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 第178页

中医 第178页

  • 中医陷入“中医西化”的误区

    中医陷入“中医西化”的误区

      作者简介   原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部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后于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长庚大学执教中医,现为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月犁中医文化讲习所教务长、平心堂主任医师。   ●中医西化,就是在近代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用西医的观念与方法,导致中医基础科学体系与临床技术体系扭曲、解体的做法。当中医的基本概念被扭曲、肢解到“非西非中”、“似西似中”的时候,中医的基础科学与临床技术体系就被颠覆了。   ●组合中西医两种主流医...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中医
  • 瑞士中医教育在民间

    瑞士中医教育在民间

    一个国家的发达与文明程度,可在教育状况上反映出来。一个学科也一样,其专业教育的规模、水平和内容形式,能映射出这一学科和行业的基本情况。 现今的瑞士中医教育,一是属于民间性质,二则归于职业教育。民间易于理解,即非官方所为,而是私人兴办。有关瑞士的职业教育,需要加以说明,因为这与我们国内的概念有一定区别。 与我们国家一样,瑞士实行的是9年义务教育。在义务教育(即初中毕业)后,学生有两种选择,一是升读普通高中,目标是读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二是进入职业教育,学习某种技能,为就业做准备,也就相当于我们的职...

  • 岳冬辉 长春中医药大学

    岳冬辉 长春中医药大学

    十年来,岳冬辉系统开展了温病学证治规律探讨与理论研究,并率先在总结中医临床诊断治疗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开展中药复方防治流感病毒感染的黏膜免疫机制研究,取得前沿性研究进展。 在近十年的研究工作中,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团队主要学术骨干岳冬辉以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咸柱院士的实验室为研究平台,围绕中医《温病学》学科和中医药防治流感的科学研究为研究内容,开展了文献整理、理论探讨、科学实验、临床研究,在继承的基础上着力于创新,已形成稳定的科...

  • 谋划“十三五” 开启中医药新篇

    谋划“十三五” 开启中医药新篇

    2016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对今年中医药发展的主要任务,从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抓好规划制定与实施等10项任务进行部署。 今年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增强自信、抢抓机遇,勇担重任、奋发有为,全面推进深化中医药改革,全面推进中医药法治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全面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全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 “六位一体”引领中医药上新台阶

    “六位一体”引领中医药上新台阶

    2014年,全国中医医院诊疗人次达5.3亿,门诊次均费用、住院人均费用分别比综合性医院低12%和24%。“十二五”期间,共有36项中医药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建设了471个中医药重点学科,培养了2300余名中医药学科(后备)带头人。中药工业总产值以每年20%以上速度递增,2014年超过7300亿元,占我国医药工业总值近三分之一。 一组组鲜活的数字,折射出中医药事业在“十二五”期间,医疗、保健、科研、教育、文化、产业...

  • 记甘肃省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田旭东

    记甘肃省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田旭东

    田旭东是甘肃省第三批名中医、省先进工作者、省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质量控制处处长。多年来,他的门诊量、住院患者量均排名全院前列。在他的带领下,脾胃病科已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甘肃省卫生厅临床重点学科、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医药专科。他先后主持和参与科研课题8项,主编或参编医学专著5部,撰写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 承上启下 带出过硬团队 田旭东参加工作以来曾先后师从甘肃省名中医王自立、廖志峰、沈为众等知名老专家,不断的学习与长期的实践,锻...

  • 中医标准化包括三方面:理论、疾病、技术

    中医标准化包括三方面:理论、疾病、技术

      “三部六病”学说,是已故伤寒大家刘绍武先生所创立的医学流派。该学说充分吸收自然辩证法和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在继承《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籍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是继中医温病学派之后又一重大理论创新。刘绍武提出,中医要现代化和国际化,首先必须标准化。实现标准化,就要做到“三化六定”,即理论规范化、诊疗规律化、技术规格化;诊疗流程实行定证、定方、定疗程、定制剂、定疗效、定费用。   中医什么内容需要标准化   中医标准化包括三方...

  • 中医药发展得民心

    中医药发展得民心

      11月22日,正值小雪,寒风中的北京展览馆显得格外温暖,展厅内人头攒动,来自各行各业的团体、群众纷纷前来参观“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大型图片展。图片集中展示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科学发展的成功实践及辉煌成就。中医药作为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项目之一,向公众展示着这十年来取得的成绩。   从事行政工作的刘女士仔细观看了中医药事业板块的每一张照片,她说“我对中医药非常信服,一般都是先西医检查后中医治疗,中医在治疗慢性病方面效果很好,中药也不是单纯针对某一个症状而是整体的调...

  • 累,是一个中医药古籍中特有的量词

    累,是一个中医药古籍中特有的量词

    累,是一个中医药古籍中特有的量词。因为后世较少使用,所以有可能被误解。 如《肘后备急方》卷二第十二:“生姜一两累,擘破,以酒半升,煮合三四沸,顿服之,差。” 有一校注本注谓:【一兩累】《外台》作“三两”,《医心方》作“三累”。累,同“絫”,古代计量单位名。《广韵·纸韵》:“絫,十黍之重也。累絫同。” 另一注本校注者不知道“一两累”...

  • 中医药学熔铸传统文化之根本

    中医药学熔铸传统文化之根本

    自中医药科学体系形成至今2000余年,无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如何变化,历朝历代,东西南北,都有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献身中医药事业。据李经纬教授主编的《中医人物词典》收录,从古至上世纪中叶,对中医发展做出卓著贡献的历史代表人物就有6200余人。 同时,以《黄帝内经》等四部经典为代表,形成了中医药学的文献体系。据2007年版《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1949年前中医古籍为13455种,加上台湾现存的690种,合计14145种。在反映古代中华文明成果的三部大型丛书《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中,中医...

  • 中医“治未病”越来越被重视

    中医“治未病”越来越被重视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中医“治未病”越来越被重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2700多年前,《黄帝内经》首次提出了“治未病”概念,并从养生、延年、益寿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理论论述。唐代医家孙思邈进一步发展了“治未病”理论,将疾病明确划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类。医圣张仲景运用五行乘侮规律开展“治...

  • 中医药的原创优势 自主创新之“宝”

    中医药的原创优势 自主创新之“宝”

    “把中医药的原创优势发挥好,能够对当代人类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作出重大贡献。”全国政协委员、河南中医学院科技成果推广中心主任司富春认为,目前人类面临的许多医学难题,如心血管疾病、肿瘤、代谢疾病等,都是多因素导致的复杂疾病,而中医药的复方很有可能在防治方面有效突破,“应加强中医药原始创新研究,推动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传染病防治等取得新进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认为,中医药借鉴融合现代科技,是当代医学发展必然的方向,是中医药服务人民健康的重要方式,...

  • 壮瑶特色促进广西中医药发展

    壮瑶特色促进广西中医药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将其纳入医改的特色重点工作总体部署,颁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中医药壮医药条例》,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的决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壮瑶医药振兴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质量标准》等地方法规和重要文件,2012年5月召开了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大会。另外,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卫生部签订《兴边固疆卫生惠民工程协议》、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签订《广西药用植物园升级改造工程协议》。   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城乡中医药...

  • 衡阳市中医院建中药饮片炮制中心

    衡阳市中医院建中药饮片炮制中心

      “再好的中医,中药质量不过关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湖南省衡阳市中医医院院长王诚喜在谈到办院思路时如是告诉记者。医院多年来坚持“医药并举”,严把中药质量关,一系列举措取得明显实效。现该院门诊中药饮片使用率高达98.2%,中药饮片收入占门诊药品收入的80%;住院部中药饮片、中药制剂使用率达95%,占药品总收入的82%。   炮制虽繁不敢省人工   药品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疗效,为了杜绝假劣药源头,该院专门成立了以院领导牵头、药剂科主任把关、专业采购员负责的采购小...

  • 让中医规培基地“名副其实”

    让中医规培基地“名副其实”

    据《健康报》10月15日报道,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场经验交流会在重庆市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在会上指出,国家卫生计生委今后将强化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动态管理,对不达标者实行严格退出机制。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目前的重要工作。全国31个省(区、市)均启动实施了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可谓遍及各地,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医住院医师医疗服务水平。但不可否认,有些中医规培基地还“名不副实”,硬件不达标,培训不规范,“走过场&rdq...

  • 传承创新齐驱,推进中医药科研

    传承创新齐驱,推进中医药科研

    中医药只有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挖掘和研究中医药学术理论和临床成效,才能产生更多有世界影响的科研成果。有关中医药的研究取得了越来越多的进展,但仍存在诸多方法学问题,以经验为主的中医疗法如何构建符合传统医学自身特点又被现代科学认可的研究模式,是目前中医科研的焦点和热点。那么,作为中医药人,又该如何应对挑战,巩固优势,创新发展呢? 突破瓶颈 建立多层次中医药传承模式 “中医的创新发展面临重大需求”,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王键表示,坚持中医理论的指导,并在实践...

  • 以文化提升中医药无形价值

    以文化提升中医药无形价值

    中医药无形资产市场价值的形成,内在为技术含量,外在于市场培育。举例来说,同样生产六味地黄丸,著名中医药老字号的产品就能得到社会更广泛的认可;而同样是医生,名中医也更容易获得患者的青睐。反之,如果社会大众对技术或产品不知道不了解,这项技术或产品的市场开拓必定困难重重。 社会大众对中医药技术、产品的认可,或者说中医药产品市场的培育,应该通过文化建设润物细无声般的进行。 首先应加强宣传,培养大众中医意识。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途径,宣传中医文化。例如,前些年热播的《神医喜来乐》《大宅门》等影视剧,...

  • 如何走好中医院特色发展道路

    如何走好中医院特色发展道路

    中医学是一代代中医人历经数千年经验积累的瑰宝,有着独特的科学理论体系和切实的防治疾病功效,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现在全国范围内中医院经营却存在中医院西化的现象,这样的现象就要求管理者转变思想,与时俱进,要以中医特色作为立院之本、兴院之基,大力支持和宣传中医特色疗法,而不是盲从于西医院的发展模式。 中医院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医特色 中医院要坚持走中医特色发展道路,是中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当下,中医院面临着大好的历史发展机遇,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中医药工作,一系列重大利好的制度和...

  • 王海华:让中医传承创新延续

    王海华:让中医传承创新延续

    朴实无华、平易近人是山东省淄博市中医医院中医妇科副主任医师王海华给人的第一印象。作为首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王云铭的学术继承人,又是女儿的她,山东中医药大学毕业后,跟父侍诊27年,尽得其真传。父亲治学严谨,指导她在中医妇科之路上越走越深入,父亲德艺双馨,成为她济世救人、不断创新的楷模。 王海华是山东中医药学会不孕不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编写《中医临床家——王云铭》和主编《中西医结合妇产科疾病诊断和治疗》两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黑板 见证中医薪火相传 王海...

  • 中医药高等教育应培养全人

    中医药高等教育应培养全人

    •中医药高等教育一方面要适应现代大学规模化、标准化、制度化的体系结构,另一方面要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引领。 •中医具有科学性、经验性、文化性、原创性和产业性五大属性,“格物致知”的观念应该充分体现在中医学习的各个层面。 •中医药高校应提倡“全人”教育理念,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素养的双重构建,强调以“大医精诚”为核心的传统医德思想的渗透。 《礼记·大学》开宗明义:&l...

  • 开辟中医药服务新领域

    开辟中医药服务新领域

    编者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明确要求“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等内容。 而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无异于落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其中的诸多细化内容,对提升全民...

  • 大病不出县,中医可作为

    大病不出县,中医可作为

    日前,《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发布,记者随国家中医医疗队赴甘肃省开展义诊活动期间,在临洮、康乐两县,对基层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看病难”问题有了直观体会,深感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势在必行。 10位专家一周内就接诊了2200余名患者,离别之际,“要是能再多呆几天就好了”成为专家们的共同想法。短暂的停留令专家难以持续观察疗效;对当地多发病、常见病缺乏充足了解,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辨证论治;当地居民体质也与专家熟悉的城市居民体质不尽相同。即便义诊形成常态...

  • 聚人才搭平台强化中医药科普宣传

    聚人才搭平台强化中医药科普宣传

    中医药学凝聚着中国古代的哲学智慧、健康养生理念、防病治病的理法方药等,全面、系统、完整地保有中华文明的核心理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阴阳平衡的整体观、统一变易的世界观、义利相济的人生观、仁者爱人的处世观、贵中尚和的价值观等六大核心理念,持续传承至今已逾五千年,独具特色、生生不息。要把这一“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交到广大百姓手中,中医药科普及宣传工作尤为重要,国医大师邓铁涛曾呼吁“中医学呼唤科普”。 加大中医药科普宣传力度 目前,部分医学工作者仍存在...

  • 中医药继续教育要善用“云服务”

    中医药继续教育要善用“云服务”

    中医药继续教育是对完成中医药专业基础教育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实施的以继承、增新、补充、拓展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的教育,是卫生技术人员保持高尚的医德医风,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继承发展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重要举措和中医药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参加和接受继续教育是每个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应有的权利和义务。 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医药继续教育的信息化工作已经初显成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目前已经安排建设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网络管理系统,并正常投入使用,每年通过本系...

  • 法国姑娘感受中医魅力

    法国姑娘感受中医魅力

      近日,一位法国姑娘在桂林旅游时,出现严重的发烧、腹泻、咳嗽等症状。经桂林市中医医院(以下简称中医院)精心治疗,现在她已经基本恢复健康,不日即将出院。   11月21日下午,在中医院针灸科治疗室内,记者见到了这位法国姑娘柯泰茵(音译)。中医院针灸科中医师唐勇为她针灸了外关、合谷、丰隆、三阴交等穴位,以达到止咳化痰的目的。   柯泰茵的主治医生李强介绍,柯泰茵是和男友一起来桂林旅游的,由于近段时间桂林天气转冷,加上旅途劳累,柯泰茵在11月15日就出现了发烧、呕吐、腹泻等症状。因为语言不通,一开始她只是在...

  • 当代文化对中医发展的阻滞及对策

    当代文化对中医发展的阻滞及对策

      自19世纪以来,随着西方医学进入我国,中医地位日渐削弱;尤其是20世纪中期之后,伴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现代医学突飞猛进。相比之下,中医在百余年间明显发展缓慢,医疗市场渐次萎缩。是什么制约了中医的发展,应该如何破解这个难题,使古老的中医焕发活力?本文从文化视域关注中医的角度,从中医自身发展的特点出发,探析中国当代主流文化对其产生的阻滞作用,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中医的危机实际是文化的危机   中医学是我国传统自然科学中硕果仅存的一支,它的理论体系形成于古代,其框架中蕴含了中国古老的自然观、...

  • 中医中药颂

    中医中药颂

    盘古开天辟地,三皇五帝至今,泱泱中华,先人经年累月传承,子孙时时刻刻秉受研习操作,使得中医中药,久积为术,久蓄为理,堪称国粹,其间恩泽浩荡,实乃吾国吾民之洪福也。 古人顺四时,顺天地,顺自然,感悟造化,食五谷杂粮裹腹,持七情六欲人生,深知养生祛病之道之法也。《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千金翼方》及《本草纲目》,均乃“神医”身体力行,由实践至理论,皇皇巨著,书香药香,醒耳目,长见识,提精神,历代悬壶济世者,仁寿操持者,无不奉为典范纲常。 良药苦口利于病。万物由来,皆有...

  • 运用经济学理论思考中医医疗机构改革

    运用经济学理论思考中医医疗机构改革

      目前,随着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公立中医医院的改革正在全面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原则。”“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笔者运用经济学理论对中医医疗机构改革作如下思考:   从“经济人假设”看,中医医院应属于&...

  • 社区中医药服务 社区中医院

    社区中医药服务 社区中医院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将区中医院和区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而为一,无疑是一项创新举措。实践表明,此举使得社区居民得到更多、更快、更好的中医药服务,满足了基层百姓对中医药医疗保健的需求;同时,中医院通过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这个“培养皿”,实现了服务能力、服务能级和业务量跳跃式提升;此外,中医院不仅是社会效益更好,而且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如今,在政府购买社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情况下,对基层卫生机构来说,得到该项财政补助不是小数。衢江区中医院所得“公卫人头费”和&...

  • “阴阳”概念在中医学中的特点

    “阴阳”概念在中医学中的特点

    从《黄帝内经》成书至清代,众多古代医家的医学著作中载有 “阴阳学说”。笔者认为,古代医学著作中的“阴阳学说”不仅是哲学的阴阳概念,而赋予其医学特点。试述如下。 阴阳可“体验” 《中医基础理论》说:“阴阳是抽象的属性概念而不是具体事物的实体概念,也是一对关系范畴,它表示各种物质特性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然而《伤寒论》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rd...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