以督脉 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眩晕治疗取穴以督脉 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眩晕,是指以头晕眼花、天转地旋、恶心欲吐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将眩晕分为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源性和耳源性3种。中医将眩晕分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气不足,痰浊中阻等不同证型。 治疗要点 取穴以督脉、手足少阳经穴为主。常单一选用以下三穴。而其中尤以额中穴(笔者经验穴)多用,效果也较好。 额中穴,适于气血亏虚型、肾气不足型。 阳陵泉穴,适于肝阳偏亢型。 丰隆穴,适于痰浊中阻型。 操作方法 阳陵泉穴:取坐位或仰...

  • 晨泻 鸡鸣泻 以固涩止泻为主

    晨泻 鸡鸣泻 以固涩止泻为主

    “五更泻”又叫晨泻、鸡鸣泻,主要表现为黎明泄泻,泻后痛减,同时伴有畏寒肢冷、四肢不温、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等表现,多发于秋凉季节。中医认为,五更泻多属脾肾阳虚,或不暖土所致,而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较盛,故尤易发作。治疗当以温肾健脾、固涩止泻为主。 四神丸由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生姜、大枣等六味药组成,可制丸服用,也可做汤剂用水煎服。方中补骨脂是主药,善补命门之火,以温养脾阳,辅以肉豆蔻暖脾涩肠,佐以吴茱萸、生姜以温中散寒,五味子酸敛固涩,另加大枣健脾养胃,诸药合用,成为温...

  • 春季呼吸道疾病应遵循预防为主

    春季呼吸道疾病应遵循预防为主

    寒冷的冬天终于过去了,春天已悄然来临,“蛰伏”了一冬的人们,都急不可耐地要走出家门,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春季气温变化较大,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很大的挑战,如果呼吸道黏膜的防病能力不能有效发挥作用,那么各种呼吸道疾病就会纷至沓来,给我们带来痛苦,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对于这些呼吸道疾病,我们该如何预防呢?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肺病科病区主任中医师孙惠敏给大家分析: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相通,受各种病原微生物侵袭的机会较多,加上春天空气中的粉尘浓度高,吸入到气道里,会引起呼吸道不适,并且可能...

  • 探讨糖尿病的病机及治疗应以脾为主

    探讨糖尿病的病机及治疗应以脾为主

    糖尿病 (diabetes?mellitus, DM) [1] 是一组由胰岛 素分泌缺陷和 / 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 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据统计 [2] , 近 20 年来我国糖尿病 患病率增长了近 10 倍, 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到我国 居民健康的不可忽视的疾病之一。糖尿病属于祖国 医学的 “消渴” 等 [3] 范畴, 病机以阴虚为本、 燥热为标, 与脾、 肺、 肾三脏有关, 其中与脾的关系密切。 我们通过文献研究和临床实践, 认为过食肥甘厚 味导致脾胃损伤是糖尿病的主要病因。在脾...

  • 耳病药膳 补肾为主

    耳病药膳 补肾为主

      聪耳又称耳聪,所谓耳聪,即表示耳朵听力较好。但若患耳病,如脓耳、耳鸣、耳聋,听力会受到影响。患这些疾病的原因,中医认为外感湿热之邪而发,也有麻疹、感冒后发作,症见内肿痛,伴有塞热,耳鼓溃烂,流出脓水,故称脓耳;耳聋、耳鸣是由肾精亏虚,或用脑过度,髓海不足所致。中医认为耳为肾之窍,手、足少阳经会于耳中,故耳聋、耳鸣与肾、胆、二焦有密切关系。   其药膳调理,采取辨证施膳,多以补肾为主,现介绍几种,供患者制作食用。      桑葚糯米饮   配方:桑葚1000克,糯米500克,冰糖250克。   制作:   1、将...

  • 中医治眼病安全有效 眼疲劳与干眼症常结伴而至预防为主

    中医治眼病安全有效 眼疲劳与干眼症常结伴而至预防为主

    信息化时代,人们在享受科技便利、追逐时尚的同时,身体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眼睛首当其冲。长时间面对电脑工作;上下班途中、公交地铁上或业余生活中长时间玩手机、打游戏;在光线太强或太弱的情况下看书、看电视;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等不良用眼习惯,让眼疲劳和干眼症成为最常见的眼疾。 眼疲劳与干眼症常结伴而至 长时间眼疲劳可形成干眼症,而干眼症患者容易眼疲劳。可以说眼疲劳和干眼症是一对姐妹花。 《黄帝内经》曰:“五脏之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精,精之巢为眼”。中医认为,目得血而能...

  • 视疲劳治当以养肝益肾为主

    视疲劳治当以养肝益肾为主

    视疲劳是由于用眼过度引起的视物模糊、眼胀、眼睛干涩、灼痛、眼及眼眶酸痛,以及头痛、恶心、乏力等全身症状的一组综合征,现代医学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血不足、肝肾阴虚所为,治当以养肝益肾为主,中医辨证施治可分为以下两种证型。 肝血不足型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眼目干涩、头晕心悸、失眠多梦,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当以养血补肝为治,方用八珍汤加减,药用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当归、熟地黄、川芎、白芍、黄芪、鸡血藤、桑葚、桂圆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还可选用中成药羊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

  • 中药方治鼻衄为主 兼以治疗疝气

    中药方治鼻衄为主 兼以治疗疝气

    刘某,男,8岁,1985年7月22日初诊。 主诉:鼻衄2年,再发5日。患儿来诊时,手扶左腹部弯腰缓慢而行,其母在后大声喊:慢点、慢点。待询问方知,患儿于同年5月4日行睾丸鞘膜积液手术,7月4日因活动量大,出现刀口疝。此后经常脱出,曾到几家医院求治,都无好的保守办法,最后建议用疝气带,故一直用疝气带固定。但仍经常脱出,其母让其走路用手托住,故出现就诊所见一幕。 患儿鼻衄已2年余,此次鼻衄5日,出血6次,量多、止不住;西药治疗无效,故来中医求治。除上症外,患儿伴面黄无华,易烦躁,晚上睡眠不安,大便量少不利,腹压...

  • 咽喉炎典型病案 喉痹以小柴胡汤为主方

    咽喉炎典型病案 喉痹以小柴胡汤为主方

    咽喉炎为上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见的疾病,患者往往表现为咽部不适(异物)感,急性发作时因咽喉刺激,频繁咳嗽,此病常迁延月余,甚至数月难愈而成慢性,若遇外感或起居不慎或烟酒刺激则病情加重,咽痛咽痒,如鲠在喉,咯吐不出。在跟师过程中,发现曾定伦治疗该疾病疗效显著,现总结介绍如下: 喉痹为病入少阳、痰气交结所致 慢性咽炎属于中医“喉痹”范畴,其始见于《内经》,《素问·阴阳别论篇》云:“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对于“一阴一阳&...

  • 慢性咽炎生津润燥为主 方药如下

    慢性咽炎生津润燥为主 方药如下

    慢性咽炎,是指患者咽部黏膜、淋巴组织或黏液腺的慢性炎症,以咽部干燥、隐痛、异物感、咽部不适、干咳为主要症状。中医学认为此病多因肾阴虚,肾水不足,虚火上炎,灼耗肺津,熏燎咽喉所致,症属中医“虚火喉痹” 范畴。 中医药治疗,宜养阴清肺,生津润燥为主,治疗方药如下:黄连、乌梅、生地黄、天冬、麦冬、牛蒡子、枳壳、玄参、茵陈、荆芥、枇杷叶、桔梗、沙参、玄明粉(冲服)、石斛各10克,黄芩、山栀子、连翘、金银花各12克,大黄、山豆根、甘草各6克,薄荷5克(后下),防风9 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

  • 慢性咽炎用《温病条辨》中的“宣痹汤”为主方治疗

    慢性咽炎用《温病条辨》中的“宣痹汤”为主方治疗

    慢性咽炎是一种比较难治的常见病。姚老认为慢性肥厚型咽炎的症状不能用风热犯上和阴虚火旺来解释,应从“湿”论治,用《温病条辨》中的“宣痹汤”为主方治疗了29例此类患者。 用宣痹汤治疗慢性肥厚型咽炎的体会 慢性咽炎是一种比较难治的常见病。根据咽部检査情况,一般可将其分为三型:单纯型、肥厚型和干燥型。本文29例慢性咽炎均属肥厚型。笔者用《温病条辨》中的“宣痹汤”为主方治疗了29例此类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整理报导如下:...

  • 内外同治痄腮 以疏风清热散邪消肿为主

    内外同治痄腮 以疏风清热散邪消肿为主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2-15岁儿童,每年3-4月为高发期。中医称为“痄腮”,治疗主张以疏风清热、散邪消肿为主,内外同治效果更好。 [辨证施治] 1、风热在表 轻度发热恶寒,一侧或双侧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边界不清,触之疼痛,咽红,舌质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散结消肿,方用银翘散加减。 2、热毒蕴结 高热不退,两侧腮腺肿胀疼痛,坚硬拒按,烦躁不安,或伴有头痛、呕吐、便秘溲赤,舌质红,苔黄,脉滑...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