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第177页
-
中医亚健康医师发展如何推进
中医亚健康学迎来了学科发展的新契机,新职业将推动中医亚健康本科专业的建立及人才培养。如何在这样的有利环境下,做好学科发展的规划,是决定中医亚健康学未来发展的重要前提。 新职业背景开启新机遇 目前,中医本科教育仍然是当今中医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对于稳定中医队伍,持续开展中医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起到重要作用。中医亚健康医师的设立将会带动中医药高等院校对中医亚健康本科专业的设立,从而培养大批中医亚健康学的本科人才。专业人才队伍的壮大也是衡量中医亚健康学学科建设成果的重要内容之一。 首先,新职业延...
-
屠呦呦获诺奖展示中医药魅力
屠呦呦获诺贝尔科学奖是值得所有中国人为之自豪的事情,它证明了中国科学家艰苦卓绝的努力获得了全世界的肯定,也证明了中国医药对世界医疗卫生事业的贡献,更展示了中医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魅力。有鉴于此,又正巧论及中医药学未来发展战略问题,笔者便镇定心志,梳理思绪,特作以下回顾与感想,愿与同道和有心者切磋分享。 伟人卓见 深邃深远 一代伟人毛泽东,对历史与世界一向独具慧眼与睿智,善用哲人的理性思辨认识、判断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敏锐精确,高屋建瓴,令世人折服与敬佩。他深明中医药的作用与价值,无论在革命战争年...
-
新形势下中医理论研究与发展战略专家共识
一、中医理论是中医学数千年临床实践经验和学术思想的结晶,是中医学科特色的集中体现,是中医药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和前提,是在中医药创新驱动发展中需要首先予以关注和支持的战略核心,在中医药发展及健康中国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要地位。 二、近30年来,中医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未来深化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相比于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和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的迫切需求,中医理论的发展现状尚难以满足人们健康保障、中医临床实践和中医药相关产业快速增长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传承不力、创新不足、转化滞后、应用指导作...
-
道生四诊仪在中医健康养老服务领域的应用与探索
老年人患病率高,患病时间长,且以慢性病为主,对医疗服务的需求量大。长寿不健康,会导致消耗大量医疗卫生资源,继而增加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社会成本。长此以往,如果老年人健康水平得不到提升,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会受到巨大冲击,老龄问题将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国计民生最为严峻的问题。 2015年10月26~28日,第四届全国智能化养老战略研讨会暨智能养老产业展览会在福州举办。本届研讨会经全国老龄办批准召开,由华龄智能养老产业发展中心和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共同举办,以“服务、融合、创新”为主题,...
-
重视经典,推进中医基石学科发展
《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经典课程是构建现代中医基础与临床学科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和《方剂学》是中医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们与《医古文》《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等课程为主体构成了中医基础课程体系,涵盖了中医发展脉络、基本理论框架及辨证论治精华,决定了这些课程的基础性质及课程所在学科的基石地位。近年来,河南中医学院认识到中医基石学科建设对于推动中医学术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在深入分析目前中医基石学科发展的严峻形势和主要原因基础上,进行了中医基石学科建设综合模式...
-
开创中医药事业发展新局面
同志们: 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之际,我们迎来了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国中医科学院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多年来为中医科学院发展作出贡献的老领导、老专家、老同志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中医科学院全体干部职工并向全国中医药战线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在这样一个喜庆的日子里,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奋斗在中医药战线上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的亲切关怀。总书记的贺信和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